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文50家(暖心卷)
内容
内容推荐
《美文50家(暖心卷)》是《美文》杂志25周年白金纪念版,精选杨绛、余光中、余秋雨等名家的美文,并配以贾平凹先生拙朴、睿智的画作。美文美图,相得益彰。
这是一本关于孤独、生命、时光的名家美文集。读文如读心,品读每一篇美文,在字里行间感晤人生的真谛,收获心灵的安宁。
目录
第一辑 孑行独吟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独自旅行。一个人行走,或许孤独,或许自由,只为遇见未知的自己。
走了几个城镇 / 贾平凹
条子沟 / 贾平凹
断裂的爱 / 余秋雨
汤因比的选择 / 余秋雨
西湖 / 蒋勋
后院 / 北岛
哈佛五日 / 施叔青
关于游记散文 / 韩小蕙
第二辑 向死而生
一段岁月,一群人,一个故事。从死亡的角度看向生命,就会懂得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
吾先生——旧事拾零 / 杨绛
笨花的黄昏 / 铁凝
金陵子弟江湖客 / 余光中
谈文论剑——在“华山论剑中国精神”
两岸四地顶级学者论坛上的演讲 / 余光中
山野雕塑 / 张抗抗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 / 简
自从我妈从台湾旅游回来 / 李娟
自在神仙——汪曾祺 / 彦火
汪曾祺,从“小黑子”到“外号大王” / 王国平
直面死亡 / 阿来
第三辑 顺着时光走向深处
有一条只能向前走的路叫时光,愿你此后的所有时光都善待自己。
散文之小器 / 舒婷
阿央白 / 迟子建
燕园桥寻 / 宗璞
午后雨中桥上 / 程光炜
一起看海的日子 / 李欧梵李玉莹
础石 / 张燕玲
历史是一条河 / 葛水平
桑多河畔 / 扎西才让
第四辑 旧情旧事
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前行。我微笑着走向生活,笑对人生。
儿子的出生 / 余华
羊肉泡馍 / 阎纲
三访九方子 / 金克木
故园人影 / 张中行
一半儿清醒一半儿醉 / 葛兆光
我另外的一生已经开始(两篇) / 刘亮程
家的感觉——内心深处的桃花源 / 李星
我和他,提着两斤土豆走出人群 / 王小妮
“沐石斋”记 / 王兆胜
婚姻流水 / 格致
词语 / 周晓枫
导语
《美文50家(暖心卷)》是一本关于孤独、生命、时光的名家美文集。读文如读心,品读每一篇美文,在字里行间感悟人生的真谛,收获心灵的安宁。
书中荟萃了杨绛、余光中、余秋雨等名家美文,配以贾平凹先生拙朴、睿智的画作。美文美图,相得益彰。随书赠送贾平凹画作精美书签。
精彩页
金陵子弟江湖客
余光中
“每个人的童年未必都像童话,但是至少该像童年。”在《自豪与自幸》一文的开始,我这么说过。我的童年在南京度过,开始应该是快乐的,像是童话,但结尾不但不像是童年,简直变成了噩梦。
我出生在南京,货真价实,是一个“南京小萝卜”。还没有出世,就跟母亲上了栖霞山,那是重九前一天。母亲动了胎气,翌晨就产下了我。除了七岁前后随父母回永春去住过大约两年,九岁以前南京一直是我的家。九岁那年我逃过了一劫,但是我的民族没有幸免。南京大屠杀的现场离母亲和我不过一百公里。日本武士刀的凶芒过处,我的童年就此断了。当时母子两人随了族人在日军的前面逃亡,正逃到苏皖边境的高淳。敌军很快就超过了我们,于是我们在沦陷区迂回躲避,直到终于抵达上海。
九年以后,母子再度仓皇告别南京,仍然是为了逃避战争,仍然是去了上海,为了要远赴厦门;但这一次不同于八年抗战,告别的不仅是南京,而是整个大陆。这一别,直到半世纪后,到2000年的重九才得以重回石头城下,去摩挲梦里的雪松与法国梧桐,再嗅秋魂一般的桂树了。
南京不但生我,而且育我。这一生载我的厚土,最久的是台北,长达二十年。其次是高雄,达十七年。第三该是南京与香港,各为十一年。在南京的这十一年又可分童年与青年:前期读过崔八巷小学,后期则读过青年会中学与金陵大学。后来金陵大学并人中央大学,成为南京大学:这一变,我竞成了南大的校友,隔着海峡,终于遥应母校钟声的召唤,得以回去参加盛大的百年校庆。
当年金陵大学的同届同学,李夜光、高文美、程极明,也参加了百年校庆。但是校友太多,庆典太盛大,四人竟然无缘团聚,实在令人怅惘。我和未来的妻子第一次见面,是在鼓楼;坐在遥望紫金山的窗口写第一首诗,是在将军庙龙仓巷。这阅尽沧桑的六朝旧都,年去年来,一层层桐叶、枫叶与松针的覆盖下,曾有过我童稚的、少壮的多少脚印与指纹?
我这一生与水有缘,大半在河边、海边度过。小时在南京饮长江之水,几度随母亲回她的故乡常州漕桥,也屡戏运河之波。中学时代在四川,不论梦里或梦外,嘉陵江永远在耳边流着。近三十年来,也有幸长得吐露港与台湾海峡的青睐。
从长江到玄武湖,从运河到太湖,江南水乡正是我母乡。在灵魂深处。这遍地江湖、盈眸洲渚,正是我乡愁所依,孺慕所赖,从来就不曾断奶。我当然也是广义的江苏人:常州不但是母乡,也是妻乡。在漕桥的孙家,我的表兄弟姐妹岂止百人,今日虽已散居各省,当年童稚,却同在假山后、鱼缸边捉过迷藏。用旧小说的章回标题来胡诌,简直是:“金陵子弟同学盛,常州儿女表亲多。”
十多年来我的书在大陆各省出版,但是在江苏,这还是第一次,尤其还是在接生我的南京,更是倍加快慰。
更令我快慰的是,这本《左手的掌纹》是由南京作家冯亦同先生编选。早在1988年,冯先生就将他所写的《读(白玉苦瓜)》一诗托张默先生转交给我。那是我和南京文坛最初的交往,从此便和冯先生保持联络。1994年他的姐姐怀同女士来台湾访问,和我见面,后来还在南京的《莫愁》月刊上发表《记与余光中的会面》一文。尽管如此,一直要等到2000年的重九,我才有机会回到久别的南京,与亦同初次会面。亦同是诗人,也是诗评家与散文家,不但先后写诗赠我,写评评我,更多次为文记述我这位“金陵子弟江湖客”,说得白些,也就是“南京大萝卜”的近况。现在更进一步,他又为江苏文艺出版社编选了我的散文选集。我的感动要套李白的诗句来表达:“请君试问长江水,乡情与之谁短长?”
我写散文比写诗几乎晚了十年。当初动笔,不过当作“诗余”,原来无心插柳,后来竟自成荫,似乎赢得更多读者,以致近年在大陆出书,文集远多于诗集。但是另一方面,评者论我的作品,却是诗集多于文集。只能怪自己一心二用,变成练功走火,左手与右手竟有不同的掌纹。
我写散文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文路比诗路走得较稳,较快,也较早进入成熟之境。文路起步不久,少年气盛,我就奢言当代的散文需要革命了。在《剪掉散文的辫子》一文中,我强调现代散文应该注意语言的密度、弹性与质料。后来我又对五四以后流行的小品文提出质疑,认为散文的格局不必自囿于小品,散文家也不妨发展重工业。小品文如果喜欢议论,容易变成杂文,如果一味抒情,就会变成所谓散文诗。一位散文家如果不能兼擅叙事与写景,只能凭空地、无端地主观抒情,作品就注定只会“蹑虚”,不能“落实”,更谈不上出虚入实、虚实相生。
早年我写散文,有意超越当代的风气,在篇幅上要求摆脱鲁迅所嗤的“小摆设”,经营黄国彬所倡的“大品”。大品之大,不全在其长,更在其格局与气势。谁规定散文要谨守寸土,味之如橄榄,饮之如清茶?在风格上我不满当时的散文叙事潦草,写景空泛,既乏临场的实感,又无创新的音调:总之是感性稀薄。所以我认为散文不应该甘于屈居“次文类”,相反地,应该扩大而且加强:扩大格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文50家(暖心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绛//余光中//余秋雨
译者
编者 贾平凹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0205769
开本 16开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54
CIP核字 2018199033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5
164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8: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