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钱基博讲国学(精)/大师讲堂
内容
作者简介
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别号潜庐,江苏无锡人,现代着名教育家和国学大师。历任私立上海圣约翰大学、国立北京清华大学、私立上海光华大学、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国立浙江大学、湖南国立师范学院、私立武昌华中大学等高校国文系教授,或兼任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一九五三年後则继任华中师范学院(即今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直至寿终。钱先生在长逵五十余年的教书和洽学生涯中,博学精思,著作等身,平生尤以擅长章学诚文史校雠之学着名,诂经谭史,旁涉百家,自谓集部之学,海内罕对;子部鈎稽,亦多匡发。故而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均有专门论着,数量之众多,门类之齐全,学理之精深,文字之典雅,鲜与伦比。因此被钱仲联先生誉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真正全面精通经史的一代硕学通儒、文章巨擘。
目录
古籍举要
卷一 孝经
卷二 论语
卷三 孟子
卷四 周易
卷五 尚书
卷六 诗
卷七 周礼
卷八 仪礼
卷九 礼记
卷十 春秋上
卷十一 春秋下
卷十二 小学
卷十三 诸子
卷十四 西汉
卷十五 郑学
卷十六 三国
卷十七 朱子
近百年湖南学风
一 导言
二 汤鹏 魏源
三 罗泽南 李续宾 王鑫
四 胡林翼 曾国藩 左宗棠
五 刘蓉 郭嵩焘
六 王闿运 阎镇珩
七 邹代钧 罗正钧
八 谭嗣同 蔡锷 章士钊
九 余论
精彩页
卷七 周礼
《周官》晚出,疑之者以为刘歆伪作。然萧山毛奇龄大可《周礼问》曰:“歆能伪作《周礼》,不能造为《周礼》出处踪迹以欺当世。假使河间献王不献《周礼》,成帝不使向校理《周礼》,歆可造此诸事以欺同朝诸臣乎?且《景十三王传》云:‘献王所献,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言有经,即有传与说记也。此必非歆可预造其语者。乃考之《艺文》所志,在当时所有之书,则实有《周官经》六篇、《周官记》四篇。此班氏所目睹也。此必非袭刘歆语也。”江都汪中容甫有《周官征文》凡六事,语见《述学》,陈氏引而申之,以为“足征《周礼》是周室典制,但无以见其必为周公所作耳。郑君知《周礼》为周公以致太平之迹,以《周礼》之中,实有周公之制也”。可谓得实之论。而毛氏《周礼问》亦谓:“《周礼》断断非周公所作,然周制全亡,所赖以略见大意。而其为周制,则尚居十七。”与陈氏意同。独瑞安孙诒让仲容序《周礼正则》谓《周礼》周公作,而非特周一代之典,盖恢廓而言之,以为:“周公成文、武之志,光辅成王,宅中作雒,爰述官政以垂成宪,有周一代之典,炳然大备。然非徒周一代之典也,盖自黄帝、颛顼以来,纪于民事以命官,更历八代,斟酌损益,以集于文、武,其经世大法,咸萃于是,故虽古籍沦佚,百不存一,而其政典沿革,约略可考。如《虞书》羲和四子为六官之权舆,《甘誓》六卿为夏法,《典礼》六大五官,郑君以为殷制,咸与此经多相附会。是职名之本于古也。至其闳章缛典,并包远古,则如五礼六乐三兆三易之属,咸肇端于五帝,而放于二王,以逮职方州服,兼综四朝,太史岁年,统赅三统。若斯之类,不可殚举。盖鸿荒以降,文明日启,其为治靡不始于粗桷,而渐进于精详,此经上承百王,集其善而革其弊,盖尤其精详之至者,故其治跻于纯太平之域。作者之圣,述者之明,蟠际天地,经纬万端,究其条绪,咸有原本,是岂皆周公所臆定而手创之哉?此经在西周盛时,盖百官府咸分秉其官法,以为司存,而太宰执其总会,司会、天府、太史藏其副贰。成、康既没,昭、夷失德,陵迟以极于幽、厉之乱,平之东迁,而周公之大经良法,荡灭殆尽。然其典册散在官府者,世或犹遵守勿替,虽更七雄去籍之后,而齐威王将司马穰苴,尚推明《司马法》为兵家职志。魏文侯乐人窦公犹褒《大司乐》一经于兵火丧乱之余。他如朝事之仪,大行之赞,述于《大小戴记》职方之篇,列于《周书》者,咸其支流之未尽澌灭者也。”特是《周礼》非古名,《史记·封禅书》云:“上与公卿诸生议封禅,群儒采封禅《尚书》《周官》《王制》之望祀射牛事。”《汉书·艺文志》云:“河间献王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景十三王传》亦言:“献王所献,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云云。皆以《周官》为言,而不云《周礼》。荀悦《汉纪》曰:“刘歆奏请《周官》六篇列之于经,为《周礼》”。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曰:“刘歆始建立《周官经》以为《周礼》。”则是《周礼》之名,起于刘歆,而非《周礼》之书,起于刘歆也。
桐城方苞望溪著《周官辨》十篇,指《周官》之文为刘歆窜改,以媚王莽,证以《汉书·莽传》事迹,辞极辨核。而其县人姚范南青《援鹑堂文集》中《复某公书》,极言送难,大指以为:“《周官》自孝武时己出,平帝元始之间,歆劝莽立博士,其书布在中外久矣;歆不能隐挟而更窜之也。且歆待莽行一事而后,岌岌私窜之耶?抑预卜数年后莽必行是令,民必犯是法,而先著于经,使其事相类,令天下知莽所行,一无悖于《周官》之旧,何其迂曲而鲜通也?莽行十一之法,其增赋无明文。近郊十一,远郊二十而三,甸稍县都无过十二,悉虚拟而预增之,何哉?且九锡之事,莽所汲汲者,而《周官》无之;九百二人,但云《周官》《礼记》宜于今者,为九命之锡。歆在当时,何不以所云九锡者窜入而张大之乎?莽畏备臣下,以宦者领帑藏钱谷,并典吏民封事,此岂出《周官》耶?窃谓《周官》之书,周之制度存焉。中更春秋战国,或儒生述造,更窜不一。如云出元公手定之书,完好如后世剞劂篇籍,谁其信之?”则是谓《周官》一书,存周之制度,而不出周公手定,亦与陈氏意同。
郑玄注《周礼》,发凡起例,籀其大义:日补,日诂。补者,补经义之所未发也。其法有三:陈氏所谓“《周礼》有隐略而尚可考见者,后郑则引证以明之;若无存而可见者,则约而知之;又有推次之法”。“推次”者,推甲以知乙也,“引证”者,引彼以证此也。而“约而知”者,则约他经之所见。而解此经之所不言也。三者,皆所以补经也。诂者,诂经言之所难晓也。诂者,古也。从言,古声,为以今言解古言也。汉人之诂经言也,或言读如读若,或言读为读日。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读为读日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故为变代之词。(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古语则以后世之语通之,古官、古事,则以后
导语
《钱基博讲国学》是钱基博教授锺汉读陈澧《东熟读书记》时,常有申论,随记成册,署名《后东塾读书记》。本书共分十七卷,主要内容包括:孝经、论语、孟子、周易、尚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小学、诸子、西汉、郑学、三国、朱子等。较早地提出了”版本之学”的说法,并且开创性地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版本学进行了专门系统的阐述。
序言
吴伯雄
梁启超说:“学术思想之在一国,犹人之有精神也。
”的确,学术的盛衰,关乎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象与文化氛
围。民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内忧外患,较之晚清,
更为剧烈,中华民族几乎已经濒临亡国灭种的边缘。而就
是在这样日月无光的民国时代,却涌现出了一批批大师,
他们不但具有坚实的旧学基础,也具备超前的新学眼光。
加之前代学术的遗产,西方思想的启发,古义今情,交相
辉映,西学中学,融合创新。因此,民国是一个大师辈出
的时代,梁启超、康有为、严复、王国维、鲁迅、胡适、
冯友兰、余嘉锡、陈垣、钱穆、刘师培、马一孚、熊十力
、顾颉刚、赵元任、汤用彤、刘文典、罗根泽……单是这
一串串的人名,就足以使后来的学人心折骨惊,高山仰止
。而他们在史学、哲学、文学、考古学、民俗学、教育学
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更是创造出了一个异彩纷呈的
学术局面。
岁月如轮,大师已矣,我们已无法起大师于九原之下
,领教大师们的学术文章。但是,“世无其人,归而求之
吾书”(程子语)。
大师虽已远去,他们留下的皇皇巨著,却可以供后人
时时研读。时时从中悬想其风采,吸取其力量,不断自勉
,不断奋进。诚如古人所说:“圣贤备黄卷中,舍此安求
?”有鉴于此,我们从卷帙浩繁的民国大师著作当中,精
心编选出版了这一套“大师讲堂系列丛书”,分辑印行,
以飨读者。原书初版多为繁体宇竖排,重新排版字体转换
过程当中,难免会有鲁鱼豕亥之讹,还望读者不吝赐正。
吴伯雄,福建莆田人,1981年出生。2003年考入福建
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系,师从陈节教授。2006年获硕士
学位。同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师从王
水照先生。2009年7月获博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福建师范
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工作。推崇“博学而无所成名
”。出版《论语则善》(九州出版社),《四库全书总目
提要选》(凤凰出版社)。
内容推荐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学人辈出,学术名作纷纷涌现。
此次结集百册经典出版,欲为复兴中华文化、助力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钱基博不仅是一位国学大师,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钱基博讲国学》为钱基博国学必读,可谓“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钱基博讲国学(精)/大师讲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基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643833
开本 32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88
CIP核字 2016193595
中图分类号 Z126.2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4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