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彼岸花/安妮宝贝时期作品
内容
编辑推荐

庆山的《彼岸花》是一部长篇小说,以都市情感为题材,以现实情节和电影故事叙述两条线索,交错发展。主体共分为“乔”、“南生”、“散场了”三个大部分。乔是一个独自在上海生活的年轻女子,隐没了历史,以写作为生。乔邂逅在咖啡店当班的女孩小至,在经历过生活的磨损之后两个人彼此失散。开音像店的卓扬是乔在这个城市里认识的第二个朋友,她以为他能够带给她温暖的家的概念,但无疾而终……第二部分“南生”就是乔的电影故事。在第三部分“散场了”里面,讲述乔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遭遇生活里再次的颠簸起伏,渐渐感觉疲惫。她和森去了东海上的一个小岛……

内容推荐

乔是一个写文字的女人,略带点神精质,总在这个世界上寻找着一些可能并不存在的东西。她写了一本小说,说的是关于一个叫南生的女子的故事。南生爱上了自己父亲的情妇的儿子和平,和平却不愿负载这份过于沉重的爱,南生选择了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来结束两人的这种关系。乔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可以称作男友的森,森在最后告诉乔:你要的是彼岸的花朵,盛开在不可触及的别处。《彼岸花》是安妮宝贝(即庆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乔和南生都是刚出道不久,带着浓厚的学生味。书中以他们为主线,辗转于上海、杭州、南京、广州等城市,生活、工作、爱情,复杂多变,他们的命运也一样。

目录

Side A 乔

 咖啡店里邂逅小至

 音像店男人

 森的一块硬币

Side B 南生

 山顶上的女孩

 林和平

 童贞的过往

 南方爱情

 流离

 除夕

Side C 散场了

 一个人的生活

 某种结束

 去往别处的路途

试读章节

我是乔。这一年春天,我在上海。

每天在家里写作,同时为数家杂志撰稿,写专栏。让每个字产生反映精神、兑现物质的价值,说来这应是我唯一的谋生技能。收入虽不稳定,但维持生存尚可。

这种生活在旁人的眼里,也许过于随性及缺乏安全感。但对一个长年没有稳定工作且不愿在人群里出没的女子来说,就好像是潜伏在海底的鱼。有的在几百米,有的在几千米,冷暖自知,如此而已。

我是一个生性自由散漫的女子。或者换个角度来说,是一个自私的人。所谓自私的标准是:只按照本性生活。放纵自己不好的习惯:比如长时间睡觉,去附近的酒吧买醉。沉溺于香烟和对虚无的对抗。神情困顿,装束邋遢。常常席地而坐,咧着嘴巴放肆大笑。有时过分敏感,所以和很多关系格格不入。但对身边的人和事没有太多计较。

不计较与其说是宽容,不如说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我对这一切并无兴趣。我漠视除自己关注和重视之外的一切感觉和现象。不容易付出。有享受孤独的需求。

也许这一切特性注定了我只能选择写作。它能让我采取合理的方式逃避某种现实和喧嚣。虽然感觉中,被长期性抑郁症所困扰的人才会从事这种职业。

四月上海依然寒冷,但能够感觉到春天循序渐进。

有时在某一个下午,突然有心情。坐公车出去观望城市的春天。坐最后一排空荡荡的位置,把脚搁到舒服的角度。当车子慢腾腾地行进在因为修路而交通堵塞的马路上,就可以悠闲地欣赏窗外的春光和艳丽女子。平静午后,陈旧的欧式洋楼,晒满衣服的院子,露台的一角开出粉红色的蔷薇,梧桐树的绿色叶片闪烁着阳光,路边英俊的法国男人,在阳光下面微微眯起眼睛,脸上有茫然而天真的神情……

我的快乐都是微小的事情。就像以前曾经喜欢过的一个日本乐队的名字。它叫EveryLittleThing。细节是组成幸福的理由。喜欢简单生活。做喜欢的事情。住在喜欢的城市里。最好还能遭遇到喜欢的天气,喜欢的男人和女人。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不会有任何复杂的借口和理由。

这是我信奉的生活原则。

小至出现的那个下午,是个晴天。上海春天的阴冷常常会持续很长时间,在某些时候几乎足够让人丧失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可是那天的阳光非常好。金色的阳光似乎能穿越胸膛,抚摸到僵硬的心脏。如同一次重生。

小至说,我们去买DVD。很好的阳光就闪烁在她的头发上。她的头发很凌乱,潦草的,略显褐色,像一大把松软的晒干的海草。一点点化妆也无的女子,穿一件灰黑的棉大衣。里面是黑色厚棉T恤,手腕上系一根红丝线。她穿得很少。然后习惯耸起肩膀做萧瑟的样子。微笑时眼睛和唇角有甜美弧度。平淡年轻的面容散发出薰衣草般的清香味道。

我说,你喜欢什么片子。

太多了,说不清楚。我对它们没有喜欢或不喜欢的选择。演员有JeremyIrons。喜欢他的眼神。

什么意思?

隐晦,湿答答的。

他最近好像有张新片子对吧。

对。《卡夫卡》。可以去找找。

不奇怪她和我有相同的爱好。虽然JeremyIrons看过去只是一个孤僻的男人。有着英国人常有的狭窄的瘦脸。鼻翼两侧深长的纹路,一直延伸到唇角。在东方的命相书里,这样的纹路代表着痛苦的隐忍,称之为法令纹。

网上查阅的资料:十三岁寄读于谢尔蓬的一所学校。早先立志当一名兽医,可后来读了大量戏剧书籍,认为舞台更适合于他。来到布里斯托尔,加入老维克剧院,跟彼得·奥图尔一起演出。一九七一年进军伦敦,先是在街头演出,后在舞台与荧屏上献艺。七十年代后期,开始成名。

雨水绵绵的城市,长年不见阳光。每一棵树都会滋生出潮湿的霉菌。他在夜色的大街上神情潦倒地独自行走。神经质的美感。手指修长,脸色苍白。在主演的电影里,大部分都容易陷入病态的畸恋。他喜欢纵身扑入,虽然姿态优雅,依然常常溃败到底。他的情欲是黑夜中的潮水,汹涌盲目,但是并不肮脏。只是那种无声的绝望,一丝丝,一缕缕地,从他的皮肤,他的头发,他的手指散发出来。渗透在空气里。消失在时间里。

我们收集他所有的片子。《蝴蝶君》《洛丽塔》《爱情重伤》《命运的逆转》《中国匣子》……然后在我的租住屋里,一边喝威士忌加冰奶酪,一边看至深夜。

相信喜欢他的女人会有很多。那些心里有阴影的女人,看着他的眼神,会觉得满足。就好像一间阴暗的屋子,它不是盲人般的黑暗,它是阴暗。安全地,小心翼翼地收藏起自己的欲望。也许这就是区别。多一点就变成了恐惧。少一点就丧失了秘密。我想,我和小至就是这样难以控制自己的女子。

P3-6

序言

2000年1月,出版第一本书,短篇小说集《告别薇安》。这本书集结了我在1997、1998年期间写作的故事,大多是在一夜之间随意写完,如同一个文字游戏。包括当时随兴而起的笔名,安妮宝贝。那时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

很多人写着写着就不写了,或者渐渐消失不见。我一直在写,写了十六年,直到此刻当下。我也已说服自己相信,人的一生,会有需要做的一些事情。我来到这个世间游玩一遭,一直在认真和专心对待的,有写作这件事。

2014年,这些以往的书版权到期,重出单行本。

小说系列,是短篇小说集《告别薇安》(2000年1月),长篇小说《彼岸花》(2001年9月),长篇小说《二三事》(2004年1月),长篇小说《莲花》(2006年3月)。长篇小说《春宴》(2011年8月)单独发行,不收入这个系列。

散文系列,是《八月未央》(2001年1月),《蔷薇岛屿》(2002年9月),《清醒纪》(2004年10月),《素年锦时》(2007年9月)。《眠空》(2013年1月)单独发行,不收入这个系列。

回头一望,所有小说作品的内容,未曾脱离过爱欲、死亡、思省、探寻这四个主题。我关心的是人内心的问题,有时对声色世界兴趣不够投入,对时代和大话题也没有兴趣。但实际上并没有区别。色是空,空是色。在故事中一个小人物的生涯中,物质世界和大小时代一直在刻下它们的烙印。这些生涯也最终归于无常空寂的洪流。一切殊途同归。

在散文里,我写的都是自己的记忆和观察。散文更温柔也更危险一些,因为我通常会直接站在文字的前面,没有任何隐遁。

在变化的是写作的心态、技能、思考与阐释的深度。从《告别薇安》读到《春宴》,或者从《八月未央》读到《眠空》,仍有很多跳跃式的区别。有些作者二十多岁一出手即不凡,并且把这种不凡一直定型到老去。我不是这种模式。刚出来时无知无畏,文字颓废、即兴、放任、一意孤行。之后一路跋山涉水,山高水远。渐渐觉得远处更远,高处更高,自己更微渺。

有些人的文字是跟着自己的心走的。我以文字追踪自己的生命。

在《莲花》之前的早期作品里面,这颗心还曾有很多困惑、疑问、悲伤、负担。写至《莲花》,看到了一些重要的事情。《莲花》仿佛是一种开启。到了《春宴》《眠空》,感觉获得更多自由。其间从此地到彼地,走了很多年。但我并不感觉虚度。也没有任何抱悔或遗憾之意。

其间,我把很多时间给予了生活的尝试和动荡,并且把这些变化,与无数目的不明的旅行,一一写在文字里面。我的性格,一贯不喜欢逃避或退缩,对任何人和事,总是选择直接迎面上去。书里的人也大多这样处事。但这并不是在写我自己的故事。在文字里,有很多人的故事和回忆。

我们与任何一个他人其实都是彼此组成,彼此融化的。情感、精神、追索、实践的方式也是平等如一。所以人与人之间,不管如何相隔,最终能够相会,并在心的深处产生深深的连接。在一个故事里读到自己并不奇怪。如果尝试用真实而感知的心去写作,看到的也会是整个世间或所有心灵的存在。而不纯粹是一种个人化虚构或想象。这里面有许多隐藏或直率的真意。

这十多年,一路前行,身上聚集了各种判断、定论、争议、是非。但那些试图贴在我身上的标签或各种折射,对我来说,从未显得重要,比过往云烟还要淡薄。每个人各取所需,在一部作品里,看见的不过是自己的心。心心相印也好,南辕北辙也好,都是极为自然的反应。书只是一面镜子,在阅读之中,用以照见自己。我也一直试图以文字成为自己的镜子,走到和照见自己的更深处。

如今重新出版,再次翻阅旧作,早期的一两部作品的确不是很成熟,但大概有它们自己的语言和性格。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在这些作品里面,看到自己的心路历程,挣扎与实践,点点滴滴,细微如实。与文字一路冲刷磨砺,穿过大河,想汇入大海。

我始终认为,生命该如何真实而尽力地度过,是对我们来说唯一重要的问题。而思考、创作、行动、阅读,这些推动我们。

谢谢你们陪伴了我那么久。我会继续往前走,心无旁骛,心有自在。

从二十余岁写到如今,已近中年,现在名字改为庆山。

庆山

2014年4月6日 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彼岸花/安妮宝贝时期作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庆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026601
开本 32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4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2014070030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0
14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7: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