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书法理论史(陈振濂学术著作集)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书法理论史(陈振濂学术著作集)》是陈振濂教授在中国美术学院主讲的中国书法发展史、中国书法批评史课程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本书以大学程度本科、专科书法理论课程的讲授水平为基准,同时也适当考虑自学者的情况,列出了思考题与作业及参考文献,希望读者和学习本课程的同志认真按作业要求去做、以使自己的基础知识做到扎实系统。本书既可以作为理论文章来阅读也可以作为自学教材使用。《中国书法理论史》从书法理论发展过程出发,通过对历代书法理论的梳理,总结各个时期书法理论的特点,为读者构建清晰明了的书法理论框架,力求为学生提示出一个较完整的书法理论史体系,以便学生掌握书法理论史学的基础知识。 目录 总序 新刊前言 导论:掌握书法理论史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前书法理论:六艺、六书与文字理论 第二章 汉晋书赋的产生与蔡邕、卫恒的书法理论 第三章 赵壹《非草书》的深层意义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品”与“评”的批评体格与思维模式 第五章 初唐三家书论:从结构理论研究到“冲和之美”境界的提出 第六章 两座高峰:孙过庭《书谱》与张怀罐《书断》 第七章 关于唐代的书品、书赋、书诗、书录 第八章 宋代书论的随笔格调与反叛性格 第九章 注重古典规范与技法的元代书法批评 第十章 明代书法批评的复古基调:从平庸走向激切 第十一章 从技法解析到流派宣言——清代北碑派书论 的崛起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书法理论史(陈振濂学术著作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振濂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91806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5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本科及以上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48 |
| CIP核字 | 2018231118 |
| 中图分类号 | J292.1-0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61 |
| 宽 | 187 |
| 高 | 11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