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章,男,1971年8月生,副教授,潍坊学院大学英语本科第一教研室主任。1993年毕业于聊城大学外语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获山东师范大学英语语言与文学硕士学位。
近几年主持省、市、校级教研科研立项多项,参与省级精品课一项。多次被评为潍坊学院优秀教师。
2009年由教育厅资助,到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访学两个学期,在教学、文化、文学方面有了很大收获,出版专著《美国文化管窥》《图说美国校园文化与教育》。
图书 | 中美文化交流与比较研究 |
内容 | 作者简介 陈志章,男,1971年8月生,副教授,潍坊学院大学英语本科第一教研室主任。1993年毕业于聊城大学外语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获山东师范大学英语语言与文学硕士学位。 近几年主持省、市、校级教研科研立项多项,参与省级精品课一项。多次被评为潍坊学院优秀教师。 2009年由教育厅资助,到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访学两个学期,在教学、文化、文学方面有了很大收获,出版专著《美国文化管窥》《图说美国校园文化与教育》。 目录 前言 揽略美国文化。弘扬中国文化 上篇 中美文化的差异 第一节 中外之间的刻板印象 第二节 中美文化之间的误解与差异 中篇 美国文化的启迪 第一节 大学生的T恤衫文化 第二节 美国的硬纸币文化 下篇 中美文化的交流 第一节 中美两国官方与民间的交流 第二节 21世纪的中美关系与交流 第三节 从导师奥利弗教授看美国人 第四节 潍坊文艺作品落户美国德州农工大学 第五节 古黟楹联中的传统文化与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陈志章著的《中美文化交流与比较研究》旨在比较中美文化,通过中美文化的交流、美国文化的启迪、中美文化的误解与沟通,建设一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复兴伟大中国梦而努力。 全书包括前言共四篇,上篇是中美文化的差异;中篇是美国文化的启迪;下篇是中美文化的交流。 内容推荐 陈志章著的《中美文化交流与比较研究》旨在加强中美文化交流,实现在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要始终注重文化交流,充满民族自信地学习西方优秀文化,增强文化敏感性,提高跨文化意识,摈弃崇洋媚外的思想和做法,辨证应对文化刻板印象,以审视的眼光对待西方文化和媒体,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中美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本书列举了美国个别媒体的片面报道,以及部分中国人对美国政治、政客等的一些看法,提出增强中美交流的途径不仅在官方,更重要的是在民间和媒体等多途径的沟通;通过大学生的体恤衫、美国的硬纸币等章节展示了美国的多元文化;本书通过展示大量的人物事迹与事件,梳理了明末清初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详述了作者与美国导师交流的细节以及潍坊文学与书画走出国门交流的情况,最后指出以楹联为特色的文化遗产在对外进行宣传时,译者要不断地学习中国传统经典,把握汉语原文与核心,正确地翻译传达要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美文化交流与比较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志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363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5 |
出版时间 | 2018-11-01 |
首版时间 | 2018-11-01 |
印刷时间 | 2018-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32 |
CIP核字 | 2018259942 |
中图分类号 | G125 |
丛书名 | |
印张 | 2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