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粤东闹鬼村纪事
内容
编辑推荐

《粤东闹鬼村纪事》作者曾江。

本书全部来源于真实故事,所有故事均以真实人物及其经历为蓝本,精心改编而成。众多媒体报道。翻开本书,进入鬼蜮般的粤东闹鬼村。

内容推荐

《粤东闹鬼村纪事》作者曾江。

《粤东闹鬼村纪事》所有故事均以真实人物及其经历为蓝本,精心改编而成。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广东省东部的一个客家人居住的村子里,发生了很多离奇古怪的事。生、老、病、死本为人生常态,但这些表面看似意外的事件,却跟鬼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闹鬼,进入21世纪,村民开始陆续搬离村子。现在,留在这个村子里的人寥寥无几,此村也成为当地人眼中的“闹鬼村”。

闹鬼村发生的鬼事,折射出人性的善与恶、温暖与阴冷、美好与丑陋,闹鬼村的村民共同演绎了精彩绝伦的故事,而这些人物的命运和结局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作者以独特的叙事风格,把每一个闹鬼故事都写得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每一个故事都发人深省,警醒世人。

目录

第一章 鬼屋血案

第二章 堂嫂之死

第三章 堂哥之疯

第四章 自杀迷雾

第六章 “头 七”

第七章 死亦害人

第八章 “八 仙”  

第九章 阴谋阳谋 

第十章 毛哥的故事 7 

第十一章 神棍的预言 

第十二章 车祸疑云  

第十三章 暗 战

第十四章 男人的罪  

第十五章 赌徒与赌鬼

第十六章 狐狸往事

试读章节

第二章  堂嫂之死  这位堂嫂,我虽称其为堂嫂,但其丈夫—堂哥与我并没有血缘关系,这位堂哥的父亲是我爷爷的养子。  我故意疏远这位堂嫂,因为她不是盏省油的灯。没错,这盏灯的具体表现是—不孝顺。对于农村人来说,父母完全靠干农活而含辛茹苦地养大小孩,让儿子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没有想到,人到老年却遭到后辈恶言相向,老人的伤心程度可想而知。无奈,为了生计,心地善良的堂哥一直在县城打工,只得把伺候老人的事情交给了堂嫂,因此对于堂嫂的所作所为,堂哥也只是一知半解,即使偶尔听说之后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当时堂哥的母亲—林伯母,已经是七旬老人,一辈子老实巴交,因为媳妇—堂嫂的缘故,她老人家在70岁之后,为了更快乐、更有意义地度过晚年,她产生了一个巨大的“梦想”:快点死!于是她想方设法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天可怜见,想死的人没有死成,不想死的人却莫名其妙地死了,看来这个世界真是奇怪。现在我先来谈谈,这位堂嫂死前一年,遇到的两件诡异之事。  第一事件叫棺材事件。在2000年之前,粤东地区还没有实行火葬政策,所以村民死后都是采取土葬。土葬要用到早已在多年前准备的棺材,然后把尸体放在棺材里面,在山壁上挖个直入的洞,把棺材塞进去,洞口用多个小石头塞住,形成一个完整的墓地。在农村,除非是非正常死亡,或临时找不到棺材,不然凡是老死的,都有现成的棺材。  为什么呢?因为在农村长期以来形成了这么一种风俗,那就是上了寿,即60岁以上的老人,都已经为自己做好了棺材,而棺材就放在自己屋子的棚上,或者寨子公共厅的横梁上。所以在农村的寨子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棺材。我们也会指着那些棺材说,这个是伯公的,那个是叔婆的,意思就是棺材的主人在百年之后就用那个棺材来装自己。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恐怖,人还没有死,却要先准备好棺材。农村的夜晚,寂静萧条,如果晚上出恭,要到屋子外面的茅厕,这就要经过寨子的大门,而大门的横梁上摆放着一具具棺材,确实让人毛骨悚然。  这种现象,对于年幼的我来说,早已习以为常。记得跟伙伴捉迷藏时,我就经常通过梯子爬到横梁之上,躲在棺材的后面,却并不害怕。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棺材抱着平常心,堂嫂就是其中之一。在事后,很多村民不明白,一个公认的泼妇,对家中的婆婆颐指气使,却对棺材会如此害怕。  据说某个深夜,堂嫂突然想出恭。夜晚出恭,尤其是胆子小的人,一般都是要人陪同的,因为茅厕都在屋子外面一两百米的地方,跟猪圈、牛圈建在一起。堂嫂有三个小孩,最大的那个才七八岁,而此时深更半夜,小孩子们都已入睡,丈夫又不在身边,本来跟婆婆的关系已经很僵,不可能因为上个茅厕就求人家陪同吧。思来想去,都怪自己晚餐吃得太饱了,于是她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出去。  堂嫂拿起家里的备用手电筒,披上外套,准备出去。其实对于堂嫂来说,在去茅厕的短短100米路程中,最怕的就是经过小门口,因为小门的横梁上摆放着三副棺材。屋外很静、很黑,堂嫂战战兢兢地经过小门口,心中千万次地告诫自己不要去看那棺材,但眼睛还是不由自主地向上瞟了一眼。理论上讲,晚上那么黑,她应该是很难看清楚棺材的,但据说在她看的一瞬间,三副棺材的其中一副发出了一道亮光,直射过来。堂嫂顿时觉得一阵恐慌,心脏剧烈跳动,魂不守舍地向前跑。然而,当她慌张地跑到一个茅厕面前时,这个茅厕里面突然有支蜡烛亮起来,此时的堂嫂再也无法克制住自己,尖叫起来,拔腿往回跑。但跑回家时一定又要经过小门,没有办法,经过小门时她只好闭着眼睛跑过。可惜的是,思绪混乱的她,忘记了小门是有门槛的,“扑通”一声被门槛绊倒。  此时的堂嫂,已经惊吓得无法说话,强忍着疼痛,拼命地挣扎起来,要知道,小门的横梁上就是棺材啊,自己就在下面呀。无论如何也要快点逃离,然而,此时其中一副棺材又发出一道亮光,这道亮光比堂嫂的手电筒发出的光还明亮,最后堂嫂不知道是爬还是跑回到自己的房间。当然,那天晚上的堂嫂由于惊吓,早忘记了原本自己是要去出恭的,说不定,出恭的事情被惊吓给代替了。据说,打那次以后,堂嫂晚上从来不出去出恭,她睡觉前,都会把一个尿桶放在房间里,晚上如果要出恭,直接出在尿桶里,第二天再把尿桶倒掉。  被棺材吓到之后,堂嫂是不会善罢甘休的,第二天,堂嫂立即找棺材的主人算账。这小门横梁上三副棺材的主人,一副是自己的婆婆的,另外两副是寨子里的一对伯公伯婆的。堂嫂大吵大闹,说棺材不准放在这种地方,既占用公共地方,又挺邪气的。寨子里的人都知道堂嫂是个泼妇,有理讲不清,也就懒得理她,都纷纷摇头走开。但她的蛮横程度让寨子里的人瞠目结舌,她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拿起工具,搬来梯子,大言不惭说要劈破棺材,众人看她的架势没有丝毫开玩笑的意思,实在是拿她没有办法,只能匆忙请村长来处理。村长对此也左右为难,做起老好人,敷衍着说叫另外两副即伯公伯婆的棺材转移地点,自己家婆的那副就算了,反正以后是自家人用的,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但此时的堂嫂却得寸进尺,没有丝毫的让步,别人的棺材她不敢去动,自己婆婆的棺材她却要去动。她摆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说如果大伙不帮忙,就自己动手搬走,众人嘘声一片,无可奈何。  此时人群中走出一个老奶奶,众人一看,正是堂嫂的婆婆,于是喧闹的人群立即安静下来。林伯母步履蹒跚地走上前去,看着正扶着梯子的堂嫂,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呀,棺材有什么好怕的,每个人都会老,都会死,都要用棺材的。那个棺材就是装我的,我都不怕,你怕什么啊?”  听了林伯母的话,众人以为堂嫂会因此收敛,没有想到,她反而怒火中烧,破口大骂道:“你来凑什么热闹!你那么想死,那么想用棺材装你是吧?那就快点去死好了,死了倒好,这个棺材去装你,这横梁上就一干二净,不会摆放棺材了。”  林伯母老泪纵横地说道:“你的嘴真毒啊,人人都要用棺材,只是早晚而已。”  堂嫂却对婆婆反唇相讥:“你不要在这里啰啰唆唆,你要用就快用,反正我就不会用!”  各位看官,请注意堂嫂说的这一句话“你要用就快用,反正我就不会用”,意思是说,这副棺材你要用,那你就快点死掉,用掉它,那样的话,它就不会放在这里了,我就可以耳清目净了,而我是不会用到棺材的。可是我细细思量,堂嫂的话可是违背客观规律的,难道她的意思是说,她不会死?人人都会死,这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我想堂嫂这里的意思是,她还那么年轻,用这副棺材还遥遥无期,需要考虑得那么长远吗?  但是堂嫂却不明白,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生日,却不知道自己的忌日。你比别人年轻,不一定比别人晚死;同理,你比别人老,也不一定比别人早死。堂嫂实在是太不知道天高地厚。然而,更加诡异的事情是,堂嫂的这一句话的含义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她说“我是不会用棺材的”,以后的事情告诉我们,她真的不用棺材就完成了从生到死的转变。  棺材事件一闹,虽然最后婆婆的棺材还是停放在原处,但婆婆的待遇却因此而“升级”了。堂嫂对外宣称婆婆年老神志不清,怕其走丢,为了方便管理,就把婆婆锁在一间小房间里,每天叫自己的小儿子送些残羹冷炙到这间小屋子的门口。  可是,婆婆为了逃避这种炼狱般的生活,也努力作出抗争,她尝试吊死,可惜,由于身子虚弱,够不着房梁上的绳索。于是,婆婆想到了另外一种自杀办法,骗孙子为其开门,然后她独自离家出走。  林伯母的离家出走,衍生出第二个事件。  那天,直到晚上,堂嫂才发现婆婆失踪了。为此,各位堂兄伯弟到堂嫂的家中汇集,商量对策。堂嫂气得捶胸顿足,说道:“都这么老的人了,大家就不要去找了,让她自生自灭吧。”但各位叔伯兄弟不同意,其中有一个人大骂其不孝,说道:“这是什么逻辑,竟然这样对待老人家?”堂嫂这才闭口不语。  还好,此时有人提出建议,说林伯母经常说要回娘家,估计沿着回她娘家的路一直找,应该是可以找到她的。于是,各位叔伯兄弟分组出发,去找林伯母。  在舆论的压力下,堂嫂也被动地出发了,她跟寨子里的阿英嫂一起去,但其实她心底是不愿意的。毕竟堂嫂是个胆子小的女人,连出恭都怕棺材,何况现在是晚上,要走夜路,而且还是弯曲陡峭的山路,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一次非常艰难的行动。还好,同去的阿英嫂的胆子稍微大点,她领着堂嫂出发。农村的山路旁边,多多少少是有墓穴的,这非常考验这一组的两个女人的意志。俗话说,走的夜路多,总会遇到鬼。但堂嫂唯独这一次走夜路,她却说自己遇到鬼了。  据说,当时两人各自带了一把手电筒,为了预防电力不足,特地多带了两对555牌的电池。她们大概走到离村子两公里的时候,这里刚好是山路的转弯处,听到了一阵奇怪的叫声,这种叫声跟呻吟声差不多。她们停下了脚步,静静地听了一会儿,而此时的堂嫂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恐慌了,堂嫂转眼看看阿英嫂,她却一脸的平静。  过了一会儿,阿英嫂用手电筒照了一下发出声音的地方。由于手电筒的射程有限,照到山路转弯处时,灯光已经分散且变得暗淡,然而,当灯光照过去时,呻吟声似乎更强烈了。这就奇怪了,阿英嫂此时听到的是人发出的呻吟声,而堂嫂偏偏说自己听到鬼叫了。阿英嫂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对面的动静,就把手电筒晃动了几下,却发现,那边只是个墓地而已。这边的堂嫂见是墓地,尖叫了起来,用颤抖的手拉着阿英嫂的衣服,压低嗓门说道:“快走!”  可是,阿英嫂却一动不动,用冷冰冰的眼神注视着手电筒照射的地方,似乎发现了什么。堂嫂已经待不下去了,靠近阿英嫂,悄悄地说:“这里是九伯的墓地呀,还不快走!”  阿英嫂还是没有反应,回过头来看着堂嫂,显得非常严肃,只说了几个字:“你过去看看。”  什么?堂嫂实在是顶不住了,恨不得快点离开这个令人恐惧的地方,现在要她过去,不是开玩笑吗?堂嫂对着阿英嫂摇了摇头,说不出一句话,疑惑地看了看阿英嫂。  见堂嫂没动,阿英嫂有点愤怒地嚷道:“是你家婆还是我家婆?快过去看啊!”阿英嫂的声音在这寂寞的黑夜里,在这荒凉的山路边,显得非常响亮。  据说,此时的阿英嫂内心也非常惧怕,只不过她在堂嫂的面前显得镇静。堂嫂在阿英嫂的施压下,只好一步步地向墓地那边走去。一般墓地都是在靠山路边的山壁上,堂嫂心中念着阿弥陀佛,脚步向那边挪动,虽然小路离墓地只有十几步之遥,却并不好走。在紧张和恐惧下,堂嫂踩到一个小石头,趔趄一下,手中的手电筒掉在了地上,估计是小灯泡跌烂了或者接触不良,再也不亮,于是她的眼前一片黑暗。这一切阿英嫂看在眼里,立即用她的手电筒向堂嫂那边晃动一下,为其照明。  然而失去理智的堂嫂,被阿英嫂的手电筒一照,还以为是墓地发出的光亮,立即朝阿英嫂这边扑了过来,抢了阿英嫂手中的手电筒,拔腿就往回奔跑。  这可苦坏了阿英嫂,要知道她的镇静都是装出来的,现在又少了手电筒,无奈之下,她只好凭着自己对道路的记忆,也一路狂奔回家。当寨子里的人见到这两位村妇回来时,看到她们那种惊恐的眼神和那狼狈的样子,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更不会问她们有没有找到林伯母了。  在适当的休息之后,堂嫂仍心有余悸,讲起刚刚的遭遇时,她禁不住大发雷霆:“都怪那老不死的,自己死不要紧,还要搞得年轻人这样活受罪,我差点吓死了。大家都不要去找了,就让那老不死的暴尸荒野吧。”众人听了她恶毒的言语,无言以对,都觉得堂嫂真是可恶至极,她也不想想,老人家为什么要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寻死觅活呢?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呢?  也许,上天总是眷顾那些善良的人,就在堂嫂回来的两个小时后,另一队寻人的阿发叔背着林伯母回来了。见林伯母的面色,有经验的村民判断其是吃了毒草药,立即拿了一些比屎还臭的坏番薯塞在她嘴里,导致她吐个不停,最后排毒成功。  后来,救人的阿发叔叙述,他们一队的两人找了林伯母大半夜,没有找到,在回来的路上,在九伯的墓地旁边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林伯母。如此看来,堂嫂她们在墓地旁边听到的呻吟声应该就是林伯母发出的,只是由于堂嫂的害怕,错过了救人的机会,还好,阿发叔发现了,不然,估计林伯母已经向阎王爷报到去了。这也说明,林伯母确实是个长命的人。  发生这两件事的一年后,堂嫂出事了。堂嫂的大儿子,当时已经读小学一年级,因早上家里没有人做饭,他和弟弟妹妹没有早餐吃,在家里叫翻了天。小孩子的吵闹声,引起了寨子里热心邻居的注意,阿发婶去问堂嫂的大儿子,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堂嫂昨天晚上一夜未归。P14-P2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粤东闹鬼村纪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22647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9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9: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