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争霸四川
内容
编辑推荐

上世纪的三十年代,四川军阀为争夺省府成都的控制权爆发了一场混战,背景有帝国主义势力的渗入,蒋介石的影响。

本书从容地,多侧面地,生动地,相当深刻地再现了那一段历史。特别是书中着力刻划了一大批人物。从蒋介石到刘湘、刘文辉叔侄;从代人受过的“刘神仙”到袍哥、三教九流等,栩栩如生,卓然纸上,呼之欲出。

内容推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着力内争而不外向,连年内战的四川诸多军阀,最后发展为两个最大的军阀刘文辉、刘湘叔侄之间的二刘决战。这是四川军阀史上规模最大,最为惨烈之战,也是四川军阀史上最后之战。视中国共产党及红军为洪水猛兽,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在有条件地支持刘湘打败刘文辉之后,督促素称能战的“四川王”刘湘指挥六路大军,以数倍的兵力围攻红四方面军,却铩羽而归。嗣后,蒋介石与刘湘又进行了明里暗里的,惊心动魄的对四川的争夺。

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作家从容地,多侧面地,生动地,相当深刻地再现了那一段历史。特别是书中着力刻划了一大批人物。从蒋介石到刘湘、刘文辉叔侄;从代人受过的“刘神仙”到袍哥、三教九流等,栩栩如生,卓然纸上,呼之欲出。

全书洋溢着浓郁的文学色彩。

目录

第一章 风雨夜,南昌行辕和赴川特使/1

第二章 现代鸿门宴, “水晶猴”脱困而去/23

第三章 哀兵必胜,水淹七军/50

第四章 二刘决战,惊心动魄/67

第五章 血浓于水,网开一面/87

第六章 “刘神仙”统军,滑天下大稽/104

第七章 青羊宫背后,千回百转/131

第八章 天上地下,机关算尽/155

第九章 中美人计,人小物坏了大事/168

第十章 如愿以偿,中央参谋团入川/193

第十一章 强力渗透,从神仙洞“王灵官”开始/204

第十二章 黑吃黑,针锋相对/226

第十三章 清门户,卷一片刀光剑影,244

第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261

第十五章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282

第十六章 戏中有戏,峨眉山军官训练团/295

第十七章 平空杀出的黑马,让双方惊诧莫名/312

第十八章 求自保,“四川王”反击/323

第十九章 防微杜渐,芙蓉城里走惊雷/334

第二十章 转折,刘湘慷慨请缨抗战/354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风雨夜,南昌行辕和赴川特使

从下午起,南昌就下起了大雨。入夜以后,更是雷声大作,暴雨倾盆。高墙环绕中偌大、肃静的剿共前线南昌行辕,被漆黑浓稠的夜幕裹紧,经受着暴风骤雨的抽击。一时间,天上地下不时晃过金蛇似的闪电,巨树摇摆,秀竹伏地,花草被狂风连根拔起:这里那里不时发出大树被狂风拦腰折断的撕裂声、倾倒声。行辕很像是一艘在充满不测凶险的黑洋中颤抖着前进的军舰,前程漫漫,诡秘而幽深。在不时划过的闪电中,假山后,回廊边,闪现出伏在夜的深处,身披雨衣,头戴钢盔,手持美制冲锋枪的巡逻卫兵的身影,南昌行辕外松内紧。

深夜,暴风雨虽已过去,但细雨仍然一阵紧似一阵,打机关枪似的。白天显得紧张忙碌的行辕已然人睡,只有那幢在茂林修竹掩映中的精巧的法式小楼的二楼,一扇窗户还亮着灯。绿色的窗帘,灯光幽微。一束晕黄的灯光,透过窗帘,怯怯地泻下来,还未落地,就被无边的黑暗吞噬了。

屋中,时年47岁的中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站在那幅硕大的、几乎占了整整一面墙壁的中国地图前凝思、审视。他长久地保持着固有的姿势,一动不动,像是钉在地上的一根钉子。

灯光下看得分明,身着戎装,腰系武装带的蒋介石,身姿越发显得颀长挺直。他那一张清癯的脸上,一双锐利的眼睛忽然闪霍,可是很快,眼光又变得黯淡下来,充满狐疑。灯光将他的身影在地毯上拖得长长的,很像是一个高明的画家笔下的一幅泼墨写意画,显得很有些怪诞。他伫立不动时,像是一个泽畔苦吟的落魄诗人;焦躁地走动问,张牙舞爪,又像是一头就要扑向猎物的猛兽。

对于这个曾经影响了近代中国史的人物,美联社记者约翰-罗德里曾经用很准确的语言,做过生动的描绘:“在中国。最强大的思想传统是儒教,尽管有其外来的影响,蒋中正仍然是一个守成不变的中国人。他沉默寡言,讳莫如深。他姿势挺直,有军人作风,留着短发,不苟言笑。他虽然不是一个思想家,却有一种神通,他深谙纵横捭阖之道,而且他习惯于指挥命令。”

几年后,抗日战争中,美国派驻中国的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凭着他与蒋介石长期共事的深入观察,更是对他做了入木三分,形神兼备的刻划:“他身材修长,言谈简洁,脸上毫无表情,但一双眼睛很机敏,好像一个人戴着假面具以其犀利的目光洞察一切。他的卓越才干不在军事上而在政治方面。他这种才干是在与各个派系和各种阴谋之间玩弄奥妙的平衡术锻炼出来的,因此人们把他称为‘不倒翁’。”

蒋介石喜欢这样的夜深人静时分,喜欢下雨。因为他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仅心绪宁静便于思索,而且有种莫名的安全感。蒋介石的目光,这时久久地凝视着地图下侧那一片隆起的褐红。那是江西。就是在那儿,中共领袖人物毛泽东、朱德等人。领导着一批在他最初看来完全不值一提的土包子农民,却渐渐成了气候,成了一股红色铁流,逐渐强大,到今天竟致难以收拾。不然。为什么他发动的多次志在必得的“围剿”都失败了呢?不然,他怎么会在这国势危急之际,来在南昌,坐镇指挥对朱毛红军进行第五次“围剿”呢!

一声长叹,他的目光在桑叶状的中国地图上睃巡,接触到叶柄状的东北时,像是被什么烙烫了一下似的,不无痛苦地拧了拧眉。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际,以少帅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广大将士义愤填膺,同仇敌忾,强烈要求抗日。当时,张学良也完全有能力同日本关东军决一雌雄。东北军有20万人,海陆空齐备。除了有一支庞大的、训练有素的陆军,还有300架飞机,有一支大小军舰共21只组成的舰队,总吨位数达到32200吨,占全国军舰总吨位数的百分之七十六点七。东北军无论是在数量质量还是装备上,在国内地方部队中都是数一数二。可是遭到了他的严词拒绝,他命令少帅立刻率东北军悉数退出山海关。这就一枪不发,将东北拱手相送了日本人,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全国人民众口一词的愤怒声讨。千夫所指,不矢而亡。他不得不让少帅张学良出面。为他担当起“不抵抗”的罪名。

在蒋介石看来,当今日本的军力,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拿东北军去同日本人打,无异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中央军是他手中的本钱,东北军也是他手中的本钱。他的心腹大患是共产党,而不是日本人。难怪外间评论他是, “宁予友邦,不与家奴”。他就多次公开或私下说过:如果我们弄得不好,将来栽在共产党手上,那就将沦为万劫不复之地,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

然而,日本人是喂不饱的狗,得寸进尺,步步紧逼。从地图上看,一方面,被他视为洪水猛兽,必欲除之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央红军,在江西一带未能抹去,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的通南巴一带又建立了根据地,还有好些标志红军势力的星星点点正在长出来。

另一方面,标志着日军南下的几支又粗又大的蓝色大箭头,从正面、东面唰唰向他射来。他特别注意到日本人从东海上划过来的,直指上海、江浙一带的蓝色箭头。日本人完全可能就在最近向上海、江浙一带进攻。

这一带决不能丢!上海、江浙一带,是他的出生地、发迹地。是中国经济命脉所在,也是中国的生命线。他早就下达了秘密命令,在上海与南京之间,正夜以继日地赶修一条中国的“马其诺防线”。如果日本人从海上打来,他就凭借这条中国的“马其诺防线”,与日本人抗衡。他的对日作战方针是,千方百计争取时间,赢得时间,用空间换取时间!现在,他要抓紧时间,解除内患!内患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江西方向,二是四川川北方向。对江西方向的中央红军,他正在坐镇指挥“围剿”。四川方向呢,情况相当复杂。长期以来与他离心离德的四川省政府主席兼国民政府24军军长、兼川康边防军总指挥的刘文辉,与四川军务善后督办兼国民政府21军军长的刘湘叔侄,各据巴蜀,是四川当前最大的两个军阀,长期以来的矛盾已经发展到顶点,二刘决战即将爆发。他是支持刘湘的。四川历史上号称天府之国,这个地方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争霸四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田闻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320316
开本 32开
页数 3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2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