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世纪英国动物叙事文学研究 |
内容 | 作者简介 张亚婷(1973一 ),女,陕西麟游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士、硕士,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牛津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世纪英国文学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中世纪英国文学中的母性研究》(2014),编著出版《战后英国女性文学选读》(合著,2012),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各一项。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谁是道德主体?:寓言和动物史诗中的道德说教 一 玛丽的道德审视和谏言:《寓言故事》 二 壮志未酬:《愚人之镜》中的驴波奈尔 第二章 会说话的鸟,会“说话”的现实 一 辩论诗中的夜莺:女性代言人? 二 爱情、声誉、自然:乔叟诗歌中的鹰 第三章 骑士与动物的博弈 一 作为他者的动物:人与动物的二元对立 二 混合型动物和阈限身份:尴尬的协商 三 与你同在: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感 第四章 动物叙事与远东想象 一 异域色彩:编年史中的动物与远东 二 文化他者与文化乌托邦共存:《曼德维尔游记》 三 铜马和游隼:《扈从的故事》中的鞑靼世界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中世纪英国动物叙事作品层出不穷,成绩斐然。张亚婷著的《中世纪英国动物叙事文学研究》以环境伦理学为切入点,研究12至15世纪英国作家在拉丁语、盎格鲁一诺曼语和中世纪英语作品中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再现和环境伦理的展示。研究涉及玛丽、尼格尔、乔叟、“猫头鹰”诗人、“哈夫洛克”诗人、马洛礼、曼德维尔和多名佚名诗人的作品,以文本中动物与人的多重关系、动物的再现政治为重点进行细读研究,探讨人性与动物性、叙事策略和道德意识、动物与文化隐喻的关系,观照这些作家在中世纪英国动物叙事文学发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世纪英国动物叙事文学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亚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9606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2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76 |
CIP核字 | 2018123772 |
中图分类号 | I561.063 |
丛书名 | |
印张 | 1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