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1895—1990)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2年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也是我国20世纪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哲人,被誉为“现代新儒家”。其成就可归为一句话: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简史》(英文)《贞元六书》等。
图书 | 中国哲学小史 |
内容 |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2年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也是我国20世纪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哲人,被誉为“现代新儒家”。其成就可归为一句话: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简史》(英文)《贞元六书》等。 目录 目录 01 导 读 001 引 言 003 孔 子 015 墨 子 023 孟 子 035 老 子 045 惠施、公孙龙、《墨经》 059 庄 子 069 荀 子 079 五行、八卦 093 佛教、道教与道学 105 周濂溪、邵康节 115 张横渠及二程 127 朱 子 141 陆象山、王阳明 155 附 录:中国哲学的特质 编辑推荐 本书是冯先生为中国哲学史奠定基础框架、指明方向的一部精华之作,言简意赅地总括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通过接纳和吸收西方哲学的模式和方法,冯友兰从形而上学、人生哲学和方法论三个角度切入,系统地研究了孔子、墨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等先秦诸子,以及周濂溪、张横渠、二程、朱熹、陆象山、王阳明等宋明道学家的哲学思想,为此后中国哲学的方向和规模奠定了基础,并对中国主流思想进行了提揭和发扬。当前版本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学智撰写导读,并配有精美插图,给读者以全新的阅读体验。 内容推荐 本书是冯友兰先生为中国哲学史奠定基础框架、指明方向的一部精华之作, 总括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通过接纳和吸收西方哲学的模式和方法, 冯友兰从形而上学、人生哲学和方法论三个角度切入, 研究了孔子、墨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等先秦诸子, 以及周濂溪、张横渠、二程、朱熹、陆象山、王阳明等宋明道学家的哲学思想, 为此后中国哲学的方向和规模奠定了基础, 并对中国主流思想进行了提揭和发扬。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哲学小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冯友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54307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10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78 |
CIP核字 | 2018249995 |
中图分类号 | B2 |
丛书名 | |
印张 | 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18 |
宽 | 15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