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格瓦拉格瓦拉
内容
内容推荐
切·格瓦拉被誉为20世纪的堂吉诃德,在历史上他不仅是古巴共产党、古巴共和国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更是人们心中理想主义的化身。《时代》杂志将格瓦拉选入二十世纪百大影响力人物1959年起任古巴政府高级领导人,1965年离开古巴后到第三世界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游击战争。1967年在玻利维亚被捕,继而被杀。切·格瓦拉死后,切·格瓦拉的肖像已成为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征、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是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时代》杂志将格瓦拉选入二十世纪百大影响力人物。
陶竦著的《格瓦拉格瓦拉》定位于“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浪漫主义”三个角度再现了切·格瓦拉非凡的一生。书稿分别从四个阶段介绍了切·格瓦拉,分别为:在阿根廷的幼年时光,青春期的情爱生活,旅行革命之路、从英雄到文化符号的演变。本书稿是在《完美的人:切·格瓦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文笔扎实、史料翔实。
作者简介
陶竦,上海奉贤人,生于七零年代。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供职于政府部门。天性好奇多涉猎,不求甚解无所成。早年命题作文数篇,不足为世人道哉。近年沉迷殷商王事,兼及近现代真伪迷离。偶尔形诸文字,不求有补于事,但求排遣光阴而已。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阿根廷岁月
一、痛 苦
二、哮 喘
三、母 亲
四、微 风
第二章 上路吧
一、4500公里:寻根之旅
二、探索之旅
三、战士之旅
四、目标古巴
第三章 情种
一、女神
二、相知无言
三、在爱与欲之间
第四章 从军医到少校司令
一、“格拉玛”号
二、枪
三、少校司令
第五章 完美的混战
一、第四纵队
二、摧枯拉朽
三、举世无双的切?格瓦拉
第六章 领导古巴
一、铁腕
二、挑战风车
三、加勒比旋风
四、游击大师
第七章 三巨头
一、猪湾战役
二、导弹危机
三、裂 痕
四、神秘离去
第八章 幻灭
一、刚果河畔
二、布拉格的摇滚
第九章 血色星空
一、基 地
二、玻利维亚日记
第十章 从英雄到符号
一、死亡之美
二、他的事业
三、安息
四、从偶像到符号
序言
人类未来之命运,取决于其过去与当下的信念与作为

播善恶之种,收苦乐之果。这在佛界叫作结缘。人类
当下的一切俱是结缘。
结善缘的过程艰苦而缓慢,绝难立竿见影;结恶缘的
过程同样艰苦而缓慢,恶果兑现却往往急速而暴戾。人类
史上多少辉煌文明就这样毁于一旦。
当下的作为如何确保善缘的累积和恶缘的消弭?恐怕要
从过去求解。这便是历史的价值。人类当下所经历的一切
千奇百怪,历史上皆有不同形式的发生;人类当下遭遇的
一切难题,历史上皆有隐喻的答案存在。这便是历史研究
的价值。
真正的历史研究,绝不是为当下的一切恶行提供强词
夺理的阐释。历史是一面明镜,为人类照彻当下的真实。
因而,历史是无情的。但从更高的层次看,历史又是善意
的。
活跃于20世纪60年代的阿根廷裔古巴革命者埃内斯托
.切.格瓦拉是历史赠予当下人类的一面明镜。通过这面
镜子,崇高与卑下、勇毅与怯懦、正义与邪恶,无不立现
。有意思的是,这位明镜式的人物本身绝非萨特所谓的“
我们时代最完美的人”。他是不完美的,因而是真实的。
但如果将真实当作完美的标准,则他又确是完美的。
切·格瓦拉是席卷世界的红色风暴中的一位超级偶像
。他之所以能跨越信仰、意识形态、种族、文化等鸿沟,
在全世界人民,尤其是青年人中间赢得普遍而恒久的崇拜
,乃是因为他性格中有一种特殊的过滤机能,滤尽一切世
俗杂念,纯一地秉持着理想与善愿:他纯粹地善良,一生
耿耿于世间的不公:他纯粹地行走,从不停歇疲惫的步伐
;他纯粹地战斗,困顿牺牲决不退缩……他纯粹地帅气,
是公认的有史以来最俊朗的政治英雄。面对邪恶与不公。
他永远金刚怒目;面对苍生,他绽放迷人的微笑。
崇拜者喜欢将切·格瓦拉比作耶稣基督。虽然年少轻
狂的格瓦拉曾经草率地谈论过耶稣基督,但他与耶稣基督
却有着深刻的一致性:他们一生的努力,都不是在为自身
结小的善缘,而是为人类结大的善缘;结缘的方式都是牺
牲自己的生命,为人类“赎罪”。耶稣的原型与格瓦拉一
样,是热血的凡人青年,但最终都定格为永恒。
本书对格瓦拉的定位是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
义三位一体的英雄。对于后两个主义,恐怕没有多少人反
对。而对于第一个主义,即“理想主义”,却有人提出异
议。按照他们的理解,理想主义是狂热、无知、乌托邦等
等的同义词。我们并不否认,人类曾经深受理想主义灾难
之苦,20世纪更是理想主义灾难的“高发期”。但如果换
个角度,人存在的动力即在于“理想’’的牵引。没有理
想,何以为人?耻谈理想,才是真无知与真怯懦。乌托邦是
人类进步的必由之路,“乌托”总比无所寄托为好。
这正是阅读格瓦拉的意义所在。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
说,30岁前不曾读过切‘格瓦拉,你就不懂得什么叫作“
青春激荡”;30岁后仍在读切.格瓦拉,说明你依然胸怀
理想。
2002年,《完美的人:切·格瓦拉传》一书的出版给
我带来了意料之外的荣誉。今天,团结出版社再版这本书
,给了我一个重新解读切.格瓦拉,同时也是重新审视自
我的机会。基于近年来格瓦拉史料的日见丰赡,以及本人
知识结构的相应调整,本书对《完美的人》作了很大篇幅
的修订,甚至对一些政治问题的解读也作出修正,因而完
全可以视作一部全新的切.格瓦拉传。
将自己的精神产品比喻为怀胎十月的孩子稍嫌老套了
些。我对于这本书的期待,或许可以比拟为将本就眉清目
秀的孩子精心打扮一番,送上“六一”节的舞台,希望有
更多的人给予她注视,为她鼓掌,像我一样地喜爱她。这
算是另一重的结缘吧!
二〇一八年六月一日
导语
切·格瓦拉(Che Guevara):生活在20世纪的堂吉诃德,卡斯特罗的革命伙伴。1928年,他出生于阿根廷一个贵族家庭,天生哮喘病,却从不屈服。自幼在家接受教育,后进入阿根廷最好的学校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医学系就读。大学期间开始漫游拉丁美洲,并存途经危地马拉时萌生革命情愫,逐步走上对抗专制强权的革命之路。与古巴革命领袖卡斯特罗一起参加游击战,推翻了古巴的独裁统治。革命胜利后出任占巴陆军副总司令、国家银行行长、工业部部长,并代表古巴出访苏联、中国等多个同家。后因与卡斯特罗在治国上存在分歧,离开古巴投身刚果(金)游击战争,后转战玻利维亚继续从事游击活动,1967年被玻利维亚陆军杀害。
死后的切·格瓦拉被神化,其本身成为珲想主义的化身,风靡全球。
陶竦著的《格瓦拉格瓦拉》对《完美的人》作了很大篇幅的修订,甚至对一些政治问题的解读也作出修正,
精彩页
三、母 亲
切·格瓦拉特立独行的性格,完全可以从其显赫而不乏异类的家族史上找到渊源。
他母亲塞莉亚·德拉塞尔纳·约萨这一家族的第一个叛逆的人是她的父亲——赫赫有名的胡安·马丁·德拉塞尔纳·乌加尔达(以下简称胡安·马丁)。胡安·马丁属于那种为了理想,不惜与自己的社会背景决裂的热血青年。身为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权势人物,他却是激进公民联盟党的早期党员,与作为自己社会背景的那个集团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他担任过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法律系教授、众议员,还继承了一大笔财产,并娶了一位保守的女天主教徒埃德尔米拉·约萨为妻。他们结婚以后,很快就有了爱的结晶。当已经做了父亲的胡安·马丁赴德国学习政治经济学时,同去的除了妻子,还有他们的孩子卡门、豪尔赫、埃德尔米拉、阿尔图罗。当他担任阿根廷驻德国大使时,女儿萨拉也出生了。1906年举家迁回布宜诺斯艾利斯时,小女儿塞莉亚来到人间。
按西班牙习俗,每个人有两个姓:父姓和母姓。塞莉亚父姓为德拉塞尔纳,母姓约萨,塞莉亚则是她的名字。拉丁美洲还有这样的规矩:长子往往取父名,长女往往取母名;为了表示对祖先的纪念,其他孩子则往往取某个祖先的名字。后来,塞莉亚的五个孩子都是按此传统取名的:长子埃内斯托·格瓦
激进公民联盟党是阿根廷1890年革命时期的第一个群众性政党。拉·德拉塞尔纳取父名;长女塞莉亚·格瓦拉·德拉塞尔纳取母名;次子罗伯托·格瓦拉·德拉塞尔纳和小女安娜·玛丽亚·格瓦拉·德拉塞尔纳与他们在加利福尼亚出生的祖父母同名;最小的儿子胡安·马丁·格瓦拉·德拉塞尔纳则与外祖父同名。
当塞莉亚六七岁时,胡安·马丁在一战前夕令人窒息的政治氛围和自身疾病的双重困厄下,在欧洲自杀,后来他的尸体被抛入大海。他的离世给女儿塞莉亚留下了伤感而叛逆的影响。他的理想、他的事业、他惊世骇俗的短暂人生,甚至于他生前收藏的书籍、文件、外交公文,无不为塞莉亚所珍视。加上从小失怙、无拘无束,塞莉亚的叛逆性格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
塞莉亚虽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所专门训练贵族小姐的圣心教会学校念过小学和一段时间中学,但对贵族小姐的清规戒律全不放在心上。她追求外表的入时,本人身材高挑、优美,气质高雅。一双深邃的黑眼睛,透出逼人的超凡光芒,再加上入时的衣着,使她处处显得鹤立鸡群。她剪男式发型,姿态优雅地吸烟、跷二郎腿,开着家里的车子到处乱跑,引来路人注目,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有名的领风气之先的女性——自然也是饱受非议的对象。她还热衷于刺激性的运动,经常到庄园里打网球、骑马、游泳、散步。她泳技高超,经常向公认的游泳健将——哥哥豪尔赫发出挑战。她甚至是阿根廷最早乘飞机上天的女性之一。
贵族学校让她学会了烹饪、绣花、编织、制衣。她还学会了法语,掌握了一点点英语和德语,能自如地阅读夏尔·波德莱尔、保罗·维莱思、斯蒂芬·马拉美等人的原著。她同时还是墨西哥诗人阿马多·内尔沃的痴迷者。有趣的是,后者热恋她的姐姐卡门,为卡门写了一些热情洋溢的情诗。这种特殊的关系,使她得以和诗人愉快接触,并促使她亲自动手写诗。
比之塞莉亚的家族,埃内斯托·格瓦拉·林奇的辉煌家族拥有更多的冒险家。这个家族曾诞生过新西班牙的总督、门多萨市的创始人,也曾出过淘金者、寻宝人。相比之下,埃内斯托本人显得有些平庸。他毕业于大学建筑系,经过商,却财运不佳。从外表看,他两眼深陷、目光温和、中等身材、举止温文,一副小知识分子派头。辉煌家族到他这一代就衰落了,他和塞莉亚的婚姻一开始不被看好,因为人们认为他配不上女方高贵的家族。当然,除了社会地位的差异,年龄和学业也是塞莉亚的兄姐——卡门、阿尔图罗、萨拉——反对这门婚事的理由。当时,塞莉亚21岁,从阿根廷法律上看,年纪还小。为了恋爱,林奇放弃了大学学业,塞莉亚也荒废了学业。一度,阿尔图罗和萨拉不愿意谈起任性的妹妹。妹妹自然也不妥协,干脆住到姑妈梅尔塞德斯·拉科罗塞·约萨家里。1927年11月9日,这对新人在世人的非议声中,勇敢地结成夫妇。
或许是为了避开世俗的干扰,婚后,这对新人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迁居密西昂内斯省巴拉那河的卡拉瓜塔伊港。他们投资14400比索买下一块200公顷的土地种植马黛茶。
那是一块经由大自然之手精心雕琢的无瑕瑰宝,一方与布宜诺斯艾利斯有着天壤之别的宁静的世外桃源。远处,安第斯山顶皑皑的白雪发出晶莹的光芒,与阿空加瓜山无语相对。清澈的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合二为一,冲刷出拉不拉他河宽阔的潮淹区。巴拉那河两岸,覆盖着密密的森林,海红豆、伊里奥蒂松、黑月桂、番石榴郁郁葱葱、硕果累累。五彩斑驳的蝴蝶在树叶间翩然翻飞,鸽子、大嘴鸟、灰喜鹊、田鸫整天鼓噪个不停,反衬得密林更加幽静。天朗气清,数不胜数的鹦鹉起起伏伏,幻化出一幅声与色的绸带。
……
P7-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格瓦拉格瓦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陶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666979
开本 16开
页数 3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2
出版时间 2019-03-01
首版时间 2019-03-01
印刷时间 201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502
CIP核字 2018234918
中图分类号 K837.517=5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45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