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汽车安全发展报告(2018)/汽车安全蓝皮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汽车安全蓝皮书”是关于中国汽车安全发展的年度研究报告,自2014年第一册报告出版以来,便受到了汽车业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编著的《中国汽车安全发展报告(2018)》是在国内部分汽车企业以及众多汽车安全领域的资深专家的鼎力支持下,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多位研究人员及行业内安全领域专家共同撰写完成。
《中国汽车安全发展报告(2018)》下设“总报告”、“宏观环境篇”、“标准法规篇”、“技术研究篇”、“优秀安全产品研究篇”、“借鉴篇”、“专项研究篇(行人保护篇)”和“专项调查篇”八个篇章。
总报告综合阐述了2017年中国汽车安全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以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通过对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提出道路交通设施隐患是交通事故的重要致因。同时,对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系统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宏观环境篇从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模式转型、道路交通安全源头治理、城市交通畅通与安全、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道路交通安全的持续改善措施。并基于道路交通事故的典型案例数据,分析了当前交通设施隐患存在的特点、对于交通安全的危害,以及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标准法规篇首先对C—NCAP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全面介绍了C—NCAP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并且对2018年版规则的要点进行分析。同时,从法规层面介绍了营运客车主动安全系统的检测技术、检测方法及评定方法,并对目前营运客车主动安全技术的技术路线做出总结。
技术研究篇介绍了在交通冲突场景构建方面的发展状况,通过实际危险工况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虚拟场景构建和测试验证来提高汽车主动安全产品的研发效率和设计质量。从多个方面阐述群体智能算法及其在车联网信息安全方面的具体应用。同时对动力电池安全性测试评价技术、钢铝混合车身结构开发中的关键性技术等进行研究分析。
优秀安全产品研究篇从车身结构、约束系统、行人保护、主动安全等方面介绍了SUV车型的整车安全性能开发情况。
借鉴篇介绍了欧洲联盟对汽车产品市场准入建立并实施的协调、统一的管理制度和相配套的技术法规体系及具体的项目,以及该制度和体系在整个国际汽车市场的巨大影响力。
专项研究篇(行人保护篇)从道路交通环境与事故情况、主要地区和国家行人保护评价体系、行人保护技术发展等方面系统性、综合性分析了汽车行人保护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专项调查篇从多个维度对视野改善类和操控避险类驾驶辅助技术市场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对先进驾驶辅助技术市场特点进行梳理,并对企业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此外,还研究了不同级别和不同系别车型的消费者对安全性的满意度评价情况以及对安全性的关注度情况。
《中国汽车安全发展报告》以编撰中国汽车安全领域最权威的出版物、向行业和社会公众展示汽车安全技术进步、普及汽车安全知识、引领中国汽车安全发展方向为目标,以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促进汽车安全技术创新与应用、为建设汽车强国贡献力量为愿景,汇聚主流汽车企业、权威专家的精彩力作。从社会科学角度,对中国汽车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旨在为汽车行业管理部门、研究机构、汽车和零部件企业、社会公众等掌握汽车安全发展情况提供全面的借鉴和参考。
作者简介
傅连学,高级工程师,1989年清华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工作至今,现任汽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汽车行业客户满意度调查总负责人。长期从事市场与政策的软科学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有关部门及国内外企业的大量研究工作。随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对消费领域的日趋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对汽车消费者、品牌与忠诚度等有着深入的研究。另外,受聘于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中心,定期参加国家年度火炬计划项目评审工作;受聘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是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目录
Ⅰ 总报告
1 中国汽车安全技术的系统化趋势【武守喜 戴淼 贺淑超 齐涛 路畅】
  一 中国道路安全现状分析
  二 汽车安全标准法规的进展分析
  三 中国汽车安全技术的系统化
  四 汽车安全性的市场表现分析
Ⅱ 宏观环境篇
2 2017年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发展情况及持续改善措施【刘君 胡雁宾】
3 道路交通设施隐患对事故致因的影响问题探讨【肖凌云 何宇桐】
4 2017年汽车产品召回现状分析【王文斌 臧金环】
Ⅲ 标准法规篇
5 2018年版C-NCAP要点解读【李维菁】
6 营运客车主动安全检测技术及评定方法【李韬】
7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功能安全研究【李珍珍 李波 付越】
8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方法在车辆功能安全开发中的应用【尚世亮 李波】
Ⅳ 技术研究篇
9 面向汽车主动安全的危险驾驶工况分析与交通冲突场景构建【刘兴亮 高博麟 宋攀】
10 轿车和SUV侧面碰撞安全开发策略【王福恒 伏小龙】
11 “群体智能”研究对汽车信息安全的影响分析【田大新】
12 动力电池安全性测试评价技术研究【王芳 林春景 刘磊】
13 钢铝混合车身结构开发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孟宪明 方锐 杨帅】
14 基于交通事故数据的中国汽车翻滚安全性发展研究【尤嘉勋 秦丽蓬】
15 浅谈汽车低速碰撞可维修性技术【樊华清 崔 东 方 锐】
Ⅴ 优秀安全产品研究篇
16 SUV车型的整车安全性能开发【谢力哲 王福恒 伏小龙】
Ⅵ 借鉴篇
17 欧盟汽车安全技术法规与管理体系【朱毅】
Ⅶ 专项研究篇(行人保护篇)
18 汽车行人保护技术发展综述【左培文 张立淼 王学磊】
19 车辆行人保护安全技术开发及未来规划【侍绍娟】
20 基于主动安全的汽车行人保护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于永志】
21 满足行人保护车型开发方法研究【仇磊】
Ⅷ 专项调查篇
22 不同细分市场汽车安全性表现及差异【贺畅 顾洪建 张衡 张春燕】
Ⅸ 附录
23 各国新车评价规程测试评价统计
Abstract
Contents
导语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编著的《中国汽车安全发展报告(2018)》以向行业和社会公众展示汽车安全技术进步、普及汽车安全知识、引领中国汽车安全发展方向为目标,以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促进汽车安全技术创新与应用、为建设汽车强国贡献力量为愿景,汇聚主流汽车企业、权威专家的精彩力作。书中分为总报告、宏观环境篇、标准法规篇、技术研究篇、优秀安全产品研究篇、借鉴篇、专项研究篇(行人保护篇)和专项调查篇、附录九个部分。
精彩页
“汽车安全蓝皮书”是关于中国汽车安全发展的年度研究报告,自2014年第一册报告出版以来,便受到了汽车业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编著的《中国汽车安全发展报告(2018)》是在国内部分汽车企业以及众多汽车安全领域的资深专家的鼎力支持下,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多位研究人员及行业内安全领域专家共同撰写完成。
《中国汽车安全发展报告(2018)》下设“总报告”、“宏观环境篇”、“标准法规篇”、“技术研究篇”、“优秀安全产品研究篇”、“借鉴篇”、“专项研究篇(行人保护篇)”和“专项调查篇”八个篇章。
总报告综合阐述了2017年中国汽车安全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以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通过对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提出道路交通设施隐患是交通事故的重要致因。同时,对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系统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宏观环境篇从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模式转型、道路交通安全源头治理、城市交通畅通与安全、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道路交通安全的持续改善措施。并基于道路交通事故的典型案例数据,分析了当前交通设施隐患存在的特点、对于交通安全的危害,以及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标准法规篇首先对C—NCAP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全面介绍了C—NCAP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并且对2018年版规则的要点进行分析。同时,从法规层面介绍了营运客车主动安全系统的检测技术、检测方法及评定方法,并对目前营运客车主动安全技术的技术路线做出总结。
技术研究篇介绍了在交通冲突场景构建方面的发展状况,通过实际危险工况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虚拟场景构建和测试验证来提高汽车主动安全产品的研发效率和设计质量。从多个方面阐述群体智能算法及其在车联网信息安全方面的具体应用。同时对动力电池安全性测试评价技术、钢铝混合车身结构开发中的关键性技术等进行研究分析。
优秀安全产品研究篇从车身结构、约束系统、行人保护、主动安全等方面介绍了SUV车型的整车安全性能开发情况。
借鉴篇介绍了欧洲联盟对汽车产品市场准入建立并实施的协调、统一的管理制度和相配套的技术法规体系及具体的项目,以及该制度和体系在整个国际汽车市场的巨大影响力。
专项研究篇(行人保护篇)从道路交通环境与事故情况、主要地区和国家行人保护评价体系、行人保护技术发展等方面系统性、综合性分析了汽车行人保护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专项调查篇从多个维度对视野改善类和操控避险类驾驶辅助技术市场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对先进驾驶辅助技术市场特点进行梳理,并对企业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此外,还研究了不同级别和不同系别车型的消费者对安全性的满意度评价情况以及对安全性的关注度情况。
《中国汽车安全发展报告》以编撰中国汽车安全领域最权威的出版物、向行业和社会公众展示汽车安全技术进步、普及汽车安全知识、引领中国汽车安全发展方向为目标,以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促进汽车安全技术创新与应用、为建设汽车强国贡献力量为愿景,汇聚主流汽车企业、权威专家的精彩力作。从社会科学角度,对中国汽车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旨在为汽车行业管理部门、研究机构、汽车和零部件企业、社会公众等掌握汽车安全发展情况提供全面的借鉴和参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汽车安全发展报告(2018)/汽车安全蓝皮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译者
编者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32701
开本 16开
页数 3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6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2018-08-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532
CIP核字 2018185770
中图分类号 F426.471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4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