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心身关系问题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心身关系是始终伴随着人类、深入探讨人类自身存在的一个古老而基本的命题。对心身关系的体察显现了人的本性之谜。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别出不同学者的哲学倾向。尽管当代关于心身关系的讨论仍然处于“众说纷纭”的阶段,但是旧的问题已注入了新的内容。最近30年来,生命科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为重新理解心灵与身体问题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身心问题研究受到先进技术的直接促动,其重心也发生了一系列新的转向及变化。现代科学为解释心身关系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也对因袭多年的、传统的关于心身关系的看法产生了剧烈的冲击。21世纪的科学发现给身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实证基础,也给心灵与身体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费多益著的《心身关系问题研究》通过回顾当代心身问题的演变历程、总结其成败得失、把握其演进趋向,研究总结身心关系问题研究的焦点、主题及其新趋向,既是推动心智哲学进步的基础性工作,也对我国当前正在深入展开的心智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目录 本体论 笛卡尔的遗产 一、笛卡尔的挑战 二、机械论对后世的统治 三、活力论:摆脱“笛卡尔羁绊” 四、“存在巨链”与持续的心身之谜 感受质:纷争中的焦点 一、意识经验中的时间倒置 二、决定论与因果性 三、感受质的本体论问题 四、“私人性”的非还原物理解释 意识何以成为“有意识的”? 一、理论主张与核心原则 二、理论启示与证据支持 三、质疑、辩驳与回应 四、可行的进路 从“无身之心”到“寓心于身” 一、身体、社会象征与价值符号 二、身体、世界与嵌入心灵 三、诉诸“体验的心灵” 四、生态效度与心灵衍化 五、身体意象、负载幻象与自我认同 寓身性进路:一种可能的方案? 一、寓身认知的理论主张与循证研究 二、感受质与寓身性 三、他心沟通与主体间性 四、心灵实在与身体实在 心身难题的概念羁绊 一、心身概念的不可通约 二、作为互换视角的“心”与“身” 三、心身连续 实在的两种秩序 一、心身问题的形而上学 二、作为内在性存在的身体与生命 三、心身关系与两种实在 认识论与知识论 他心感知如何可能? 一、模仿:联结他人与自我 二、经验的直接投射 三、因果性考察 四、知识论特征 个人同一性 一、还原论立场 二、实在论批判 三、记忆作为历史“剧场” 四、心理标准 五、物理标准 六、“非人称”与连续性 七、持续的多元重构 情感增强的个人同一性之争 一、自我认同中的情感标准 二、真实自我的叙事性与感受质 三、自我的客体化 四、选择的潜能与选择的独立性 同中之异:心智的表观遗传视角 一、表观遗传:创造性地适应 二、心智的表观遗传 三、“心智遗传”的误读与澄清 四、因果性分析 先验认知结构从何而来? 一、认知装置的心理起源 二、适应性与领域特殊性 三、超越自然选择与先天模块 意志自由的心灵根基 一、自由意志“判决性实验”及其纷争 二、自由意志的本质性规定 三、行为启动模式中的无意识 四、作为阐释机制的意识 五、意志自由:文明的阶梯 知识的确证与心灵的限度 一、内在论的困境与信念范围的不可及性 二、外在论的困境与知觉的非自明性 三、知觉与知觉信念 四、依赖于模型的经验自我校正 知识的信念假设 一、基础信念的倒退 二、信念辩护的取代 三、内在状态的可直接访问性 四、蕴藏于“知”的信念 知识的精神分析 一、客观性何以能够“精神分析”? 二、精神分析如何净化与升华? 三、为何最终走向“去精神分析化”? 价值论 意义的来源 一、作为内部进程的意义与意义的公共性维度 二、意向网络与惯例 三、复合意义与内在论的精致化 话语心智 一、语言作为“世界经验” 二、话语作为心理本体 三、认知研究的隐喻描述 情感依赖的理性与推理 一、情感在何种意义上是理性的 二、理性选择:“满意”而非最优 三、情感影响推理的神经基础与进化解释 四、情感影响推理的可能机制 五、情感:一种内化的行动 情绪的因果性探析 一、情绪的感受质 二、情绪与行为 三、情绪的意向性 四、情绪的评价性 情绪的内在经验与情境重构 一、情绪作为一种认知评价 二、非认知情绪与现象学考察 三、无意识层面与情绪的自主性 四、情绪与典范场景 情绪的社会形塑 一、情绪的建构主义主张 二、价值的内化与约定 三、范式转换与情绪的再建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心身关系问题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费多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6592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02 |
CIP核字 | 2018203686 |
中图分类号 | B842.1 |
丛书名 | |
印张 | 2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0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