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平无战事(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国民党何以失守中国?北平政权如何和平转移?

大时代下的惊人内幕,以虚实笔法精彩重现!

学界公认“对历史的诠释已达到历史学界研究前沿”的著名历史剧作家刘和平,继《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之后,耗时7年精心打磨出史诗巨作《北平无战事(上下)》,首次以国共内战大时代为创作背景,展现时局激荡时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热泪长流的风云往事!

内容推荐

刘和平的《北平无战事(上下)》讲述了: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i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

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真正目的其实是要执行国民党“币制改革”的惊天计划。

此委任状一下,国民党内部清廉派和贪腐派斗争陷入白热化,特务、间谍、中统、军统齐聚北平,此时中共地下党、国民党贪腐势力和铁血救国会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民国大戏揭开铁幕……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崔中石!”方步亭的目光倏地转过来望着谢培东,“叫崔中石立刻来!”

谢培东更不敢立刻接言了,少顷才提醒道:“崔副主任下午已经去南京了。”

方步亭神色陡然严峻了:“去南京干什么?”

谢培东进一步提醒:“明天孟敖就要在南京特种刑事法庭开审了。”

以前种种想不明白也不愿去想的疑虑似乎这一刻让方步亭警醒了,他加重了语气:“打电话,叫崔中石停止一切活动,立刻回来!”

谢培东:“孟敖不救了?”

 方步亭吐出了一句其实连他自己都不愿说的话:“这个时候,让一个共产党去救另一个共产党?!”

谢培东十分吃惊:“行长的意思,崔中石是共产党,连孟敖也是共产党?”

方步亭的目光又望向了谢培东手中的电报:“那些走私倒卖物资的烂事,美国人怎么会这么快就知道得这么清楚?!详细账目都在我们北平分行。你我不说,除了崔中石,还有谁会透露出去?”

谢培东沉吟了一下,还是不愿相信:“行长,宋先生那边的棉纱公司、孔先生那边的扬子公司,都各有一套详细账目。”

方步亭第一时间做出的判断被谢培东这一提醒,也有些不那么确定了。可很快他还是坚定了自己的第一直觉。在美国哈佛攻读金融经济博士期间,他兼修了自己喜爱的人类学课程,十分相信一位人类学家关于直觉所下的定义,“直觉往往是人在突遇敏感事物时,灵感在瞬间的爆发”。多少次事后证实,自己就是凭借这种直觉未雨绸缪,化险为夷的。

他断然对谢培东说:“共产党的人藏在谁的身边我都不管,但绝不能有人在我的卧榻之侧。居然能够瞒我们这么久。不要再往好处想了,立刻打电话去南京、去上海,立刻找到崔中石。”

桌上有直通南京财政部的专用电话,也有直通上海央行的专用电话。

谢培东先拨通了南京。

南京财政部回答:崔中石上午来过,离开很早,似乎去了上海央行。

谢培东搁下南京专机的话筒,又拨通了上海。

上海央行回答:崔中石未来央行。

谢培东只好又搁下了上海专机的话筒,拿起了南京专机的话筒,望着方步亭。

方步亭:“崔中石说没说过还要去哪里活动?”

谢培东:“救孟敖是孟韦和崔副主任详细商量的,问孟韦应该知道。”

方步亭任谢培东手里还提着南京专线的话筒,自己立刻抄起另一部电话的话筒:“北平市警察局吗?”

“找谁?”对方语气颇是生硬。

方步亭:“我找方孟韦。”

对方的语气立刻谨慎起来:“请问您是谁?”

方步亭:“我是他爹!”

对方:“对不起。报告方行长,我们方副局长率队出勤了。您知道,今晚抓共党暴乱分子,是统一行动……”

“什么统一行动,谁统一谁行动!”方步亭立刻喝断了对方,马上又觉得犯不着这样跟对方深究,“立刻派人找到你们的方副局长,叫他立刻回家见我!”

“是。”对方犹自犹豫,“请问方行长,我们该怎样报告方副局长,他该怎样向警备司令部方面说明离开的理由?”

方步亭:“没有理由!告诉他,再抓学生就回来抓我,再杀学生就回来杀我!”

对方“不敢”两个字还没落音,方步亭已把电话“啪”地搁下了,手却依然按住话筒。少顷,电话铃声刺耳地响起,他还是按住话筒,等铃声响了好一阵才慢慢拿起:“是孟韦吗?”

“不错!我就是你的儿子!”对方是一个老人激动得发颤的声音,显然并不是方孟韦。方步亭一怔,下意识将震耳欲聋的话筒拿离了耳朵约二寸远听对方劈头盖脸把怒声吼完。

“我现在正带着警察和军队在医院里抓受伤的学生呢!请问,我今晚还要抓多少人?!”

话筒那边传来的声音确实很响,就连站在几步外的谢培东都能听到。他也只能静静地望着手拿话筒的方步亭。

“其沧兄呀。”方步亭回复了他一贯低缓的声调,“不要急,你现在在哪里?受伤的学生在哪个医院?我立刻赶来。”

对方那个“其沧兄”的声调也没有刚才激动了:“我是燕大的副校长,我还能在哪里?燕大附属医院,坐上你的轿车,二十分钟内给我赶来!”

“行长,带上几个看管金库的兵吧。外面太不安全。”谢培东递上礼帽。

方步亭未接礼帽也未接言,已径自向办公室门走去,走到门边,才又站住: “立刻电复央行总部,我北平分行没有给任何倒卖物资走账,无密可泄,愿随时接受调查!南京那边,继续打电话,务必找到崔中石,叫他立刻回北平!”这才推开了那道两扇开的办公室大门,走了出去。

出了二楼这间办公室门,豁然开朗。环二楼四面皆房,环房外皆镶木走廊,环走廊皆可见一楼大厅,直接中央楼顶。东边通方步亭办公室有一道笔直楼梯上下,西边通卧房有一道弯曲楼梯上下,依然丝毫不碍一楼大厅东面会客、西面聚餐之阔大布局。在北平,也只东交民巷当年的使馆区才有几座这样的洋楼,抗战胜利,北平光复,由央行总部直接出款交涉买下这栋洋楼供方步亭办公住家,可见北平分行这个一等分行之重要。

方步亭的身影还在东边笔直的楼梯上,客厅那架巨大的座钟恰在这时响了。

方步亭的脚步悄然停住。

两声,三声,四声。

夜色很深,今夜尤深。夜半钟鸣后,方步亭常常能幻听到的那个声音,果然又出现了。

似人声,又不似人声;无歌词,却知道歌词:

浮云散,明月照人来。

团圆美满,今朝最……

另一个人似乎也能幻听到这个声音,谢培东的眼在二楼办公室大门后深深地望着方步亭凝听的背影。

幻听总是无意而来,无故而止。

方步亭的脚步又动了,也只有谢培东才能感受到他脚步中带出的心里那声叹息。

目送着脚步下楼,目送着背影在客厅大门消失。

无月,戒严,又大面积停电。

客厅大门外的黑,却若有光,若无光。

——这是天快亮了。

 燕大附属医院的大楼外,这里,因能额外得到美国方面提供的柴油,自己发电,整个大楼都有灯光,大院也有灯光。

于是赫然能见,距大楼十几米开外的大院里整齐排列着三个方队。

中央军第四兵团一个士兵方队。

北平警备司令部一个宪兵方队。

北平警察局一个警察方队。

中央军和宪兵方队一式美军装备,钢盔钢枪。

警察方队则是第四代黑色警服,盾牌警棍。

方队前方,大楼门前,石阶上静静地坐着几十个燕大教授。

这种无声的对峙还能僵持多久,全在方队和教授之间那个青年警官的一举手间。这位青年警官便是方步亭的小儿子、北平警察局副局长兼北平警备总司令部侦缉处副处长方孟韦。  背后的方队代表的是一个政府的机器,面对的教授代表的是这个国家的脸面。方孟韦却不知道自己代表谁,他只知道,自己的手一旦举起,背后的国家机器便会踏着国家的脸面碾过去。

背后方队的目光全在望着他笔直挺立的背影,他却不敢看前方石阶上教授们的眼光,尤其不敢看坐在石阶正中那个父辈一一燕京大学副校长、国民政府经济顾问何其沧的眼光。

他们背后紧闭的玻璃大门内低坐的黑压压的人群,便是奉命要抓的东北流亡学生。

最让方孟韦揪心的是,还有三个完全不应该也完全没有作用的人挺身站在教授们的背后、东北流亡学生的身前,隔着那面巨大的玻璃门在望着自己。

燕大的校服,燕大的校徽,左边的那个女生一燕大学生、何其沧的女儿何孝钰在望着自己。

燕大的校服,燕大的校徽,右边的那个女生一一燕大学生、自己的表妹谢木兰也在望着自己。

……

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平无战事(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和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76372
开本 16开
页数 8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0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314
CIP核字 2014223562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5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9
179
4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