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主编的《马一浮国学会讲》收录“浙大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自2013年以来举办过的学术讲座讲稿,讲座内容都是关于马一浮学术思想及儒学国学方面的研究,作者有杜维明、刘梦溪、陈来、龚鹏程等知名学者。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相较于同类书籍内容的通俗化、口语化,本书更学术化、高端化,聚集了儒学领域各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第二,相较于同类书籍的内容单一,本书除主讲人讲稿外还附有其与现场观众的优质问答。
图书 | 马一浮国学会讲 |
内容 | 内容推荐 吴光主编的《马一浮国学会讲》收录“浙大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自2013年以来举办过的学术讲座讲稿,讲座内容都是关于马一浮学术思想及儒学国学方面的研究,作者有杜维明、刘梦溪、陈来、龚鹏程等知名学者。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相较于同类书籍内容的通俗化、口语化,本书更学术化、高端化,聚集了儒学领域各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第二,相较于同类书籍的内容单一,本书除主讲人讲稿外还附有其与现场观众的优质问答。 作者简介 吴光,浙江淳安人。现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兼任浙江省儒学学会执行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国际儒联顾问等职。曾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儒家哲学片论》《儒道论述》《吴光说儒》等专著、文集;主持《王阳明全集》《黄宗羲全集》《马一浮全集》等多部古籍整理;主编《阳明学研究丛书》及二十多部论文集;曾应邀到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讲座200余场。 目录 马一浮学术的当代意义 马一浮与国学 马一浮新经学的基本特色 马一浮易学管窥 兴于《诗》终于《易》的成德之教 马一浮的心学思想 中华文明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纵论同学的体系及其核心精神 从国学智慧看治国之道 马一浮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其特点 儒学:本然形态,历史分化与未来走向——以“仁”与“礼”为视域 “新儒学”与“新儒学之后”——兼论“大陆新儒学”与“台湾新儒学” 从尧、舜其犹病诸到人皆可以为圣 从洪武到永乐——明朝的盛世之路 新文化运动史的一个侧面——刘师培与北京大学 论明清之际儒学的一元化倾向 层面结构 礼仪建设 话语体系——儒学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启示 怎样读《孙子兵法》 关于《诗经》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诗经》的“兴观群怨”及其艺术成就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马一浮国学会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光 |
译者 | |
编者 | 吴光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1886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9-02-01 |
首版时间 | 2019-02-01 |
印刷时间 | 2019-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34 |
CIP核字 | 2019005272 |
中图分类号 | B261.5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41 |
宽 | 17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