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藏地大穿越(169天单车两万里独闯青藏高原)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图文并茂,涉及自然风光、历史宗教、人文地理、动植物及生态等,以独特的视角和优美的文字诠释了作者对青藏高原那份执着而狂热的爱。书中所体现出来的勇敢、坚毅、挑战自我、永不放弃的人类精神,给人们带来极大的震憾、激励和诱惑。

内容推荐

  2008年,向伟成靠一辆组装的山地越野自行车独自完成了“达州——青藏单车穿越之旅”,历时5个半月,行程2万里。途径:布达拉宫、珠峰大本营、阿里、土林古墓群、墨脱、雅鲁藏布江、青藏公路、青海湖、汶川、九寨沟……单车一一走过。饿狼、恶狗、劫匪、雪崩、泥石流……向伟成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这饱含挑战与超越的激情之旅。

目录

自序 在路上

一 高大陆的诱惑

二 单车旅行 感悟生命的力量

三 西行川藏线 怒放的生命

 一路向西

 川藏线上第一山

 溜溜的康定

 康巴第一关

 天堂里的匪域

 骑进西藏

 高原森林交响曲

 拉萨——失去的伊甸园

四 阿里 灵魂起舞的地方

 前藏到后藏

 夜袭珠峰

 只身漫漫天涯路

 初见阿里一

 众神的居所——冈仁波齐

 古格——尘世边界的辉煌与幻灭

 重返拉萨

五 地球秘境 墨脱

 中国最美的山——南迦巴瓦

 植物帝国

 生死离别墨脱路

六 藏文明的摇篮 山南

 佛界情缘

 爆胎之旅

 告别日光城

七 苍茫大地 风雪青藏线

 从夏走到冬

 苍茫藏北

 冰河世纪唐古拉

 大地如歌生命如歌

 太虚幻境——莽昆仑

 西海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八 走下神坛 从甘南到若尔盖

 末路挣扎

 惊魂24小时

 狼的叹息

 怒战牧羊犬

 一个时代的终结

 金子之花朵——哈巴雪山

 垂直极限——乔戈里峰

后记 山在那里

附录 时间碎片 2000年西藏行散记

天路

北纬30°

精神的玫瑰

试读章节

单车可以是一种运动,一种旅行方式,也可以是一种生活。在单车上你将深刻感悟到生命的本质:激情、力量、韧性、意志……而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自由。

第一次骑单车是在十几年前,踩着破旧的凤凰牌自行车驰骋在东部海岸。那时我刚学会这玩意儿,就斗胆在宽不足两米、高数十米、向外倾斜的海堤上狂奔。后来,我也曾在都市里以单车代步。真正将之融入运动、旅行,乃至生活本身的,正是此次青藏之行。令我惊讶并欣喜的是,时隔半年当我风尘仆仆远征归来时,突然发现家乡冒出了许许多多的单车爱好者,不分男女老少,每逢周末就全副武装地奔向远离尘嚣的乡野和高岗。

热衷于单车运动的人或曾听闻一个奇迹,一个医学和生物学的奇迹:年仅25岁的美国自行车运动员阿姆斯特朗被确诊罹患睾丸癌晚期,癌细胞已扩散到肺部和脑部,生存希望极其渺茫。然而阿姆斯特朗凭着单车运动赠予他的顽强意志和天赋的身体机能战胜了近乎绝望的癌症,康复后更在历史上最艰苦的体育赛事中创造了最不可思议的战绩:环法自行车赛七连冠!

他在自传《重返艳阳》中写到:

“当然,我早应该知道我身体有些不对劲。可是,运动员,尤其是自行车运动员,从来不把伤痛放在眼里。任何疼痛你都不当回事,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骑完赛程。赛车是一种自我虐待的运动项目。你一整天都在自行车上,一连六七个小时,不管风吹日晒,不管条件如何,越过大小石块和泥浆,顶风冒雨,甚至冰雹,而且你决不向疼痛低头。

“我已经匿得了参加环法赛的意义。那不仅仅是为了自行车赛,而且是生命的象征。环法赛不仅是世界上距离最长的赛事,而且是最令人兴奋、最令人心碎、也暗藏最大悲剧的赛事。它对车手来说意味着各种可以想像到的因素:寒冷、炎热、山坡、平原、车辙、爆胎、强风、莫名其妙的噩运、无法想像的美景、令人呵欠连连的麻木等,而最为重要的是一种深刻的反思。我们一生当中也会面临许多不同的因素,经历许多挫折,与失败直接交锋,遭遇种种不幸,而唯一的目的就是永不低头、保存一线希望。环法赛不只是一项自行车赛事,根本不是,它是一场检验,检验你的身体,检验你的精神,甚至检验你的道德观。”

撇开单车的运动性,将它作为独特的旅行方式和纯粹的生活,我们也将获益匪浅。

深以为,单车旅行有着不可比拟的妙处。速度之于旅行,就如节奏之于生活。人们自以为是的快节奏实际上无可挽救地退化了我们领略生活乐趣、感知生命本质的功能,一旦慢下来就会觉得内心慌张,因为人们深信不疑:时间就是金钱—_这是物质时代催生的最卑劣的训诫。单车旅行洽到好处:比徒步快,风景变换的频率足以避免视觉的审美疲劳;比驾车慢,能更仔细地捕捉路上的风景,可以随心所欲停下来任凭思绪飞扬,哪怕坐在路边发发呆也能感受到莫大的快乐。此外,单车旅行对身体要求更高,又时常身处偏远荒野之地,所以更能体会一路的艰辛和危险,有艰辛印象才深刻,有危险方能感晤生命的力量。

当然,如果决定孤身踏上陌路,难免会遇到很多不可预知的危险。此次单车青藏之行就在川藏线遭遇了土匪跟踪,在阿里险些被洪水冲翻,在墨脱经历了队友的离奇失踪,在青藏线忍受了极度的严寒,在若尔盖更是遭到五只牧羊犬的疯狂围攻……回到家的那个夜晚,我独自在黑暗中情不自禁泪流满面——一种从未有过的悲壮心情涌上心头——我活着回来了!

选择单车长途旅行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社会阅历。至于装备和注意事项,根据我的实际经验以西藏为例总结如下:

1 单车及其相关的装备

一辆可靠的单车:通常价格在1 500元以上的单车都能胜任长途骑行,但须请教行家确保重要部件的可靠性,比如脚踏板、中轴、刹车、变速系统。根据路线难度,我的单车配置在3000元左右。

内外胎:西藏的几条主要线路都以拉萨为中心,半径2000公里左右,不必带外胎(可在拉萨更换)。内胎可备卜2根(爆胎与否取决于经验外加人品)。

刹车块:普通刹车块的寿命大约在5000公里,超长途建议不要使用碟刹系统。

清洁剂和润滑油:很管用的东西,又便宜!酌情配备。

工具:小型组合工具必备,补胎工具必备(含锉刀、撬胎棒、冷补胶)。

单车专用头盔、手套必备。

2 行李、衣物

走川藏线带一个睡袋足矣,帐篷可根据喜好取舍,但在阿里和青藏线尽量不要露营。

在高原骑行最好准备一套冲锋衣裤和抓绒内衣,骑行服根据喜好取舍,骑行裤最好备两条。若是冬季行走,务必备足保暖衣物,这次走青藏线已是冰天雪地,因为没有保暖手套差点把手冻伤。骑行鞋、休闲鞋、厚薄袜是必要的。

3 食品、药品

压缩干粮、榨菜、优质的火腿肠、巧克力(翻越高山、体力不支的时候非常管用);感冒药、腹泻药、头疼药(可有效缓解因高反弓{起的头疼)必备。

4 防身器械

匕首,此外可带一根铝合金车把(在把手上缠上透明胶和电工胶,可以防滑),车把重心均衡,便于发力,对付恶狗和劫匪都有抵抗作用。P6-8

序言

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感谢那虚妄的梦想,否则我可能永远都不会以这样的方式行走于这片土地,那么,我将永远不能这样大尺度、零距离地见证她的神奇与美,永远不能体会当生命赤裸裸暴露于原始、野性、残酷的荒野时所展示的韧性与力量,我也将永远不会明白灵魂起舞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不知从何时开始,心灵蒙上了岁月的灰尘,精神也因所谓的生活而蒙羞,再也看不到自己,灵魂蜷缩在角落里像栓着锁链的狗。不知在那些既已逝去永无回程的岁月中自已是否真实地存在过,自己的生命是否也曾闪耀过光芒?

一直以来暗淡无光地消耗着生命,只虚妄地梦想做一只飞鸟,一只注定要年年飞越喜马拉雅的候鸟,在南来北往的迁徙中等待跌落在雪山的那一天。直到听见一个声音说:一个人的最终义务就是做你的存有,就是做你自己——此人一生都在流浪,他的本名叫做Friedrich Nietzsche。于是,我抛开了这生活,以流浪者的姿态骑着单车踏上了喜马拉雅所在的那片高大而辽阔的土地……

自1983年离开那一刻起我就迷恋上那片土地,以至于无论走到哪里,都时常丢了魂儿似的遥望着西方发呆。这迷恋就如那土地上那个叫仓央嘉措的喇嘛诗人说过的话:从来不见也好,省得情丝萦绕;原来不熟也好,哪会这般颠倒。

这迷恋让我固执地认为外面的世界很难看,也很脏。不仅如此,这迷恋还让我变得消极,总觉得一切都无所谓。那片土地也一度成为我的心灵庇护所,那是在很久以前失去恋人的时候,可那次很突然很茫然的故地重游让这迷恋变本加厉,我发现自己活得像一声叹息。

终于决定彻底摆脱她的控制,用苦行僧的方式去面对她!遍尝她的天地大美,她的荒凉、孤独和永恒的庄严……走近她,凝视她,直到厌倦。唯有如此,不得解脱。

做出这个决定是在2006年年底,我放弃挣扎,专注于打造行将腐朽的肉体机器。18个月风雨无阻——自虐式的训练:登山,外加疯狂的骑行。没想到自己最强壮的时刻竟是为了这自私的动机而获得的,那时,我感觉到肌体在膨胀,生命在咆哮。血汗早已风干,劳损的关节会在迟暮之年跟我算账,连续两年精力透支造成的元气损耗我正在领受。可这躯壳倘若不为精神所驱使,要来何用? 

2008年如期而至。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之后,彷徨迷惘都烟消云散,我选择6月1日这个快乐的日子出发了。我渴望骑着单车行走在那片土地上,虔诚如朝圣者,尽我所能地摄取它的一切,好让自己不再那般地迷恋——我不想将来回望今生的时候为这强烈渴望却没能实践的梦想感到遗憾和追悔。

走过川藏线,走过中尼公路,走过阿里,走过墨脱,走过青藏线,走过甘南、若尔盖,走过汶川地震带……从夏走到冬,169天风霜雪雨,我在阔达200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上画了一把叉,行程一万余公里,尘埃落定。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电脑前整理照片、发帖子、跟素不相识的人交流构成了我生活的重要内容。用生命热忱换来的心灵之旅总是值得与人分享的吧。于是,自从在“天涯”论坛有了《没有单车不能到达的地方》,蛰伏于各个角落的IP和ID纷纷蹦出来给予了我莫大的关注和追随,这真是虚拟世界的美妙所在。回顾一番,颇有些耐人寻味的回帖,在于他们获得的欣喜和震撼,也在于共鸣。在此照搬了几个ID的回帖,谨表达一丝江湖快意——  作者:一川秀水

不是每个人都能行走于青藏高原,因为太多太多主客观因素制约了人的行动,因此,生活中就存在着遗憾和奢望,但失落的人可以从他人的’回顾中获取生命的启迪与升华,这正是读过你的图文之后油然而生的感激。

画面很美,文字质朴,内心的那份爱和善良却让我看到了你行走在天地之间的宁静。在苍茫与洪荒之问,没有灵魂的超脱,就不可能让你独自走出青藏高原。感谢你,给了我和所有读过你的图文的人这么多的震撼,还有无尽的遐想。大地如歌,你却在如歌的大地上追寻着,这也许是你快乐之外的痛苦。

作者:逍遥听海

清晨起来的时候,窗外已下起淅浙沥沥的小雨,不禁大发感慨:北京城难得的好天啊!看到地平线兄弟这篇可以称之为气势恢宏的巨作后,内心深处被深深地震憾了,你的勇气和毅力是超绝的,旅程和经历更是超绝的,装备却是简单的。莫可名状的喜欢你那句“没有单车不能到达的地方”。我只是个入门级的单车爱好者,看到你用心血和时间来发的帖子真叫人神往,祝福你和你的爱人……

作者:遗忘的名

在大千世界中,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而人又偏偏有一股征服一切的勇气和斗志。

是怎样的力量驱使人们前赴后继永不停止呢?

是那追寻过程中痛彻心扉的艰辛,还是站在终点才能看到的刻骨铭心的美丽?

作者:飞鱼1980

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越是出奇的人背后的故事也往往比常人更为特别。我在想:是什么促使他们踏上这样的旅程,艰苦而又孤独。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对骑行的热爱?……究竟是什么引爆了他们心中压抑已久的热情最终做出这样的决定?这个问题十分的有魅力,当然只是对于猜答案的人而言,也许对于他们自身却是再简单不过了。

我总是对背影着迷,骑行者孤单而专注的背影让我感动。他在想些什么?目的地还有多远?下一顿饭、下一个落脚点?又或者在咒骂该死的坏天气?或者在感叹大自然的魅力,倾听自然的声音?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爱人?或者只是在单纯地蹬车听着自己的心跳和呼吸?难道是在思考未来,思考人生?……

当行走在天地间,骑行者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可回到凡尘俗世,一切又与周遭无异,不同的只能藏在灵魂深处。结束骑行回到原来的生活,骑行者心里又会有怎样的意犹未尽与落寞呢?

作者:我们都是小蚂蚁

从头至尾完整地看了整个贴子,感慨万千。感受到了你对青藏高原深厚的感情,也感受到了你天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在平凡的外表下,你有一颗不愿向世俗妥协的心。在你的字里行间我听到了自己的心声。多么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次真正的远行,走在瑰丽壮阔的高原,倾听自己心跳的声音,想想都让人陶醉。也许在人群中有这种想法会被当作异类,但就在“天涯”这个版块,惊喜地发现其实自己并不孤单。我始终认为,人群聚集的地方找不到和谐,但人与大自然之间可以实现真正的和谐。希望你坚持自己的信念,做自己心灵的主人,追寻到属于你的幸福。

作者:雪夜渡断桥

圣僧终年伴着雪山平湖草地空灵,论道却静若止水。而我们,来了去、去了来,来去皆善感,不过因平日里充塞了太多的欲求杂念,一次次选择归去来兮,似乎在找寻万物苍生原本的真意,为真实的逃离披上荒诞的外衣。失败已然注定,注定逃无所逃……天地山水既然如此醉人,能承载如此多感动和泪水,还有什么能阻止你留下不归呢,只要你愿意……不要说你有太多的牵挂和不合,不要说你的家在远方,心在哪,家就在哪,不要被自己的情感欺骗了。我们的心并不真的属于那片雪域,就像负气离家的孩子,只是不满于平日的单调和不快……无论承认与否,一两次的远行并不足以涤净心之尘埃,除非原本就心静如水……我们唯一需要歌颂只是这份悲怆的勇气:明知无解,依然不舍求索……

每每谈及最喜欢的影片我总是把《阿甘正传》摆在第一位,片中阿甘茫然奔跑在美国东西海岸间的镜头深深烙在我心里。他为何发了狂似的那样奔跑?也许他压根不曾考虑过,一个念头产生在他无所适从的时候。当他无意中遗失了潜意识里最珍爱的东西,同时并不认为还有什么别的更有意义的存在,于是,他踏上流浪的旅程。因为茫然、虚无,因为极乐中的忧伤,极苦中的甜蜜。

看到这样的场景,心头总感到凄凉,在漫漫路途上所求为何?流浪的脚步总是不能停歇,没有温柔的家园可以常驻,灵魂像风。流浪都是要累的。阿甘终于停下脚步说:我累了,我要回家。尽管眼神依旧茫然。他有家么?他本没有家。我猜,在路上的日子里他一定找到了家——精神的家园。

在路上,了无牵挂,脚步只跟随心的指引,纵使千难万苦,生死迷离,亦往之。在路上,我们终究会得到了不起的补偿。

后记

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雪线之上没有猎物,毫无目的可言。

当乔治·马洛里继1921年、1922年随英国探险队分别攀登至珠峰6985米、8300米的高度之后,于1924年第三次站在了珠峰脚下。随队的记者大概突然想起了那只豹子,于是一个劲追问马洛里:“你为什么还来珠峰?”脾气倔强不擅做作的马洛里终于不耐烦了,没好气地回了一句:“因为山在那里!”6月8日,马洛里和队友欧文从8256米的突击营地开始向峰顶发起冲击。在队长的望远镜里,他们大约在8600米的高度消失在一阵云雾里,从此再也没有出现。山下看来轻柔缥缈的一片云在山上意味着暴风雪,意味着死亡。75年后,美国组织的一支搜寻队在8150米的高度发现了马洛里早已“革化”的尸体。

……

接下来的日子已经不重要了。我已看到黄昏金碧辉煌的乔戈里,清晨宁静庄严的乔戈里,白昼旗云飘扬的乔戈里。无论在意大利营地还是哈特达西营地,无论或否被允许进入冰塔林,进人ABC营地,都不重要了。我不是登山者,也不是旅行者,我只是一个朝圣的香客。

书评(媒体评论)

人生如此有限,又为种种窘迫说困苦,短暂的超越成为必须:否则,扁扁平凡庸常的日子消耗殆尽,心智失去灵光,精神暗无天日。短暂的超越即心灵的亮点,它的不断闪电便形成光束光团,烛照人生。

有时就觉得,走遍天涯,仿佛就为一点一滴地寻找这瞬间的化境。

——马丽华

我相信“信念”,因为信念是闪亮的,当你面临绝对的绝望,当一切情况都对你不利,你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如果没有信念,我们在世上的每一天都会与恐惧相伴,这回击垮你,我们比自己想像的坚强许多,继续相信你自己,相信我所选择的一切,这才是最重要的。

——阿姆斯特朗

海到尽头天是崖,山至高处人为峰,登山就是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探索未知,登山是一种气度,尤其是到达山顶的一刹那,能让人的胸怀也变得开阔起来。人到中年,更需要这种开阔的胸怀和气度,这样才能淡然地对面对周围的困难。

——王勇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藏地大穿越(169天单车两万里独闯青藏高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向伟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16038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97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5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