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泥土里的想念
内容
作者简介
宋安娜,曾任天津日报社文艺部主任、高级编辑。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天津作协签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桅顶瞭望》《圣光》;散文集《闻遍人间香气——宋安娜小说散文集》《海之吻》《别让我成为富人》;长篇文化随笔《解读梁斌》。其作品曾获得“五个一工程”提名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飞天奖、金鹰奖、全国报纸副刊年度大赛金奖、华北文艺理论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并于2002年获首届天津市青年作家创作奖提名奖。
目录
第一章 有香气的阿妈
第二章 租界里的七月三十日夜
第三章 低头思故乡
第四章 带上干粮去冒险
第五章 年画贴进小白楼
第六章 冰排子向前冲
第七章 怪叔叔勃曼
第八章 浴缸船
第九章 张太太被抓走了
第十章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第十一章 再见老虎褡裢
精彩页
第一章 有香气的阿妈
秋风凉,天气变,一根针,一条线,
累得娘啊一身汗。
儿问娘,怎么忙?娘说给儿做衣裳。
娘受累,不要紧,等儿长大多孝顺。
1
犹太女孩撒拉八岁了还赖在她阿妈的怀里撒娇。
撒拉是个漂亮的犹太女孩,她那双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亮晶晶的。她栗色的头发浓密得像毡子,一天不梳就通不开。阿妈每天都要精心地梳理它们,把它们编成两条小辫儿,再扎上两个粉红色的蝴蝶结。撒拉跑起来,蝴蝶结就变成了真蝴蝶啦,一会儿飞起来,一会儿又落下。撒拉的小腿圆鼓鼓的,非常结实,跑起来像小鹿一样轻快。
阿妈说:“撒拉,去帮阿妈取牛奶吧。”
撒拉说:“好吧!”
话音没落,撒拉已经跑出去了。牛奶工每天早晨都会把两瓶牛奶放进大门口的小木箱里。阿妈还没把小奶锅从碗橱里拿出来,撒拉就抱着两瓶牛奶跑回来了。
跑得像小鹿一样轻快的撒拉却喜欢赖在阿妈怀里。撒拉一跌进阿妈怀里,就像掉进棉花山里,又柔软又暖和,不一会儿撒拉就迷糊了。她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一闭上,“棉花山”就开始摇晃,摇摇晃晃,摇摇晃晃,变成了一个大摇篮。阿妈一边摇着“摇篮”,一边唱着歌谣: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
哭着喊着要媳妇儿。
要媳妇儿干吗呀?
点灯说话儿,
吹灯就伴儿,
早晨起来梳小辫儿。
撒拉迷迷糊糊地问:“媳妇儿是什么呀?”
阿妈说:“媳妇儿就是……我们撒拉是女孩,不要媳妇儿。小小子儿是男孩,男孩才要媳妇儿呢。”
撒拉又问:“为什么男孩早晨起来还梳小辫儿呢?男孩没有小辫儿呀。”
阿妈笑了。阿妈的笑没有声音,但陷进阿妈怀抱里的撒拉却能感觉到她在笑。阿妈笑的时候面容很好看,她鼓邦邦的前额舒展开,年轻的皮肤就发出光来。撒拉睁开眼,伸出小手去摸阿妈像缎子一样光洁饱满的前额。阿妈把脸埋在撒拉的小身体上,好痒。撒拉也笑了,不过她笑起来不像她的阿妈,她笑得很响,“咯咯”的,像一串小银铃。
阿妈说:“男孩早晨起来梳小辫儿是老清朝的事啦,现在是民国了,民国的小小子儿都不梳小辫儿啦。”
八岁的犹太女孩撒拉弄不清“老清朝”和“民国”的区别,但她知道,还在老清朝的时候他们犹太人就到天津来了。她的爷爷——皮货商人卡布宁斯基在天津开了家皮货公司,从大西北收购羊皮,在天津粗加工后,送到塘沽港的货轮上,然后运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去卖,所以他一年里倒有大半年要在骆驼背上度过。
爷爷卡布宁斯基远行的第一站是张家口。在撒拉的小脑袋里,张家口是个很远很远的城市,远得就像在天边一样。
爷爷卡布宁斯基告诉撒拉,张家口每年冬天都要刮白毛风。狂风卷着雪片漫天飞舞,像一个满身白毛的怪兽在狂奔乱跳。白毛风里的雪片像刀子一样锋利,刮得人脸上、手上现出一道道血口子。撒拉摩挲着爷爷的脸和手,要看那上边的血口子。爷爷捋着长须笑着说:“白毛风刮不到爷爷的,爷爷要到春暖花开才会去张家口。”
春暖花开了,爷爷来到张家口。但张家口并不是他的目的地,他还要往北,再往北。北边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绿茵茵的草地上开着五颜六色的花儿,花丛里浮出一片片白云。那不是白云,是羊群。羊群在哪里,爷爷就会去哪里。
爷爷遇上了羊群就会去雇一匹骆驼,然后骑着骆驼去收购羊皮。草原上散落着一些蒙古包,远远地看,就像一个个肥大的蘑菇。蒙古包里住着勤劳朴实的牧民,他们每个人都认识爷爷,每个人都会把最上等的羊皮留给爷爷。
爷爷把羊皮捆扎在骆驼的两座驼峰之间,然后再雇一匹骆驼自己骑。就这样,他从这个蒙古包走到另一个蒙古包。他的骆驼,从一匹渐渐形成了一支驼队。他像一个游荡的孤魂,陪伴他的只有头顶上的太阳和太阳照出来的他与驼队的影子。
这时候,爷爷就会唱歌,唱犹太人的歌。
P1-4
导语
是万里之外的异国,也是生我养我的故乡。
是萍水相逢的陌生者,也是魂牵梦绕的亲人。
是早已远去的历史,更是绵延至今的爱与力量。
宋安娜著《泥土里的想念》讲述了犹太女孩撒拉与父亲米勒一起生活在天津,在中国阿妈的照顾下渐渐长大。在日军铁蹄的无情践踏下,萨拉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只能将对阿妈无尽的思念寄托在老虎褡裢之中。 随着犹太难民大量涌入,中国人民无私地接纳了他们。在艰苦的战争中,中国人民与犹太人一起,坚守着,抗争着,共同迎接黎明的到来。这是目前中国唯一一部描写中国人救助犹太人真实历史的儿童文学作品。这个关于大爱的中国故事,跨越了种族、信仰、文化和国界,诠释了爱与和平的永恒主题。印证着中国人民崇高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也印证着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之间的深厚友谊。这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还是一曲国际人道主义的颂歌,在孩子们心中永远种下友谊之花、和平之花。
内容推荐
《泥土里的想念》由宋安娜著。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唱着儿歌,摇晃着栗色的小辫儿,身上挂着老虎褡裢的犹太女孩撒拉,从英租界走到老城里,从小白楼转到娘娘宫,只为寻找养育了她八年的中国阿妈。这个原本与撒拉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者,早已成为她魂牵梦绕的亲人,正如天津这座与欧洲相隔万里的城,早已成为她的故乡、她的全部。
一九三七年夏夜的枪声与炮火,让黑暗和痛苦汹涌而至,更让光明的信念潜滋暗长。一段早已远去的历史,承载着绵延至今的爱与力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泥土里的想念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安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767443
开本 32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8-11-01
首版时间 2018-11-01
印刷时间 201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04
CIP核字 2018254842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1
147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