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做最好的家长--李镇西教养女儿手记(李镇西教育作品精选集)/文道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李镇西编著的《做最好的家长--李镇西教养女儿手记》内容介绍:李镇西曾先后任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成都市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等职。本书是一本别具特色的家庭教育专著,李镇西以教育自己的女儿为个案,以爱心、民主和尊重为核心家教理念,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方面,为各阶段孩子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具体的操作模式。

内容推荐

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很普通,很一般,怎么教?”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才!

李镇西是家长信任、学生信赖、教师信服的班主任,对孩子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十分熟悉。他对青少年教育的难点和重点有着长期的思考和探索,这都体现在作者卓有成效的家庭教育中。

李镇西编著的《做最好的家长--李镇西教养女儿手记》是一本别具特色的家庭教育专著。《做最好的家长--李镇西教养女儿手记》以教育自己的女儿为个案,以爱心、民主和尊重为核心家教理念,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小学阶段好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读书习惯的养成、善良人格的塑造、坚强意志的磨炼、青春期教育、代沟的化解、传统文化的熏陶、宽广胸襟的拓展……同时,为各阶段孩子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具体的操作模式。

儿女的成长只有一次,与他们一起成长,是责任,是幸福,也是一门艺术。本书是家庭教育的好教材,也是中小学生成长的励志书。

目录

【自序】家长也是教育者

【引言】让每一个家庭成为民主教育的摇篮

【家教手记一】 家庭教育从孩子出生开始

 一 父母怎样进行启蒙教育

情商培养比智商开发更重要

给孩子写成长日记

给孩子爱的启蒙教育

让孩子勤劳而不娇惯

在娱乐中激活孩子想象力

珍藏趣事稚语中的童心

 二 祖辈怎样伴孩子成长

孩子需要善良豁达的老人

“保姆 朋友 老师”——祖辈的三重角色

用爱与尊重感染孩子

【家教手记二】 好习惯在小学阶段养成

 一 让孩子永远快乐地学习

宽容孩子的第一次挫折——女儿只考了77分

学习信心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不要在攀比中视孩子为“笨蛋”

把周末的欢乐还给孩子

熏陶孩子的书卷气

日常生活中的“磨难教育”

把规则变成习惯和性格

 二 孩子应该有怎样的学习习惯

不要用“粗心”来原谅自己

学习计划要切实并严格执行

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树立紧迫的时间观念

善于归纳整理学习资料

乐于与他人交流学习

【家教手记三】 帮助孩子战胜学习挫折

 一 自信心是怎样找回来的?

如何面对孩子升学考试的惨败?

寻找增强孩子自信心的切入点

珍视和放大孩子的光荣和自豪

和孩子一起回眸纯真岁月

用善意的“谎言”鼓励孩子

 二 孩子,爸爸允许你下次考试失败

抚慰孩子考砸后受伤的心灵

不把孩子当天才

做最好的自己

好成绩不是打骂出来的

 三 激励孩子战胜“中考恐惧症”

不要与孩子一起唉声叹气

不要渲染升学考试的恐怖

为孩子寻找精神力量

把升学考试当作一笔财富

“感谢中考!”

初中生应该为将来做好哪些准备——答《初中生世界》编辑部梅香老师问

【家教手记四】 让孩子拥有美好品格

 一 孩子,善良最美!

以帮助别人为快乐

“首先做一个善良的人!”

《爱的教育》:不朽的“教育圣经”

聆听苏霍姆林斯基讲《做人的故事》

非功利地爱身边的人

把爱心献给无愧于享受爱的人

为远方的失学同龄人捐一份爱心

 二 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学会尊重

从生活细节中学会尊重

请尊重孩子应有的自由权利

怎样才是真正的尊重老师

不妨和孩子一起“追星”

尊重普通的劳动者

 三 鼓励孩子关心班集体

为集体服务并不是“吃亏”

奖励热心奉献中失意的孩子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给当班干部的孩子做顾问

 四 意志是这样炼成的

孩子的坚强意志是可以培养的

榜样的力量——感受桑兰,感受张穆然

别太心疼孩子

为孩子的坚强而自豪

【家教手记五】 怎样与青春期孩子沟通

 一 请和孩子一起上网

家长也应该熟悉网络

大胆地鼓励孩子上网

别让孩子被网络淹没

 二 坦然地对孩子“谈情说爱”

不必回避爱情的话题

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教育

把握爱情和友情的界限

让孩子成为自己心灵的监护人

 三 如何面对和孩子的“战争”

懂一点儿童心理学

如何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

勇于向孩子认错

不要忘记自己也曾经是孩子

【家教手记六】 培养孩子的世界胸襟和中国情怀??

 一 爱国教育,仍然重要吗?

如此“爱国”令人忧虑

不当狭隘而盲目排外的“爱国者”

让孩子成为地球村的合格“村民”

做一个面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

 二 让孩子尽可能“中国”一些

让孩子因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书法绘画中的文化滋养

走进唐诗宋词

在古迹中触摸中国历史

让孩子亲近国学

【家教手记七】 从学会写作到学会做人

 一 我教女儿写作文

从想象到文字

让女儿坚持写日记

指导孩子把作文写出新意

 二 真实作文,就是做人

决不在作文中说假话

让写作成为和孩子交流的方式

让写作成为孩子自我教育的方式

记录自己曾经怎样走过

【家教手记八】 陪孩子走过高中,走向成熟

 一 帮助孩子适应高中生活

孩子该不该进重点班?

自己和自己比进步

向有相同学习经历的人取经

“三不比”和“三比”

怎样给再次考砸的孩子鼓劲

“我承受,我幸福”

 二 守望高三

以平常心面对高考

让孩子自己激励自己

尽量不要让孩子熬夜

把厚书读“薄”

别在竞争中丢失童心

家长最应做的是“守望”

为人父母的幸福

 三 女儿从学生变成“老师”——晴雁自信而智慧地答同学问

女儿给初一小同学的建议

女儿讲高中阶段怎样安排学习和生活

 四 “生活很辛苦所以很幸福”——女儿的留学生涯

女儿得了第一名

跌跌撞撞从成都空降巴黎——巴黎日记选

在历练中从小花变成小草——巴黎日记选

学会了在漂亮和需要之间选择——巴黎日记选

重新诠释梦想和幸福——巴黎日记选

巴黎就是一份巨大的成人礼——巴黎日记选

【附录】 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评介

培养孩子做父母的义务感

营造“互相爱恋”的家庭氛围

观察:给孩子一双会思考的眼睛

【后记】 这样的生命是和谐的

试读章节

把周末的欢乐还给孩子

星期天,许多家长都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往这个班那个班,我并不反对让孩子拥有更多的才艺,但我觉得这应该建立在孩子自己的兴趣之上,而且不能加重孩子的负担。晴雁从小爱跳舞,刚到成都,她就要求我给她报舞蹈班,当时我考虑到女儿本来比较腼腆,学会舞蹈可以有机会上台表演,这对改善她的性格有好处,于是她每周都要去少年宫学习跳舞。后来她看到班上其他小朋友绘画,便回来要求我带她去学画画,于是她又学了一段时间国画。这些学习,都是很随意的,我们没有让她成名成家的期待,她也没有什么负担,想学就学,想不学就不学。尽管她后来并没有学成无论舞还是画,我们却不觉得有什么失落。因为晴雁快乐了呀!何况通过这些学习,她的确潜移默化地增加了一些艺术修养,而且多了些抛头露面的机会——比如多次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舞蹈表演,大大地改善了她的性格。还有对周末的学科辅导班的态度,我也和一些家长不同。一天,女儿放学后对我说:“爸爸,老师说周末学校有巴校(即“巴金写作学校”)和奥数班,问我们要不要报名参加。”

我问:“你想不想读呢?”

晴雁说:“我不知道。”

我说:“那爸爸给你参谋参谋吧!巴校就别去了。你读巴校,不如读‘爸校’!呵呵,爸爸就可以教你写作文了。奥数班嘛,我想想再说。”

为什么对是否让晴雁参加奥数班我没有当即表态呢?是因为女儿的数学一直不太好,我对数学教学又是外行,心里还是有点想让女儿通过奥数班提高的意思。过了几天,女儿又回来说老师希望她参加,我便同意了。于是,每周星期六上午,女儿便去奥数班上课。第一天回来便说听不懂,我还鼓励她:“不要紧,刚开始可能比较难,坚持下去,你会听懂的。”结果一学期下来,她的考试成绩仅60多分。我问她还想不想学,她说不想了。于是我说:“好,咱不读奥数班了!”

女儿仅仅读了一学期的奥数班便中途而废了。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我太迁就孩子。可我认为,没有什么比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更重要的了!如果我女儿本身有数学天赋,且学有余力,那么让她去上奥数班则完全是可以的,问题是她并非数学天才,企图通过上奥数班来提高她的数学成绩是不可能的,相反只能增加她学习数学的失败感。虽然平时在学校她的数学不是太好(属于中等),但在奥数班,她绝对属于“后进生”,如果我不当机立断让她退出,她可能连正常的数学学习都没有兴趣了。

有针对性地对少数数学尖子进行奥数训练,我是没有意见的,因材施教嘛!但对要求人人“自愿”参加的“奥数班”我则深恶痛绝。小学阶段,本来有正常的数学课,但还要利用周末开设奥数班,据说是为了中学做准备;到了初中,奥数训练几乎是全民总动员,“一个都不能少”了;到了高中,奥数训练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重视”程度,几乎成了统考——每一次初试都是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的。为了训练极少数可能参加国家或国际奥数比赛的数学天才,让所有学生都陪练,我很怀疑有关组织者的用意未必是奥数本身,奥数之意不在“奥”,在乎“奥数经济”也!

其他家长愿意参与其中,我管不着,但我和我女儿不愿玩这“游戏”!

我女儿退出奥数班后,以一个平常而正常的态度认真学习每一天的数学知识,虽然成绩一直不拔尖,但她对数学至少不反感。

不管是否读“奥数班”我尊重女儿的兴趣,在其他才艺学习方面我也绝对尊重女儿。她看到学校旁边的少年宫有舞蹈班,常常看到穿着舞蹈鞋的小姑娘们从里面优雅地走出来,便对我说想学舞蹈。好,学就学吧!后来,她看到少年宫里面还有国画班和书法班,也想学,好,学就学吧!虽然在我看来她很累,可她愿意呀!这种学习很轻松,因为没有什么“考级”之类的功利心,随心所欲,自得其乐。

过去人们爱说:“艺多不压身。”这话在今天未必是真理,因为现在家长压在孩子身上的“艺”实在太多太多,孩子已经不堪其累不堪其苦。孩子多才多艺当然很好,对于未来社会而言,孩子多一项特长,便多了一份生存的能力。问题是,无论学什么,都要注意两点:第一,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与天赋?如果是,当然无可厚非;如果否,那便是家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是不足取的。第二,是否以剥夺孩子的休闲快乐为代价?如果孩子因此而失去了周末,失去了假日,失去了田野上的奔跑,失去了蓝天上的风筝,那么,孩子在“得到”的同时已经“失去”——失去了童年应有的欢乐!于是,在儿童精神的天空中没有了追逐鸟儿的云彩,在少年心灵的原野上没有了随风起舞的花朵;于是,在孩子们的意识中,没有了纯真没有了纯正,没有了童话没有了梦想;他们的目光一天天呆滞,他们的心灵一天天沉重!——面对此情此景,家长于心何忍!P39-41

序言

往往有这样的家长,第一天领着孩子入学,便对老师说:“我这孩子交给您就放心了!孩子犯了错误要打要骂随您,我决不袒护!”家长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绝对是真诚的。还有的家长,常常到学校向老师告孩子的状,“控诉”孩子在家里的种种“罪行”,末了往往说一句:“您帮帮我吧,我的孩子就听老师的话!”

每当我遇到这样的家长时,我会为自己能被他们真诚信任而感动,但同时也会感到不安:如果家长仅仅用“托付”与“告状”与我“配合”,我的教育能够成功吗?我毫不怀疑这些家长对老师对学校教育的厚望,但这种“厚望,,背后隐藏着一种令人忧虑的东西,这就是——同样作为教育者的家长的失职。

是的,家长也是教育者!

每一届新生入学,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我都会对家长们说:“我们是同事关系。我们也许在社会角色、专业知识、性格特征、气质修养等等方面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教育,而且我们的教育对象完全一致——那就是你的孩子!”也正是在这第一次家长会上,我总要朗读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给家长们的一段话:“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教育着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同样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你们态度神色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中都会影响儿童,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如果你们在家庭里粗野暴躁,夸张傲慢或酩酊大醉,再坏一些,甚至侮辱母亲,那么你们已经大大地害了你们的儿童,你们已经把儿童教育得很坏了,而你们的不良行为将会产生最不幸的后果。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

作为从教二十多年的教师,我的学生中有不少出类拔萃者——不仅仅是考上名牌大学,而且走上工作岗位后事业有成。但我从来不在任何场合说自己如何如何“培养”了许多“人才”,这不是因为我谦虚,而是我清醒地知道:对于学生来讲,他的真正成才,教师或者说学校教育的功劳最多占三分之一,还有两个三分之一分别是其家长的教育培养和孩子自身的天资以及勤奋。因此,我对一些教师爱把自己班上考上大学的学生仅仅视为自己的教育成果不以为然。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乃至以后成就了一番事业,这首先要归功于其父母。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伴随终生的老师。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家长的教育者身份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现在提出素质教育,学校所进行的每一项教育改革如果没有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曾有一位年轻教师对我说:“现在教育上种种弊端是明摆着的,我很想进行一些改革,但我怕呀!”我说:“怕什么呢?校长不是很支持你的工作吗?”他说:“我怕家长呀!我想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少给学生布置点作业,家长有意见;我想取消星期六的半天补课把时间还给学生,家长有意见;我想让学生每晚看《新闻联播》,家长有意见;我想叫学生每天吃完晚饭洗一次碗,家长反对……”他的话让我沉思:是呀,教师是为孩子好,家长也为孩子好,可为什么这两个“为孩子好”竟然“打架”了呢?问题就出在这些家长不是教育者——他们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是他们对教育却一窍不通。

而我是幸运的。我的历届学生进校,我都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校访接待日、家校联系本等形式与我的“同事”——学生家长们探讨教育,不仅仅是探讨某一个孩子的具体教育,也探讨比较宏观的教育话题。尽管我绝大多数学生的家长的本职工作并非教师,但经过一学期或更长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或多或少懂得教育了,面对孩子的成长能够自觉从教育科学、教育规律的角度进行审视。我们有家长委员会,这个家长委员会绝不仅仅是帮班主任做一些琐碎的事儿,更多的时候是和我一起开会研究班上的工作。我的学生家长还常常出席我的班会,有时也来听我班上的课(不仅仅是我的课也包括其他老师的课),我的确常常情不自禁地把他们真当成我的同事了。这使得我所进行的每一项教育教学改革几乎从来没有遇到过来自学生家长的反对。因此,每当我的学生取得了学业上的成功或者我自己教育上获得了新的成果,我总是发自内心地感谢我的学生家长。

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会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可能从人格上成为孩子的榜样,以无声的形象去感染孩子的心灵;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将不会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产”,而将孩子看成是祖国的未来,这样,他对孩子的期待就不仅仅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是用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要求来设计孩子的成长和孩子的明天;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一定会全力支持学校教育改革和老师的工作,或者说,他将把学校教育工作也当作自己应该关心甚至有时还可以直接参与的分内事;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会以教育者的眼光(而不仅仅是父母的眼光)去打量关注孩子,细心研究孩子每一天的细小变化,并和孩子一道成长;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会尊重孩子的精神世界,按照孩子的个性引导其成长使之最终成为最好的而又独一无二的“我”……

我的身份很特殊,因为我既是许多学生的老师,又是一个女儿的父亲。但我无论是教师还是父亲,我都是教育者。

正因为我这双重身份,比起非职业教师的家长来说,我可能多了一些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所谓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并不是我在做父亲之前就完全具备了,更多的是来自教育女儿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子女的过程也是家长自身成长的过程。换句话说,成功的家庭教育总是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的教育和自我教育。

有一次,我到书店去买书,看到一位中年女士在找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当时书架上正有关于天才儿童培养的书,也有把残疾孩子培养成杰出人才的书,可她抽出这些书翻了翻便放下了。她叹息道:“我的孩子既不是神童,也不是残疾儿,谁来给我出主意,如何教育普通孩子呢?”

那一刻,我心里一动:我的女儿也是很普通的孩子,我和她的故事也许更能代表绝大多数普通孩子(既非天才又非残疾儿童)的成长规律和教育特点。

我女儿的确很普通。2002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我在网上给女儿搞了一个-她的“成长画传”。在序言中,我这样写道——

许多朋友都认为我最杰出的作品是我的畅销书《爱心与教育》,其实,他们不知道.在我的心目中,我最杰出的作品是我的女儿——晴雁。

之所以“杰出”并不是因为女儿是神童,不,她智力平平,从未参加过“奥赛班”什么的;而且,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她喜欢跳舞,但老师说她骨骼比较硬;她也喜欢画画,但老师说她没有什么培养前途,她更不会钢琴之类。总之,她的确是千千万万普通中国孩子中的一个。

但她当然不是弱智,她也有着和千千万万普通孩子一样的“中等智力”,更重要的是,她和所有孩子一样,纯真、善良。

和许多年轻的父母一样,我非常爱我的女儿,但我不把我曾有过的“科学家梦”、“艺术家梦”强加给她。我抱定一个信念:我要让她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而什么是快乐呢?我告诉女儿——

快乐,源于善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就是最大的快乐!

快乐,源于知识:畅游在浩瀚知识的无边海洋,就是最大的快乐!

快乐。源于童心:永远保持赤子般的纯净无瑕,就是最大的快乐!

快乐,源于超越:战胜自己并争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快乐!

“让女儿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和女儿一起快乐地成长!”这是我坚定不移的家庭教育理念。十八年来,围绕这个理念,我和女儿之间有许多酸甜苦辣的故事,这些故事,既体现了女儿的成长,也折射出我的成长。

我女儿的确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所以,她的许多苦恼、挫折可能比较有代表,而我和她共同克服成长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的故事,可能会对和她一样普通的孩子及其家长有一些参考价值。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感慨万千。因为我回首女儿成长足迹的时候,也看到我由一个不会做父亲的小伙子成长为一个还算受女儿认可的好父亲的经历。女儿在学习我,我也在学习女儿;我在教育女儿,女儿也在教育我;我在培养女儿,女儿也在培养我;我在成就女儿,女儿也在成就我;我让女儿成了好女儿,女儿让我成了好父亲。我们都在共同地完成着一门永无止境的功课:学会做人。我们还将继续互相学习,互相教育,互相培养,互相成就。我给了女儿以生命,女儿则延续着我的青春,然后我们的生命和青春在成长的过程中交织在一起并燃烧。

对一个孩子来说,合格的爸爸妈妈很重要;对一个民族来说,合格的父亲母亲更为重要,正如德国伟大教育家福禄倍尔所说——

“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

后记

【后记】

这样的生命是和谐的

那几年,我独自一人在外求学时,一张我和女儿的合影一直陪伴着我。这张照片,是1997年春天我和我女儿在新都公园里照的。我把它镶嵌在小相框里,小相框一直矗立在我宿舍的书桌上,照片里的女儿也就一直静静地注视着我读书。

学习之余,我每每和师兄师弟们聊起女儿的一些故事和趣事,他们受到感染的同时,建议我把我和女儿的故事写一本书。其实,这本书我早就想写了。早在2000年春天,我曾对女儿说:“晴雁,爸爸给你写一本书,作为给你的14岁生日礼物!”但因为忙,一直没有能够写成,竟然拖到了今天。

心里总觉得欠了女儿一笔债。

几年来,许多读者读了《爱心与教育》、《心灵与诗》等拙著后,在感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误解,以为我爱学生胜过了爱自己的女儿。有的读者就曾这样在来信中写道:“您把一切都献给了学生!”面对这样的“赞美”,我总是这样回答——

不,我并没有把一切献给学生,因为我同时深爱我的家人、朋友,特别是我用心培育了我的女儿。

在一些人看来,似乎一般成功的教师,往往同时都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者——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自己的孩子却不太优秀。

这也是一种偏见。事实上,我所认识的许多优秀的教育者,他们的子女也非常优秀。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在教育子女方面不成功,那就算不上真正的“优秀”,至少他的“优秀”不算完整。作为一个教育者,我可以无愧地说,我在教育学生方面有些经验;作为一个家长,我同样可以无愧地说,我教育自己孩子也颇有心得(包括有益的教训)。我认为,把这些心得写出来让更多的人分享,是一件有意思更有意义的事。

而且,我一直把女儿作为我的第一教育成果。

我的名片背后罗列着我的“主要作品”,是这样写的——

“一个美丽而善良的女儿,数以千计合格的中学生,十多本受读者欢迎的著作。”

不少人曾问我:“你怎么把女儿列在首位?”

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说:“因为在我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比得上我的女儿更值得我爱,并让我得意!”

是的,我永远为女儿而骄傲!

从她出生开始,我就给她写成长日记,一直写到她读小学。她读小学后,我虽然没有再写她的成长日记,但我常常随意记下她的一些趣事或对她来说值得纪念的时刻。她读中学后,我多次给她写信。这些信记录了我和她心灵的沟通,并见证了晴雁的成长。

这本记录我和女儿共同成长的书,记录了许多我和女儿共同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是我和我女儿用流淌的生命共同创作的,它当然和“家教”有关,但其意义不仅仅止于“家教”,它首先属于成长,属于生命。这样的成长是快乐的,这样的生命是和谐的。

写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要真诚感谢文龙玉老师!是她的热情与辛劳让无数读者得以分享我和女儿成长的快乐与和谐的生命。

现在,女儿已经21岁,但我仍然要说——

晴雁,爸爸愿意永远和你一起成长1

2008年3月20日

书评(媒体评论)

读李老师的这本《做最好的家长》,你会懂得如何让孩子树立自信心,走出自卑的阴影;你会体悟到孩子为班级效力不是“吃亏”,而是一种“收获”;你会赞同“家长也是教育者”的道理;你会明白孩子的高中生活是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要一路和孩子摸爬滚打,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挺过;你会教孩子“真实作文,就是做人”;你会在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期学会倾听孩子的申辩。

这本书是提供给我们教师以及所有家长的一份必要的参照和范本,是献给老师、家长、孩子的珍贵的带有时间刻度和感情脉搏的礼物。

捧起这本书吧,别忘了同时对孩子们轻轻地说一声:“我爱你,你是我的孩子。我爱的,就是你本来的样子。”——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窦桂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做最好的家长--李镇西教养女儿手记(李镇西教育作品精选集)/文道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镇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37135
开本 16开
页数 2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2013049407
中图分类号 G789.2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5
16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