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陪儿子一起上小学
内容
前言/序言

《陪儿子上小学》的书稿终于完成了,我也长舒了一口气。在写书的过程中,我一边思索着家庭教育的方法,一边回顾了儿子的成长历程:小学跳级读了4年,高中考上北京人大附中,16岁考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跨专业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计量所,目前在澳洲排名第一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和很多学霸相比,儿子的履历算不上金光闪闪。在他的成长过程当中也有过学业停滞不前的时候,也有过对未来彷徨、挣扎的心路历程,但是我引以为豪的是,所有的道路都是儿子自己走出来的,都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们做父母的所给予他的最有效的支持就是:在最开始的陪伴中,保护好他的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看重责任心和独立性。

我想通过这本书跟家长们分享的是这样的教育理念:那就是追求学业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不是单纯的学习好,拿到好文凭就是成功。真正的长大是一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健康人格的形成。身边不少名校毕业的硕士博士,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走出校园后根本无法融入社会。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也不是很突出。在团队中不但不能脱颖而出,反而经常拖大家的后腿。针对这种状况,很多父母感慨:追求名校有啥用,文凭有啥用?给自己一个逃避的理由,不用让孩子为了考个好大学费尽心血。其实这跟文凭、名校没什么关系,纯粹是个人的问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最近十多年我一直专注于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和传播,也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不同年龄段男孩的家长,面对他们纠结的种种问题,我发现最终大部分的问题都能溯源到小学阶段。有很多问题是因为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没有正确引导和有效陪伴所造成的,甚至有些问题是由于家长的认知性错误所造成的。比如:很多家长认为男孩上了初中学习成绩会后来居上,结果却令人失望;很多家长手把手辅导的孩子上小学很优秀到了初中反而没有了后劲了;面对中考和高考的压力,很多父母都偏离了养育孩子的初?,将自己也变成了不可理喻的家长……身边的负面案例越多,越觉得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作用越重要。虽然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妈妈们什么时候明白都来得及(这个明白指的是明白好的家教方法和理念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无法估量和替代的积极意义),但如果家长们能早点领悟到家教的重要,那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孩子都是一份福气!

在和家长们打交道的过程中,我经常会以一个妈妈和家教工作者的双重身份,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我在儿子小学阶段的所作所为,我做对了什么让儿子现在还能喜欢学习,还能有这么强的学习动力?他不人云亦云,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种自信和笃定是来自哪里?也就是在这种审视中,我有了写这本书的想法。我想分享我的成功与失败,想在我的反省中和大家共鸣、共情。我想要家长们看到一个妈妈的成长,而不只是看一个教育专家的指导和建议。我是真诚地觉得这样的分享有价值,不是为了出书而写书。

孩子上学前,每个父母都会对他们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涯有一个憧憬,我也不例外。我记得当时就在心里对儿子整个小学阶段有一个基本的规划和蓝图,那就是:以培养能力和素质为主,不看重学习成绩。在儿子的整个小学阶段,我基本按照这个思路来实践的。当时大部分的家长让孩子们学习奥数和英语,我却尊重了儿子的想法全部放弃,而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运动和其他兴趣爱好上。儿子在二年级的时候我决定让他跳级,当时的想法就是住校孩子可以玩的东西太少了,那不如早点毕业,虽然很多家长和舆论反对孩子们跳级,但很多事情也是因人而异,从现在来看跳级对于儿子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关键是培养了他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男孩我一直觉得要让他们有冒险精神,我也是这么培养的,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修正了冒险的定义,不是单纯地敢于做危险的事情,而把冒险的内涵扩大了:那就是要勇于尝试新鲜的事物,学习上不惧怕失败等等。在小学阶段,儿子的个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他从一个有点内向的小男孩逐步成长为自信、坚定的少年。其实,儿子上小学时期,我还没有系统地学习家庭教育,基本是按照自己的直觉和一个朴素认知来培养儿子,那就是:让一个小男孩从小就能做自己!我给予他很大的空间,没有把他的时间都安排满,没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最大程度地尊重他的想法,在主动做一些引领的同时,做到了最大耐心的陪伴。结果因为我的朴素认知,让儿子在小学阶段培养了他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宽松的环境塑造了他乐观自信的性格;不把学习成绩作为成长的标准让他一直对学习充满兴趣。以上几点为他今后的成长和学业的进步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他的身心发展得比较健康,天性得到了全面的释放,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历练了自己。现在回过头来,站在一个家教指导师的角度来看,对于男孩来说:空间和尊重是他们成长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我很庆幸我做对了!

书中,我也有不少经历想要跟家长们分享:第一次做小学生的家长,我也曾紧张焦虑;在做个好妈妈和干事业之间也曾迷茫徘徊过;也曾由于自己的错误认知造成儿子安全感的缺失;也曾因为年轻气盛和老师沟通不畅带给儿子带来心灵的伤痛,等等。这些我都在书中做了认真的描述和反思分享。

我其实是想通过这本书告诉更多的家长:

要相信自己能做对、能做好教育孩子这件事!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要跟着成长,无论主动的、积极的,还是被动的、滞后的,只要我们为了更好地爱孩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就能做合格的父母!

希望孩子学业有成,拥有良好的品质、美好的人生,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是每个父母的正常心态。这些愿望和期许我们无需对孩子回避,但不能揠苗助长。

要学会在尊重孩子特点和爱好的基础上挖掘孩子的潜力,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在保证孩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情况下去帮助孩子顺利成长。

我想给更多的父母传递这样的能量和信念!这就是我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亮点展示

详情页.png

作者简介

李玲俐:曾为职业经理人。现为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芝麻开门家教课堂创始人,北京学而思家教大讲堂、《中国教育在线》特约教育专家。

儿子16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系研究生毕业后,获全奖前往澳洲国立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深信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学业的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一个妈妈和家庭教育工作者双重的角度来讲述养育小学男孩的故事。在分享过来人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也给予家长们专业的提醒和指引。即:养育小学阶段的男孩时,要侧重于他们成长的敏感期和关键期,顺应他们身心的发展规律来进行引导和学习,千万不能关心则乱,破坏了孩子的天性。书中内容直击小学家长痛点!细数小学成长关键期,侧重养育实战分享,拒绝板起面孔讲大道理,直接解答幼升小、小升初男孩家长面临的种种困惑;亲切、情景化讲述小学男孩成长关键期的亲子养育手记。

目录

Chapter1 我们的男孩子

01 小小男子汉也有脆弱的一面|2

02 家有内向男孩|11

03 静待花开,是给男孩子最好的教育|18

04 小学男孩更需要同性伙伴|26

05 运动是男孩成长的最好助力|33

Chapter2 那些妈妈应该懂的事儿

01 初入小学,我们都需要一个缓冲期|40

02 遵从内心就是最好的选择|47

03 给爸爸陪伴儿子成长的空间|54

04 给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61

05 和老师沟通要有技巧|68

06 有效的沟通才能帮助孩子进步|75

07 给孩子定规矩,家长要先做到|82

 

Chapter3 给男孩成就一生的能量

01 给男孩的好奇心一个友善的环境|90

02 不容忽视的专注力|96

03 告诉孩子,冒险并不意味着危险|103

04 陪儿子学萨克斯|109

05 培养孩子责任心,从减少提醒开始|118

06 给孩子足够爱的能力|126

07 自控是男孩成长中最重要的事|133

Chapter4 学习那些事儿

01 培养男孩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142

02 聪明对孩子来说不是最重要的|150

03 培养孩子学习能力首先别帮他设限|156

04 帮助男孩解决写作业慢的问题|163

05 男孩看不懂数学题是阅读能力没跟上|169

06 会制定计划的男孩子,学习不会差

07 关于“快乐教育”不得不说的话

08 男孩小升初要做好衔接准备

精彩书摘

静待花开,是给男孩子最好的教育 

“静待花开”是家庭教育的一种高阶境界。男孩的晚熟、脆弱、冲动等特点常常会考验我们的耐心,我们要积极地相信他们,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空间及支持,帮助他们成为最好、最真实的自己。

现在很多父母愿意用“静待花开”来形容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具备的一种心境。就是说不管是对待孩子的学业还是身心的成长,父母们最好是心态平和,不要有太多的焦虑。“静待”就是耐心等待的意思,“花开”的含义饱含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无限信任和美好期待。对于男孩的父母来说,“静待花开”更是一种家庭教育的良好境界。男孩的晚熟、脆弱、冲动等等特点在很多成长的关键点考验着家长们的耐心,我们要积极地相信他们,让他们不要在慌乱和迷茫中错过成长,最终成长为真实、最好的自己。

俞敏洪和马云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企业家,但是他们两个人的成功路线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标准的精英之路,考上北大,然后自主创业成功;一个是磕磕绊绊,勉强过了专科线,他的成功更像是一个屌丝的逆袭。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他们后来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很多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的典范。他们两个人身上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通往象牙塔的道路比较曲折,他们上大学都是考了3年才被录取。在大家惊叹于他们个人的执着和坚持时,我站在一个妈妈的角度体会到的是他们父母的不容易,他们对儿子的守望和等待,真是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勇气。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等待和煎熬。回顾儿子的成长过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大学,其中也是诸多波折。我总结养育儿子的心得,那就是:耐心就是对儿子最大的信任和鼓励。当今社会,快速前行的中国人,对一切的目标都是物化的,希望任何事情都能走捷径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也是这种心态。尼采曾说过:我们走得太快,是该停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了。家长们为了生活忙忙碌碌,对孩子成长中的小插曲焦虑不安,总是希望他们能在自己规划的路上快速奔跑。但教育是最急不得的事情,不能速成,需要家长极大的耐心,这是最不容易做到却是最重要、最实用也最有效的家教理念。

为什么说足够的耐心是给予男孩最好的家教呢?这主要由男孩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生理特点决定的。从小学开始我们的男孩子就不停地考验我们的耐心。在小学阶段男孩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相对女孩而言会偏弱一些的,很多男孩语文和英语的学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有的干脆选择拒绝学习。

都说学语言要趁早,我和很多妈妈一样,小学的时候希望儿子好好学英语,这样以后学起来才更轻松一点。那个时候小学取消了英语课,当时我身边很多家长都选择在校外给孩子报了英语学习班,我也给儿子报了剑桥英语,儿子学了不到一个学期就不学了,开始我以为是儿子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就陆陆续续给他换了好几个不同的培训班,但每个班儿子都坚持不下来,因为他对英语没兴趣,排斥得特别厉害,没办法,我们只能放弃。

虽然尊重了儿子的想法,但是他在小学阶段一直没有在课外学习英语,令我们做父母的心里一直很忐忑,怕儿子上了初中后英语跟不上。但实际情况是,儿子初一下学期英语成绩就达到了班上中上的水平,并没有被其他孩子落下。

到了这个时候,我才对男孩的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小学阶段儿子没有好好地学习英语,那个时候如果我们强迫他学习,估计效果也不会好,甚至还会挫伤他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多年后,在我的家长课堂上,很多男孩的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学习英语有障碍,没有兴趣,其实这缘由很可能就是在孩子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匆忙被动地接受教育,结果非但没有让男孩们享有成就感,还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而当孩子的心智发育到一定程度,可以好好学英语的时候,却没有了勇气和动力。所以小学阶段家长的耐心就是给男孩时间积攒能力和自信。

小学阶段,我们没有给儿子报很多课外班,我们的耐心体现在对儿子的尊重上,我们尊重了儿子的成长规律,使他在最想玩的年纪好好玩了,在想学的时候也好好学了,也因此让我们才看到了儿子后来的潜力。

我们都知道小学男孩大部分都坐不住,调皮捣乱,有的时候跟同学和老师的关系很僵,处理不好也会影响男孩心理的成长和自信心的建立。这个时候,男孩父母的耐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接纳闯祸的儿子,接纳不完美的儿子,意味着在接纳的基础上理解儿子,并给予他们支持,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因为我们的接纳、理解和支持,会让他们觉得安全。安全感强了,他的内心才会慢慢强大起来。例如马云的父母就做得很令人佩服。小时候,马云因为太调皮,他的父亲给他转了3次学。可以想象当时马云父母的心情,肯定也愤怒过、焦灼过、无奈过,但正常的情感反应过后,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面子和别人的诟病厌弃儿子,而是选择了接纳,然后耐心等待他的成长。父母的接纳和耐心就是给予当时的马云最大的理解和尊重,有了这么通情达理、包容大度的父母,才会有马云后来一贯的自信和执着。

确实,不管是学业还是心理,男孩总是成长得要慢一些。女孩喜欢得到父母深入地了解或理解,她们更愿意和父母达成共识;但男孩天性桀骜不驯,不喜欢被约束和限制,更加向往自由,喜欢挑战,喜欢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男孩喜欢自己尝试,更自我,一定要自己经历失败了,才会接受父母好的建议,否则就坚持自己的意见,所谓“不撞南墙不回头”,但这种试错的过程恰恰就是男孩成长的过程。年轻人犯错,上帝都会原谅,况且还是孩子,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能给予男孩的帮助就是耐心地等待他们经历错误,然后又去自己改正错误。也许在很多父母眼里男孩们这样做就是在走弯路,但对于男孩来说这就是成为男子汉的必经之路。

不管是小学的时候放弃学英语,还是后来拒绝学习奥数,儿子总是和我们做父母的希望的不一样,但最终我们还是妥协,尊重了他的想法,然后耐心地等着他的自我成长和觉醒。

虽然明白男孩的成长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但是到了关键时候,我往往还是沉不住气。高三开始,大家都已经进入了状态,可儿子还在晃悠,还整天在电脑上消磨不少时间,我一生气就把电脑给拆了。那个时候我很急躁,只想着电脑会影响儿子备考,却没想过拆电脑这种强制行为不但没有让儿子状态好转,反而让他对我有情绪,不愿意和我交流,更加影响学习。没有办法,我只好调整心态,重新给儿子把电脑装上。那时我心想,如果他能考上名牌大学更好,考不上也没关系,但不能以牺牲我们母子这么多年的良好关系为代价。

儿子的整个高三阶段,我一直在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并且一直提醒自己学习是儿子自己的事情,考北大也是他自己的目标,只有自己想明白了,他才会调整,我不能逼他,否则适得其反。即使到了备考的最后关头,我还是没有逼儿子,也还是耐心地等待他自己的内在觉醒。一模之前儿子的学习状态不是很好,还老是玩手机,他觉得偶尔玩一下没有影响,但实际上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他还是不够专心。我跟他沟通,希望他不要玩,但是他不听,结果一模成绩出来后,很不理想,他自己也明白了,主动把手机上交,不玩了。

小学,初中,高中,陪伴儿子一路走过来,我也越来越了解儿子,儿子需要自己思考,自己经历挫折,最后自己明白道理。儿子考进北大后,我以为我可以踏实下来,想着他接下来就应该一路向上,出国留学,毕业后跻身国际大公司,总之成为大家心目中的精英。可是儿子总是有他自己的主张,他的路不在我们的计划中。

儿子大学学的是物理,当初填报志愿是他自己选的,可是到了大学,他却告诉我们,他不喜欢物理,物理太没意思了,天天刷题,不是他想要的大学学习生活,他感觉非常迷茫,于是他一头扎进了山鹰社,在北大这个非常著名的社团里挥洒自己的汗水,挥霍自己的青春年华。大学4年,我们两次收到了学校给儿子的学术警告,提醒我们儿子如果再不好好关注学习,有可能被退学。有一个学期,他竟有3门主课不及格。我苦口婆心地跟他聊过,跟他说未来的责任,但是他当时的心思完全不在学业上。将近3年的彷徨,儿子最后决定本科毕业后不再继续学物理,他选择跨专业考研,他要学经济。对于他的选择,我和先生目瞪口呆,但还是依从了他,心想只要他回归学业,有学术追求就好。儿子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从北大毕业,并考上研究生学习数量经济,目前在澳州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我很欣慰,终于等到儿子从迷茫中走了出来,找到了自己未来的目标和方向,完成了身心的自我转化。儿子后来跟我说:妈妈,我当时真的学不进去,我一门心思就是想要冒险和心跳。很庆幸,那时我们没有给他更多的压力,没有逼他做他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使他没有因此而沉沦。

耐心等待儿子自己的调整、改变,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是我们做父母的挺住了,我们的坚持帮助儿子圆梦北大,并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这期间我自己也收获颇丰,我越来越坚信不管是学习,还是未来的方向,都要男孩自己去探索。我们做父母的只要给予足够的耐心,才能让男孩有机会做最好的自己,才能使他们更有主见,更有创造力,自我觉知的能力更强。

产品特色

尊重男孩本性,把握成长脉搏。理解男孩,做智慧家长,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小学时光。

  • 一个家庭教育专家的亲子养育笔记,养育男孩的实战经验分享,帮助男孩少走弯路,顺利成长。

  • 众多家教干货,和你一起面对幼升小、小升初、学习习惯、课外兴趣等小学家长绕不开的痛点。家长做对了,小孩的成长之路就顺了!

  • 尊重男孩本性,重视“男女有别”的成长特点,给予男孩更合适的成长空间。

  • 俞敏洪、吴秀波隆重推荐。

内容推荐
本书是从一个妈妈和一个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角度来讲述养育小学男孩的故事。在分享经验和教训的同时, 也给予家长们专业的指引。内容包括: 我们的男孩子 ; 那些妈妈应该懂的事儿 ; 给男孩成就一生的能量等。
编辑推荐

小学阶段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时期,有人形容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就是“家长有多投入,孩子就有多优秀。”的确,如何看待小学时期的男孩总比女孩慢半拍?如何陪伴男孩安然度过小学的关键期和敏感期?为什么就你做作业像拉牛车?萨克斯到底是给谁学的?……是拔苗助长还是静待花开?

本书诸多干货,直击小学家长痛点!养育男孩实战贴分享,拒绝板起面孔讲大道理,直接解答幼升小、小升初、学习习惯、课外兴趣等小学家长绕不开的痛点。家长做对了,小孩的成长之路就顺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陪儿子一起上小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玲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418312
开本 32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276
CIP核字 2018109922
中图分类号 G782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