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工开物/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编委会编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共50册)》涉及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及军事科学等近百种学科门类古往今来的基本知识,是一套可移动的阅读型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讲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有关知识,可供读者朋友们阅读学习。

内容推荐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编委会编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共50册)》涵盖美术、文学、历史、地理、军事、医学、建筑等10余个学科,内容与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上课学习和课后知识的加强和扩展都十分有帮助。在学科内容上,选取与大众学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或知识领域,如文学、历史、艺术、科技等;在条目的选取上,侧重于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基础性、实用性条目;在编纂方法上,为增加可读性,以章节形式整编条目内容,对过专、过深的内容进行删减、改编;在装帧形式上,在保持百科全书基本风格的基础上,封面和版式设计更加注重大众的阅读习惯。因此,普及版在充分体现知识性、准确性、权威性的前提下,增加了可读性,使其兼具工具书查检功能和大众读物的阅读功能,读者可以尽享阅读带来的愉悦。

《天工开物》讲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有关知识。

目录

一 概述

二 远古萌芽

 1.石器制造

 2.火的使用

 3.陶器出现

 4.农业形成

三 上古奠基

 1.高超的冶金技术

 2.发达的建筑技术

 3.精美的丝织品

 4.先进的造船技术

 5.中国和世界第一部技术专著——《考工记》

 6.算学奠基

 7.天学出现

 8.舆地学诞生

 9.农学问世

 10.中医学形成

四 中古高潮

 1.四大发明

 2.名瓷竞放争妍

 3.制图六体问世

 4.大运河的形成

 5.张衡

 6.祖冲之

 7.沈括

 8.郭守敬

 9.宋元数学四大家

 10.宋元农学四大家

 11.金元医学四大家

五 晚古绝唱

 1.十二平均律问世

 2.辉煌的航海事业和技术

 3.金碧宏伟的宫殿建筑

 4.享誉世界的园林技艺

 5.令人惊叹的万里长城

 6.李时珍《本草纲目》

 7.徐光启《农政全书》

 8.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9.宋应星《天工开物》

试读章节

4.先进的造船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船舶的地区之一,在古代也一直是世界造船的中心。早在旧石器晚期,我们的先民已使用独木舟。浙江跨湖桥遗址距今8000年,发现相当成熟的独木舟;浙江河姆渡7000年前的新石器遗址出土的木桨,已相当成熟,并已有不同的形制。距今3500年前的商初出现了木板船。木板船的问世,是造船史上的一个重大创举,标志造船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甲骨文证明,商代已有多种式样的木船,包括“王舟”;不但有以木桨为动力的船,而且出现帆,即以风为动力的船。西周、春秋战国至西汉时代是中国造船技术的奠基阶段:①船只多样化。当时吴国有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越国还有中翼、戈船等。②船体大型化、船只数量骤增。据《越绝书》录,吴国的大翼(船),长10丈、宽1.5丈(相当于长20米、宽3米),可载90多人,其中桨工50人。公元前468年越国迁都,从钱塘会稽(今浙江绍兴)迁至山东半岛琅邪(今山东烟台),所用的戈船可载二三百人,仅动用戈船即达300艘,还有楼船和其他战船。据《史记·平准书》记,汉武帝南征南越国时,“治楼船,高十余丈”,即楼有多层,高二三十米。③有一系列重要的造船技术发明。a.连体船发明。西周已出现多种多样的连体船,其优点是载运量大,稳定性好,缺点是驾驶和运转不便。在造船史上,连体船曾一度退出历史舞台。然而,双体船甲板面积加大,载重量倍增;船体宽,稳定性强,航行安全度高;且有两个螺旋推进器,更便于操作等优点,己被现代海洋远航和海洋勘探广泛采用。b.舵的发明。起始于西汉初或以前。舵是拖曳在船尾的“桨”。桨是通过划水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船只前进;舵不划水,依靠船尾水流在舵面形成的水压(称舵压)控制船只的航向。舵压很小,但它与船只重心的距离较大,依据杠杆原理它摆动船只的力也大,故能使满载的大船轻便地转向。这个动一丝引千钧力的发明,约于公元10世纪传至阿拉伯,12世纪末13世纪初传入欧洲,为15世纪欧洲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技术装备。c.橹的发明。橹最迟在西汉末己出现,安装在船旁,用人力摇动使船行驶。它比桨先进,桨依靠桨板后划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船只,划动中离开水面的过程做的是无用功,既费力,效率又低。橹则在水中来回摆动推动船只,效率大增,且又巧妙地利用了杠杆原理,大大地节省了人力,提高了船速。这个结构简单又轻巧高效的装置,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发明中最科学的一个”。欧洲人到18世纪才使用中国传去的橹。d.水密舱的发明。水密舱是指用隔舱板把船舱分隔为一个独立的舱区,以保证即使有个别或少数舱区破损漏水,也不至于整个船沉没。它大大地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能,增大了安全性。而且,它从横向上加大了船体抗压强度,并便于装卸和管理。这是中国在船舶结构方面的一项重要发明,亦是船舶设计和制造方面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学者认为它出现于上古时代末,也有学者认为晋代(现见最早的文字在晋代)才出现。欧洲18世纪末才由中国传入,加以运用。这一发明,至今是世界各国的船舶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工艺和装置。

P34-37

序言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国家重点文化工程,是代表国家最高科学文化水平的权威工具书。全书的编纂工作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先后有三万多名各学科各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科学家、专家学者参与其中。1993年按学科分卷出版完成了第一版,结束了中国没有百科全书的历史;2009年按条目汉语拼音顺序出版第二版,是中国第一部在编排方式上符合国际惯例的大型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承担着弘扬中华文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重任。在人们的固有观念里,百科全书是一种用于查检知识和事实资料的工具书,但作为汲取知识的途径,百科全书的阅读功能却被大多数人所忽略。为了充分发挥《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功能,尤其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功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以系列丛书的方式推出了面向大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为实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目标,在学科内容上,选取与大众学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或知识领域,如文学、历史、艺术、科技等;在条目的选取上,侧重于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基础性、实用性条目;在编纂方法上,为增加可读性,以章节形式整编条目内容,对过专、过深的内容进行删减、改编;在装帧形式上,在保持百科全书基本风格的基础上,封面和版式设计更加注重大众的阅读习惯。因此,普及版在充分体现知识性、准确性、权威性的前提下,增加了可读性,使其兼具工具书查检功能和大众读物的阅读功能,读者可以尽享阅读带来的愉悦。

百科全书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是覆盖人类社会各学科或知识领域的知识海洋。有人曾说过:“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而知识重在积累,古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希望通过《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的出版,让百科全书走进千家万户,切实实现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社会功能。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编委会

2013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工开物/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编委会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096191
开本 16开
页数 1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少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0.192
CIP核字 2015215783
中图分类号 N092-49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8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