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超脑认知论(心灵的新哲学)/认知哲学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认知科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过尔后三十多年的发展,建立了以计算理论为基础的研究范式。迄今为止,这一范式仍然被认知科学界看作是认知研究的标准范式或主流范式,并在认知科学研究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然而,自计算认知论于20世纪80年代成熟之时起,就开始遇到新思潮的挑战。这些新思潮及其所带来的新思维、新概念、新范式、新方法,经过十几年的成长在本世纪初开始突破计算认知论的各种局限性,形成了重返人脑,重返人体,重返行为,重返环境,重返整体思维等学术潮流。其中每一个新潮流,都在挑战计算认知论的基本假设。为讨论方便,暂且将这些理论统称为“超脑认知论”。李建会、于小晶、夏永红著的《超脑认知论(心灵的新哲学)/认知哲学丛书》系统地探讨了与超脑认知论相关的重点问题。
作者简介
李建会,1964年10月生,男,河南西峡人,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学哲学、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哲学和科技伦理学。
目录
代序言 认知科学的新范式——超脑认知论
导言
第一章 超脑认知论的起源
第一节 超脑认知论的理论背景
一 认知主义
二 联结主义
三 超脑认知
第二节 超脑认知论的哲学来源
一 现象学
二 杜威实用主义
三 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哲学
第三节 超脑认知论的科学来源
一 生态心理学
二 发展和教育心理学
三 机器人学与人工智能
四 动力系统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认知主义的内在困境
第一节 物理符号系统假说及其困难
第二节 认知主义难题I:哥德尔定理
一 形式主义体系与哥德尔定理
二 卢卡斯和彭罗斯的论证
第三节 认知主义难题Ⅱ:符号奠基问题
一 从图灵测试到中文屋思想实验
二 符号奠基问题与哈纳德的回答
三 符号奠基的两种路径:内在奠基与因果奠基
四 符号奠基的指号学路径
五 语义学层面的符号奠基问题
第四节 认知主义难题Ⅲ:框架问题
一 框架问题
二 德雷福斯的人工智能批判
三 惠勒对框架问题的解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脑认知对认知主义的批判
第一节 超脑认知与计算
一 认知主义与解释鸿沟
二 超脑认知对计算概念的更新
第二节 超脑认知与表征
一 超脑认知对表征观念的批判
二 超脑认知对表征观念的更新
第四章 超脑认知的几种研究进路
第一节 体化认知
一 身体作为认知的限制者
二 身体作为认知过程的分配者
三 身体作为认知活动的调节者
第二节 情境一嵌入认知
一 认知是情境依赖的
二 世界是它自身最好的模型
三 认知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
第三节 延展认知
一 对等性论证
二 互补性论证
三 过程耦合论证
四 系统耦合论证
五 进化论证
第四节 生成认知
一 生成认知的奠基:瓦雷拉、汤普森和罗施的生成认知
二 生成认知的发展:诺伊的生成知觉
三 生成知觉的修正:赫托和麦因激进的生成主义
第五章 超脑认知论能否成为一个统一的理论
第一节 4E认知之间的横向比较
一 延展认知与体化认知
二 延展认知与生成认知
三 延展认知与嵌入认知
四 体化认知与嵌入认知
五 体化认知与生成认知
六 嵌入认知与生成认知
第二节 4E认知整合的思路:从4E认知到融合心智
一 从4E认知到2E认知
二 从2E认知到融合心智
第三节 罗兰兹的辩护和论证策略
一 融合心智面对的挑战及罗兰兹的辩护策略
二 罗兰兹的正面论证:对认知标准的说明
第四节 罗兰兹单一整合的困境
一 罗兰兹整合方式的缺陷
二 认知标准自身的困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超脑认知论的多维度研究
第一节 认知主体的维度
一 人的层次
二 超人层次
三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四 结语
第二节 认知与身体、行动及其环境关系的维度
一 体化认知
二 行化认知
三 境化认知
第三节 内容温和与激进的维度
一 因果性论题
二 构成性论题
三 因果性与构成性的判定标准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超脑认知论:认知科学的一场新革命
第一节 夏皮罗的三大论题
一 概念性论题
二 替代性论题
三 构成性论题
第二节 三大论题与标准认知科学
一 概念性论题与标准认知科学
二 替代性论题与标准认知科学
三 构成性论题与标准认知科学
第三节 对夏皮罗的合理性评价
一 马蒂尼对夏皮罗的质疑
二 对夏皮罗的合理性维护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超脑认知的哲学问题
第一节 心灵与认知的边界
一 心灵与世界:对等性与互补性
二 非个人的与动态的心灵
三 结语
第二节 认知的本质
一 对认知标识的讨论
二 认知的本质
第三节 物质的认知能动性问题
一 物质能动性问题的源流
二 物质能动性的论证
三 物质的认知能动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超脑认知论(心灵的新哲学)/认知哲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建会//于小晶//夏永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30084
开本 16开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8-06-01
首版时间 2018-06-01
印刷时间 201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462
CIP核字 2018185069
中图分类号 B842.1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