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童年(全译本)/经典藏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首篇。在这部小说中,描写的是作者十岁以前的童年时代的生活。记叙了主人公成长、生活的历程,描写了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阿廖沙四岁时,父亲就死了,于是跟着外祖父、外祖母过着贫寒、艰苦的生活。外祖父有着矛盾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有善良的一面,但贪婪腐蚀了他的灵魂。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庇护、关心着他,给予他无限的温情和钟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

内容推荐

《童年》与其续篇《在人间》《我的大学》共同构成了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描写了“我”的成长过程,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高尔基的成长历程。《童年》是三部曲的首篇,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阿廖沙)的成长故事,记叙了主人公成长、生活的历程,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描写了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阿廖沙四岁时,父亲就死了,于是,他跟着外祖父、外祖母过着贫寒、艰苦的生活。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令人窒息的家庭。外祖父有着矛盾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有善良的一面,但贪婪腐蚀了他的灵魂。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庇护、关心着他,给予他无限的温情和关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

试读章节

昏暗的小屋窗下,我父亲直挺挺地躺在地板上,他一身白衣裳,脚趾头怪异地张开着,一双亲切的手静静地放在胸前,手指弯曲着,他那双曾经快乐的眼睛紧紧地闭着,如同两个黑色圆铜钱,他和善的脸庞黯黑无光,难看地龇着牙,看上去挺吓人的。

母亲长跪在那里,光着上身,下半身罩着红裙子。她拿着我常用来锯西瓜皮的那把小黑木梳,将父亲又长又软的头发从前额梳到脑后。母亲总是喃喃自语,声音粗重而又沙哑,灰色的眼睛肿成了一条缝,大滴大滴的泪水不住地朝下落。

外婆拉着我的手。她圆滚滚的身材,脑袋大眼睛也大,鼻子松软,令人发笑。她一身黑衣裳,整个人像是柔软的皮球,挺好玩。她也在哭,哭得挺有趣,好像挺合拍地伴随着母亲哭,浑身颤抖,把我往父亲身边推。我躲在外婆身后,硬撑着不肯朝前去。我又害怕又觉得挺难为情的。

我从来没有见过大人哭,也弄不懂外婆反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快和爸爸告别啊,你再也见不到他了,孩子,他还不到该去的年纪,还不到时候就死了……”

我害过一场大病,刚能下地行动。我清楚地记得在我生病时的情形:父亲兴致勃勃地看护着我。后来,他突然不见了,替换他来照顾我的是外婆。

“你打什么地方来?”我问她。

“打上边,打尼日尼来的,不是走来的,而是坐船来的,在水上是没有办法走的,小家伙!”她回答。

这挺可笑,让人莫名其妙,因为我们家楼上住着几个染着头发的大胡子波斯人,地下室住着一个黄脸的加尔梅克老头儿,是贩卖羊皮的。顺着楼梯,骑着栏杆滑下去,如果摔倒了,就会滚下去,——我是清楚这些的。这和水有什么联系呢?全乱套了,糊涂得叫人发笑。

“为什么我是小家伙?”

“因为你太爱闹。”她笑着说。

她说起话来那么亲切,那么快乐,那么流利。自打见到她的第一天起,我便对她有了好感,这时我盼着她快点带我离开这间屋子。

母亲让我很压抑,她的眼泪和痛哭在我心里引起异样的、不安的感觉。我头一回看到她这种样子。母亲一向神色严厉,很少说话,她人高马大的,常常打扮得干净利索。她有一副筋骨强硬的体魄和一双劲头很大的手。可眼下,不知怎的,她全身都膨胀起来,显得特别凌乱,看上去令人难受,衣服被撕得破破烂烂的。往日梳得很整齐、如同一顶光亮的大帽子的头发,如今在赤裸的肩膀上披散着,耷拉到脸上,几根发辫来回摆动着,轻拂着睡熟了的父亲的脸。我在屋里已经站了很久,但是她却看也不看我一眼,她一直梳理父亲的头发,不住地放声痛:哭,眼泪扑簌簌地直往下落。

穿黑衣服的乡下人和警察从门缝向屋里伸头张望。警察气冲冲地喊了一声:

“赶快收拾!”

窗户用黑披肩遮着,风吹得披肩如同船帆似的鼓起来。有一回,父亲带我划帆船,忽然轰隆一声响雷,父亲笑着用膝头使劲夹着我,大声说:

“没关系,别怕,‘大葱头’(这是父亲对阿列克谢的亲热的称呼。——译者注)!”

母亲突然从地板上吃力地站起身,立刻又坐下去了,仰面倒下,头发散落在地板上。母亲紧闭着双眼,惨白的面孔变青了。如同父亲那样龇着牙,声音恐怖地说:

“关上门……阿列克谢,滚出去!”

外婆推开我,跑到门口喊道:

“亲爱的街坊们,别害怕,别管她,为了基督,请快走开吧!这不是霍乱症,是生孩子,请原谅,好心的人们!”

我跑到昏暗的角落里,藏在箱子后边,看着母亲在地上不断地打滚、呻吟,咬得牙齿格格响,外婆在她身边趴着,亲切而高兴地说:

“为了圣父圣子,瓦留莎,忍着点儿!圣母保佑……”

我吓呆了。父亲身旁的她们在地板上忙成一团,碰撞着父亲的身体,可是他纹丝不动,好像还在笑呢。她们在地板上忙碌了很长时间。母亲一回又一回地尝试着站起来,但又都倒下去了。外婆如同一个又黑又软的大皮球,在屋里屋外滚来滚去。过了一会儿,黑暗里突然传出小孩的哭声。

“感谢主!”外婆说。“是个男孩!”

说着她点亮了蜡烛。

我可能在墙角睡着了,后面的事情已经记不得了。

我记忆中的第二个印象,那是个下雨天,在荒凉坟场的一角。我立在光滑的黏土小丘上,看着父亲的棺材被放到一个坑里。坑底满是雨水,还有几只青蛙,有两只爬到黄色的棺材盖上了。

在父亲的坟旁,有我,有外婆,还有浑身淋得湿透了的警察和两个手拿铁锹的脸色阴郁的乡下人。温暖的雨点如同细小的玻璃珠,不住地洒落在人们的身上。P1-3

序言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写于1912~1913年间,内容包括了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这段时间的生活断面。

高尔基(1868~1936),生于木工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多描写俄国沙皇制度下人民的痛苦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鹰之歌》、《海燕》等散文诗反映了作者激荡的革命情绪。1906年发表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视为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后来写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高尔基在《童年》一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展现了处在世纪之交那一代人的成长过程,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特征。书中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由母亲和外婆带到外公家。他在这里所看到的都是些他无法理解的事情:外公经常毒打外婆和孩子们,把幼小的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差点儿命归西天;舅父们为了家产而不停地争吵,甚至为此大打出手,并且还做一些愚弄弱者、毒打儿童的事情。在这当中,阿廖沙得到了外婆的关心和疼爱,也先后遇到了许多善良、正直的人,他们培育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黑暗势力的反抗精神,带着对生活、对人生、对光明的希望与追求,“我到了人间”。

《童年》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外婆的形象,可以说她是俄国乃至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光辉、最富有人性、也最具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阿廖沙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艺术典型。可以说,在我国读者所熟悉的外国作家中,再没有比高尔基的名字更亲切、更响亮的了,几乎每个中学生都读过他的作品,有许许多多的作家、诗人:革命家在童年受了他的启蒙,读着他的作品走进文学的幻想,或走上追求真理和光明的道路。《童年》无疑属于高尔基的优秀作品之一,也可以说是他中期创作的代表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童年(全译本)/经典藏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联)高尔基
译者 董志英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105606
开本 32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06
146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