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寻找白头叶猴(我的七彩大自然)
内容
编辑推荐

刘先平,曾经两次横穿中国从南北两线止进帕米尔高原;三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四次探险怒江大峡谷;五上青藏高原。2010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跟随探险家聆听大自然之歌,《寻找白头叶猴》既有故事的有趣生动,又充满散文的诗韵与哲理,更加入了作者亲历的奇闻奇遇,为小读者打开了一扇窗。

内容推荐

“我的七彩大自然”系列是作者(刘先平)最新创作整理的短篇作品集。在《寻找白头叶猴(我的七彩大自然)》中,作者以自己独特的经历书写着祖国瑰丽的山河美景和惊险而充满趣味的旅程:路遇雨林中伸出的野象的长鼻,与大熊猫零距离接触,穿越神秘的怒江大峡谷,探访有趣的“大象学校”,领略柴达木盆地盐湖的奇妙……《寻找白头叶猴(我的七彩大自然)》既有故事的有趣生动,又充满散文的诗韵与哲理,更加入了作者亲历的奇闻奇遇,为小读者打开了一扇窗,由此认识自然,探索奥秘感怀哲思。

目录

盐湖藏宝

五彩戈壁

幽默盐湖

百味之王

发现藏宝

地质奇观

美丽的西沙群岛

——水母,美丽的杀手

寻找白头叶猴

遭到猴群围攻

原来是暗算

猎蜜人

蚬木王

黑蜂旋起蘑菇云

奇特的蛤蚧

初探白头叶猴

新酋长的行为

高高的红楠

试读章节

五彩戈壁

由德令哈西行到格尔木有两条路。我们舍弃了青藏公路线,方向却基本上与青藏铁路线一致。

出了怀头他拉草原,景色陡然大变:草稀了,石头多了,绿色少了,灰褐色笼罩着荒野。天显得更蓝,云显得更白。

山峦突起,没有一棵草,只有灰头土脑嶙峋的岩石、流石滩、砾石……虽然各具形象,都有个性,但却个个沧桑,像参禅悟道的哲人,只是默默地沉思。

阵阵热风扑面,感到身体正在被蒸发。路也突然钻进了山沟,在两边大山的挤压下,令人无端感到憋屈。

路旁突然窜来一只精瘦的狗样的动物,追着我们的车狂奔。黄土土的,只是臀部一块黑斑,在上下跳跃。我们猜测那是什么野兽,大约是孤独难耐,误将汽车作为比赛或交往的朋友。否则,在这荒漠中,哪里会有如此的兴致?

只一小会儿,它的劣势就显出了。师傅却将车速减了下来。它又鼓足劲头,奋力来追。再加速……他也想为单调的行程制造一点儿乐趣吧。

一声长长的啸声传来,它放慢了脚步,回头。是狗。这才发现,在灰褐色的山上,在灰褐色的岩石中,有着羊雪白的身影。牧民正在召唤那狗。

羊群的出现,表明了在这看似沉寂的戈壁深山中,应该还有着另一样的绿色世界。

在瀚海中长途跋涉,好的心情如甘泉。真的,远方蓝天下有片银光闪亮,是云?

不,是雪。

尽管它只是山顶上的一小片,却是生命的光辉!车厢里荡起了欢声笑语。

师傅说,那是祁连山的雪。

大自然总是将一切作了巧妙的安排,山下也闪起了银光。一圈的银白,围住了一汪清亮亮的水,绿草又在银白的圈外镶起。

柴达木盆地中的盆地——小柴旦湖光芒四射地躺在前方。凭着经验,那银白的是盐的晶体。

它是盐湖。

君早想停车拍照片。师傅说,等会儿有更好的角度……真的,又有一个大湖正在前方招手——大柴旦湖。

地图上标的是小柴达木湖和大柴达木湖,难道“柴旦”与“柴达木”同义?司机无法回答君早的问题。

还未进人大柴旦,绿树——高高的杨树已如旗帜。戈壁中突然出现了绿洲,喜悦像清泉涌上心头。行走在杨树的绿荫里,身心都舒坦极了!

突然飞来几声鸟鸣,我们个个都驻足倾听——如天外飘来的仙乐。

工委的老韩正等着我们,他是老杨的朋友。

大柴旦原是几户人家的居民点,是古丝绸之路茶马道上的一个驿站。20世纪50年代,勘察队员们来了,石油大军来了,带来了探索者的欢声笑语,带来了生命的歌唱。现在,这里已是海西州所辖的大柴旦工委(县制单位)所在地,柴达木盆地核心区的著名重镇,汇聚着南来北往、东奔西走的建设者们。

青翠的杨树林带为主街区,两旁商店林立。

老韩盛情邀请我们去温泉洗刷风尘。P2-5

序言

银亮的阳光,其实是七彩的,她融合了红、橙、黄、绿、青、蓝、紫,才给了万物能量,才成了生命三要素之首。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我跟随科学考察队或独自在大自然中探险,三十多年来在寻找什么呢?朋友们常常问我,我也常常自问……

我的故乡在巢湖边,三十多年前写的《童年花絮》中记录着那时的思绪:

“这个充满生机、熙熙攘攘的湖边世界,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撒了无比深厚的爱的种子。此后,我常常去崇山峻岭、大漠戈壁、雪峰冰川及江河湖海,寻找生出的绿叶,开出的紫色小花,飞出的鸟群,起航的白帆以及五光十色的幻想。”

经过三十多年日月的陶冶,渐渐醒悟,我,是在寻找大自然的色彩——山川河海、野生动植物以及人生的光华。山川河海是七彩的,野生动植物是七彩的,人生是七彩的。但只有七彩的大自然和七彩的人生相互辉映,世界才无比精彩。

自1978年重新拾起笔来,致力于大自然文学的创作,是从描写在野生动物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开始的。写作中我不时思索着大自然文学的种种。当写完《云海探奇》、《呦呦鹿鸣》、《千鸟谷追踪》、《大熊猫传奇》四部长篇之后,曾作了一段时间的思考。

面对世界各国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文学,以及数年来创作过程中的感受,我创作之初的愿望逐渐鲜明和强烈: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自然文学,将中国的大自然、丰富多彩的野生生物世界谱写成壮美的诗篇、回荡在天宇的乐章。也即是说:大自然文学不仅要有长篇小说,还应该有多种文体,多样性才是丰富的表现。朝这个目标努力的基础,必须用自己的双脚去认识大自然,亲身体验中国大自然的特殊风韵和底蕴。

于是,我把考察(认识)大自然看作第一重要,然后才是把考察、探险的所得写成大自然探险奇闻、奇遇。希冀充分以真实性的魅力,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奇妙的自然世界。这比结构一个充满惊险离奇的故事困难得多,因为在大自然中探索,并非每天都会发生充满刺激的事件,或有新鲜稀奇的发现,更多的是只有自己才知道的长途跋涉的艰辛、危险中的战栗、难耐的孤寂。因为四部长篇小说已得到了评论界的好评,我对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已有了感悟,现在又要去进行新的尝试:这无异于给自己出了难题。

我喜欢创作上的难题,它往往能调动生命的全部力量去迎接挑战,去探索;无论是成功或失败,生命都将更加充满活力、闪耀光华。

于是,我走向四川、云南、福建、贵州、黑龙江、新疆、海南、广西……大漠戈壁、雪山冰川、江河湖海。面对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美丽和被破坏得支离破碎的山河,我被激起了无限的悲愤、忧虑。

我生长在巢湖边,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但是,在城市的周围已很难看到一条没有被污染的河流。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巢湖已是一湖臭水。饮水安全已严重威胁着生命。

水是生命的源泉。

我国的水源在西部。西部是我国生态关键区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先是探索水之源江之源,1999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5年五上青藏高原,到达珠穆朗玛峰海拔5200米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林芝的雪山银峰下的巨柏群……特别是2000年,先是探索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再追随澜沧江大峡谷,由青海转入西藏,再进入云南金沙江大峡谷、三江并流地区,历时两个月。

江之源在高山,在雪峰、冰川。那么山之源又在哪里?为了探索山之源,2004年、2005年,我又两次横穿中国,从南北两线,走进万山之祖帕米尔高原。  多次穿行于横断山脉,有时带着马帮、帐篷露宿在无人区。寻找大树杜鹃王、银杉、滇金丝猴……我见识到了奇妙的生物世界,少数民族异彩纷呈的文化。仅就为了进入独龙江(地处缅甸、西藏、云南交界处),就历经了1998年、2002年、2006年4月、10月四次怒江大峡谷探险,这才终于到达这个独特的野生生物世界。大海占据了地球的三分之二。于是2011年,我又走向蔚蓝的大海,乘船穿梭在西沙群岛之间,领略着海洋生命的奇妙,大海的美丽与壮阔……圆了几十年的梦想。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腿和脚就有着极高的赞誉——量天尺。正是在丈量大地、探索祖国大自然的神秘中,我逐渐领悟到生态平衡的意义:“首先是‘人’的本身的生态平衡,这主要是指一个人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的平衡,精神和物质的统一;再是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最高的境界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共存——天人合一。”(“刘先平大自然探险系列”的《前言》。2001年)建设良好的生态与和谐的社会,则必须树立生态道德。当人们尊崇生态道德,以其修身济国,和谐之花才会遍地开放。如同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彩融合为一体,世界才有了阳光普照。

说得简单一点儿,生态道德就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准则。人类五千年的文明史,已规范了很多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准则——道德。但尚没有较为系统的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法则。究其原因,历来人只把大自然看成属于自己的财富,在“大自然属于人类”的误区中走得太久。尊重一切的生命、感恩自然、热爱自然……并未列入我们现有的道德范畴。直到大自然施以惩罚,环境危机压力愈来愈大,人类才被迫重新审视与大自然的关系。审视的结果令人震惊:人类是属于大自然的,人只不过是大自然万千臣民中的一员,必须扫除唯“人”为大的狂妄。没有了大自然——失去了家园,人类将怎样生存?这个认识上的飞跃,是人类认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章。环境危机是后工业化时期才愈加显现的,全世界都在寻求解决的办法。生态道德的建立,或许不失为一剂良方。当然,构建生态道德的道路是漫长、艰难的,需要启蒙和培养。

因而我对自然的观察,就具有了另一种视角和另一种含义——实际上是和大自然相处,融入自然,相互对话交流……探索的过程——通往沙漠深处的红柳、滂沱大雨中飞入胸膛的小鸟、青藏高原毁香跳崖的麝、天鹅湖畔麝鼠的城堡、柴达木盆地盐湖的奇妙、寻找大树杜鹃王的诡异、南海红树林中的蛇鳗、雨林中伸出的野象的长鼻、进入箱式峡谷寻找黑叶猴王国、寄居蟹对居所的选择、海螺跳跃追逐猎物、鲳鲼跃出大海在空中产下幼鱼……往往比结果更有意义。发现过程的艰辛,自有一种蕴藏在平常中的特殊魅力和快乐!

我将它们结构成一篇篇真实的故事,发表在《人民文学》、《当代》、《儿童文学》等报刊上。之后集合为《山野寻趣》、《东海有飞蟹》、《黑麂的呼唤》、《黑叶猴王国探险记》、《胭脂太阳》、《夜探红树林》……努力展现隐藏在森林或大漠深处的野生生物世界、神秘的大自然、人类为保护自然做出的努力,宣扬着生态道德。

评论家认为,这些作品既有小说的情节,又有散文的诗韵与哲理,更有亲历感的真实,是作家独创的文体。

大海并非只有蔚蓝,真实的海洋闪烁着红、橙、黄、绿、青、蓝、紫,花朵、果实——生命本质的表象——异彩纷呈,金丝猴以斑斓的面孔呈现,昆虫的色彩则是最为丰富、难以想象。阳光在三棱镜下是七彩的,这说明只有七彩的融合,才进发出无限的光芒。

因而,我给大自然探险奇闻、奇遇的短篇集取名为“我的七彩大自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寻找白头叶猴(我的七彩大自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先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756331
开本 32开
页数 1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4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47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