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国号故事/名称故事丛书/中外故事书系
内容
内容推荐
国号,就是国家的称号。中国历史悠久绵长,随着朝代的更替,国号也在不断变换。然而面对这些耳熟能详的国号,又有多少人知道它们的确切含义?启作为夏朝的开创者、夏朝的第一位君王,为什么把自己的王朝定名为夏?商与殷究竟有无区别,两者关系如何?周朝的名称,果真始于古公亶父、得自周原吗?……本书是作者十几年的研究成果,重在正本清源、推源释意,对每个重要国号的本义、引申义、附会义都作了严谨的说明和考释,对国号背后涉及到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也给予了详细的梳理,为我们了解中国国号和中国历史的魅力提供了难得的视角和参考。
本书系由《中国国号的故事》(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印数近5万册)全面修订扩充而成。作者胡阿祥教授曾在CCTV“百家讲坛”以本书内容为基础主讲“说国号”系列讲座,大受欢迎;其《吾国与吾名:中国历代国号与古今名称研究》荣获“2018年度中国好书”。
目录
引言 意大利人利玛窦解释“中华帝国的名称”
中国国号概说
夏:“居高声自远”
夏即蝉
启以夏为国号
夏成为国号后产生的引申义
关于“夏之为名,实因夏水而得”
国号:时代的镜象
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纠葛不清的商与殷
玄鸟生商:图腾、族名与国号
“商之国号,本于地名”说的弱点
说殷
周:田野、田间的禾稼
甲骨文、金文中的周字及其引申义
以引申义论周国号的几种说法
周:重农的标志
秦:养马的草谷
“秦,禾名”
非子以种秦养马得为附庸国
秦国号地位的攀升
秦国号在后世的影响兼说秦置秣陵无贬义
汉:“语曰天汉,其称甚美”
项羽负约,立刘邦为汉王
天汉、汉中、汉水
几点结论及汉国号的影响
新:“应天作新王”
“肇命于新都”
以新德代替旧德
新皇帝的新政、新名号情结与新国号
新德让位于下一个新德:刘秀重建汉朝
“天下三分”:魏、汉、吴
魏:“代汉者当涂高”
汉:唯我正统
吴:“此盖时宜耳”
晋:“司马昭之心”
溯源:先秦晋国
“代汉者当涂高”:关于“高都”与“晋”的应谶
“十六国”与“南北朝”:纷乱与兴灭
“十六国”:汉、赵、成、凉、燕、魏、秦、夏
“南北朝”:宋、齐、梁、陈与魏、齐、周
隋:吉祥还是晦气?
杨坚弃“随”取“隋”
先秦随国与周、唐间隋朝
唐:荡荡也,道德至大之貌
周追封李虎为唐国公
陶唐氏帝尧的传说与唐“荡荡也”的美义
“神尧皇帝”李渊
周:女主遭遇的尴尬
“武氏出自姬姓”及其他
立周容易继周难
“五代”与“十国”:相承与分立
“五代”相承
“十国”分立
“等而下之”的称尊建国者
辽、夏、金:汉式国号与民族传统
辽得名于辽水,契丹意为宾铁
夏与白上:内外有别
金:地缘的体认与民族的特征
宋:“天地阴阳人事际会”
宋国号“因所领节度州名也”
巧合与附会
“火宋”及其附会之说在当世的影响
大元:“大哉乾元”
大元不等于蒙古汗国
蒙古大汗国号的演变
《建国号诏》
大元国号释义
大明:“诸佛光明之王”
反元复宋
“明王出世”:小明王与大明皇帝
“大明之秘义”
大明与中国历史上的火德
大清:化被动为主动
英明汗的“金”:追怀传统
天聪汗的“大清”:审时度势
胜过“大明”的“大清”国号
中华民国:开创国号历史的新纪元
习称与统称:与国号相关的两个问题
对同名国号的习称
对一段时代与一批国家的统称
名无固宜,名无固实
结语 为中国人说“中国”
附录 “名实互证”视野中的中国历代统一王朝
名实互证:国号与王朝
夏:最模糊不清的“创世纪”的王朝
商:最神秘、最迷信的王朝
周:最被称道、最受尊敬的王朝
秦:最令人感慨、影响最为深远的王朝
汉:最相信天命的王朝
新:最没有“地位”的王朝
晋:最虚伪、道德评价最差的王朝
隋:评价最为纷歧的王朝
唐:获得赞美最多、最为令人痛惜的王朝
周:最尴尬、最无奈的王朝
宋:最显得斯文的王朝
大元:非汉民族建立的最金戈铁马的王朝
大明:皇帝最为集权的王朝
大清:精神的力量最为显著的王朝
后记
序言
意大利人利玛窦解释“中华帝国的名称”
先说两个坊间流传甚广的、主角为中国人的外国国号
“故事”。
晚清,在维新洋务人士的大力鼓噪下,西风劲吹,西
学猛渐。一位略闻新知的童生请教私塾先生:“何谓伽利
略意大利人?”私塾先生答:“此有何难!伽利略的意思
就是赚大钱的人。”
这位私塾先生望文生义,将“意大利”妙解为“意思
就是赚大钱的人”;而颇涉洋务、多次公派出国的李鸿章
竟也闹笑话。当李鸿章的儿子要被派去担任葡萄牙的公使
时,李惊讶地问:“怎么葡萄也有牙?”
也许李鸿章没有去过葡萄牙,而且葡萄牙、西班牙这
类译名确实离奇古怪,李大臣难免有此千古一问。不过值
得肯定的是,李大臣毕竟勇于提问,而勇于提问正是求得
真知的途径。笔者时常感到难解的是,在我已经20年的大
学教书生涯中,却几乎没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提问
这类问题。反之,笔者在课堂上常常问学生:“启为什么
用夏作为国号?刘邦为什么定国号为汉?时时接于目、闻
于耳的华夏、中国、中华又是什么意思?”滑稽的是,如
此等等的相关问题,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们往往语
焉不详;再问英吉利、不丹、伊拉克、土耳其、美利坚、
法兰西、乌干达……就更加张口结舌了!
英吉利、不丹、伊拉克等,暂且不去管它。起码我们
自己的夏、商、周,以至元、明、清,以至中华民国,何
时建立、范围多大、国号含义,还是应该知道的吧!我们
的远祖生长在夏、商、周,我们的祖先生长在元、明、清
、中华民国,那么,对于这一连串的国家大号,我们岂能
不知,岂能不解!
即便不谈学问,了解中国历代国号的来源取义,也是
一件特别富有趣味的事情。夏、商、周以至元、明、清,
也许我们太耳熟能详了,反而想不到对它们“打破砂锅问
到底”,而一旦“打破砂锅问到底”,以笔者的切身感受
,那是奥妙无穷、极有意思的;这种情况,可以比附一下
东汉刘熙的《释名》。昔刘熙撰《释名》,其自序云:“
夫名之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
所以《释名》的目的,在于辨明上则天地阴阳、下至宫室
车服种种名称的“所以之意”。而就“中国”古今国号来
说,也与此相仿佛。本来,创造了方块汉字的中国人,历
来就有讲究名称字号的传统,人名都是如此,国号当然就
更加讲究了。道理很简单:人名不过一己的代号,国号则
关系到亿兆斯民;而如果这亿兆斯民都不关心这国号的“
所以之意”,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相较于私塾先生妙解“意大利”为“意思就是赚大钱
的人”、李鸿章讶疑葡萄牙“怎么葡萄也有牙”,这里不
妨再细说一个确实可信的主角为外国人的中国国号“故事
”。
4D0多年前的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
人利玛窦(Hatteo Ricci,1552—1610)从印度启行,来
到中国。利玛窦在中国传教、工作和生活了28年,1610年
死葬于大明京师(今北京)。利玛窦晚年撰写、比利时耶
稣会士金尼阁(N1colas Trigault)增修的《利玛窦中国
札记》,1615年在德国奥格斯堡出版。由于“书中初次精
确地、忠实地描述了中国的朝廷、风俗、法律、制度以及
新的教务问题”,一经问世就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历史悠
久、地大物博、繁荣富庶的中国,也因此真实地、立体地
呈现在欧洲人的眼前。在《札记》的第一卷第二章中,利
玛窦这位与中国士大夫颇多交往、直接掌握了中国语文并
对中国典籍进行过钻研的西方“中国通”,第一次相当详
细地解释了其时的欧洲人尚觉模糊不清的“关于中华帝国
的名称”问题。
“中华帝国的名称”纷繁复杂,利玛窦聪明地将之区
别为三类。关于第一类名称,利玛窦认为:“这个远东最
遥远的帝国曾以各种名称为欧洲人所知悉。最古老的名称
是Sina,那在托勒密(Ptolemy)的时代即已为人所知。
后来,马可·波罗这位最初使欧洲人颇为熟悉这个帝国的
威尼斯旅行家,则称它为Cathay。然而,最为人所知的名
称China则是葡萄牙人起的。”“今天交趾人和暹罗人都称
它为Cin,从他们那里葡萄牙人学会了称这个帝国为China
。”“我也毫不怀疑,这就是被称为丝绸之国(Serica
regio)的国度,因为在远东除中国外没有任何地方那么富
饶丝绸,以致不仅那个国度的居民无论贫富都穿丝着绸,
而且还大量地出口到世界最遥远的地方……在中华帝国的
编年史上,我发现早在基督诞生前2636年就提到丝绸工艺
,看来这种工艺知识从中华帝国传到亚洲其他各地、传到
欧洲,甚至传到非洲。”关于第二类名称,利玛窦写道:
“中国人自己过去曾以许多不同的名称称呼他们的国家,
将来或许还另起别的称号……因此我们读到,这个国家在
一个时候称为唐,意思是广阔;另一时候则称为虞,意思
是宁静;还有夏,等于我们的伟大这个词。后来它又称为
商,这个字表示壮丽。以后则称为周,也就是完美;还有
汉,那意思是银河。在各个时期,还有过很多别的称号。
从目前在位的朱姓家族当权起,这个帝国就称为明,意思
是光明;现在明字前面
导语
本书是作者十几年的研究成果,重在正本清源、推源释意,对每个重要国号的本义、引申义、附会义都作了严谨的说明和考释,对国号背后涉及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也给予了详细的梳理,为我们了解中国国号和中国历史提供了难得的视角和参考,值得细细品读。
后记
2008年4月,山东画报出版社推出了我与宋艳梅博士
合著的《中国国号的故事》。这是一册甚为热销、坊间评
价也颇好的小书。以言热销,本书已累计印刷了8次,印数
达到了45900册,并出版了“‘农家书屋’工程书系”版本
;以言评价,如当当网一位买家会员称赞“这本书的许多
内容已经超出了浅显的通俗读物的范畴,但是其口语化的
讲解又可以让大家毫无障碍地阅读,确实是难能可贵、值
得一看的书”——诸如此类的好评,可谓不胜枚举。
2018年7月,我在山东卫视担任“国学小名士”节目
嘉宾期间,已经转岗到齐鲁书社担任总编辑的山东画报出
版社原总编辑傅光中先生与我晤谈,希望我将此书加以整
理,在齐鲁书社再版。能有机会重温旧作,对于已近“耳
顺”之龄的我来说,自是一桩可以藉此发发感慨的赏心乐
事,于是我愉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多月来,我先是委托宋
艳梅博士通读了全书,勘正了几十处有欠准确的地方;之
后我又利用各种杂碎的时间,核对了所有的引文,作了两
百多处的文字修改与行文润色,并将原版的两个附录替换
为“‘名实互证’视野中的中国历代统一王朝”,以求内
容更加充实、结构更加紧密、观点更加鲜明……
《中国国号故事》修订既毕,回想我在卞孝萱师的鼓
励下,自1994年开始结缘中国历代国号领域的研究,竟然
已经20多年过去了,真是感慨系之。考虑到接下来要做的
工作、想做的事情还有许多,我在“国号”方面的探索与
写作,应该就到此为止了。
胡阿祥
记于南京仙林三栖四喜斋
2019年1月25日
精彩页
中国国号概说
国号,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的称号。在中国悠久绵长的历史过程中,举凡拥土聚众建立政权的统治者,不论其肇创的是局处一隅、割据偏安的小国,还是拥有中原、统御四方的一统国家,开国伊始,无不定立国号。中国古代之国号,从来就是家天下的标志,而且逐渐成为天命所钟、历数所在、万民拥戴的象征,乃至国家政治文化的符号。
国号是伴随着国家的形成才出现的。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五帝本纪》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而依据多数现代学者的研究结论,公元前21世纪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部落联盟首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与原定继承人伯益争夺嗣位,最后启杀了伯益,从此,由部落首领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原始社会传统,转变成了一姓世袭、父兄死后由子弟继承的君主制国家传统,按照孔子的话说,就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转变成了“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启所建立的,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家、国三位一体的国家;而启用作国号的“夏”,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可信国号。
一姓世袭王位(夏、商、周)或皇位(秦、汉以至大元、大明、大清)的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传承了四千余年方衰。在这四千余年中,出现了众多的国号。某一姓帝王家族的延续统治,中国传统史学称为一朝或一代;一朝或一代,基本有着同一国号。而国号的改变,也就大体意味着国家统治权的转移,即所谓的“改朝换代”。“改朝换代”有着复杂多样的形式,或通过外部的军事征服,或通过内部的和平“禅让”;又或天下分裂、政权并立、诸方力争,最终定于一尊。要之,国号是家天下(某一姓帝王家族拥有国家最高统治权)的标志。不同国号的递嬗,反映着不同帝王家族的更迭;原国号尚在使用时,新国号的崛起,则显示了在国家母体里或国家范围外,新的国家的创立与新的帝王家族的出现。
帝王家族在中国结束于1912年中华民国创立,其标志性的人物是所谓“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而后来的中华民国,自是全新意义上的国家。
然则在这久远的历史时段里——从公元前21世纪“夏”国号的出现以来,在历史中国也就是1759年至1840年的清朝疆域范围里(这一范围,即今天的中国加上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以东、蒙古高原和外兴安岭以南),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各种非华夏族及非汉族,所建立的国家、定立的国号,实在是纷繁复杂、难以胜数。唯一显然可见的历史事实是:肇创时抑或发展后的国家,疆域有大小,时间有久暂,地位有高下,影响有深浅;连而及之的国号,其指称的空间、使用的时间,同样每有不同,至于其地位与影响,更或迥然相异。
这每有不同、迥然相异的大量国号,又有着诸多的共同点:国号的来源与取义,总有其具体原因与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即便是因袭或者雷同的国号,也自有其显明的意义与特别的缘故。有鉴于此,本书叙述国号的故事,特别重在推源释义,并且释义包括了本义、引申义、变义、附会义等方面;对所论国号的使用时间、指称空间,也或有所涉及。本书围绕国号所作的讨论,视乎不同国号的不同地位与影响,或取或舍,取者也是有详有略。为便于阅读,这里先说明取舍与详略的标准如下:
其一,取而不舍的国号,限于中国传统史学所谓的“中原王朝”(按秦朝以降,由于实行了“皇帝”制度,确切的称呼应该是“皇朝”,即秦朝以前为“王朝”,秦朝以降至清朝为“皇朝”。但为了照顾习惯,本书仍往往用“王朝”之称)。在中国历史上,由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建立的王朝习称中原王朝;汉族建立的统一范围较大、程度较高的王朝又习称中央王朝。非汉民族建立的王朝,如果汉化程度较高,或主要建立在传统的汉族地区,或所统治的主要是汉人,传统史学也称之为中原王朝;而如果统一范围较大、程度也较高,则也可以称为中央王朝(如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满族人建立的清朝)。
其二,舍而不取的国号,大体包括边疆民族所建立的边区政权(国家)或自治政权(国家);天下分裂时代或天下尚未统一时期,不属于中原王朝或后来并未成为中原王朝的地方政权(国家)、割据政权(国家);旧史所谓“盗贼”“叛贰”,而大部分为起义(其性质复杂,类型众多,如民族起义、农民起义、兵士起义、宗教徒起义等)、小部分为反叛(如宗室反叛、权臣反叛、军阀反叛等)所建立的政权(国家);某些特殊的傀儡国;中原王朝分封或控制(联系)的各级、各类国家,如诸侯国、藩属国等。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国号故事/名称故事丛书/中外故事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阿祥//宋艳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齐鲁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341282
开本 16开
页数 3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1
出版时间 2019-10-01
首版时间 2019-10-01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474
CIP核字 2019114997
中图分类号 D691.2
丛书名 名称故事丛书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0
160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