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创美文学馆世界经典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尼尔斯是一个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一次因为捉弄小妖精,被小妖精用魔法变成了一个小人。他骑在他家的大白鹅背上,跟着一群野鹅出发作长途旅行。通过这次奇异的旅行,尼尔斯增长了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途中也碰到过好几个凶恶阴险的敌人。他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得到了锻炼,最后尼尔斯回到了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作者塞尔玛·拉格洛夫为写这本书,走遍瑞典,搜集各种地理、动植物资料。并按当地风俗撰写,因此故事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不仅是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一次百科全书式的对瑞典的旅行考察。这个故事后来被拍成同名动画片在全球放映,从此“尼尔斯骑鹅旅行”的故事开始家喻户晓。

内容推荐

尼尔斯原本是瑞典的一个调皮、任性、喜欢恶作剧、喜欢欺负小动物的男孩子。有一天,因为捉弄小精灵,他被小精灵变成了拇指般大小的小人儿,又被家里的白鹅莫顿带上了蓝天。从此,尼尔斯骑在鹅背上,跟随大雁走南闯北,周游各地,历时8个月才返回家乡。在旅行中,他逐渐改正了自己淘气调皮的缺点,培养了勇敢善良、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当他回到家乡时,不仅变成了一个高大漂亮的男孩子,而且成为了一个温柔、善良、勤劳又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最负盛名的作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能启发广大少年儿童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善于向别人学习,敢于克服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的心灵变得更纯洁更善良,更富有同情心。

目录

译者序

这个男孩子

大雪山来的大雁阿卡

白鹤之舞

在下雨天里

卡尔斯克鲁纳

去厄兰岛之行

小卡尔斯岛

两座城市

美丽的花园

水灾

叶尔斯塔湾的天鹅

新来的看门狗

在乌普萨拉

小灰雁邓芬

斯德哥尔摩

老鹰高尔果

拉普兰

到南方去!到南方去!

飞往威曼豪格

回到了自己的家

告别大雁

试读章节

这个男孩子

小精灵

从前有一个男孩子,他十四岁左右,身体很单薄,是个瘦高个儿,而且还长着一头像亚麻那样的淡黄色头发。他没有多大出息,他最乐意睡觉和吃饭,再就是很爱调皮捣蛋。

有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这个男孩子的爸爸妈妈把一切收拾停当,准备到教堂去。男孩子自己只穿着一件衬衫,坐在桌子边上。他想:这有多走运啊,爸爸妈妈都出去了,在一两个钟头里可以自己高兴干啥就干啥了。“那么我就可以把爸爸的鸟枪拿下来,放它一枪也不会有人来管我了。”他自言自语道。

不过,可惜就差那么一丁点儿,爸爸似乎猜着了男孩子的心思,因为在他刚刚一脚踏在门槛上,马上就要往外走的时候,他停下了脚步,扭过身来把脸朝着男孩子。“既然你不愿意跟我和妈妈一起上教堂去,”他说道,“那么我想,你起码要在家里念念福音书。你肯答应做到吗?”

“行啊,”男孩子答应说,“我做得到的。”其实,他心里在想,反正我乐意念多少就念多少呗。

男孩子觉得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妈妈的动作像这时候那样迅速。一转眼工夫她已经走到挂在墙壁上的书架旁边,取下了路德注的《圣训布道集》,把它放在靠窗的桌子上,并且翻到了当天要念的训言。她还把福音书翻开,放到《圣训布道集》旁边。最后,她又把大靠背椅拉到了桌子边。那张大靠背椅是她去年从威曼豪格牧师宅第的拍卖场上买来的,平常除了爸爸之外谁也不可以坐的。

男孩子坐在那里想着,妈妈这样搬动摆弄实在是白白操心,因为他打算顶多念上一两页。可是,大概事情有第一回就有第二回,爸爸好像能够把他一眼看透似的,他走到男孩子面前,声音严厉地吩咐说:“小心记住,你要仔仔细细地念!等我们回家,我要一页一页地考你。你要是跳过一页不念的话,那对你不会有什么好处的。”  “这篇训言一共有十四页半哩,”妈妈又叮嘱了一句,把页数规定下来,“要想念完的话,你必须坐下来马上开始念。”

他们总算走了。男孩子站在门口看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不由得怨艾起来,觉得自己好像被捕鼠夹子夹住一样寸步难移。“现在倒好,他们俩到外面去了,那么得意,居然想出了这么巧妙韵办法。在他们回家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我却不得不坐在这里老老实实地念训言啦。”

其实,爸爸和妈妈并不是很放心得意地走的,恰恰相反,他们的心情很苦恼。他们是穷苦的佃农人家,全部土地比一个菜园子大不到哪里去。在刚刚搬到这个地方住的时候,他们只养了一头猪和两三只鸡,别的啥也养不起。不过,他们极其勤劳,而且非常能干,如今也养起了奶牛和鹅群。他们的家境已经大大地好转了。倘若不是这个儿子叫他们牵肠挂肚的话,他们在那一个晴朗的早晨本来是可以心满意足、高高兴兴地到教堂去的。爸爸埋怨他太慢慢吞吞而且懒惰得要命,在学校里啥都不愿意学;说他不顶用,连叫他去看管鹅群都叫人不大放心。妈妈也并不觉得这些责怪有什么不对,不过她最烦恼伤心的还是他的粗野和顽皮。他对牲口非常凶狠,对待人也很厉害。“求求上帝赶走他身上的那股邪恶,使他的良心变好起来,”妈妈祈祷说,“要不然的话,他迟早会害了自己,也给我们带来不幸。”

男孩子呆呆地站了好长时间,想来想去,到底念还是不念训言?到后来终于拿定主意,这一次还是听话的好。于是,他一屁股坐到大靠背椅上,开始念起来了。他有气无力,叽里咕噜地把书上的那些字句念了一会儿,那半高不高的喃喃声音似乎在为他催眠,他迷迷糊糊地觉得自己在打盹了。

窗外阳光明媚,一片春意。虽然才3月20目,可是男孩子住的斯康耐省南部的威曼豪格教区,这里的春天早已来到了。,树林虽然还没有绿遍,但是含苞吐芽,已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沟渠里都冰消雪融,化为积水,渠边的迎春花已经开了。长在石头围墙上的矮小灌木都泛出了光亮的棕红色。远处的山毛榉树林好像每时每刻都在膨胀开来,在变得更加茂密。天空是那么高远晴朗,碧蓝碧蓝的,连半点云彩都没有。男孩子家的大门半开半掩着,在房间里就听得见云雀的婉转啼唱。鸡和鹅三三两两地在院子里踱来踱去。奶牛也嗅到了透进牛棚里的春天的气息,时不时地发出哞哞的叫声。

男孩子一边念着,一边前后点头打盹儿,他使劲不让自己睡着。“不行,我可不愿意睡着,”他想道,“要不然我整个上午都念不完的。”

然而,不知怎么,他还是呼呼地睡着了。

P1-3

序言

这本中译本《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瑞典文直译篇名叫做《尼尔斯·豪格尔森周游瑞典的奇妙旅行》,作者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1858一1940),她经过跋山涉水在瑞典全国各地考察后写成这部充满奇趣的名著。该书分上、下两册于1906和1907年出版。自该书第一次出版到1940年拉格洛夫去世,它总共发行了350万册。此后,每隔几年又再版一次,。是瑞典文学作品中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作品。此书迄今已被译成50余种文字,也是世界上被译成多种文字的一部瑞典作品。这部作品,在瑞典最近几代人中,上至国王、首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每一个人从小都阅读过这本书,在这个故事的潜移默化之下长大。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写的是一个名叫尼尔斯的14岁农村小男孩的故事。他家住在瑞典南部,父母是善良、勤劳、十分贫困的农民。尼尔斯不爱读书学习、调皮捣蛋、好捉弄小动物。一个初春,他的父母上教堂去了,他在家里因为捉弄一介小精灵而被精灵用妖法变成一个拇指般大的小人儿。正在此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家中一只雄鹅也想展翅跟随大雁飞行,尼尔斯为了不让雄鹅飞走,紧紧抱住鹅的脖子,不料却被雄鹅带上高空。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跟随着大雁走南闯北,周游瑞典各地,从南方一直飞到最北部的拉普兰省,历时八个月才返回家乡。他骑在鹅背上,看到了自己祖国的奇峰异川、旖旎风光,学习了祖国的地理、历史,听了许多故事传说,也饱尝了不少风险和苦难。在漫游中,他从旅伴和其他动物身上学到了不少优点,逐渐改正了自己淘气调皮的缺点,培养了勇于舍己、助人为乐的优秀品德。当他重返家乡时,不仅重新变成了一个高大漂亮的男孩子,而且成了一个温柔、善良、乐于助人且又勤劳的好孩子。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启发少年儿童要有良好的品德和旺盛的求知欲,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个故事能让少年儿童的心灵变得更纯洁、更善良。同时:小读者从尼尔斯的漫游中也饱览了瑞典的锦绣河山,学习了瑞典的地理、历史知识和文化传统,也了解了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各种动物和植物。这部作品使拉格洛夫在瑞典享有崇高的威望:在瑞典出版的纸币中就有她的头像一一正面是她的头像,背面是她的代表作《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书影。不仅如此,这部作品成了一部世界名著,,使她赢得了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齐名的声誉,并成为一个具有世界声誉的瑞典作家。她于1909年因该书成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女作家,1914年成为瑞典文学院第一位女院士。挪威、芬兰、比利时和法国等国家还把本国最高的勋章授予她。

塞尔玛·拉格洛夫是瑞典19世纪末出现的新浪漫、派主义文学的代表。她一生创作了许多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回忆录和童话故事。她的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在瑞典和北欧以及世界各地放映。她的作品也成为画家创作的源泉。

拉格洛夫出生在瑞典西部风景秀丽的韦姆兰省的莫尔巴卡庄园,并且在那里度过了童年、青年和晚年。她的父亲是位陆军中尉,性格开朗,心地善良,酷爱文学,并且十分热爱韦姆兰家乡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祖母和姑妈心中又装着讲不完的韦姆兰民间传说和故事,这一切对拉格洛夫的文学创作起了很大的作用。

拉格洛夫出生后不久左脚不幸成了残废,3岁半时,两脚完全麻痹不能行动,从此以后她总是坐在椅子上听祖母、姑妈和其他许多人讲传说和故事。7岁以后开始大量阅读。她麻痹的双腿经过多次治疗后能像健康人一样行走,但是走起路来脚仍然有一点瘸。

1881年,拉格洛夫不顾父母反对,设法筹借到一笔钱后只身一人前往斯德哥尔摩求学,次年考入高等女子师范学院。1885年毕业后,到南部的一所女子学校任教,教学之余伏案刻苦写作。  1891年,她的第一部作品《古斯泰·贝林的故事》出版。这是一部以古斯泰·贝林牧师为中心,’记述19世纪20年代寄居在乡间地主庄园中的一群食客的故事。但是这部作品在瑞典国内起初没有受到重视,有的评论家甚至认为是一部“失败之作”。拉格洛夫虽然没有气馁,继续创作,并开始写短篇小说,但是处女作的失败毕竟使她受到打击,因此在写作中,她常常感到疲惫和缺乏勇气。

1893年1月,世界著名的丹麦文学评论家格奥尔格·勃朗兑斯在哥本哈根的《政治》报上发表了赞扬《古斯泰·贝林的故事》的评论文章,这不仅使这部作品在丹麦受到欢迎,而且也改变了瑞典国内评论界对这部作品以及对拉格洛夫本人的态度。当她的短篇小说集《无形的锁链》在1894年出版时一下子卖出了3500册,这在19世纪90年代的瑞典是十分罕见的。这一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拉格洛夫的创作热情,她辞掉教员的工作,走上了专心从事写作的职业作家道路。

拉格洛夫到了晚年仍然孜孜不倦地写作,她居住在出生地莫尔巴卡庄园里,跟她父亲一样,一面经营庄园,一面积极创作,出版了回忆录《一个孩子的回忆》(1930)和《日记》(1932)等。她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是《秋天》(1933)。

1940年3月8日,82岁的拉格洛夫不幸患脑溢血,于3月16日清晨去世。这位在瑞典享有崇高地位和声誉的女作家一生没有结婚,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文学事业。

拉格洛夫的创作把幻想同真实交织在一起,把现实幻想化而又不完全离开现实,把自然浪漫化而又不完全脱离自然,她的这一特点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尤为突出。在这部作品中,她别具匠心的构思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使得世上的万物都有了思想和感情。她在书中大量采用拟人的写法,把人类世界发生的事情搬到动植物世界中去,使整部作品有了动感,有了情节,人和拟人化的动植物活跃行动于其间,并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满情趣,使作品极为生动浪漫。此外,她在书中还运用了形象而生动的比喻,穿插了大量童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有的是为了向读者叙述历史事实,有的是为了讲述地形地貌,有的是为了介绍动植物的生活和生长规律,有的则是为了赞扬扶助弱者的优良品德,歌颂善良战胜邪恶,纯真的爱战胜。自私、冷酷和残暴。前呼后应的情节同独立成章的故事相结合是这部作品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全书以尼尔斯从人变成拇指大的小人儿,又从小人儿重又变成人为主线的故事中间穿插了许多独立成篇的故事、童话和传说,使得各章既自成一体,又互相连贯。拉格洛夫十分擅长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创作。

为了使少年儿童能够看得懂、记得住,真正掌握知识,她基本上是用平铺直叙和素笔白描的写法,文字也很朴素,对景物除了必要的几句交代和叙述之外,一般不作重笔浓彩、长篇大论的描写!

石琴娥

书评(媒体评论)

获此殊荣是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崇高的理想主义、生动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评语

半个世纪之前,身为森林里的孩子,我在阅读尼尔斯的故事时,从中感受到了两个预言:一个是不久以后自己也能够听懂鸟类的语言;另一个是自己也将与亲爱的野鹅结伴而行,从空中飞往遥远而又令人神往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一一大江健三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创美文学馆世界经典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瑞典)塞尔玛·拉格洛夫
译者 石琴娥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733022
开本 32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1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82
CIP核字 2013284724
中图分类号 I532.88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9: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