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借个院子过生活(我们的日常之美)
内容
内容推荐
借个院子,喝茶、写诗、盖房子、晒太阳,在徽州的旧时光里,诗意栖居。在徽州,人们各自做点儿小营生,彼此尊重,从不争利,把日子过得缓慢温和。读者会在禾子著的《借个院子过生活(我们的日常之美)》中看到一个徽州老院子被慢慢改造成民宿和文旅空间的故事,也会在文字中体会古城徽州的四季变换,以及牵着时光漫步的从容。
作者简介
禾子,本名季淼慧,喜欢剑走偏锋的策划师,非著名诗人。曾游走旅游地产十多年,西街壹号联合创始人,经营着独立文创品牌“久仰”。
目录
第一章 春
乡亲们晚上八点就休息了
抱歉,我没有看见你饱满的春色
一群“逆流而上的鱼”聚集徽州
三个火枪手
夜晚散步古城是一种享受
老鼠掉进米缸里
一只硕大的木制狗笼
在徽州古城习惯了步行
他们看来是爱上徽州古城了
她主要是来看三个火枪手的
又忍不住开始关注老物件
呦,白云禅院开门了
去北岸
大弟子对我说,这是喜兆
最喜欢去逛的地方还是渔梁
一个人在渔梁坝听涛声
跟白杨礼赞没有半毛钱关系
情怀是要代价的
我就不信做不了一本笔记本
度过了一个浸在雨中的春天
第二章 夏
我们是一群多么好学的人啊
该何去何从
这个初夏细雨稠密
嘿,有两条大鱼呢
这哪是马路啊,这是河
谁让我也养过中华田园犬呢
谁懂得创业中年的孤独
老楼最近迷上了木器
这世间总是充满美好的事物
我也做了回轿夫
夏夜变得漫长
读书成了我的主要节目
施工走进深水区
我们的光头哥经常急得跳脚
该向曾经的徽商学习
对这样的树,我们心存敬畏
满眼都是历史的骨骼
第三章 秋
西街就是一条缓慢的时光之河
这样的坚持一定有人会懂
在徽州文化博物馆看入迷了
嘿,老军帽,新五星,漂亮
登高入地,长矛短刀
为了这个“新欢”,怠慢了老友
一到下雨天心里就骂娘
红豆生安若,红星耀西街
第四章 冬
半路拦截一辆小三轮 差点儿就牺牲在大礼堂
每天都跟祥林嫂似的
安若餐厅终于开伙了
又挖出一块碑
那一刻,我对灯光充满敬仰
茂叔倒下了
西街壹号是抒情的
汪大厨的菜越做越好
一群多好玩的人啊
第五章 又一春
西街壹号有了两种时光
创业的苦几人能懂
初战,即将告捷
安若酒店终于开门迎宾了
安若酒店,你在徽州的“蜜境”
等待油菜花开
导语
过日子归根结底无非两种。
一种是快起来,分分秒秒都排上计划,时间挤挤总是有的,把24小时当成48小时用。
一种是慢下来,不跟时间对抗,丝丝缕缕地蹚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局部回到古人的农耕时代。
禾子著的《借个院子过生活(我们的日常之美)》讲述了这里的人们不是被时间拉着奔跑,而是牵着时光漫步。
居于徽州,亲身体验了古城四季变换,才终于懂得了诗意栖居的真谛。
精彩页
乡亲们晚上八点就休息了
乡亲们晚上八点就休息了。
朋友说完这句话,顾自哈哈笑起来。我们在西街18号的三楼上喝茶,一块老门板架起来的茶席,喝祁门红茶。祁门早先也属于徽州,早到那个有艺术天赋的宋徽宗当皇帝的时候。
知府大人就住在我们的不远处,大概二里地的样子,站在我们这座楼的楼顶,向南边看,就可以看到府衙的屋顶。
当然,现在这座府衙不过是一个旅游景点,到了晚上就空无一人,仿佛一件挂在墙上的官服。我在某个节日进去过,那时候看上去很热闹,有人穿着古装在表演知府审案之类的节目,还有一些民间技艺的表演,当地人进去是免票的,所以里面充满了徽州口音,俨然成了一座市民公园。
那时候给了我一个错觉,以为这是一座热闹拥挤的古城。事实上,一到晚上,这座不小的古城里就冷清得很,除了杂货店,很多店铺早早关门,店主站在门口吆喝一声,不一会儿就有几个人走进店铺,然后就响起了麻将的声音。
街巷里还是有些行人的,但还没有什么可供休憩的茶楼咖啡馆,行人都只是过客,古城里的巷子很多,对面走来的人一拐弯就不见了,一拐弯又不见了,所以巷子就显得冷清,路灯的光落在石板路面上,和月光一样清凉。
有时候,我会踩着清冷的灯光穿过西街,踩进打箍井街,去一个叫九月徽州的客栈,这座客栈离本地人念叨了一百万遍的许国牌坊很近。许国牌坊是徽州的荣耀,是徽州的“华表”,这样的地段在古城算是好得不能再好了,但一到晚上,还是没多少人气,这座徽州院子做的客栈就很有些闺房的味道。
不过,说实在的,我很喜欢这座客栈,走到九月徽州门口的时候,我都会停一停,欣赏下它古朴的门面。九月徽州有两道门,一道齐腰高的木栅栏门,里面再一道正式的大门。那道木栅栏门大概是用来给徽州女人倚门而立跟路人聊家常的,如果这女人身材容貌都可以,倚门而立是有些风情的。但没有人的时候,我看着总想发笑,左看右看都像一条内衣外穿的平角短裤。
一定是我想多了。
我一边自责一边推门进去,顾自坐进一组布沙发里,案几上堆满了书,沙发的边上有一个小壁炉,日夜生着火,屋子里温暖得很,刚刚被巷子里的寒风吹紧的身子就放松了,每个毛孔都舒展起来。
我像主人一样走到书架前拿一本书,然后慢慢地翻去。
在乡亲们八点钟就休息的徽州古城,是九月徽州客栈,给了我第一份温暖。
有时候晚上喝了点儿酒,我就会穿过巷子走出城门,再沿着练江慢慢走一段。
练江是新安江的上游,练江到了渔梁坝一个踉跄滑到三江口就变成了新安江。渔梁坝是老早个辰光徽州人出门去江浙的码头,这码头称不上大,但实在是重要得很,官员出行要从这里上船,商人出门做生意也要从这里上船,徽州的茶叶、盐、木材要运出来,还是在这里装小船,顺流而下到了深渡再换大船。所以徽州人说这里是徽商扬帆起航的地方。
徽商纵横中国商界五百多年,渔梁这座码头功不可没。
渔梁老街至今还保留得比较完整,在现在这个时候,有点儿像坚持用算盘的老伙计,但这样的固执挺有味道,比那些下身穿西裤上身穿马褂的古镇要有意思得多。
渔梁老街一直沿着练江。有时候晚上没事,我会沿着练江一路散步过去,从紫云轩一直走到新安关古亭,然后再折回来。
走在渔梁的练江边上,不光黄昏的风景不错,还会看到一些有意思的遗迹,比方说离紫云轩不远处的太平桥,据说是一位寡妇捐建的,十六孔石桥,这寡妇真有钱啊!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借个院子过生活(我们的日常之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禾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331861
开本 32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9-02-01
首版时间 2019-02-01
印刷时间 201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88
CIP核字 2018236369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7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