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寻仇记
内容
内容推荐
赵耀东著的《寻仇记》以哥哥寻找失散的弟弟为情节主线,书写了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谍战故事。儿时失散的弟弟和邻家女童成了“我”内心深处一道永不愈合的伤口,总觉得自己对他们的走失负有责任。寻找弟弟,成了自己活在人世间的唯一理由和目的,任凭千辛万苦,决不罢休。可有一天,他们近在咫尺却不相识,亲兄弟成了必须置对方于死地的敌人,邻家女童则是同在隐蔽战线上和自己并肩战斗的恋人……他们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在国难深重的战争岁月里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作者简介
赵耀东,七十年代出生,就职于内蒙古地税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协首届签约作家,呼和浩特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国内文学期刊发表小说一百万字,小说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转载,著有小说集《为谁演奏》《饥饿之年》,长篇小说《河套往事》等多部。
目录
正文
序言
“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工程”和“优秀蒙古文文学
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的成果陆续和读者见面了。这是值得
加以庆贺的事情。因为,这一工程不仅是对文学创作的内
蒙古担当,更是对文学内容建设的草原奉献!
在那远古蛮荒的曾经年代里,不知如何称呼的一群群
人在中国北方的大地山林间穿梭奔跑,维持着生命的存延
。慢慢地,他们繁衍起来并开始有各自专属的族称,然后
被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所驱使着,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山林
过起了迁徙游牧的生活。于是,茫茫的草原就变成了这些
民族人群书写盛衰成败的出发地。挥舞着战刀和马鞭,匈
奴人第一个出发了,紧接着是鲜卑人,然后是突厥人,再
后是契丹人、女真人,之后是蒙古人,他们一个接一个地
踏着前人的足迹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如今,回首望去,他
们奔腾而去的背影犹如一队队雁阵,穿过历史的天空渐渐
远去……
雁阵飞去,为的是回到温暖舒适的过冬地。而北方民
族依次相续地奔腾前去,为的却是要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潮
流融汇对接。这是一个壮观的迁徙,时间从已知的公元前
直到当今年代。虽然形式不同,内容也有所变化,但这种
迁徙依然不停地进行着。岁月的尘埃一层又一层,迁徙的
脚印一串又一串。于是,经历过沧桑的草原充满了关于他
们的记忆。在草原的这个记忆中,有他们从蛮荒走向开化
的跋涉经历;有他们从部落成长为民族的自豪情怀;有他
们建立政权、制定制度、践行管理的丰富经历;有他们敬
畏自然、顺应规律,按照草原大地显示给他们的生存方式
游牧而生的悠悠牧歌;有他们按着游牧生活的存在形态创
制而出的大步行走、高声歌唱、饮酒狂欢,豁达乐观而不
失细腻典雅的风俗习惯;有他们担当使命,不畏牺牲,奋
力完成中国版图的大统一和各民族人群生存需求间的无障
碍对接的铿锵足迹;更有他们随着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
迭和生存内容的一次次转型与中原民族相识、相知,共同
推进民族融合、一体认知、携手同步的历史体验;还有他
们带着千古草原的生存经验,与古老祖国的各族兄弟同甘
苦、共命运,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灿烂篇章的不朽奉献……
承载着这些厚重而鲜活的记忆,草原唱着歌,跳着舞
,夏天开着花,冬天飘着雪,一年又一年地走进了人类历
史的二十一世纪。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节奏,草原和
草原上的一切激情澎湃地日新月异的时候,我们在它从容
的脚步下发现了如土厚重的这些记忆。于是,我们如开采
珍贵的矿藏,轻轻掀去它上面的碎石杂草,拿起心灵的放
大镜、显微镜以及各种分析仪,研究它积累千年的内容和
意义。经过细心的研究,我们终于发现它就是草原文化,
就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它向世界昭示的核
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还有它留给
往时岁月的悲壮忧伤的英雄主义遗风!这样,当世人以文化
为各自形象,与世界握手相见时,内蒙古人也有了自己特
有的形象符号——草原文化!
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是内容,而文学就是为这一需求
提供产品的心灵劳作。因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世界才会光
彩夺目。文学也应该是这样。所以,我们大力倡导内蒙古
的作家们创作出“具有草原文化内涵、草原文化特点、草
原文化气派”的优秀作品,以飨天下读者,并将其作为自
治区重大的文学工程加以推动。如今,这一工程开始结果
了,并将陆续结出新的果实落向读者大众之手。
在此,真诚地祝福这项工程的作品带着草的芬芳、奶
的香甜、风的清爽和鸟的吟唱,向大地八方越走越远!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 乌兰
导语
赵耀东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协首届签约作家,呼和浩特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国内文学期刊发表小说一百万字,小说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转载,著有小说集《为谁演奏》《饥饿之年》,长篇小说《河套往事》等多部。
这本《寻仇记》为其创作的长篇小说
精彩页
列祖列宗,我的先人们呐!
不肖子孙云银元跪在你们面前,跟你们说说话,不说话,我的心里憋得慌。难受。像长满乱草。不说话,我会把一生的秘密带进棺材里。我不想跟地狱的鬼说,那样我会羞愧。我想跟您说,我的先人呐。说出来我的心就亮堂,脑子里的阴魂就会散去,您听我说说。
我的话,有点长,从哪开始呢?
还是从民国二十六年的一天早上讲起,就是那个早上,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我想都没想到,自己会背井离乡,踏上了寻找弟弟之路。
那天早上,我有点恍惚。
我做了一夜的梦,这些梦都和弟弟金元有关。
早上醒来后,我头有点疼,不光头疼,我还连续打了十几个喷嚏,打的鼻子发酸,眼睛发胀,头快要裂开一般。我猜这是过世的家人在念叨我,说起家人,我的眼里全是泪,心里全是苦,现在他们都挤在院里的一个小小神龛里,变成冰冷的木牌位。站在院中,我给他们上了三炷香,神龛里爹娘和弟弟的表情从薄明的光线里清晰起来,他们一脸清寡,像斑驳的石碑。我用手擦了下木牌位上的尘土,看着他们愣怔一会儿,然后拎上扁担,出门担水。
外面风很清凉,我的头不疼了,要命的喷嚏也不打了。卧牛湾上空有几抹淡云,像没化妆的女子,清爽地看着我笑,我一点心思都没有。这时我看见平坦的土地上,远远有个黑影,黑影在移动,我的心激动起来,那黑影是不是金元,难道是弟弟回来了?欣喜的念头没过多久就消失了,那黑影走近,我才认清是一条狗。
这么多年,村里的人都认为金元死了。可我一点不信他死了,弟弟肯定会回来,像北归的雁那样,说不定就在某个早晨,他会笑嘻嘻地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坚信这一点,就像坚信每天早晨有红彤彤的日头会从东面出来,要是哪天日头从西面上来,我就相信金元死了。
担水回来,我看见院门大开,像有人刚来过。我放下扁担,放好水桶,这时我注意到地上有摊碗大的血迹。血已经发黑,在青白的地上很扎眼。我的嗓子有点千,咽了口唾沫,勒紧腰间的草绳,走过去,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蹲下来,看了一下,确实是血。我用手捻了捻,搁在鼻子下闻了闻,什么都没闻出来。血迹在清冽的空气中失去了腥味儿。我四下看了看,很快地我想到。这个血是不是弟弟流下来的,难道他回来了?
屋里没有,凉房没有,他在哪儿?这时我注意到了菜窖,菜窖口有动过的痕迹,弟弟也许长年没回家,不敢见亲人,就一个人躲进了窖里。
这么一想,我的心就怦怦怦地一阵狂跳,赶紧掀起窖口的木板,朝窖里张望了一下,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金元,金元。”我叫了两声,窖里空空荡荡,没人应答,金元一定是藏在里面,小时候金元每次藏猫猫,都是躲在窖里,等着我来找,不管在不在,我想下去看个究竟。
窖不深,两人多高,里面散发着一股沤烂土豆的霉味,这口窖,还是我爹云三娃活着的时候,用两天时间挖成的。窖口虽窄,窖里却很宽广,能转开两头牛。我没有多想,先探脚,然后下身子,没一会儿我就没在漆黑的世界里,什么也看不见。煤油灯放在窖壁的土凹里,我一边大声地咳嗽着,想用声音给自己壮壮胆,一边在兜里摸索着洋火。突然,我感觉一个冰凉的东西抵住了我的头。
“别动,动就打死你。”听声音,是个侉子。里面的人不是弟弟。我身子一软,差一点摔倒。
很快,我明白,顶住我头的是一把枪。
先人呐。
我跟您说,我真没日哄您,那天早晨真来了一个枪崩货,他用枪指顶着我的头。我吓坏了,吓得我尿抖蛋颤鸡流子冒汗,差点把尿都滋出来。待了一会儿,我渐渐地适应眼前的黑暗,也适应了恐惧,就不怕了。这个枪崩货就在我的左边,不到一步的距离,我能感到这个人的呼吸很急促,我很担心他在急促的呼吸中开了枪,他没开枪,我哀求他说:“不动不动,大爷,我只是个庄户人。”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寻仇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耀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203240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20
CIP核字 2019004970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2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