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凤簪恩深(文房珍玩的古典情怀)
内容
编辑推荐

斗转星移,多少年少含笑的诗思?翩翩随风舞起,锁入雕刻精美的风簪,斜斜地插作鬓边,无人知道,那经过千挑万选入宫,被封为“翊嫔”的玲珑女儿,曾是他,霜晨露夜吹彻玉箫的春闺梦里人……

面对,古典诗意的章籍,面对珠玉般的时光,一砚胭脂,画出朵朵桃花,如沐春风……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古典散文作品66篇,仿照《诗经》分“风”“雅”“颂”三章,每篇以古诗词为题引,其中,“风”清幽镌雅,唯美典章;“雅”以古代典故入韵:“颂”从家国之思的角度,详论史料分析的翰墨经典。配合与文章意境相通的作者收藏的古典文房珍玩画面。古今一脉,雅致相承,相信会带给读者隽永的人文思考和古典文学之美的享受。

目录

第一辑 风

 1.鸿运当头盘龙玺

 2.福字小如意

 3.粉浓香艳花间集

 4.芙蓉石,九月一日睛

 5.仕女图中的如诗意境

 6.梦想成真,粉箜篌

 7.悠然一瓮清波水

 8.桃木梳心

 9.寿山石寿桃印

 10.水滴石现

 11.五彩凤凰锁

 12.小家碧

 13.宣和感旧录

 14.粉粉小桃红

 15.在水一方

 16.月到风来之处

 17.明月照明心

 18.童话小宠物

 19.蜜精灵

 20.荷花鸳鸯图

 21.二十四季花信风

 22.姑苏台

第二辑 雅

 23.凤簪恩深

 24.嘉柔公主

 25.梅花人砚

 26.珊瑚粉

 27.玉人何处教吹箫

 28.皇上圣明

 29.檀香小扇宋词风

 30.银宫佩

 31.粉水晶

 32.珠圆玉润

 33.何人临壁画飞天

 34.翡翠人参佩

 35.紫水晶

 36.仙境古梅花

 37.吉兆图

 38.结绮阁

 39.苏绣

 40.畅音阁

 41.小龙印

 42.掌上明珠

 43.凤凰笔承

 44.胭脂水粉

第三辑 颂

 45.五色翩翩入画图

 46.皇字小日

 47.孔子世家赞

 48.以竹为心,恭录史记

 49.唯愿朱衣一点头

 50.得凤白帝城

 51.古币如钥匙

 52.春夜宴桃李园

 53.碧海明月珠

 54.盛世琴治堂

 55.棋逢对手

 56.书香书韵自有情

 57.画情画意含慧心

 58.笔蕴盛德青云路

 59.千秋光墨照千秋

 60.澄心堂纸玉版签

 61.端石一点风云动

 62.文心亦雕龙

 63.宝鼎茶闲烟尚绿

 64.千古诗韵花草篇

 65.青竹为汗青

 66.临窗春风画婵娟

试读章节

1.鸿运当头盘龙玺

《说文解字》记载“篆,引书也”。篆书的用笔,主要以藏锋起笔,中锋运笔,回锋收笔为基本笔法,而篆刻制印要大量地研究古籍,参悟其中渊源,才可以使自己的篆刻作品神采飞扬。研究古玺文字可以读《古玺文编》,而秦篆读《说文解字》为本,汉篆则《汉印分韵》即可,融会贯通其中的古典内涵,有章有法,才可以使自己的篆刻作品有历史的厚重之感。

我从小极爱篆刻,因为喜欢从历代皇帝的盘龙玉玺中,体会所蕴涵的历史风云,也喜欢从文人的书画闲章里,体会笔墨间的雅致意境。

篆刻艺术,博大精深,是洋洋大观的学问,在此,我仅管中窥豹,挂一漏万地一叙点滴刻石制印之心得。自古以来,文人制印,与匠人描印不同,大都循自己所喜欢的章法布局,从中亦可鉴赏其学养,意境与雅好。

在纸上运笔和石上刻划,是不同的,尤其篆书,根据《印法参同》记载:“笔法者,非落墨之谓也。乃谓一点一划,各有当然。须从字法讨笔法,因物付物,水从器以方圆,见天巧出矣。”我思考练习刻制了十几个印后,心得是,石上笔划讲究婉转自然,尤其转角笔划,要修倚和度,才会富有美感。

历代古鼎文字、甲骨文、石鼓文、秦诏、汉瓦当、三国碑刻、古封泥和历代皇帝玉玺,各个朝代各级官印,大量史料,浩如烟海。而其中,我偏爱鸟虫篆和四灵印。曾经鉴赏过一枚“伃妾娋”,是极玲珑的汉代鸟虫篆,比较历代后妃玉玺的规矩印文,真是独一无二的纤细精致。而“四灵印”,是指在印文的四边装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图纹,至今可以效仿,其雅致,古意盎然。

而经过对历代印谱的反复研究推敲,发现自己最喜欢的依然是“缪篆”。

友人问,何为缪篆?

诗人袁枚在清中叶著名学者桂馥的著作《缪篆分韵》序里这样写道:“汉定六书,五曰缪篆,缪篆即摹印所用也。古文二篆,繁简不同,而结构皆圆,以篆刻印宜循印体则变圆而方,分朱布白,屈曲密填,有绸缪之象焉。”

喜欢篆刻,就会时常到琉璃厂挑选适宜的好印石,以备文房。久而久之,我收集了诸多精美的青田石、寿山石、水晶、荔枝冻、桃花冻、芙蓉石……时时把玩篆刻。这个爱好,周围人觉得,也许实在不像个小女孩。因此,我常常感到颇为得意。

烟霞且向梦中寻,

莫向前朝问经深。

画舫着雨留诗意,

琉璃缀珠有前因。

……

制印的古雅诗意,与古人悠然心会。我喜欢古玺与古镜上的文字,汉代“永受福寿”“长乐未央”等吉祥印文,古镜上镌刻的“长相思,莫相忘”的一往情深。想象,古往今来,人们的情感是那么的相似,有融融的温暖之感。

为长辈们祝寿前,我常常提前一二月就开始引经据典,拟好印文,一笔一画篆刻。因为,力气小,一笔笔,像雕,不像刻,所以,要慢慢来,也正因为如此,每一笔,皆细致含韵。待长辈生日时,呈上我亲手刻制的“金石寿”,足以可使满室生春。

图中的这方盘龙玺,是我十几岁时的收藏,为上好的寿山石,雕工亦好,盘龙栩栩如生,神态自若,更妙不可言的是龙头的一点红,正所谓“鸿运当头”。之所以称“玺”是沿用古代的称呼,因为在古代,盘龙的形制,仅限于皇帝使用。

每一个人出生的年代,是自己无法选择的。有幸,生活在今天,可以以客观准确的视角看待和吸收古往今来学问集大成者,融会贯通,纵横古今,以艺术创作的方式,来进行古典文化艺术的传承,真可谓兴甚!

P4-6

序言

文房珍玩之因缘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鬓潇搔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吸尽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叩弦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非贵其材,实珍其意”,是乾隆皇帝对于收藏的态度,康乾盛世,宫中收藏天下各种珍玩、玉器,历代书画碑帖,所谓“天禄琳琅”,所谓宝物珍玩,蕴涵的是智慧的结晶。

本书所收,是我的小小收藏。而终究,这些收藏都是身外之物,可以怡养性情,保养自己的身心,启发灵感,从而创作出更多美丽而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是殊盛的善缘。

所以,无论是稀世的古琴,还是一二片书页间清香的花瓣,对我而言,价值是一样的,因为,是同样的诗意与诗心!

真正的宝物,我想,并不是前朝的一些玉石瓶罐,而应是《论语》《礼记》《资治通鉴》《文心雕龙》……因为,宝物珍玩的价值,随时代瞬息万变,本不足为凭。而可以千年相对,用经过千年历练的经纬智慧,涵养自己的身心,是真正的意义所在。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吸收历史的营养,配合欣赏一些古董,体会历史中,各个朝代的审美即可,不可执迷于收藏,逐末而失本。

古往今来,世上的宝物珍玩是无限的,并时时被发现着,时时在创造之中的,在美好的时间里,和人们恰好相对。

本书所录的一钗、一玉、一瓶、一画之美,大多并不是古董,而是我平时文房里时时所用之物。因为,古董里,藏的是前朝人的故事,而我希望,让我的思想,凝人我的文房珍玩器物之中,留待后人来考证。

王羲之的《兰亭序》里有言“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历史如流水,我们身处其中。今天的一切,也是五百年后被考证的历史。

所以,我们今天的诗意和思考,不正在凝人天天所用的文房器物之中,留待后人考证吗?!

有句古话“至宝至贵者清风,至宝至贵者日月”。的确,世上万物,时时转换变易,千万年永恒的唯有日月,唯有代代相传的思想和文化!

所以,请我们珍惜每一天,感知历史,珍惜自己思想的精华吧!

后记

自幼,从很多长辈和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我感受到古典文化的传承之美,仿佛千年历史隽永而璀璨的光芒,在时光的流动中,光彩潋滟,晶莹闪烁。

学习与创作中,得到了诸多位专家学者的鼓励和肯定,曾为我的稚嫩作品欣然挥毫作序赋诗,点滴感恩在心——

感谢苏叔阳先生的智慧,感谢苏民先生的博学,感谢谢芳女士的优雅,感谢二月河先生的洒脱,感谢张庆善先生的渊博,感谢林冠夫先生的温文尔雅,感谢王元明先生的睿智,感谢郑钦原先生的雅致,感谢田永清将军的蕴藉……深深地感谢,每一位师长,在我的成长与创作中,给予的鼓励和指点,融会为古典文化之美的能量呈现。

深致谢涵!

黄青慧

2010年8月1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凤簪恩深(文房珍玩的古典情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青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15987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4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