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悲惨世界(上下)(精)
内容
内容推荐
维克多·雨果著的《悲惨世界》通过对冉阿让等人的悲惨遭遇以及冉阿让被卞福汝感化后做出的一系列感人事情的描述,深刻揭露和批判了19世纪法国封建专制社会的腐朽,同时也表达了对在封建压迫下穷苦人民悲惨生活的深切同情。雨果充满激情的文笔,勾勒出了一群生动鲜活的小人物形象。活得有尊严、仁义至善等高尚的道德情怀贯穿整本书,让人读来荡气回肠。
作者简介
李玉民,1939年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64年作为新中国首批留法学生到法国勒恩大学进修两年,后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学之余,从事法国纯文学翻译三十余年,译著五十多种,约有一千五百万字。主要译著:小说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巴尔扎克的《幽谷百合》,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莫泊桑的《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等;戏剧有《缪塞戏剧选》、《加缪全集·戏剧卷》等;诗歌有《艾吕雅诗选》、《阿波利奈尔诗选》等六本作品。此外,编选并翻译了《缪塞精选集》、《阿波利奈尔精选集》、《纪德精选集》;主编了《纪德文集》(五卷)、《法国大诗人传记丛书》(十卷)。在李玉民的译作中,有半数作品是由他首次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他主张文学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创作,译作应是给读者以文学享受的作品。李玉民“译文洒脱,属于傅雷先生的那个传统”(柳鸣九语)。
目录
译序
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
第一部 芳汀
第二部 珂赛特
第三部 马吕斯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
圣德尼街史诗
第五部 冉·阿让
题解
序言
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
“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他是唯一活在法
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这是罗曼·罗兰对雨果的评价。
青少年的罗兰保存了一期《堂吉诃德》画报,上面有一幅
《老俄耳甫斯》彩画:苍苍白发罩在光环里,他正抚弄着
竖琴,为苦难的民众引吭高歌。《悲惨世界》的作者留下
的这副形象,也许是大众更乐意接受的。
捧读《悲惨世界》,最突出的感觉,当是厚重之感。
同样是杰作,同样又厚又重,读《约翰·克里斯托夫》,
或者读《追忆似水年华》,都没有这种感觉,这种厚重之
感,不是拿在手上,而是压在心头,感到的是人类的苦难
厚厚而沉重的积淀。不是写苦难深重的书,都能当得起这
“厚重”二字。而《悲惨世界》独能当得起,只因这部大
书压在作者心头,达三十年之久。
历时三十余年,从1828年起构思,到1845年动笔创作
,直至1861年才终于写完全书,真是鬼使神差,这在雨果
的小说创作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来
自这样一件事实:1801年,一个名叫彼埃尔·奠的穷苦农
民,因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满释放后,持
黄色身份证讨生活又处处碰壁。到1828年,雨果又开始搜
集有关米奥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资料,酝酿写一个释放的
苦役犯受圣徒式的主教感化而弃恶从善的故事。在1829年
和1830年间,他还大量搜集有关黑玻璃制造业的材料,这
便是冉·阿让到海滨蒙特伊,化名为--5德兰先生,从苦
役犯变成企业家,开办工厂并发迹的由来。此外,他还参
观了布雷斯特和土伦的苦役犯监狱,在街头目睹了类似芳
汀受辱的场面。
到了1832年,这部小说的构思已相当明确,而且,他
在搜集素材的基础上,写了《死囚末日记》(1830年)、
《克洛德·格》(1834年)等长篇小说,揭露使人走上犯
罪道路的社会现实,并严厉谴责司法制度的不公正。此外
,他还发表了纪念碑式的作品《巴黎圣母院》(1831年)
,以及许多诗歌与戏剧,独独没有动手写压在他心头的这
部作品。酝酿了二十年之久,直到1845年11月,雨果才终
于开始创作,同时还继续增加材料,丰富内容,顺利写完
第一部,定名为《苦难》,书稿已写出将近五分之四,不
料雨果又卷入政治旋涡,于1848年2月21日停止创作,一搁
置又是十二年。《苦难》一书遭逢苦难的命运,在胎儿中
也要随作者流亡了。
设使雨果也像创作其他小说那样,构思一明确便动笔
,那么以他的文学天才,他一定能继《巴黎圣母院》之后
,又有一部姊妹篇问世了。或者在1848年书稿写出五分之
四的时候,再一鼓作气完成,那么在雨果的著作表中,便
多了一部惩恶劝善的力作。虽然出自雨果之手,也能算上
一部名篇,但是在世界文学宝库里,就很可能少了一部屈
指可数的称得上厚重的鸿篇巨制。
这三十余年,物非人亦非,发生了多大变化啊!如果
说1830年,在他的剧本《艾那尼》演出所发生的那场斗争
中,雨果接受了文学洗礼,那么1848年革命,以及1852年
他被“小拿破仑”政府驱逐而开始的流亡,则是他接受的
社会洗礼。流亡,不仅意味着离开祖国,而且离开所有的
一切,包括文坛领袖的头衔、参议员的地位等等;流亡,
不仅意味着同他的本阶级决裂,而且也同他所信奉的价值
观念、文学主张决裂;流亡,给他一个孤独者的自由:从
此他再也无所顾忌了,不再顾忌社会、法律、权威、信仰
,也不再顾忌虚假的民主、人权和公民权,甚至不再顾及
自己的成功形象和艺术追求。流亡,把他置于这一切之外
,给他一个大解脱,给他取消了一切禁区,从而也就给了
他全方位的活动空间,使他能达到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所
有高度。
雨果在盖纳西岛过流亡生活期间,就是以这种全方位
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重新审视一切,反思一切。在此
基础上,他不仅对《苦难》手稿做了重大修改和调整,还
大量增添新内容,终于续写完全书,定名为《悲惨世界》
。整部作品焕然一新,似乎随同作者接受了洗礼,换了个
灵魂。这是悲惨世界熔炼出来的灵魂,它无所不在,绝不
代表哪个阶层、哪些党派,也不代表哪部分人,而是以天
公地道、人性良心的名义,反对世间一切扭曲和剖割人的
生存的东西,不管是多么神圣的、多么合法的东西。
世间的一切不幸,雨果统称为苦难。因饥饿偷面包而
成为苦役犯的冉·阿让、因穷困堕落为娼妓的芳汀、童年
受苦的珂赛特、老年生活无计的马伯夫、巴黎流浪儿伽弗
洛什,以及甘为司法鹰犬而最终投河的沙威、沿着邪恶的
道路走向毁灭的德纳第,这些全是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
所经受的苦难,无论是物质的贫困还是精神的堕落,全是
社会的原因造成的。雨果作为人类生存状况和命运的思考
者,能够全方位地考察这些因果关系,以未来的名义去批
判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以人类生存的名义去批判一切异己
力量,从而表现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永恒性矛盾。正是在
这个意义上,《悲惨世界》可以称作人类苦难的“百科全
书”。
1862年7月初,《悲惨世界》一出版,就获得巨大成
功,人们如饥似渴地阅读,都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征
服了。持否定态度的人则从反面证实这部作品的特殊分量
:居维里耶·弗勒里称雨果是“法国第一号煽动家”,拉
马丁撰文赞赏作家本人的同时,抨击了他的哲学观点:“
这本书很危险……灌输给群众的最致命、最可怕的激情,
便是追求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的激情……”也有人指责他喜
欢庞大,喜欢夸张,喜欢过分。然而,他这种放诞的风格
,添上了“全方位”的翅膀,在“悲惨世界”中奋击冲荡
,恰恰为人类的梦想,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呐喊长啸。
时间和历史都做出了判断,《悲惨世界》作为人类思
想产生的一部伟大作品,已为全世界所接受,作为文学巨
著的一个丰碑,也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无可争议的不朽
地位。
李玉民
导语
捧读维克多·雨果著的《悲惨世界》,最突出的感觉,当是厚重之感。同样是杰作,同样又厚又重,读《约翰·克里斯托夫》,或者读《追忆似水年华》,都没有这种感觉,这种厚重之感,不是拿在手上,而是压在心头,感到的是人类的苦难厚厚而沉重的积淀。不是写苦难深重的书,都能当得起这“厚重”二字。而《悲惨世界》独能当得起,只因这部大书压在作者心头,达三十年之久。
后记
《悲惨世界》篇幅浩大,卷帙繁多,雨果从1828年起
构思,到1845年开始创作,直至1861年完稿并出版,历时
三十余年。
雨果的创作动机来自这样一件事实:1801年,一个名
叫彼埃尔·莫的穷苦农民,因饥饿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
五年苦役,刑满释放,持黄色身份证找活儿干又处处碰壁
。到1828年,他又开始搜集有关米奥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
资料。这样,他就掌握了这部小说的原始素材,开始酝酿
写一个释放的苦役犯受一位圣徒式主教的感化而弃恶从善
的故事。继而,他又设想把苦役犯变成企业家,在1829年
和1830年间,作者还大量搜集有关黑玻璃制造业的材料,
这便是冉·阿让到海滨蒙特伊,化名马德兰先生办工厂发
迹的由来。
到1832年,这部小说的构思已相当明确,作者就在5
月31日,将这部拟于出版的小说卖给出版商戈斯兰和朗杜
埃尔。然而,又过了十三年,雨果才真正动笔创作。在此
期间,他继续搜集素材,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几部小说;他
还参观了布雷斯特和土伦的苦役犯监狱,在街头目睹类似
芳汀受辱的场面。小说虽然一行还未写出来,但是主人公
已有三个在资料中活灵活现,在雨果头脑中成型了。
1845年11月17日,雨果终于开始创作酝酿二十年之久
的小说,同时还继续扩大材料,丰富内容。写作进行顺利
,第一部已写出,定名为《苦难》。到1847年12月30日,
雨果又与出版商戈斯兰和朗杜埃尔重订出书合同。出版商
审阅了书稿,同作者商定删掉一大章:《主教手稿》。
书稿已写出将近五分之四,不料雨果卷入政治旋涡,
于1848年2月21日停止创作,先后去当巴黎八区区长和巴黎
议员。这一搁置又是十二年。他在盖纳西岛流亡期间,于
1860年四五月间,重新审阅《苦难》手稿,作了十七点重
大评注;又花了七个半月的时间深入思考整部作品,接着
又用半年多时间修改原稿,增添新内容,续写完第四部最
后一卷和第五部,并定为现行的书名。
1861年10月4日,雨果同比利时年轻出版商拉克鲁瓦
签订合同。1862年,这部巨著终于问世,分三个阶段出版
:4月份出第一部,5月份出第二部和第三部,6月份出第四
部和第五部。书一问世便大获成功。出版商出资三十万法
郎买下书稿,出版获利五十多万法郎。
雨果生前《悲惨世界》的主要版本,除了布鲁塞尔拉
克鲁瓦1862年版之外,还有巴黎帕涅尔1862年版(分十册
)、巴黎埃柴尔一康丹1881年版“定本”。此外,1951年
巴黎伽利玛出版社给《悲惨世界》出版了经典本。
李玉民
精彩页
第一卷 正义者
一、米里哀先生
1815年,迪涅的主教还是查理·弗朗索瓦·卞福汝·米里哀先生。他年事已高,有七十五岁左右,从1806年起,就到迪涅城担任了这一职务。
这个细节虽然同本书的正题毫无关系,不过,事事务求准确,在此提一提他到这个教区就任之初,关于他有些什么风言风语,也许不是白费笔墨的。一个人的传闻无论真假,在他的生活中,尤其在他的命运中,往往和他的所作所为居同等地位。米里哀先生的父亲是艾克斯城法院的推事,即法袍贵族。据说父亲打算让他继承职位,在十八九岁,不满二十岁就早早为他完婚,这也是法袍贵族家庭相当普遍的习俗。查理·米里哀虽已完婚,据说仍引起不少物议。他身材虽然不高,但是生得相貌出众,风度翩翩,谈吐俊雅风趣;他的整个青春,就在交际场和情场中消磨了。后来爆发革命,事态急遽变化,法袍贵族家庭遭到摧残、驱逐和追捕,都四处逃散了。革命刚一爆发,查理.米里哀先生便流亡意大利。他妻子长期患肺病,死在异国他乡,没有留下一儿半女。此后,米里哀先生命运又如何呢?法国旧社会崩溃了,他的家庭破败了,1793年②发生的一系列悲惨事件,在远方的流亡者看来,也许倍加恐怖和可怕,凡此种种,是否使他万念俱灰,萌生了出世的念头呢?一个人在天下动乱中,身历其难,家道衰败,还可能处变不惊,然而在无忧无虑的温馨生活中,突然遭到神秘而可怕的打击,往往就会心死而一蹶不振吧?谁也说不清楚,只知道他从意大利回国,就已经当上了教士。
1804年,米里哀先生当上百里鸟乐的本堂神父。人已老迈,终日深居简出。
在皇帝即将登基加冕的时候,也不知道为本堂的一件什么小事,他到了巴黎,为他的教徒陈情,见到一些显要人物,其中就有斐茨红衣主教。有一天,皇帝来看他舅父,正巧这位可敬的本堂神父在前厅候见,二人不期而遇。拿破仑发觉这个老者颇为好奇地看着他,便转过身来,突然问道:
“这个老人是谁,这么瞧我?”
“陛下,”米里哀先生答道,“您瞧一个老人,而我却瞧一位伟人。我们彼此都能开眼。”
当天晚上,皇帝向红衣主教问了这个本堂神父的姓名。事过不久,米里哀先生便得知委任他当迪涅主教,不免深感意外。
此外,关于米里哀先生早年生活的传闻,有哪些是属实的呢?谁也不知道。革命之前,很少人家认识米里哀这家人。
小城市里嘴杂的人多,动脑筋的人少,初来乍到的人就得容忍,米里哀先生也不例外。他虽然贵为主教,也正因为是主教,就得忍而再忍。其实,把他名字扯进去的那些议论,也许仅仅是议论而已,无非是谣传、流言、闲话,甚至连闲话都算不上,按照南方人生动的说法,就是“胡诌八扯”。
不管怎样,他到迪涅担任教职并居住九年之后,当初小城和小百姓议论的话题,所有那些闲言碎语,全被深深地遗忘了。谁也不敢再提起,甚至都不敢回忆了。
米里哀先生到迪涅时,带了一个老姑娘,名叫巴蒂丝汀,那是比他小十岁的妹妹。
他们只有一个用人,称为马格洛太太,与巴蒂丝汀小姐同龄。她先是“本堂神父先生的女佣”,现在则有两个头衔:小姐的贴身女仆和主教的管家。
巴蒂丝汀小姐身材又高又瘦,肌肤苍白,性情温和,整个人理想地体现了“可敬”一词的含义,因为照世俗之见,一个女人必须做了母亲才能受人尊敬。她天生就不貌美,一生尽做善事,临老整个躯体呈现出一种洁白和清亮,年龄越大越具有我们所说的慈善之美。年轻时瘦溜的身躯,到了中老年就变得透明:这种通透空灵,令人想到天使。与其说这是位贞女,不如说这是颗灵魂。她这个人似乎是由影子构成的,仅仅略有一点儿肉体来显示性别,略有一点儿物质来容含光亮,大眼睛始终低垂,这便是一颗灵魂留在人间的缘故。
马格洛太太是个矮矮的老太婆,又白又胖,身体臃肿,整天忙忙碌碌,总是气喘吁吁,首先是由于操劳,其次是由于患了气喘病。
米里哀先生到任时,安排住进主教府,并按帝国法令的规定,接待他的规格仅次于驻军司令。市长和议长先来拜贺,他也去拜见了将军和省长。
主教安顿下来之后,全城就等他布道了。
二、米里哀先生改称卞福汝主教
迪涅主教府同医院毗邻。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悲惨世界(上下)(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维克多·雨果
译者 译者:李玉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157793
开本 32开
页数 143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10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201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798
CIP核字 2018188934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0
7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