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筷子(饮食与文化)/新知文库
内容
作者简介
王晴佳現為美國羅文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及國際史學史、史學理論委員會理事(2005—2015年間兼任秘書長)。其研究興趣包括史學理論、中外史學比較、當代史學思潮和中國思想文化史。作者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多次訪問臺灣中研院各歷史研究所和多所臺灣的大學。與臺灣歷史學者多有交流、切磋。本書的寫作便在此基礎上完成。在本書之外,作者還著有《西方的歷史觀念:從古希臘到現代》、《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與古偉瀛合著)和《全球史學史》(與伊格爾斯合著)等書。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大事年表
第1章 导言
第2章 为什么是筷子?筷子的起源及最初的功能
第3章 菜肴、米饭还是面食?筷子用途的变迁
第4章 筷子文化圈的形成:越南、日本、朝鲜半岛及其他
第5章 用筷的习俗、举止和礼仪
第6章 成双成对:作为礼物、隐喻、象征的筷子
第7章 架起世界饮食文化之“桥”
结语
参考资料
导语
王晴佳著的《筷子(饮食与文化)/新知文库》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文化史著作,也许,这是筷子成为历史研究的一个课题。王晴佳教授从筷子的起源、用途和烹饪习惯等方面论述了东亚也就是中国、韩国、日本和越南的独特文化;还通过筷子作为礼物、象征和隐喻,来研究东亚的生活和社会。这部著作跨越了历史、社会和文化的界限。
内容推荐
王晴佳著的《筷子(饮食与文化)/新知文库》讲述了:今天世界上每五人中就有一个用筷子进餐。大约7世纪以来筷子在亚洲地区的广泛使用促成了一种独特饮食习惯的产生。因此有学者指出,依照取食方式的特点,亚洲存在着一个独特的“筷子文化圈”,它同时与儒家文化产生和影响范围相一致。历史上,筷子的地位和使用,随着北方面食的出现和普及、南方消费大米的增加、茶点的流行以及合食制的产生逐渐发生了变化,越来越成为餐桌上的主角。与之相关的礼仪规范也逐渐形成。筷子还被赋予了美好的爱情意义和道德价值,而不同材质的筷子也有独特的内涵。随着现代消费主义的流行,一次性筷子风靡全球,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环保问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筷子(饮食与文化)/新知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王晴佳
译者 译者:汪精玲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64233
开本 16开
页数 3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9-02-01
首版时间 2019-02-01
印刷时间 201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图书小类
重量 526
CIP核字 2018274863
中图分类号 TS972.23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3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