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精)
内容
作者简介
巫鸿(Wu Hung),1963年入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学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目录
鸣谢
绪论 为什么要重新研究女性题材绘画?
第一章 缘起:灵魂旅行与宇宙女神(战国~汉)
第二章 女性楷模:空间的说教(汉~南北朝)
第三章 山水神女:欲望的空间(南北朝)
第四章 宫闱丽人:女性空间的独立(东周~唐)
第五章 异邦的杨贵妃:再造性别空间(五代~辽)
第六章 织——女功、女德与女性政治空间(宋)
第七章 青楼图像:表现与自我表现(明~清)
第八章 美人画:程式与话语(明~清)
第九章 古与今的协商:陈洪绶的女性世界
第十章 现实与虚拟之间:皇帝的幻想后宫(清)
结语
注释
索引
插图目录
参考文献
导语
艺术史研究中长期以“仕女画”或“美人画”来表述以女性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但这样的术语不仅相对晚出,在形成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的画科定位和评论取向,也无法囊括所有围绕“女性”产生的绘画作品。《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中,巫鸿先生提出了“女性题材绘画”这个概念,并引入“女性空间”作为讨论的核心,意图把被孤立和抽出的女性形象还原到它们所属的图画、建筑和社会环境中去。
围绕“女性空间”,作者梳理了从战国到明清各个历史阶段中女性主题绘画的发展状况——从武梁祠的列女画像砖到南北朝的《洛神赋图》,从青楼名妓的自我表现到展现理想化美人的《十二美人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女性”在各种绘画场景和时代中的不同呈现,重构其所从属的原作;结合艺术评论、时代背景等因素,深度挖掘作品背后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相互影响,进而思考女性题材绘画在社会、宗教与文化环境中的意义。
内容推荐
巫鸿通过对武梁祠、《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韩熙载夜宴图》、《雍正十二美人图》等经典作品的解析,跨越两千年,寻访中国绘画中的女性身影,追溯“她们”的形象演变和视觉特征。那不是一个个单独的图像,也不能被统称为“仕女”或“美人图”,而是包含着多重意蕴的整体女性空间——是由山水、花草、建筑、氛围、气候、色彩、气味、光线、声音和精心选择的居住者及其活动所营造出来的世界。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虽然以女性主题绘画为题,但它的目的不是研究传统意义上的仕女、美人或任何自给自足的图像类型,而是再一次思考画像艺术的核心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画面的构成、意义的生产、历史的对话,以及作品与观者间的互动。之所以把女性题材绘画作为探索这些问题的一个园地,既是由于这些作品令人惊异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是因为这种丰富性和复杂性尚有待于发现和证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巫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63465
开本 16开
页数 55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1182
CIP核字 2018145167
中图分类号 J212.052
丛书名
印张 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2
180
3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3: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