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容养育--成长自我成就孩子
内容
作者简介

罗罗,本名罗娟,著名自媒体人、亲子教育研究者。曾为国家公务员,生下女儿六六后,因念念不忘少年时的记者梦想,辞去公务员工作,投身于自媒体行业。在创办亲子教育公众号“六妈罗罗”后,为提升专业素养和自我成长,曾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潜心学习儿童心理学。
   

几年来,罗罗一直倡导“从容养育”理念,通过公众号分享的育儿文章以真诚、朴实见长,且融合了科学的亲子教育理论和儿童心理学理论,有效解决了家长普遍存在的育儿焦虑和育儿难题,深受妈妈们信赖,并被视为最知心的“闺密”。
   

如今,“六妈罗罗”公众号聚集了近百万热爱罗罗育儿理念的粉丝,罗罗也成为大家眼中较真型、科学派、有爱心的正能量妈妈。

目录

Chapter 1

有度有爱,才是爱孩子更好的方式

母爱,得体的进退比亲密无间更重要 / 002

散养孩子并不意味着放任 / 007

教养就是让别人舒服,自己也不憋屈 / 013

妈妈的格局决定孩子的走向 / 018

不争,也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 / 022

如果你能送给儿女一项能力, 请认真考虑乐观主义 / 025

Chapter 2

安全感:温暖孩子的所有时光

给孩子最足的安全感,首先要毫无保留去爱 / 030

用母亲的本能,温暖孩子的所有时光 / 034

拥抱是世界上最美好又最简单的事情 / 038

成就孩子幸福的5个细节 / 041

如何让分离焦虑症的孩子快速爱上幼儿园 / 046

Chapter 3

给孩子立规矩:有规矩才有真正的自由

Terrible two:孩子一言不合就哭得歇斯底里 / 052

应对“熊孩子”捣乱的“三要” “三不要” / 056

如何解决孩子爱打人的烦心事 / 060

聪明妈妈这样对孩子说“不” / 066

破坏规则的人总在占便宜,为什么要教孩子守规矩 / 071

怕孩子哭不是你纵容孩子坏习惯的理由 / 074

年龄小,不该成为纵容孩子丧失教养的借口 / 079

Chapter 4

培养社会能力:懂得放手才是更好的爱护

不要再说“放着我来”,孩子的事就让孩子自己做 / 084

不会打架就是懦弱吗?孩子被打了应该怎么办 / 089

明知道孩子在犯错,你敢让他继续下去吗 / 094

孩子见人不愿意打招呼怎么办 / 098

“这是我的东西,凭什么要和你分享” / 103

输,不可怕;输不起,才可怕 / 108

Chapter 5

学习力养成:给孩子最好的方法

当孩子说不喜欢了,兴趣班应该坚持还是放弃 / 114

那么贵的早教班,到底要不要上 / 119

养成读书好习惯,什么时候都不晚 / 124

孩子总是不专心怎么办 / 129

想象力的翅膀,被你剪掉了吗 / 134

每个孩子都有绘画天赋 / 139

Chapter 6

情绪管理:与孩子共修的一门课

好妈妈的情绪管理:不压抑也不放任 / 146

再怎么生气,都不能对孩子说这句狠话 / 151

你都管不好情绪,为何怪孩子脾气越来越坏 / 155

接纳孩子的情绪,但不会被哭闹所要挟 / 159

自己的情绪别让孩子埋单 / 164

不好好说话,就算“为了你好”又有什么用 / 168

Chapter 7

夫妻关系:最好的教育是爸爸爱妈妈

带孩子从来就不该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 / 172

带孩子并没有那么辛苦,辛苦的是你对我的态度 / 176

学会忍耐和宽容,终将听到幸福敲门的声音 / 181

最好的婚姻是历尽沧桑,我仍爱着你 / 186

Chapter 8

育儿路上,请先成长自己

根据需要读书,爱是最好的动力 / 192

生完孩子后,你有没有把自己“弄丢”了 / 195

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 199

当别人把你的科学育儿当成矫情…… / 203

生完孩子爱“瞎胡闹”,其实都是产后抑郁惹的祸 / 206

不管是全职带娃还是半职带娃, 爱才是不变的核心 / 212

附?录

罗罗亲子阅读书单 / 216

罗罗的育儿书单 / 234

精彩页

培养孩子并不意味着放任
   

爱孩子,自然要给他合理的、适度的自由,但同时更要教会他有教养、懂得规则。
   

和闺密一起喝下午茶,聊起她刚刚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她感慨良多。在我的闺密圈中,她一直是“快乐教育”最坚定的推崇者,也许是因为她小时候被家长逼着学古筝的缘故吧。
   

“爱他就给他自由”,在这样一个看上去既潮流又西化的育儿观下,闺密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早教,反对上各种兴趣班,提倡散养,坚持让儿子的童年必须以玩儿为主。
   

说起来,按闺密的理想状态走下去,孩子原本应该是最快乐、最没压力的。可是当儿子上了幼儿园中班之后,闺密很快发现了问题。虽然儿子喜欢自主探索,创造性、独立性也很强,但放学后出去玩儿时却遇不到能顺利沟通的小伙伴。因为同龄的小伙伴们大多都有着自己课外的兴趣班,在一起玩儿的时候经常会得意扬扬地分享自己学钢琴、学跆拳道等有意思的事情,可这一切对于闺密的儿子来说都是陌生的,他站在一旁插不进话,闷闷不乐。
   

敏锐地发现状况后,闺密态度温和地与儿子沟通,得知儿子也想报些课外兴趣班,就让儿子根据自己的爱好也选了几个。可报了兴趣班后没多久,儿子居然陆陆续续地表示都不想学了,说兴趣班里的老师束缚太多,不习惯。
   

而闺密也没有强迫儿子,既然是快乐教育,不想学就不学了,高兴就好。
   

这种状态应该是散养的理想状态了Ⅱ巴?闺密遵从了儿子的选择,儿子也遵从了自己内心的选择,按闺密心里的“快乐教育”理念来说,这应该能培养出一个既快乐又开朗的孩子。可是事实恰恰相反,这种所谓“快乐教育”的弊端在孩子上小学后就开始以猝不及防的态势排山倒海袭来。由于孩子的小学同班同学都各有特长,并且很早就储备了很多学科知识,不管是古诗词、英语还是数学,他们大多通过报课外班学了不少,所以上课不费力,学习成绩很好,常常被老师夸赞。相比之下,闺密的儿子因为从没提前学过知识,在班里成绩很一般,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未见出色,再加上老师和同学的冷落,孩子的自信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孩子开始问妈妈:“你为什么不让我小时候多学点儿东西呢?”
   

更让闺密意想不到的是,儿子在长期散养和随意的环境下,性格上也出现了唯我独尊、自由散漫的苗头。他习惯了从自己的内心想法出发,不懂得体恤他人,也不喜欢被人管教,想做什么就立刻去做。这时,闺密才终于对自己一直奉行的“快乐教育”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她问我:“是我错了吗?”我看着她既挫败又失望的表情,什么话也没说出来。
   

其实在我看来,散养是很主观的概念,什么叫散?度在哪里?比如我对六六,我爱她,也愿意给她自由,但是这并不等于我就要放任她。在我看来,道理很简单,老祖宗说过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六六吃饭,她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这是“散”;但她必须坐在餐椅上,离开了餐椅,这顿饭就结束了,没吃饱的话只能饿着肚子等下顿饭,这是规矩。开车带她出去玩儿,目的地是哪儿她可以说了算,这是“散”;但路上必须坐安全座椅,这是规矩。我能保证自己开车稳,但是我不能确保别人驾驶不出问题,万一意外追尾,就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
   

而从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看,他们小的时候是没有太多自律性的,既容易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也很容易放弃。在这期间,如果家长没有引导好,就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遇事容易放弃,不懂得坚持。
   

长此以往,他们对结果没有期待,对过程又没有享受,只能在家长的“快乐教育”里变成一个平庸的人。家长是省事了,但孩子呢,他真的快乐吗?
   

六六上的幼儿园里有一个“小霸王”,基本上就是家里散养长大的,在家里想吃就吃,想玩儿就玩儿,奶奶拿着饭碗等他愿意张嘴了就喂一口。上了幼儿园,等到要吃饭了,他总是到处跑不好好吃;该睡觉了,他又跑去掀别的小朋友的被子,自己再哈哈大笑跑开。老师向家长反映,家长却觉得老师管得太多了,说老师“违背孩子个性发展规律”。
   

家长却似乎从没想过,这样任由孩子影响他人,是把自己的快乐” 建立在给别人造成的困扰之上。  

这种散养究竟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呢?如果任孩子自由发展,在他方向走偏的时候仍然想着让孩子个性释放,不做引导,孩子因此慢慢变得自私、霸道、任性,无视纪律,无视社会规则,那么孩子以后走上社会怎么生存?这个世界是有规则的,不适应规则的人就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小时候对孩子那么娇惯,长大后他独断专行,这些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

导语

《从容养育--成长自我成就孩子》里有公众号“六妈罗罗”百万粉丝所信赖的教养心经。
   

它是真正缓解父母焦虑的安心之书,涉及安全感培养、性格培养、兴趣引导、社会能力培养、父母自我成长等8大主题,它告诉我们换一个视角看孩子,换一种心态养孩子,给孩子合理的期待,让孩子自然成长。

序言

在草长莺飞的四月,罗罗把她即将出版的书稿发给我,希望我能够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提提意见、把把关。细读书稿时,我发现这真是一种精神享受,如同春日午后品味一杯清香咖啡,有浓浓的生活味道和
淡淡的诗意。
   

罗罗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生课程班学员,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不过,她的微信公众号“六妈罗罗”我早已熟悉,因为身边不少妈妈学员都曾经向我推荐过这个粉丝百万的公众号。罗罗的学习精神令人叹服:她在两年多时间里一边养育孩子,一边撰写文章分享育儿心得,而且还努力学习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她的书稿是积累的文章编辑而成,每篇文章都是生活故事,朴实得如同一位老朋友在聊天,但讲的道理又都有心理学理论支撑,有着将所学知识内化后的思考和表达,可谓深入浅出。作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老师,我为心理所能够培养出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
   

这本书对于刚做妈妈的读者来讲,可谓一份珍贵
的礼物,因为罗罗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姐姐娓娓道来养育孩子的方方面面。包括:在保护孩子天性的同时如何给孩子制定规则,如何培养出安全的依恋为孩子打造一个温馨的安全基地,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力,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等等。另外,罗罗还会告诉大家,夫妻关系和温馨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养育孩子的同时,我们自己也需要成长,孩子是我们成长的老师。
   

罗罗之所以能够写出这样的文字,不是因为她写作水平多高,而是因为她非常真诚地在跟读者分享自己的生活,同时她把知识内化后用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分享给了读者。周末有很多像罗罗一样的妈妈到中科院心理所学习心理学,但能够像罗罗这样把心理学科普给大众的学员凤毛麟角。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强调,科研人员要插上科研与科普一对翅膀,遗憾的是,很少有专家真的能够做好科普。罗罗把心理学科普做得很好,是因为有真心真意的爱,对孩子的爱,
对读者的爱,让她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向读者分享心得体会。
   

罗罗的真情实感值得信任,她作为妈妈的学习精神值得学习,她在书中提出的很多操作性建议值得实践。我想,广大读者,特别是刚升级为爸爸妈妈的读者,一定能够感受到这份真诚,此书也一定能够帮助读者从从容容地养育孩子。
   

祝卓宏
   

2018年初春于北京无忧岛

内容推荐

真实的育儿生活,不是各大育儿理论的实验室,而是一次次应对孩子挑战的过程,也是家长在“困惑一反思”的循环中成长的过程。
   

罗罗著的《从容养育--成长自我成就孩子》从给予孩子安全感、建立规则、兴趣开发、培养品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的自我成长等诸多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倡以从容的心态养育孩子。
   

给孩子有界限的爱和合理的期待,适度放手,让孩子像孩子一样自然地成长,拥有充足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容养育--成长自我成就孩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715486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4
出版时间 2018-05-01
首版时间 2018-05-01
印刷时间 201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18
CIP核字 2017277968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34
165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