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弦索十三套筝谱重订
内容
内容推荐
《弦索十三套筝谱重订》的诞生,是本书作者、中国音乐学院古筝演奏家林玲教授的一次艰难而具有创造性的“音乐考古”之旅。
远在两百多年前的公元1814年(清嘉庆十九年),有一位叫作荣斋的蒙古族文人音乐家邀约几位好友,将当时已流传“十分久远”的十三套包括琵琶、三弦、胡琴和筝组成的弦索乐曲,用工尺谱精心抄录、编纂成册,并题名《弦索备考》,以使其能够长久地保存、传承而不至于失传……
经历了130余年的战乱和政体更迭,时间来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当代著名音乐学家曹安和与简其华(文彦),将荣斋的曾孙陶君起先生无偿贡献的这部极其珍贵的1814年抄本的副本译成五线谱,易名《弦索十三套》(三卷本),分别于1955年和1962年由音乐出版社(现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荣斋先生的《弦索备考》筝谱与其他各卷乐器谱一样,记录的主要是音位和右手指法;曹安和、简其华先生将其译成五线谱时,完全遵循工尺字谱所记的具体音高,采用一音对一音的方式直译而成。由于缺乏完善、合理且适用的演奏法符号标注,这些记录与实际演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就使得现有乐谱均难以概全这部古代音乐珍品所要表达的技巧、艺术意境、风格神韵乃至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弦索十三套筝谱重订》是林玲教授以她独有的心与耳的记忆,运用自己深厚的民间音乐修养,潜心揣摩着每一首《弦索十三套》筝曲的弹奏细节,一一打出的“活”谱的记录。她相信, “打谱”就是与古谱、与古人、与心灵的对话。弦与柱、弦与音、弦与韵、弦与腔,声腔鲜活,音韵灵动,音乐方才有生命;人与器、器与人、人与乐、乐与人,人器合一,人乐同心,音乐方才有魂魄。
正是在林玲教授与古谱、与古人、与心灵的碰撞交流中,将这些弥足珍贵的古代十三套筝曲的左右手演奏技法,通过合理的定弦以较为系统而清晰的演奏技法符号,对这些美不胜收的音乐细节做出了明确而具有指导性的标注和提示,以使演奏者尽可能准确地演绎其武套之威武彪悍、器宇轩昂;文套之华贵典雅、作韵行腔的优美、丰富、多彩。
目录
序——为《弦索十三套筝谱重订》而作
前言
《弦索备考》筝曲之古谱译释及其意义
左手技法符号说明表
合欢令
将军令
十六板
琴音板
清音串
平韵串
月儿高
琴音月儿高
普庵咒
海青
阳关三叠
松青夜游
舞名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弦索十三套筝谱重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玲
译者
编者 林玲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3053157
开本 16开
页数 3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8-05-01
首版时间 2018-05-01
印刷时间 201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880
CIP核字 2016294251
中图分类号 J648.32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86
211
2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