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泰山天下安(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一座屹立东方的圣山,一部通古鉴今的后书,一轴风光无限的画卷,一阕洗礼灵魂的神曲!

本书系统论证了泰山与天、地、人、儒、释、道、社稷、民生的关系,融入了有关的泰山历史、文化、文物、风光、石刻、人物、宗教、风物等方面的精华,对泰山、泰安的国泰民安文化进行了高度概括和系统总结。

内容推荐

如果说,有哪一座山,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衰紧紧连在一起,那就是泰山。

泰山记载着华夏民族的发展进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反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精神的载体。在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中,国泰民安文化是最突出的主题。从外部形态上,泰山雄伟、高大、稳定、宽厚,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理念;从文化内涵上,无论是帝王封禅,还是文人咏叹,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民俗崇拜,无不激荡着“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安如泰山”的主题。“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匾额或题字,在东南亚和其他华人世界的祠庙会所中,触目皆是,这是海内外华人对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祈祷与渴望。

愿这本书在您欣赏和了解国泰民安文化的同时,也把平安带给您!

目录

第一章 天地同攸

第二章 帝王封禅

第三章 仁者乐山

第四章 天门长啸

第五章 人间天上

第六章 普照禅林

第七章 洞天福地

第八章 万邦瞻仰

第九章 国泰民安

试读章节

泰山——与天地同生的古老大山

泰山有着悠久的成山历史。那么,泰山是何时开始形成的呢?泰山及其岩石成因的研究,早在19世纪末就为中外地质学者们所重视。过去有的学者就根据组成今日泰山的最主要的岩层——泰山杂岩的同位素测定的绝对年龄为25亿年,认为是太古代的泰山运动使该地区抬升成为陆地后,又遭受长期的风化剥蚀、侵蚀作用而成,遂定泰山为距今25亿年或更早一些就开始形成。2006年5月,泰山地质公园学术报告指出,泰山主峰岩体中获得大干30亿年的锆石捕获晶,初步估计其中最老的一块年龄至少34亿年,表明泰山岩石的形成时间有可能推到30亿年之前。但泰山山地的形成,主要是在中生代强烈的燕山运动的影响下,随着整个鲁中南山区发生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而迅速上升,才结束了海陆交替的地质发展史。今日泰山的基本轮廓主要是喜马拉雅运动所形成,又在燕山运动所形成的断地山地基本骨架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其后期的构造运动是受燕山运动形成的断裂系统所控制。距今约1亿年前的中生代晚期,由于太平洋板块向亚欧大陆板块挤压和俯冲,泰山在燕山运动的影响下,地层发生了广泛的褶皱和断裂而形成泰山穹窿。在频繁而激烈的地壳运动中,泰山山体沿着一百余公里(自今莱芜至泰安)的泰前大断裂快速抬升,并且隆起的过程中遭受风化剥蚀。这时,因断块发生了间歇性的升降差异,南部山区猛烈抬升,造成了南高北低的明显掀斜块山。最后在山体高处,原来覆盖着约两千米的沉积岩全部剥蚀掉,古老的泰山杂岩重见天日,开始形成了泰山的雏形。受变质影响的花岗岩,因抗蚀性强,就构成了山势陡峻、河谷深切、危岩千仞、嵯峨峻拔的险峰高崖,也就形成了泰山极顶的较大海拔,以及与周围较大的相对高差和阶梯状的地形特点。因此,泰山形成的时代应当从中生代侏罗纪中期燕山运动算起,亦即泰山形成距今约有一亿多年的历史。就一亿年来讲,泰山的形成也足以说明它是中国的一座古老的大山。

泰山——国泰民安的象征

泰山挺立于华北平原内鲁中南一带的中低山地区域之中。周围相邻的山地区域中的最高山峰都比泰山主峰低300至500米左右。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而鲁中地区的最高山峰海拔为1100多米。沂山山脉的最高山峰海拔为1032米,蒙山一带的最高峰海拔也只有1156米。其他众多低山、丘陵的山顶海拔高度大都在400至800米之间。这就形成了山东丘陵群山之中,唯独泰山最高的群峰拱岱的地理形势。广阔千里的华北堆积平原海拔仅百余米。与泰山形成了近1400米的相对高差。在北从燕山、太行山,西至华山、伏牛山,南达皖南、浙西,东到渤海、黄海之滨的广大地域之内没有比泰山更高的山。人们从南麓起步登泰山,几乎步步登高,而且山崖陡峭,壁立万仞,气势十分雄壮。泰山与周围平原、丘陵高低悬殊的强烈对比,在人们的视觉中显得格外高大。因此,泰山拔起于华北平原以东,凌驾于齐鲁丘陵之上,形成了异常高大的拔地通天之势。周围群峰罗列,如堆如丘,偃伏环卫。又构成了主从显明的对比形势。由于断层抬升,造成了泰山台阶式的山势,其南面三条正盘上升的三个断裂——云步桥断裂、中天门断裂和泰前断裂,形成了泰山陡峭高峻的三大台阶式的地貌形势。也就产生了由低到高,十分显明的层次和居高临下的气势。因此,中国东部,万里沃土之上,唯其最高。登临其巅,倍觉气势磅礴、雄伟无比。泰山在我国五岳之中海拔高度虽然仅居第三位(西岳华山主峰海拔为2100米,北岳恒山主峰海拔为2017米,中岳嵩山主峰海拔为1490米,南岳衡山主峰海拔为1290米),却以其突出的相对高差独具其他四岳(甚至于中国万千之山)都所不及的“拔地通天”之势。这正是泰山独具神韵的自然形体之美的关键所在。整个泰山山脉盘卧、绵亘于一百多公里之间。基础宽阔而形体浑厚,造成了天地赖以柱其间之势,给人们以“稳”、“安”、“平”、“重”之感。古人所谓“泰山如坐”就是对泰山形体的最好的感知说明。以至有了“重如泰山”、“稳如泰山”等成语。有着近1400米的相对高差,并盘亘于426平方公里之上的巨大形体的泰山,较早地融人了中华民族的演进之中,使其成为人们心目中中国东部一根擎天巨柱。

春秋时代的思想家,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与多样性的统一,创立了“五行”之说。阐述了“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也即“五德终始论”。人们把五岳名山按其方位纳入了这些理论认识中去。泰山居东方,东方又是太阳初升的地方。在此之前,人们已经认为东方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处。按“五行”,东方属“木”;按“五常”(仁、义、礼、智、信),东方为“仁”;按“四时”(春、夏、秋、冬),东方为“春”;按“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东方为“震”。“东”字繁体字为“束”,是一个会意字,此字从木,日在其中,取日出扶桑之意;“仁”指天地大德;“春”为万物更生之始;“帝出乎震”,“震”是帝王出生受命腾飞之地。多元归一,泰山主“生”,化生万物,于是泰山被视为神灵之区,紫气之源,万物交代更始之所在。

古时,泰山还被称为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泰”在古时与“大”、“太”同义。岱,始也;宗,长也。其意为泰山是高大之山,万物更始之处,群山之宗。“岱山”之名见于《周礼》:“河东日兖州,其山镇日岱山。”“岱宗”之名见于《尚书》:“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岱宗者,泰山也。”“岱岳”之名见于《淮南子·地形训》:“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东岳”之名见于《毛诗·诂训传》:“岳,四岳也,东岳,岱。”岳,高大之山。“四岳”,最早指尧、舜之时的四方部落酋长,后来指镇守四方的大山:“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名如其方”(《史记·封禅书》)。于是,泰山在远古“柴望”、“巡狩”的演义下,成为“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的五岳之首、群山之宗。于是,帝王封禅求国安,名士慕游求心安,宗教繁衍求静安,万民祈福求平安,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在自己登泰山之中倾诉心声、祈求福音,泰山成了中国古人心目中维系天地安定的神圣山岳。

基于泰山这座古老的大山所独具的雄伟形体,以及处于中国大地东部的优越地理位置,在泰山周围存在的史前文化,即泰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的历史,终于使泰山得到人们的厚爱。人们把泰山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揉进了中国古老文化的认识演化过程之中,使泰山成为维系天地同攸的神圣山岳。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泰山以其独具神韵的高大形体,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成为中国古人心目中社会、家园赖以维持与天地同攸的柱石。“泰山安,四海皆安”、“国泰民安’’的理念一直传承至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成为“安定”、“厚重”理念的象征。

P8-13

序言

如果说,有哪一座山,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衰紧紧连在一起,那就是泰山。

泰山记载着华夏民族的发展进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反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精神的载体。在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中,国泰民安文化是最突出的主题。从外部形态上,泰山雄伟、高大、稳定、宽厚,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理念;从文化内涵上,无论是帝王封禅,还是文人咏叹,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民俗崇拜,无不激荡着“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安如泰山”的主题。“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匾额或题字,在东南亚和其他华人世界的祠庙会所中,触目皆是,这是海内外华人对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祈祷与渴望。

基于泰山国泰民安文化的深厚积淀,和谐、稳定、平安是泰安市无与伦比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近年来,泰安市委、市政府同全市人民一起,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一个目标、三大重点、四个坚定不移”的发展思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努力营造“投资泰安、稳如泰山”的投资环境,创造无后顾之忧、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建设整洁优美、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是历史上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

本书系统论证了泰山与天、地、人、儒、释、道、社稷、民生的关系,融入了有关的泰山历史、文化、文物、风光、石刻、人物、宗教、风物等方面的精华,对泰山、泰安的国泰民安文化进行了高度概括和系统总结。

愿这本书在您欣赏和了解国泰民安文化的同时,也把平安带给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泰山天下安(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耿文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齐鲁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316587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1.2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3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2
出版地 山东
280
223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