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西法律传统(第14卷)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西法律传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主办、陈景良教授和郑祝君教授主编的学术出版物。《中西法律传统》是法律史专业学术阵地的系列出版物,在中国法律史学界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所出版的文章有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要转载,其影响力已逐渐扩展至台港澳地区甚至国外学界。《中西法律传统(第14卷)》收入的这些论文充分展示出作者们对法律史学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视野,其中体现了各位学者的深厚学识及专业精神;无论其论文主题所涉为中国法制史还是外国法制史,均体现了各自独特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无论是从论文中传播的专业知识、展示的论文写作方法、体现的治学精神、还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文字风采,均能让读者从中获益匪浅。 目录 “司法文化”主题论文 唐律中引法断狱原则研究 ——兼论唐代律令格式的关系问题 循吏司法中的“失出”现象初探 清官箴书所见州县之司法观 陕甘宁边区刑事判决书中的“六法全书” ——以“陕甘宁边区判例汇编”为中心的分析 中国传统法典与法律文化专论 《泰始令》的法典化成就 “义”在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作用问题研究 古代蒙古的复仇与法律 中国传统民法文化专论 唐、宋、元时期关于借贷之债的法律规定 清代承典期限的文本规定与实践考察 明清时期雇工人例的变迁及雇佣劳动 伪满洲国法制研究 伪满前期监察制度述评(1932—1937) 伪满洲国法制殖民地化特性研究 西方传统法律文化漫谈 英国保密法制再探 ——以国内相关研究为背景 英国律师会馆的法律人才培养 ——法律职业教育与贵族精神的有机融合 比较法:诠释学的方法抑或文化视角 莱布尼茨的中国政治法律观 法学理论下的追问路径 ——简评张青波《法学理论:多元与整合》 史料整理与会议综述 “川盐入黔”史料收集、整理与研究 嘉兴怀氏文书 2016年中国法律史研究综述 译作 法律与文学 ——以但丁之名 《中西法律传统》简介及约稿函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西法律传统(第14卷)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景良//郑祝君 |
| 译者 | |
| 编者 | 陈景良//郑祝君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08266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0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10 |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656 |
| CIP核字 | 2018081471 |
| 中图分类号 | D9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2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70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