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沉浸在一幅幅古画中,同画家笔下的人物一起悲,一起忧;有时浮在现时的生活中,以这些古画做媒,把自己藏在心中的苦闷和忧伤嫁接,以此倾吐着对人世间情爱的怨和恨。
《但使相思莫相负》的作者周颖以赏析唐宋元明清几代传世绘画名作为依凭,尝试把古画中所透露的爱恨情仇和现实生活中的作者本人以及芸芸众生相互勾连照应,阐释出古画中的现实意义,最终传达了作者本人对人生对世事的感悟。
图书 | 但使相思莫相负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有时沉浸在一幅幅古画中,同画家笔下的人物一起悲,一起忧;有时浮在现时的生活中,以这些古画做媒,把自己藏在心中的苦闷和忧伤嫁接,以此倾吐着对人世间情爱的怨和恨。 《但使相思莫相负》的作者周颖以赏析唐宋元明清几代传世绘画名作为依凭,尝试把古画中所透露的爱恨情仇和现实生活中的作者本人以及芸芸众生相互勾连照应,阐释出古画中的现实意义,最终传达了作者本人对人生对世事的感悟。 内容推荐 不管是画中表现出的“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那种忠贞,还是描绘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执著,或是刻画出的“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时的落寞,都旨在诠释爱情持久这一恒定的主题。爱情不论怎样和人类形影相随是不用争议的。这些画,如果没有情爱也不会感动一代又一代人,也不会长传于世。 《但使相思莫相负》的作者周颖以赏析唐宋元明清几代传世绘画名作为依凭,尝试把古画中所透露的爱恨情仇和现实生活中的作者本人以及芸芸众生相互勾连照应,阐释出古画中的现实意义,最终传达了作者本人对人生对世事的感悟。 《但使相思莫相负》是一本散文集。 目录 人到情多情转薄 爱是甜淡的苦涩的痛 爱来去无言 一枝红艳露凝香 女人是一道风景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家从此成为一种忧伤 爱似一朵淡淡的梅 为了一个美丽的约定 有一种爱叫距离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一生一世的等待 爱已化做淅淅沥沥的雨 痛过才知情深 擦肩而过的永恒 左眼怀念右眼流泪 女人似花花似梦 一杯绿茶里浸出的泪 爱是一朵美丽的罂粟花 错过,就错过一生的钟爱 真爱是梦,亦真亦幻难取舍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猜猜你是谁的棋子 爱是生命中最绚丽的幻觉 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这一刻我读懂了爱 我在你的影子里等爱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迷失在画笔里的如花美眷中的唐寅 爱已化做高天里的云 爱情若只如初见 似水流年中空耗了如花美眷 活着,让生命拥抱漂泊的灵魂 爱除一份责任还要有一份担当 高山流水只弹于知音 有一种爱不能言弃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莫待无花空折枝 试读章节 山盟虽在,情已成空。如花似玉的女子,倚石而立,默默地读着似水流年;而又没有办法挽留,又无力抗拒。点点的忧伤、脉脉的凄清,皆由一个人独自承担。这是我读清代画家改琦《靓妆倚石图》后给我留下的一种感受。也许我所说的不是画家的本意,但我只能把我狭隘的感受称之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放弃一个爱你的人,并不十分痛苦;而放弃一个你深爱的人才叫痛苦。画中这位温婉美丽的女子,我想你一定属于后者;因为你倚石而立是在等待或是期待着什么,不然我不会从你那凝重的神色里读到你那遗憾和惆怅。 如果一个人整日面对着命运在情感的旋涡里盘旋,就难免生出无限的怨和无限的恨来。这怨、这恨又来源于深深的爱。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刘禹锡《竹叶词》) 思念也难抵时间的磨砺,感情和你如花的青春终会被时间零落成尘,只有回忆没有时间长短。 改琦画笔下的这位女子,也许和我情感经历有着相似之处。深陷情感沼泽里的人往往都愿意生活在虚幻的世界里,尤其是女人,女人多偏爱纯情故事和浪漫诗词。所以她的内心深处总有一块很净的空间,或者叫做第三地。 不知道,你相信缘分不?反正我信。 我和她相识是在她工作过的一家酒店里,是朋友请我吃饭,去了我们那个城市里较大的那家酒店,那天正赶上她接我们就餐的那个包房。 我不知道是她那柔弱似水的性情,还是她那生之俱来的充满磁性的语音吸引了我。反正这瞬间的接触,我的心里便油然地生出了那份和其他女性接触时从来没有的感觉。 记得那天她为给我们助酒兴,唱了一首“二泉吟”,那声情并茂的演唱和那如泣如诉的声调令我为之一振,那双透着忧郁和深婉情感的眼神,顷刻征服了我,让我瞬间放弃了对她起初的那种潜意识里的防范,冥冥之中对她产生了莫名的喜爱。 虽然,我的心里清楚,这些只是我们之间逢场作戏而已,因为她所从事的职业告诉我,她同我的关系是一种客观上的需要,不存在什么情啊意呀的诸类东西。但是,我还是抑制不住涌动的激情,鬼使神差地把她紧紧地搂进怀里。 回来后的当天晚上,我竟不知为什么异常地兴奋,一夜没能入眠。 此后,我有意地打电话找理由约她,也许是她所从事的职业的缘故,还是她的感情在这个阶段真的处于那么一种裂变期,或是由于我所处的地位和我所做的生意。总之,我全然猜不出她的心境,反正我一有应酬,她每叫必到。渐渐地我们彼此落入了那曾经荡起情感桨叶的爱河…… 照实说来,她是为了生计,或是逃避什么来干餐饮服侍工作的,她对人应该是“钱”字第一。但是我们交往中确实没有一点铜臭味。 慢慢地我悟出了两个不符合大众逻辑的理由,这其一,我想她是一种处于裂变期的女人。此时,人性本质处于那种焦渴和干燥期,一遇情火便会瞬间复燃。其二,我们真的像蔡锷和小凤仙那样知音难觅而又真的觅上知音了吗? 让我不能忘怀的是二oo四年仲夏,由于某种客观的原因所致,我被公安机关误认为涉嫌经济有问题,一度被隔离审查。她闻讯后,早晨还不到五点就跑到我被隔离审查的地方探望我。 记得那天早上我隐隐约约地听到了苦苦的哀求声,也许是她的真诚,还是那个看门公安出于一种对家属的同情,总之让她进来了。 她一见到面色憔悴的我,那滚圆滚圆的泪珠像断线的珍珠一样噼里啪啦地落下来,颤抖的手伸过铁窗牢牢地抓住了我的手,痛苦的呜咽、哽咽中,还时不时地用她那像哄一个孩子的语气,嘱咐这、嘱咐那。 至今还记得她说的那句话,她说:“亲爱的,你要保重身体,你的事业不能没有你,我不能没有你……” 人只有在最为痛苦的悲伤和最为欣喜的感动时才会落泪。当然,我们在这样特定的时刻,特定的场合,这泪同欣喜和感动无关。我想这泪一半是焦急、一半是心痛,还包含着一种真情的倾诉! 迄今,我每每回忆起往事时,我眼前都会出现她那滚圆滚圆的泪珠。我从这滚圆的泪珠中读到了一种爱,虽然这爱已经远逝,但每每回忆起来还是那样有滋有味。而清代画家改琦画笔下的那位女子,你的命运又怎样?我觉得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要选择放弃,只有放弃才能摆脱纠缠,放弃也许是一种解脱,不是吗?P22-27 序言 比生命还要持久的是爱情。 我平时愿意找上一点儿闲暇时间,游走于传世名画的长廊中,并喜欢在读这些传世名画时,做着各种假设和漫无边际的随想。 有时沉浸在一幅幅古画中,同画家笔下的人物一起悲,一起忧;有时浮在现时的生活中,以这些古画做媒,把自己藏在心中的苦闷和忧郁嫁接,以此倾吐着对人世间情爱的怨和恨。 我游走于千年古画,不是要溯其源,也不是要追其踪,因为我知道自己实难把握其脉络。在中国画这样悠久的历史中,在瀚若星辰的中国传世名画面前,我真是一知半解,更何况那些先人们深刻的美学思想不是我能够理解和能够读明白的。我没想求枝求蔓,只是借画之意信笔涂鸦地记录或是叫写一下自己的心情,真的别无它想。千万不要把我写的这些文字同什么历史和什么美学联系在一块儿。 借着这些传世名画写了一些与爱情有关的话题,不管牵强也好,附庸风雅也罢,有一点儿是真的,那就是我的每一篇文字都是饱蘸着我的浓浓深情写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生命是有限的,但是那些传世名画中表现出来的或是凄婉,或是缠绵,或是落寞的情爱是持久的、永恒的。 不管是画中表现出的“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那种忠贞,还是描绘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执著,或是刻画出的“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时的落寞,都旨在诠释爱情持久这一恒定的主题。爱情不论怎样和人类形影相随是不用争议的。这些画,如果没有情爱也不会感动一代又一代人,也不会长传于世。 爱不死、人间情爱永恒! 周颖 2008年8月20日于吉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但使相思莫相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08305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2 |
出版时间 | 2011-02-01 |
首版时间 | 2011-02-01 |
印刷时间 | 2011-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