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平山堂话本/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洪楩的《清平山堂话本》是一部记录宋元明时期话本的,现存刊印最早的话本集。它原名《六十家小说》。本书真实地保存了宋元明话本的原始面貌。其中的作品都是民间的创作,思想比较简单浅显,趣味品位也不算高,文字简质精鄙。但是,它是最真实的,是用市井小民的眼睛来看待这五光十色的凡人俗事,呈现出一种与诗文一类雅文化截然不同的民间俗文化的艺术境界。

内容推荐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生大变革的时期,也是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小说选本的编辑与刊刻在这一时期获得长足的发展。所谓选本,是指按照一定的取舍标准进行选择、对原作篇目顺序加以重新编排而形成的文本,以作品集的形式出现。洪楩编著的这部《清平山堂话本》即是一本明清时代的小说选本,包括《清平山堂话本》、《熊龙蜂四种小说》、《四巧说》、《雨花香》、《通天乐》等五个短篇小说集。

目录

清平山堂话本

熊龙峰四种小说

四巧说

雨花香

通天乐

试读章节

第十二种

念佛功念佛三昧

世人不必疑性根愚钝,亦不必优罪业深重,只要至诚念阿弥陀佛,自然生智消罪。

妄念是病,念佛是药。久病非一二剂药可愈,积妄非暂时念佛能除,其理一也。莫管他妄念纷飞,只贵于念佛真切。字字分明。句句接续,方有趋向。所谓用力久而一旦豁然矣。

向有纯阳祖师,亲降乩笔。予曾将念佛法门,求问可有功。仙随答以律诗,极言念佛有大功。己备载于雨花香书内,当与此事互看,理更明悉。

扬州西来庵有个懒和尚,一切世事都不知晓,连自己的姓名也不知,自己的年纪也不晓,岁月时节俱不记得。每日只是默默静坐时常念佛,并不诵经礼忏,亦不迎宾送客。诸事懒惰,远近人所以只叫他做懒和尚。他极粗的茶饭,极粗的衣服,俱不拣择,只有一件性喜饮酒,每饮三四杯便醉。平日并无亲友往来,只与画师陈益庵交厚。隔一两日到他小楼上,同他酌几杯小菜蔬酒。饮酒时也不说甚的话,只自己远远看些云烟山水,树木花草。

那时西门外有个念佛堂,每月初一日有个念佛会。约有三四十人聚来念佛,随人出分,不过各携银三四分,交与厨上道人,以供茶饭腐莱。到了念佛朔日,只见许多老人,也有弯腰拄杖的,也有康健充实的,也有拖鼻涕流眼泪的,也有手持念珠的,也有童仆搀扶的,前前后后到了庵内,拜过佛菩萨,用过斋,即各各散坐念佛。也有高声念的,也有低声念的,也有不出声音默念的,念到几百声之后,都起身绕堂转走。念完一千遍,拜佛而止。这懒和尚到了念佛朔日,也来同众人念佛。先向众老奉揖,后便说道:“诸位老爷听着,大凡念佛,须要念时回光。自看这念佛的是谁,发大慧力反照主人。如此用心,勿忘勿助,久久自然省悟。切不可口中念佛,心内仍思想杂事。虽念上几万声,也是无益的。”他说完了,就再不多话,也随众念佛。他却坐在旁边,看众人念完,把众老内指着几个道:“这几人才是真念佛的人,其余都是口念佛的人。大约十个之中,只有二三个是真念佛。”众人听完,俱各自知,说得确实,个个敬服。因再三求问他,如何知得这几个念得好呢。懒和尚推辞几回,才说道:“你们不知道,这几个真念佛的人头上发出灵光雪亮,我才知道。其余没得灵光,我就不敢奉承了。”因此各改诚心念佛者甚多。

有一日懒和尚念完了佛,在西门二铺街上行走,看见三个人同行,内有一姓李的人,懒和尚将这人看了又细看,即向前拉住他的手,说道:“你这人心中想的朱家那件事,定有杀身大祸,切不可为。”说完了这一句,并不多话,即飞奔回庵。李人吃了一大惊,同行的两个人,问他道:“方才这疯和尚,如何独向你说什么胡话,定要说明根由。”李人说道:“这事也甚奇怪。不瞒二位说,我向日朱某曾借了我二十两银子为本钱做生意,不想亏折了没银子还我,因此屡取支吾。我情急发话,那知朱某没良心,除无银还我,他倚着自己有气力,反骂我之后把我打了一顿。我恨他不过,因暗中想来磨了一把尖刀藏在身边,要在他每晚走的路上,我俟候着,竟将他杀死了,我就急忙逃走远方去,才出我这一口怨气。这都是我自己心里想的事,并不曾向一个人说着。不知这和尚如何知我肚里的心事,可知他竟有几分得道了。我如今不敢不依他,竟将此事不为了。这朱某的银子,听恁他还与不还都罢了。他就不还我,若是我前世少欠他的,只当偿他的宿债。若是不少欠他的,他少不得变牛变马偿还我。”同行的都惊异,才知懒和尚有些道行。后来人众传说开去,许多人都来问事,懒和尚俱回不知道。因他自己不知多少年纪,过了许多年岁,俱不衰老。听见人猜说,大约有百余岁。一日来辞陈画师,无病而逝。总因他自有功夫,外人怎的知晓。

念佛三昧

念佛原非难事,其难在于一心不乱而反照主翁。此即我夫子操存摄心,下学上达之工也。唯是世人口中虽然念佛,心内仍想杂事。此乃读佛,非念佛也。夫禅家参叩,非不单传直指,而拈花微笑,正大彻大悟之机缘。否则文人或堕狐禅,下士茫无畔崖。道果未成,业因先就。何如念佛法门,真有实落下手处。且得往生快捷方式,况禅宗净土殊途同归,原非划然有二。永明大师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又古尊宿云:“合五家之宗派,尽天下之禅和,无有不贩依净土者。”旨哉言乎。要知寂寂治散乱,散乱去则生昏沉。惺惺治昏沉,昏沉去则生散乱。止观双持,昏散皆退。今只须精明念佛,念无二念日精,念而返照日明。精即止,明即观。一念佛,而止观备矣。返照念佛人是谁,与参禅意同。只要学人念不离佛,佛不离念,念极心空,感应道交,现前见佛,理必然矣。

P449-451

序言

话本是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它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以通俗文字而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明清时代的话本,虽然整体上还相当粗糙和幼稚、不成熟,但已完成了从民间艺人口头创作向文人书面文学的过渡。话本是短篇通俗小说的先驱。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生大变革的时期,也是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小说选本的编辑与刊刻在这一时期获得长足的发展。所谓选本,是指按照一定的取舍标准进行选择、对原作篇目顺序加以重新编排而形成的文本,以作品集的形式出现。本书即是一本明清时代的小说选本,包括《清平山堂话本》、《熊龙蜂四种小说》、《四巧说》、《雨花香》、《通天乐》等五个短篇小说集。

《清平山堂话本》原名《六十家小说》,明代嘉靖时“清平山堂”堂主洪楩编印。全书分《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闲》、《醒梦》六集,每集收小说十篇,共六十篇,是编印最早的一部话本小说选集。书中收集的小说包括宋、元、明三代的作品,分别出自不同作者之手。内容基本上是民间的创作,没有表现士大夫的心态,也不刻意追求高雅隽永的格调,而是以一般市井小民的眼光收揽五光十色的俗人俗事,创造的是与传统诗文迥然有别的艺术世界,呈现出一种与诗文一类雅文化截然不同的民间俗文化的艺术境界。

《熊龙峰四种小说》由明代书商熊龙峰刊行,包括《张生彩鸾灯传》、《苏长公章台柳传》、《冯伯玉风月相思小说》、《孔淑芳双鱼扇坠传》等四种话本小说。前两部为宋代作品,后两部为明代作品。其中,《张生彩鸾灯传》叙张舜美与刘素香破镜重圆的故事;《苏长公章台柳传》叙苏东坡失信于妓女章台柳事;《冯伯玉风月相思小说》叙洪武时冯伯玉与赵云琼的恋爱故事;《孔淑芳双鱼扇坠传》叙明弘治年间徐景春遇女鬼孔淑芳事。

《四巧说》由清代梅庵道人编辑,选清代小说集中四篇奇巧的故事,经过一些删改,组合成集。所选四篇都是“奇巧”之事:如《忠义报》中的《忠格天幻出男人乳义感神梦赐内官须》一篇,文中忠义之仆尽忠护主,化名程寡妇,照顾小主十七年;正义内官极其仁慈,假旨将宫中备选之良家女放还。编者将生活中难以置信的事情添上一个“巧”字,增添了生动奇趣。

《雨花香》、《通天乐》为清代石成金所编著,二者皆为白话短篇小说集。其中《雨花香》收小说四十种,《通天乐》包括十二种小说。作者在每篇作品之前有类似小序的文字,并且在《通天乐》每篇作品之后还有一则针对故事本身而发的评论,形式颇新颖。但是小说叙事技巧僵硬,人物的出场几乎千篇一律;小说的主旨也大致雷同,大抵在于劝善惩恶和宣扬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的处世哲学。

由于是小说选集,所以这些小说选本的思想、艺术价值和影响力各不相同,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选者个人的才学识;二是选者所处的文学思潮和时代精神。因为明末清初的小说选本中的作者大多不可考,所以除了从所选作品判断选者的眼光与格调外,也只能从选本所处的时代来分析小说选本的独特艺术价值了。

此次再版,我们对原书中的笔误、缺漏和难解字词进行了更正、校勘和释义,对原书原来缺字的地方用口表示了出来,以方便读者阅读。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所疏失,望专家和读者予以指正。

编 者

2011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平山堂话本/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明)洪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63478
开本 16开
页数 4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7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98
CIP核字 2011082630
中图分类号 I242.3
丛书名
印张 2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5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