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桃李章(精)/陈舜臣随笔集
内容
内容推荐
《桃李章(精)/陈舜臣随笔集》是陈舜臣系列随笔中的一部,是以古代民族话题为主题的杂文集,有一定知识性和独到观点,反映了作者知识的丰富性。因所收录文章“绝大部分都是与之前作品关系较小的内容,或者是毫无关联的内容”,所以得名。作者“信笔由缰”,故而文章大多“形散”,但最后都会扣题,体现了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
目录
关于书名
雁门之人
南海之船
伊尔汗国
《史集》作者
一衣带水
长胡子
喀喇契丹
融合
英雄的足迹
睡眠杂语
关于梦的话题
预言
桃李章
金山寺
宗教出没
教化始末
蕃坊
后记
导语
挖掘中日文化在琐碎日常中的诸多差异及背后深刻的渊源,视角独特。
展现不同视角及不同文化观照下的中国历史,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中日文化交流。
笔触生动而又富有哲思,文风儒雅。
陈舜臣著的《桃李章(精)/陈舜臣随笔集》原名《录外录》,借鉴于鲁迅的《集外集》。本书收录了作者《桃李章》《蕃坊》《长胡子》《喀喇契丹》《宗教出没》等十八篇随笔,在民族及其背景下的思想、信仰、风俗等主题下,信笔由缰,流露出浓厚的“宽容礼赞”的色彩。本版取其中一篇《桃李章》为书名。
后记
辑录这本书时,我决心要放松地、自由地、信马由缰
地编写。但过于散漫也不好,所以就尽量选取民族及其背
景下的思想、信仰、风俗等作为主题。不过,我仅仅是选
了这些主题而已,并没有下结论的意思。尽管如此,本书
还是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浓厚的“宽容礼赞”的色彩。我们
生存的地球上居住着为数众多的民族,而且与各民族接触
的机会也在迅速增多。如果没有对事物和人的宽容,地球
上的人类就无法生存下去。宽容源自理解,而理解并非是
与生俱来的。
精彩页
雁门之人
外国的日本文学研究者论及日本文学时,通常会认为:“传统的日本文学史存在很大的缺陷。”他们指出,明治时代以前日本文学的主流为汉文体系,这就是日本文学的先天不足之处。诚然,明治以前从属于汉文体系的诗文在日本曾极度盛行,其影响在明治后也屡见不鲜。伫立于金州城外斜阳中的乃木希典将军情不自禁地吟咏出“山川草木,愈加荒凉”;夏目漱石也创作了很多首出色的汉诗,这都广为人知。毋庸置疑,这些汉文诗作都已成为“日本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无独有偶,同样的现象在朝鲜文学史中也是无法忽视的。当然,探讨越南文学史时也会遇到这种问题,胡志明的《狱中日记》就是用汉文诗写就的。可以说,汉文在东亚的地位就如同拉丁文在西欧所扮演的角色一样重要。
中国曾数次建立起非汉族的政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蒙古族人建立的“元”和满族人建立的“清”。但是,“元”和“清”实际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元朝对汉文化并没有太多的崇敬之意。元在统治中国之前,曾经有过成吉思汗西征的历史。也就是说,他们接触过西方文明,这或许是他们并不热衷于汉文化的原因之一。元朝的统治者一直坚信蒙古族的游牧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在行政和经济方面也是绕过汉族人,委任色目人担任相关职务。色目人精于实务,巧于商务。所谓“色目人”是指除蒙古族人和汉族人以外的、其他多个种族的人,主要包括突厥人、伊朗人、阿拉伯人等,讲拉丁语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也被列入“色目人”之中。
提到元朝,与其说其灭亡了,不如说其从中国撤退了更为妥当。明太祖朱元璋攻陷北京时,蒙古族政权的统治者们迅速退回了北方草原。未被汉文化同化的蒙古族继续在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笔者相信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
清朝的情况则大为不同,满族人被汉文化同化。至清末时,满族中已经很难找到会讲满语的人了。清朝皇帝经常颁布诏书,强调满族人应该学习满语。不过,连皇帝自身都汉化了,这些诏书再怎么三令五申也无法阻挡满族被同化的趋势。
1911年清朝灭亡时首都北京并未发生战争,这一点从表面上看同元朝时的情形如此相似,然而其内容却大相径庭。蒙古族人举族回迁至北方草原,而满族人却举族融入中国。
满族人中涌现了很多优秀的汉诗作者。乾隆皇帝(1711—1799)毕生创作了42420首汉诗,并写就了千百篇汉文文章。女诗人顾春,号太清春,虽为满族人,在清代诗人中的地位却不逊于任何汉族女性,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她被认为是顶级的女诗人。元代时,蒙古族中以创作汉诗而著称的人似乎并不多见,对汉诗感兴趣的都可谓凤毛麟角,倒是前文提到的色目人中出了几位出色的人物。他们的水平与同时代的汉族文相比也毫不逊色,所创作的作品也流芳于“中国文学史”,代表人物萨都剌有《雁门集》八卷存世。
萨都剌,字天锡,出身于答失蛮,祖父为思兰不花,父为阿鲁赤,曾在元朝担任军职。萨都剌出生于山西省北部的雁门,诗集《雁门集》应该是以其出生地命名的。
萨都剌的出身——答失蛮究竟是地名还是部族名尚无定论。元末陶宗仪著《辍耕录》中虽有对色目人的详细记载,但其中并无答失蛮的相关资料。名为《元典章》的书中将“答失蛮”解释为“回族的修行者”,可见答失蛮非部族名亦非地名,似乎是一个阶层的名称。北宋时期曾有这样的记载,自于阗(现在的和田)而来的朝贡使中曾有“打厮蛮”的头衔,这个“打厮蛮”应该就是元代的“答失蛮”。这个词很有可能是波斯语Dānishmand(有学识的、贤明的)或者是表示“职者”含义的Dānishwar的音译。
修行者也好,学识丰富者也罢,按照中国式的理解萨都剌应该出身于伊斯兰教士大夫家庭。吉川幸次郎的《元明诗概说》中记有一部名为《至正直记》的书。《至正直记》认为,萨都剌实际上是汉人,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风气故意给自己起了个洋气的外国名字。元代色目人确实比汉人更受优待,但这部《至正直记》并没有什么权威性。在《新元史》列传中,还可以见到“原为朱氏之子,后被其父送为养子”之类的记述。
P15-1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桃李章(精)/陈舜臣随笔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陈舜臣
译者 译者:齐膺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616910
开本 32开
页数 29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1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38
CIP核字 2018235804
中图分类号 I313.65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6
132
2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