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考古走进历史
内容
内容推荐
《从考古走进历史》是作者刘庆柱近年来发表的一部分学术论文,这些论文集中反映了我对考古学方法、理论的思考,对于近年来一些社会关注“热点”人文科学研究问题,如“文明”与国家形成及国家文化认同研究、古代都城与陵墓所反映的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丝绸之路解读与古都北京历史定位等诸多方面。
作者简介
刘庆柱,男,1943年8月生于天津市,籍贯河南南乐。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历史学部主任、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1967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2年6月-1979年3月在陕西省咸阳地区文化局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1979年4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考古学报》、《考古学集刊》、《中国考古学》(英文版)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考古学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国务院《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簒委员会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古都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古代帝王陵墓考古学和秦汉考古学。先后参加并主持秦都咸阳遗址、西汉十一陵、关中唐十八陵、秦汉栎阳城遗址、西汉杜陵陵园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秦阿房宫遗址等考古勘探、发掘。
目录
辑一 考古学方法、理论与学术史篇
考古学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考古学解读
构建中国考古学学科创新体系的设想
遵守学术规范,促进考古学发展
21世纪中国考古学面临的任务
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辑二 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篇
中原历史文化演进的考古学观察
中原地区考古学文化在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中的历史作用与地位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文化
国祭也是祭国
迁安考古发现与黄帝历史文化解读
华夏历史文明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重要地位
辑三 古代都城与城市篇
古代都城考古揭示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认同
关于中国古代城址考古的思索
关于中国古代都城考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秦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关于赵王城在中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的地位
汉长安城考古发现所反映的礼制文化
6—7世纪中国古代都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古代都城研究重要性与辽上京在中国古都的地位
历史名城正定古城的再认识
关于门阙的考古学考察
辑四 古代墓葬篇
中国殡葬史-总导论侣
秦始皇陵考古述评
西汉帝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大云山汉墓考古研究的几个问题
曹操高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陕西唐陵调查报告
陵墓若都邑:历史研究的独特视角
辑五 考古与历史研究篇
关于考古发现的“龙”之界定问题
关于古代玉器考古学研究的思考
唐代玉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西安相家巷遗址考古与秦封泥相关问题
关于古代莲花纹瓦当图案渊源考古研究
从曹魏都城建设与北方运河开凿看曹操的历史功绩
水下考古与古代文化交流之研究
关于姓氏研究的考古学思索
统一多民族国家视野下的中国疆域史
辑六 社会讲座篇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
考古发现与中国历史解读
关于考古学的认知
考古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丝绸之路”的考古学解读
古都北京与中华民族发展的考古学解读
附:专著目录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考古走进历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庆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505192
开本 16开
页数 4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10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752
CIP核字 2018204851
中图分类号 K870.4
丛书名
印张 3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