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叶剑英元帅
内容
作者简介
纪学,原名吴纪学,1942年1月生于江苏省邳州市,毕业于江苏省铜山高等师范学校。1961年参军,196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任济南军区政治部摄影记者、新闻干事。1970年后在解放军报社任过政治、军事、文艺编辑,军事工作宣传处副主编,文化生活宣传部主任、高级编辑。长期坚持业余文学创作,至今发表作品700余万字。已出版诗集《把目光投向明天》、《东欧·东欧》、《险途之光》、《生命体验》、《纪学短诗选》(中英文对照)、《世纪初阳》等9部,散文、特写集《我们的元帅》、《红纱巾下比基尼》、《瞬间俯览》、《留住时间》、《记忆如石》等8部,长篇报告文学、人物传记《朱德和康克清》、《楚歌汉韵》、《每临大事》,长篇小说《不是浪漫》等10多部。有诗译成英文,有诗和报告文学在全军、全国获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序 曲
没叫叶剑英的时候
第1章
追随孙中山
第2章
风起云涌
第3章
万水千山路
第4章
八年交锋
第5章
北平军调
第6章
迎接新中国诞生
第7章
主政广东
第8章
统帅部岁月
第9章
在激流中
第10章
粉碎“四人帮”
第11章
历史新时期
尾声
绵绵无尽落红情
精彩页
序 曲 没叫叶剑英的时候
人在短暂而又漫长的生命途程中,总会遇到许多的大事或小事,需要适时果断地作出处置。如何做出处置,特别是对大事如何做出处置,则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当然,对于呱呱坠地的婴儿乃至最初的那段童稚年龄的孩儿来说,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即便是伟大的人物或英雄豪杰,来到人间的第一声哭喊、第一个动作,也不会是充满智慧的理智的选择。那些关于降生时和童年时的五彩光环以及种种迷离传说,都是后人出于某种用意而杜撰的,或寄托美好,或蕴含憎恶。
1897年4月28日,广东省梅县偏僻山村雁洋堡一个叶姓人家,诞生的他们的头胎儿子也是这样。父亲叶钻祥虽然考中过武秀才,练得一身不错的武功,但一直没有用武之地,只得做酿酒、磨豆腐的小本生意,每逢圩日去镇上摆摊叫卖。母亲陈秀云是贫苦农民的女儿,从小没有读过书,嫁到叶家后,不但辛辛苦苦操持繁重的家务,还常给人打短工,以赚点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他们为自己的长子起名叫叶宜伟,亲昵地称之阿伟。这对贫苦善良夫妻身上耿直厚道、勤劳聪慧的品德,成了儿子少年时期耳濡目染的极好教材,在那幼小的心灵刻下了深深的印痕。
那是一个黑暗浓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曙光初现的时代;那是一个充满怀疑的时代,也是一个激荡信仰的时代;那是一个以刀枪分裂的时代,也是一个用刀枪整合的时代;那是一个旧思想欲图永远称霸的时代,也是一个新思潮顽强喷薄涌动的时代。西方的鸦片摇动了腐朽大清帝国的根基,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也把西方滴血的现代文明洒向古老的东方土地,给康有为、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拓展了传播的空间。新的信息如同一股潜行的激流,正向着华夏大地和人民的心里急切地渗透。
生长在偏僻山村的幼小孩子叶宜伟自然不可能知道这些,就是走进私塾那间光线不足、地方狭窄的教室,学的也是幼学、文范、四书等虽然背得烂熟但却很少弄懂内容的古文。到了1905年,雁洋堡办起了初级小学怀新学堂,开设国文、算术、常识、唱游等新课程,学堂的先生都是思想新颖的青年。尽管叶宜伟学习用功,成绩也好,但对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新思想还是离他太遥远也太朦胧了。
横西村头大水角的一棵大榕树下,才是叶宜伟的真正课堂。大榕树的干很粗,几个人手拉手都围不过来,繁茂的枝叶像撑开的巨伞,遮住方圆百米的地面。这里傍着梅江渡口,叶家在此开了个小店铺,主要卖仙人掌和味酵,因它清凉解暑,所以生意不错。那些穷苦人、教书先生、账房先生们,在榕树下歇脚吃茶,也闲聊扯谈,讲些“三国…‘西游…‘水浒”“说岳”的故事——魏、蜀、吴的争雄斗智,孙悟空降妖镇魔保唐僧取经,梁山好汉的杀富济贫,岳母“精忠报国”的刺字,都让叶宜伟听得入迷。至于咒骂洋人“洋鬼子”、清政府“红帽子”,叶宜伟和他的小伙伴们似乎从中听出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因而玩起了“捉红帽子…‘打洋鬼子”的游戏。
叶宜伟是个听话的孩子。他点着“竹精子”夜里读书,放学后上山打柴,帮父亲做活,帮妈妈烧饭、收拾碗筷。他也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梅县素有“足球之乡”的美称。叶宜伟不但爱踢足球,还自制过足球,因为足球很少,孩子们就把烂布、碎棉花捆成团当球踢,弹性小又易散。叶宜伟看到商店里有一种用竹皮做的球,便和小伙伴们砍来一根竹子,细心地破成竹篾,编成和足球一样大的圆筐,再将棉花、碎布塞到里面去,踢起来和足球差不多,又轻又软,还有弹性。
叶伟宜还喜欢踢毽子。踢毽子不但要有体力、耐力,还需要技巧。叶宜伟可以单脚踢,又能双脚踢,前脚尖踢后脚跟接,或者两条腿盘着踢。小小的毽子,在他的脚上踢、打、奔、弯,上下翻动,犹如飞舞的蝴蝶,闪闪的流星,引得过往的大人也驻足观看。
叶家门前有一个莲塘,塘内清水粼粼,塘边绿草茵茵。叶宜伟非常喜爱这一池清水,每天都跑到这里来玩耍。黄昏降临,日头落下西山,叶宜伟和小伙伴们又来到莲塘边。他看到有一块大木板,就呼喊着:“来呀,咱们划船!”小伙伴们应声而上,七手八脚地把木板推下水,叶宜伟跳到上面去学大人划船。但当木板摇摇晃晃地向塘里划去时,他就再也控制不住了。
有个孩子大声喊:“阿伟,木板会翻过去的,你快趴下!”
叶宜伟趴在了木板上,用手使劲划水,可木板还是不听他的话,越漂离岸越远。
小伙伴们害怕了,急忙喊来他的父亲。叶钻祥飞跑过来,跳进塘中,抓住木板将儿子拖到了岸上。
叶钻祥是一位严厉的父亲,对儿子的要求十分严,不过却极少打骂。这一次险情确实使他生气了,猛地打了儿子两巴掌,训斥说:“你不会游泳,怎么能到水里去玩呢?”
叶宜伟没有哭,低头站着。是怕小伙伴们笑话,还是品味父亲的话,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社会在急剧变动,新思潮掀起的浪头,冲击着旧的秩序。天翻地覆的变化,冲击着中国,冲击着梅州,也冲击着叶宜伟的视觉和心灵。
……
P1-3
导语
与其说纪学著的《叶剑英元帅》是一部描写叶剑英元帅的文学传记,倒不如说是一本极其生动深刻的军史、党史通俗读本,通篇洋溢着爱党爱国的主旋律,告诉现在的读者什么是忠诚、信仰、党性和奉献。
品读叶剑英元帅传记,重温军史党史,对于读者尤其是党员干部读者更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纪学著的《叶剑英元帅》依据史实,以文学传记的笔触,选取了叶剑英元帅人生经历的不同侧面和重要阶段,探索他成长足迹、心路历程、情感轨迹以及不同时期重要关头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入手,带领读者回顾并领略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波澜壮阔的一生,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位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叶剑英光辉形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叶剑英元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纪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126676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8-05-01
首版时间 2018-05-01
印刷时间 201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14
CIP核字 2018005478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