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如何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原著第2版) |
内容 | 作者简介 雷翀,博士,现任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讲师。2008—2011年作为研究员赴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研究学习。主要研究方向:围手术期器官保护与血液保护。临床擅长:心血管外科手术麻醉。现任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围术期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血液管理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空军军医大学“优秀回国人员”、“青年英才”、“后备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子课题1项,主持其他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海外合作项目等研究共18项。发表SCI论文22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8部。 “吸入一氧化氮减少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脏损伤”的临床研究获评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突破性临床研究”。 目录 第1章 共识过程的风险与收益 第2章 达成共识的过程 第3章 无创通气与围手术期死亡率 第4章 吸入麻醉药物在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中的作用 第5章 椎管内麻醉能否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第6章 血流动力学优化在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中的作用 第7章 左西孟旦 第8章 围手术期β受体阻滞剂治疗 第9章 输入少白细胞的血液可能会降低心脏手术患者死亡率 第10章 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第11章 选择性消化道去污 第12章 胰岛素在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中的作用 第13章 抑肽酶:药理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14章 围手术期开放性输血策略 第15章 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远程缺血预处理 第16章 他汀类药物和围手术期死亡率 第17章 氨甲环酸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第18章 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持续更新 第19章 近期研究中死亡率降低的随机证据未被确证:方法学问题 内容推荐 围手术期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有利于围手术期存活率的随机证据仅适用于12个主题,而其中有2种药物已被证明可增加致死性。格瓦尼·兰多尼、劳拉·鲁格里、艾伯托·赞格里洛原著的《如何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原著第2版)》对每个主题都进行了完整地描述,提供了可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的最新文献证据,并且详细描述了所使用共识的达成过程,旨在推动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的研究进展。帮助临床医生诊疗策略的制订。本书适用于内科、外科、麻醉、重症等多领域临床医生和医学生通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如何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原著第2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意)格瓦尼·兰多尼//劳拉·鲁格里//艾伯托·赞格里洛 |
译者 | 译者:雷翀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25138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0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外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78 |
CIP核字 | 2018217647 |
中图分类号 | R619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41 |
宽 | 166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25-2018-166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