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挥戈
内容
亮点展示

5b1f7574N9978eb91.jpg

编辑推荐

卑贱,是英雄的常态;不合时宜,是侠客的宿命。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些看似愚蠢的行为背后,是对光明和希望执着。鲁阳挥戈也好,夸父逐日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我们常常笑故事傻、神话痴,殊不知,那正是通往高尚的精神隧道。

《挥戈》就是这样一个不堪又浪漫的故事,它在人心上猛浇冷水,却又在无望时突出一丝温热,它无情还原成人世界的污浊,恰是为了衬托残存的赤子天真。

《挥戈》整体文笔细腻,自出机杼,二十万字的篇幅不算太长,但通看下来却恍有四五十万字的“饱腹感”,凝练而深邃,悠远且绵长。

作者简介

杨虚白,生于新疆长于武汉读于成都,旅居深圳、多伦多、辛辛那提、北京、广州。资深金融民工,菜鸟文学中年;苟全性命于盛世,不求闻达于铅字。为国为民力有不逮,为夫为父甚觉亏愆。所以竭力进取,以期有所为于不惑残年。故曰:

人生皆梦寐,历历辄成客。客子思弹铗,虚室幽生白。生饮长江水,负笈蜀山碧。也居粤国南,也旅美洲北。南国涛愈沸,五湖冰盈尺。饮冰思故国,我心已久蛰。大梦抟不得,嘘为笔底墨。墨痕如潮痕,江湖遂无迹。城市已明日,一瞬成永忆。

199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经管系,2000年辞职移居加拿大,在多伦多York University取得MBA学位,后定居美国数载,近年回国就职,在某保险公司任高管。早年曾于《今古传奇》发表武侠小说,被誉为“回归古典意向,上朔武侠传统”的代表。杨虚白还擅长旧体诗创作,尤擅七律,在诗词圈、武侠圈颇负盛名,活跃于天涯、潇湘等论坛。

内容简介

《挥戈》取“鲁阳挥戈”典,寓意一人之力挽狂澜于既倒,虽不见得能达成,但也要奋力挥出那一戈。

书中主角吴戈是山阳县吴老捕头收养的孤儿,曾为报吴捕头血仇,只身斩杀江南大盗,并在此役中顿悟刀法真谛。他武艺高超,才思敏捷,但行事低调,多年来恪守原则,因此连个捕头也没有当上。

土木堡之变后,朝廷局势波云诡谲,但庙堂易手,仍是权贵坐庄。风神镇一行,吴戈发现自己曾奉为圭臬的《大明律》并非普适真理,找不到心中出路的他,决意离开公门,浪迹江湖。在他行游的几年中,他的两个发小分别成为朝中名臣、江南巨富,而他仍是个不合时宜的小人物,甚至怀揣一身武艺,到码头上卖艺,在米行里做挑夫,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固执。吴戈的老上司曾评价道:他永远不会有出路,他对抗的不是区区几个奸商贪官,而是芸芸众生心头的泥泞。发小的沦落让吴戈心灰意冷,无力抗争又不愿顺从的他最终选择自我放逐。
与此同时,吴戈的内心丰富而细腻,他的感情汹涌澎湃,却仍旧形单影只。不是没有女人爱他,更不是他不爱女人,商行明珠、首辅千金、秦淮名妓,都曾为他的勇武侠义倾心;奈何他的固执和贫穷,让身边的女人们渐行渐远,或死或伤……

他的其中一个文弱的同伴曾朝他吐了一口唾沫,不屑道:去他妈的行侠仗义。

这是一个不堪又浪漫的故事,在人心上猛泼冷水,却又在无望时留住一丝温热,这里面的坏人不绝对坏,好人更血肉健全,男人们壮志凌云,女人也不让须眉。

这里有成人世界的污浊,亦有残存的赤子天真。读之酣畅淋漓,不忍掩卷。

目录

吴村之战 002

风神镇 022

南京的残夜 079

寻找吴戈 124

烟月京华如梦寐 206

精彩书摘

吴村之战

1.

远处的桨声渐渐低沉了,只有南门码头上脚夫的吆喝声还在时远时近地响着。吴戈的目光呆呆地穿过城门,沿着青石街的尽头,看向远处的河水,心就像生满锈苔的铁锚一样不断地往下沉。

而陈四奇依然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眼前这个高大的孩子,摇摇头说,我实在是帮不了你。

吴戈这时已经累得快虚脱了,正像一只狗一样张大着嘴拼命喘着气,说不出话来,眼光也不看向陈四奇,汗水从下巴上一滴一滴地砸在脚背上。

这是个潮湿的正午,热得要命,连陈四奇的声音听上去也是闷闷的。云压得很低,树叶四下垂着,天地万物都湿闷得仿佛要挤出水来。

知县大人也没有办法,不是吗?说这话,陈四奇自己也觉得有点儿理亏。这个孩子是昨天半夜出发的,坐了二十多里的船,又赶了二十多里的路来到县城,在县衙门口等了两个多时辰,一口饭还没有吃。

陈四奇觉得至少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好歹自己也是全县最出名的好汉,总要当得起侠义二字。莫说山阳县,整个淮安府,提起六合门的陈师傅,谁不跷起大拇指夸个好字。他在县里开着一家药铺,最出名的是陈康记跌打药油,从淮安到凤阳、扬州府,甚至南京城,几乎家家药铺都有卖。另有一家武馆,教着三十几个徒弟六合拳和六合棍。又从中挑了最好的七八个一起帮县里的商人走镖,走一天要收二十两银。

陈四奇和吴戈的爷爷老捕快认识很多年了,那时老捕快还在凤阳府做捕快,后来知府大人去广宁卫辅佐辽东大帅,老捕快也跟了去,在那儿告老,改行做了几年镖头,专保从关外运往京师的人参药材。直到两年前老捕快才收山,想着落叶归根,就带着吴戈回了老家吴村。

老捕快的刀法是家传的,源自八卦门。初春的时候,老头儿带吴戈进城来,拜会过知县大人,还叫吴戈舞了一趟八卦刀给陈四奇看。老捕快武功算不得如何拔尖,但人很有见识,称得上有智慧。吴戈虽然还没满十六岁,可刀法居然已经比得上六合门最好的三两个弟子了。

他决定劝吴戈留下。他解开衣服,转过身来,吴戈看到他的背上赫然有一道半尺长的刀疤。

“我一生比武三十余次,与敌交战也有十余次,总共败过六次。这一次可谓最为惨痛。这一刀是樊猛,也就是淮北七虎的老三留下的。”陈四奇闭眼长叹。“当时我一招典韦掷戟,这一刀却刺了个空,身形收不住,一错身之际,便被他一记虎尾刀撩翻在地。那时要不是他们急着抢镖银,我哪儿有命在。现在他们七虎全在吴村,我就算跟你去,也只是去送死罢了。你不如留下来做我的弟子,这里的药铺和走镖生意都很好。”他沉吟道,“就算……就算老捕快有个三长两短,你的生计总是能有个着落。”

吴戈知道他不会帮忙了,就和知县大人一样。知县大人告诉他接到上峰的急令,一批军饷这几日要经过县城,全县可能差遣的所有兵丁都要去全程护送,至于这些匪盗到底是七虎还是八狼,大人已然全不在意;包括老捕头和一村人的性命,跟军饷比起来,也都不算大事。知县也很惋惜地劝吴戈不要回吴村送死,并且许诺要在衙门里为他找个差事。

吴戈看了看天色,根本见不着日影,就摇头说,算了吧,我还要在天黑前赶回吴村,他们会在那个时候来。

2.

吴戈不是老捕快的亲孙子。那年黄河照例决堤,他妈妈挺着大肚子从北边逃难到山阳,生下他就去世了。老捕快没有子女,就认了他做孙子。他自小就跟着老捕快穿州过县,到十二岁时因为老捕快长期在关外走镖,还曾把他寄养在关外的一个女真人朋友家。此人是个猎户,吴戈那两年过得倒很快活,常常跟着村里的猎人们进深山打猎。

老捕快是个很念旧的人,赚足了养老钱便回了故乡。吴村的人大多姓吴,族长对老捕快的归来十分高兴。在这个小地方,老捕快见过大世面,是个大人物了。老捕快对在家乡赋闲的日子甚是满意,虽不富裕,也可以知足,何况村里人对他从来都给足了面子,平日里也就是跟人下棋喝茶,再就是教吴戈练刀,很是惬意。

但吴戈不太习惯。

这里虽不在江南,却也是水乡,他懂打猎,刚来时却不会打鱼。他比同龄的孩子高大健壮很多,又学过武,这使得其他的孩子对他又恨又怕。于是他们一起疏远他,嘲笑他不是真的姓吴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姓什么,而且游起水来笨得像一只大猴子,说话也是一口关外腔。于是,吴戈总是一个人,一个人去游泳,一个人去打鱼。虽然后来他游泳已经不比当地的孩子差,打鱼也相当不错了,可还是没有什么朋友。他也上过私塾,毕竟没读过多少书,不懂得这叫孤独。

小莲是唯一愿意跟他说话的孩子。小莲总是自称为吴戈的大姐,其实只比他大一岁,已经亭亭玉立得让几条村的男孩子们看呆了眼。小莲愿意跟吴戈玩,是觉得他比其他的孩子都要老实本分,欺负他也不还嘴,再有,可以给她当保镖。

春天的时候,小莲带他去北河村的大圆寺看桃花,两人一前一后在河滩上走着,吴戈只看到细细的泥沙上小莲一串小小的脚印,桃花如何红艳他根本没有看见,心里全被那些细碎的脚印搅乱了。

这个夏天荷花菱花照例开得很盛,小莲常常拉着吴戈划着小船到湖塘里玩。小莲的红裙子在荷花里在菱花里在芦花里闪来闪去,让吴戈看得眼花。吴戈于是一声不响,以桨为刀,恶狠狠地打着水面。水花溅湿了小莲的裙子,小莲也不恼,“哈哈”的笑声在花影里荡漾开去。

小莲的父亲就是族长,两个月前小莲被许给东边十里桥刘里正的大儿子了。里正的儿子是方圆百里最好的漆匠。吴戈心里很不高兴,对小莲说,漆匠有什么了不起,我在关外的时候还打死过一只老虎呢。

吴戈没有打死过老虎,他只跟着大人们打死了一只黑瞎子。但不知道为什么,从不撒谎的他要对着小莲吹牛。

当时他才十四岁,跟村里的女真猎人蛮巴亥学的箭法已经很准,他最后射在黑熊心口那一弯白色月牙上的一箭应该是致命的。他实在不会圆谎,村里的孩子们听说后争相向他询问打虎的细节,他居然说着说着把最后的一箭也照实说了。

“吹牛皮!老虎心口哪有一片白毛,你打的是狗熊啊!”孩子们欢呼雀跃。

小莲知道吴戈撒谎后,倒不像村里其他孩子那么对他冷嘲热讽,只是淡淡地笑着,宽容地看着吴戈。她年底就要出嫁了。

前言/序言

自序

其实我们都知道,武侠是一件很“扯”的事。

本世纪初我去了加拿大,电视里常常会有假打的摔跤表演,然而后来看到UFC(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终极格斗冠军赛),是真打的专业MMA(Mixed Martial Art,混合武术)比赛。甫一看到屏幕上拳拳到肉场场见血,我立刻相信,任何看过比赛、思辨能力正常的人,都会像我一样明白:这里随便拉出一名选手就能秒掉我们绝大多数传统武术大师,根本不需要等到2017年徐晓东拳打雷公。看过叶问照片,也就知道他不可能一个打十个。除非真有段誉的本事,手指头凭空戳两下,就有星球大战激光剑的反科学杀伤力。

小时候,我们有孙悟空、赵云、少林寺,有《九阴真经》《葵花宝典》,有霍元甲、楚留香,有周润发、李连杰。后来的年轻人眼界更广,除了国产大仙,他们还有流川枫、大空翼,有星矢、紫龙;而我自己的孩子们,则已轮到跟蝙蝠侠、美国队长、狼叔、锤哥一起混了。在影院里陪孩子看着那些上天入地的超级英雄,一边哈哈笑,一边说:这太扯了,比武侠还扯。我们长大了,就不再相信魔术。

其实我还知道,文学也很“扯”。

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曾经忽悠过全体人民好一阵子。导致我一堆一堆的师长甚至是同龄朋友,都迷信“铅字拜物教”。譬如我年届八十的姨父,刚刚自费印了一本诗集,手书“敬请惠存雅正”,亲朋好友均遭派送,概莫能免。早年大学里,校园外尚没有很多酒吧、KTV,也没有大款、豪车出没,在摇滚青年、民谣小生走红之前,留着长发的苍白诗人,他们军大衣里揣着的脏兮兮的油墨刻印出来的文艺诗刊,才是泡妞的大杀器。只是很快大家就都明白了,印刷术用在印钞机上,比印几个文学铅字性感得多。

十余年前,我在多伦多一家银行做合规官,职责是检验业务是否符合监管规定。在我的卑微生活亦趋合于普遍规律之时,某种焦灼不安让我胡诌出了几篇武侠小说。起手故作低调,其实包藏野心。我知道武侠很“扯”,也知道文学“扯”,但是可以偷偷夹带私货,妄图趁人不备,嵌进一些宏大叙事。然而,故事写完了也发表了,于我合规中矩毫不出色的人生,并没有带来半点变化。回头读旧作是件尴尬甚至残忍的事情,必须承认确实还稚嫩,败笔甚多,胜笔甚少,我的宏大叙事渺小得没有什么回声。

所幸我后来就消停老实了。八年前回到北京,不再做很“扯”的事,脚踏实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渐渐成为一个面目模糊的成功人士猥琐大叔,不再相信什么宏大叙事的魔术。那些曾经的很扯的岁月,也会在某些怀旧老歌、青春电影、发黄的照片、校友微信群等场景中被偶然记起。可一旦当我义无反顾赴刑场一样回到柴米油盐、数据报表中,就立刻会把这些记忆通通掸掉,像掸头皮屑。

直到去年的某一天,两位俊朗倜傥的“90后”帅哥告诉我,我当年这些很“扯”的文字,有可能被他们印成书。我觉得,某种邪恶的焦灼不安又开始在我的老心脏里滋生了。

按照设计,本书的主人公吴戈出生于1418年,距今恰好六百年。吴戈七十四岁的时候,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15世纪之后人类制造的变化,比此前智人近万年文明的总和还要多;而中华文明亦在那个时候开始被西方超越。在我出生前一年,林彪坠机身亡,可以说,我生命的这四十余年,中国的发展比之武侠世界里经历的数千年之累计改变都要巨大。至于我提笔写作的十余年前,则还没有智能手机、淘宝微信,更没有共享单车、王者荣耀和比特币。我年轻的时候喜欢托尔斯泰雨果、王朔余华,当然也喜欢金庸古龙;未到十六岁的女儿喜欢《波西·杰克逊》(Percy Jackson)、复仇者联盟,但也开始喜欢严肃文学,已经在读卡尔维诺、昆德拉、石黑一雄。

世界漂浮在不断加速的眩晕之中,每一天,都有无数巨大的崭新蜂拥而至,亦有无数褪色的过程和结果被弃如敝屣。在这无数巨大的崭新面前,我真的不是很确信,自己十余年前留下的这些很“扯”的东西,是否还有一些痕迹不肯褪色,能令路人稍加驻足。

但我可以确信的是,在这一加速剧变的世界里,不变的是人性。从女儿身上我看得到小时候的自己,这正是我们热爱这个世界的原因。如果想要自己的武侠不那么“扯”,一定要找到某种大于武侠的文字;如果想要自己的焦灼不安得到驯服,则一定要找到某种大于“自己”的意义。要让自己重新相信,确实存在某种魔术能点亮人性。

在找到这些东西之前,只能权且让自己再很“扯”一次。

杨虚白

2018年1月12日

精彩书评

孙 晓 《英雄志》作者

从京城到留都,杨虚白描绘了一个奄奄一息的世界,他把所有的控诉埋葬到了武侠里,奋力挥出了一戈。

挥戈,是武侠界里的《万历十五年》,值得细细品味!一看再看!

燕垒生 《天行健》作者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杨虚白兄以诗人之姿著武侠小说,笔下的吴戈以不羁之气,一洗黄三太、黄天霸、展昭、白玉堂这类国家公务员的拘束,纵不似虬髯客、聂隐娘、古押衙一般蔑视现实礼法、锋芒毕露,终带有几分我来也、懒龙一枝梅等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的潇洒。

木剑客 《今古传奇·武侠版》前主编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亦在一言一行,微末之中。《挥戈》无疑是当代武侠圈不容错过的武侠中篇系列。

【读者评价】

在这个传媒时代,我们见惯了吸睛的标题,和动辄百万言、千万言的网络小说。注意力千疮百孔,就像被疲劳轰炸过的废墟。相形之下,《挥戈》是一种不求闻达的写法,甚至没有取一个更利于传播的书名。它的篇幅短,外延却广而深。它包含了作者深沉的心事和思省,包含了对历史和时代的审视,也包含了个人与家国的命运。一本书合上之处,就是思想开始之时,这是《挥戈》之成就和意义所在。

——秦萤亮

大侠们生来就是要拯救世界的,磨难与挫折,也不过只是为日后的“大圣归来”增添更多的光彩。可吴戈不同,吴戈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武侠主角。我们无从知晓,那位近乎无所不能的少年捕快,为何成为一个油嘴滑舌、低贱邋遢的杂耍艺人;我们无从知晓,在书页的背面,在读者目光不能及的空白的笔墨下,他究竟经历了什么。我们能知道的,是如同郭靖永远不会成为韦小宝那样,吴戈永远只能是吴戈。

——肖雄文

《挥戈》系列确实是当代上佳的小说,或者更严谨地说,是我看过的武侠中篇。

——李让眉

挥戈系列是我心中当代不可多得的武侠中篇,杨虚白的书,内蕴深刻,语言风格朴素内敛,而宝光自蕴,实在是我相当想达到的一种写作状态。

——知乎 夜小紫

小椴提出过“从绝处多武侠”,但是他没能落实;《挥戈》是从“小处读侠气”,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读起来却动人心魄,他做到了。

——微博 孔鲤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了,总会时不时想起一个叫吴戈的人,脑海里的形象有时是骑马的青年人,有时是落魄的中年汉子,有时又是青涩的少年郎。

就算当时很年轻,看完挥戈系列,沧桑感跃然纸上。时至今日,偶然想起吴戈,那种感觉,就像抽完一支烟,烟气都被扇走了,然后你去干别的事,不经意间摸了摸鼻子,还能闻到淡淡的涩味。

——知乎 Tawen

《挥戈》初读还是刚上大学那时,从小受孔孟仁恕教育的自己也碰到了很多关于自身道德标准、底线的问题,很多问题很迷茫,不知是否要随波逐流,这本书带给我一些信心,来坚守自我。

《挥戈》结构精巧,情节合理,文中矛盾激烈却可控,文字白描居多,有些像燕垒生的风格,却又多了一份圆润,更加流转自如,返璞归真。

——知乎 David ZHAO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挥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虚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99319
开本 32开
页数 3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1
出版时间 2018-06-01
首版时间 2018-06-01
印刷时间 201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70
CIP核字 2018051127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0.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