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任正非文化至上(管理之王的管理秘密)
内容
试读章节

青蛙效应强调的便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人天生就是有惰性的,总愿意安于现状,不到迫不得已多半不愿意去改变已有的生活。若一个人久久沉迷于这种无变化、安逸的生活时,就往往忽略了周遭环境等等变化,当危机到来时就像那青蛙一样只能坐以待毙。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有危机意识是我们应该从中领悟的。在生活和职业上都是如此,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回顾一下过去,当我们遇上猛烈的挫折和困难时,常常激发了自己的潜能;可一旦趋向平静,便耽于安逸、享乐、奢靡、挥霍的生活,而不断遭遇失败。

一个人或一个公司,如果他陶醉现在已有的“卓越”中,那么他就只会走下坡路。可口可乐,作为世界软饮料行业的最卓越的公司。当罗伯特-戈伊祖塔接任可口可乐的cE0时,他向高层主管们提出了这么几个问题:

“世界上44亿人口每人每天消耗的液体饮料平均是多少?”

“64盎司。”(1盎司约为3l克)

“那么,每人每天消费的可口可乐又是多少呢?”

“不足2盎司。”

“那么,在人们的肚子里,我们市场份额是多少?”

罗伯特·戈伊祖塔这一系列问题正是说明一个公司和个人都应该时刻充满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今天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明天的成功。

你只有不断地保持自己的饥饿意识,设定远大的目标,才不会在生活中各方各面的竞争中被打败;你只有时刻保持有面临着危机的心态,你才能在真正危机到来时,临危不乱。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这是任正非对华为发展的自我评估。随意翻看任正非文笔间记录的华为成长过程,即使没有听过他在华为的各类讲话,都会深深觉得,他和比尔·盖茨一样,常常居安思危。

比尔·盖茨的“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成就着大公司“大而不倒”的奇迹,任正非同样如此。

“没有安全感”是一种意识,更是大公司领导者积聚能量的内心动力——危机感常在,最终会让公司这个机体保持对体外刺激的敏感性,保持一种警惕和临界状态,然后才有可能保持我们常常寄望于大公司所应该具有的“活力”。

任正非认为,无论发展怎样,至少有三个问题是始终不能回避的:首先,不能相信自己无所不能。即使华为在集聚人才、积累资本、积累技术,但是否可以持续掌控行业发展的脉络、是否能维持强大的赢利能力,都不可预见。  其次,市场只靠纵向产品不够。整体通信领域一直遵循着纵向产业模式向横向转换的趋势,只有扩大该产品的横向市场能力才能继续创造新的利润体系,所以,华为手机、华为体验店都是华为转型和创新阶段的举措。

第三,高利润和模块化产品可能带来困境。在原有的通信制造业领域里,一个足够长的产品线中往往潜伏着无数的敌人和对手,创新规则、行业变迁、竞争重点随时都可能让利润点转移,华为是否作了足够的准备。

任正非说:“lO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10年。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他始终不敢掉以轻心,始终在提防任何可能的风险和潜在的对手。

2001年是华为飞速发展的一年,外界称那段时期是华为的春天。但在春天里,他在内部会议上提出华为要为过冬作准备。这曾被IT企业称为行业的盛世危言。也正是在他的倡导下,华为人始终没有放松学习。P3-4

目录

第一章 危机意识:居安思危,为过冬准备好棉袄

 1.危机意识是企业成长的动力

 2.华为总是在冬天

 3.危机意识转化成了变革动力

 4.为过冬准备好棉袄

 5.活下来才是真正的出路

 6.时刻注意到这种距离感

 7.危机意识要传递到每一个人

 8.只有安静的水流才能走得更远

第二章 创新意识:不创新才是最大的风险

 1.创新是华为的不竭动力

 2.不创新才是最大的风险

 3.只有技术自立才能真正发展

 4.创新是一条荆棘丛生的路

 5.整合创新只领先竞争对手半步

 6.创新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7.发展也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8.技术上的弯道超越

第三章 人才培养:走下去,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

 1.用独特的方式激励员工

 2.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员工培训

 3.向优秀员工倾斜

 4.集体奋斗的土壤,种子长得更好

 5.华为用知识赢得尊重

 6.在华为,能力比资历重要

 7.不断充电,跟上时代的步伐

 8.潜力重于学历和经验

第四章 客户至上:华为的追求是实现客户的梦想

 1.服务客户是存在的唯一理由

 2.客户满意度是企业持续增长的基础

 3.要减少短板就要认同售后服务体系

 4.顾客需要什么华为就做什么

 5.以宗教般的虔诚感动客户

 6.服务能力和态度是赢得客户依赖的重要砝码

 7.客户是华为生存下来的理由

 8.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

第五章 制度为纲:将管理永恒地贯彻下去

 1.以法治企,《华为基本法》的出台

 2.企业制度与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3.用制度激活沉下去的员工

 4.危机意识是企业成长的动力

 5.企业家就是修好堤坝的人

 6.贯彻末位淘汰的用人制度

 7.激励机制推动核心竞争力

 8.高效管理一全球化企业的必经之路

第六章 华为理念,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

 1.艰苦奋斗是华为文化的魂

 2.企业要有强烈的国家责任意识

 3.英雄不是个人而是集体

 4.对知识的尊重和回报

 5.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

 6.华为的狼性文化

 7.反对富裕起来后的道德滑坡

 8.华为要持续而艰苦地奋斗着

序言

华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企业之一,其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攻城略地,被国外企业称为来自中国的“野蛮人、搅局者、东方幽灵”。

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多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

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

被阻击、被提防,华为的成长道路可谓步步惊心。就是在这样看似山重水复无路处,以任正非为核心的华为企业采取由边缘到中心逐步包抄的圈地式战略,几度令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朗讯、思科等国际大鳄错愕不止。 2012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2202亿元,成为与爱立信并驾齐驱的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2013年,华为在全球部署的E商用网络和EPC商用网络,名列世界第一。

目前,华为智能手机大规模突破欧洲、美国、日本等高端市场防线,全球热销。从国际竞争再回到华为内部管理,任正非执掌华为27年,华为的每一步成长足迹都深深烙着他个人的精神印痕。

不论企业内部推行的集体决策与三权分立,还是接班人轮值制度,深谙此中之道的中国人都明白,不论任正非的名义持股比例几何,不论台面上的权利制度如何,任正非都是华为的主教。

如今,任正非已到了古稀之年,代际交接之时,这个在当今世界具有独一无二竞争力的中国企业能否不断注入新的生命之源,赢得基业长青,一切尚在未定之天。

华为,作为全球闻名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它的成长不仅是团队合作成功的一个经典案例,更是任正非管理哲学的试验场。

华为的企业精神、华为的管理方法、华为人的成功之道,在某种意义上,印证了任正非管理的系统性和开创性,以及对市场的精准把握。

本书深刻的分析了华为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时间点,以及其时任正非所扮演的角色,他如何引导企业的成长,如何在黑暗中抓住微光,应对企业所面I临的一次次危机。

任正非日益成熟的管理智慧,一篇篇热情、深刻而鼓舞人心的文章,一次次动人心魄的演讲,他大气磅礴地进行全球性布局,游刃有余地面对激烈竞争,从容不迫的处理企业发展困惑……

任正非并非天生就是卓越的企业家和领导者,他也是经过了披荆斩棘、披星戴月的奋斗,历尽艰难困苦,才成就辉煌。

任正非的理念就如同华为的太阳,华为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以任正非的理念为支撑的。可以说,是任正非理念缔造了华为这个通信帝国。

可以坦诚地讲,在企业管理与经营方面,我们的确需要以任正非为楷模,以他为方向、为导师,我们由衷相信,中国企业的未来,是靠华为这样的企业推动的。

人人敬仰的“英雄”任正非,是如何指引华为,使其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国际化企业的呢?相信你从这本书可以找到答案。

内容推荐

孙向杰著的《任正非文化至上(管理之王的管理秘密)》深刻的分析了华为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时间,以及其时任正非所扮演的角色,他如何引导企业的成长,如何在黑暗中抓住微光,应对企业所面临的一次次危机。任正非日益成熟的管理智慧,一篇篇热情、深刻而鼓舞人心的文章,一次次动人心魄的演讲,他大气磅礴地进行全球性布局,游刃有余的面对激烈竞争,从容不迫的处理企业发展困惑。人人敬仰的“英雄”任正非,是如何指引华为,使其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国际化企业的呢?相信你从这本书可以找到答案。

编辑推荐

目前,华为智能手机大规模突破欧洲、美国、日本等高端市场防线,全球热销。从国际竞争再回到华为内部管理,任正非执掌华为27年,华为的每一步成长足迹都深深烙着任正非个人的精神印痕……

孙向杰著的《任正非文化至上(管理之王的管理秘密)》深刻的分析了华为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时间,以及其时任正非所扮演的角色,他如何引导企业的成长,如何在黑暗中抓住微光,应对企业所面临的一次次危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任正非文化至上(管理之王的管理秘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向杰编
译者
编者 孙向杰
绘者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301170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2
出版时间 2016-08-01
首版时间 2016-08-01
印刷时间 201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2016108274
中图分类号 K825.38=76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9: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