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梦回繁华(8年级)/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拓展阅读书系
内容
作者简介
毛宁(1975—),艺术学博士,副教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专业,现居杭州。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美术史与现代设计史。先后主持浙江省教育厅课题、浙江省社科课题和浙江省规划课题,参与国家社科课题。在《美术研究》《新美术》等艺术类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出版专著。
目录
中国古韵
梦回繁华
溪山行旅图
富春山居图
乾隆的钤印
诸乐三与文人画
陈鸣远的紫砂陶艺
中国门神艺术
唐代三彩釉陶器
油画之美
雪中猎人
干草车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旷世奇才扬·凡·爱克
古建竞秀
明清北京城
乔家大院
中国石窟建筑
麦积山石窟
印度阿旃陀石窟
英国大石圈
恒山悬空寺
威尼斯圣马可教堂
昨日梦回繁华,今时品味精彩
——我这样教学《梦回繁华》 执教:杨小蓉
精彩页
富春山居图
富阳归来,再读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对他在文人画上的地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就形神兼备这一点来看,他的作品可谓达到了文人画的巅峰。
宋代文人士大夫的作品,侧重所描绘对象的象征意义,题材多为梅、兰、竹、菊、山水、树石等,笔墨上追求纵放的墨味,以“墨戏”自娱。而元代的文人画,尤其是黄公望的作品,有一种更接近客观对象的能“与造化争神奇”的表现形式,其写实性大大增强了。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便是最突出的例子。它像“米氏云山”一样给人一种“印象”,但这种印象较之更逼真,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亲切感。究其原因,是由于在造形上,它较五代两宋更前进了一大步。
苏轼提出的自然中“无常形而有常理”的结论被元人真正运用于绘画实践。苏轼所指的“常形”是那些被“庸工”们程式化了的,代表着一定意义的形象符号。这些“形”由于长期辗转因袭,已丧失了其原有的真实性,与自然有了巨大的差距,因此,文人画所倡导的“不求形似”未必是不尊重客观自然的真实。通过对富阳的考察,发现其山正如画中山,黄公望巧妙地抓住了它的特点,从而避免了千篇一律、“千山一面”的符号化。同时,画中山与当地的山又不能一一对应,这说明作者没有去刻意照搬自然,而是对其总体态势特征进行了提炼。
《富春山居图》中一些山头的“点苔”,表示的是山坡上的草石,但却没有一一刻画,而只是几“点”带过,可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皆宜远观”“用笔甚草草”。分析这些点苔的轻重、位置,可以发现其每一笔,都处于一个结构上的关键位置,在结构上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逸笔草草”而又宜于远观的画法,显示了画家对实感的有意识的把握。他既是对二米作画之“不取细意”的传统的发扬,也是对苏轼弃“常形”求“常理”的理论在实践中的升华。
对“常理”的追求,使其画面不仅具有真实感,而且富于形式美,且不论整体布局的虚实疏密,墨色浓淡变化,单从坡间丛树的描绘上,便可窥见一斑。有一组林木延山势而下,前后错落,分为几丛,每丛之间的距离恰成黄金比,很有节奏,而每丛之中的几株又等距并排,又恰似乐谱中的音符,排列极富韵律。这其中韵律,想必绝非对自然刻舟求剑、处处求证的结果,而是对照自然中、艺术中形式美的“常理”的提炼。
为什么文人画发展到黄公望这里会出现如此“形神”并举的作品呢?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 宋代的文人画家,多为士大夫,其山水是“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卧游”的“第二自然”,是用来排遣仕途公务中的“尘嚣缰锁”的。因而,他们往往“有道而无艺”。元代的文人则不同。他们多为“南人”,社会地位最低,入仕机会少,大多隐逸山林,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山水画创作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巧。黄公望隐居山林,结庐筲箕泉,也正是因为仕进无门,又无法从宗教中寻求到真正解脱人生烦恼的途径,最终沉浸于艺术创作之中。元代文人画的先驱赵孟頫提出了“画贵有古意”,突出强调了笔法、章法等绘画形式因素及其超现实的写意功能。黄公望便是继承了这一精神,以董、巨为基础,对前人的传统潜心研究,集其大成,从而大大提高了自身的技法水平与艺术修养。这是原因之一。
其二,作者将自己融于自然之中,在真山真水的秀色中“搜抉其意蕴,洗发其精神”。文字记载黄子久对自然的体验时说他:“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匆匆,人莫测其所为。又居泖中通海处,看激流轰浪,风雨骤至,虽水怪悲诧,亦不顾。”映证于他的画,可见其沉湎于自然,不是乞灵而发玄想,而是为了求得更深入更真实的感受。黄公望取“古意”,但并未盲从董巨、二米,而是坚持通过自己的体验,“用古而以己意化之”。王原祁曾经指出:“董巨全体浑沦,元气磅礴,令人莫于端倪。元季四家,俱私淑之。……子久则不脱不粘,用而不用,不用而用……”子久之所以能达到这种境界,全是依仗了他对自然的仔细观察与静心揣摩。
精良的技法,加上对自然的深入体验,是元代文人画家将文人画推至“形神兼备”的高度的源泉。
黄公望,作为元代文人画家的代表,用其精湛的笔墨和对富春山的切身体验与深厚情感创作了《富春山居图》,创造了那处真实“可居”之境。当我们驻足山下,无不惊叹:“这岂不正是大痴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的画中之景吗?”而当我们展开画册,富春山那世外桃源般的秀色又浮现于眼前。
P11-15
导语
《梦回繁华(8年级)/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拓展阅读书系》为毛宁作品集,收录教育部新编初中教材入选篇目《梦回繁华》及作者其他艺术评论作品,涉及中外经典绘画、建筑、中国民间美术等类别,内容丰富多彩,文字典雅凝练,并配以精美图片,对于开拓读者眼界、提升审美能力极具价值。
内容推荐
《梦回繁华(8年级)》为毛宁作品精选集,收录多篇艺术评论,涵盖中外经典绘画、建筑、民间工艺美术等类别。其中,《梦回繁华》入选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本书内容丰富多彩,文字典雅而富有韵味,作者以多年的专业素养和积累,时而与大师对话,品味名画;时而走入民间,感受民俗;时而游览胜地,任思绪穿越时空,为读者开启了一次艺术之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梦回繁华(8年级)/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拓展阅读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毛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0206599
开本 16开
页数 1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2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初中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20
CIP核字 2018220277
中图分类号 J05-53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54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