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懂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1. 80多位海外知名学者解读他们眼中的中国

本书是马丁·雅克、约翰·奈斯比特、罗思义、罗斯·特里尔等80多位美、英、法、俄罗斯、韩、日等国家的重磅中国(亚洲)研究机构的评论家、学者、政要(前政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资深媒体人,长期观察中国发展,深刻而全面论述新时代中国伟大变革以及取得的伟大成就,让读者从多维度解读处在深刻历史变革和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

2. 以国际社会的视角,告诉读者一个全面立体的中国

本书从新时代中国、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建设文化强国、“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等10个方面,全面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读懂中国新时代的的全威读本。

3. 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本书充分回答了中国为何能够成功、中国如何影响世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带一路”将给世界带来什么、为什么全球治理变革离不开中国等一系列颇受关注的问题,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优势所在,总结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大意义,向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的治理方案。

内容简介

本书以海外专家学者的视角,从新时代中国、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建设文化强国、新发展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等十个方面,系统解读了发展中的中国新时代,对读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提供了重要参考。

书中论述了新时代中国为世界树立发展典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中国梦与世界梦互融共生、中国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如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论述的,我为何看好中国道路与前景;〔澳大利亚〕鲍勃·卡尔(Bob Carr)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是世界之福等;本书既能拓展读者对发展中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的认识,也可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思想启迪。

目录

目 录

01 新时代中国

回顾与展望: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马丁·雅克/ 003

中国民主政治与新世界图景.............. 约翰·基恩/ 010

读懂新时代中国的四个关键词…… 让-盖·卡里埃/ 014

新时代中国为世界树立发展典范........... 高棣民/ 021

新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卡洛斯·马格里诺斯/ 024

新时代中国发展理念的大格局…… 拉凯什·古普塔/ 028

新时代中国的三个关键特征......... 扬·什韦纳尔/ 031

新时代中国发展理念与前景…… 塔蒂斯·帕鲁乐卡/ 034

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 考希克·巴苏/ 036

新时代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劳伦斯·萨默斯/ 038

02 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 约翰·奈斯比特/ 043

中国梦与世界梦互融共生........................ 罗思义/ 046

中国梦就是改革梦..................................... 李侃如/ 052

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梦想 ……贾甘纳特·普拉萨德·潘达/ 056

中国梦与世界同行............. 亚历山大·罗曼诺夫/ 059

中国梦为世界展现崭新未来.................... 沙学文/ 064

中国梦体现中国人民的朴素情感…… 奈仁·奇蒂/ 066

“一带一路”联结中国梦与世界梦…… 阿里·比尼亚兹/ 068

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 ……黑尔佳·策普-拉鲁什/ 071

中国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麦克·贝茨/ 073

我为何看好中国道路与前景..... 达尼洛·图尔克/ 078

0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04 全面深化改革

05 全面依法治国

06 全面从严治党

07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

08 建设文化强国

09 “一带一路”倡议

10 全球治理

精彩书摘

回顾与展望: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英国〕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

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资深研究员

我对中国的兴趣源自一次偶然的机会。1993年8月,我到广州度假,这座城市的活力和人们的各种活动把我深深吸引住了,直到今天,我仍然记忆犹新。这次度假后,我觉得世界正在发生一些变化,我感到这就是“未来”。随着对中国兴趣的增加,我对中国的了解逐渐加深,从2000年开始,中国成为我关注的核心。

此后,我试图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在现代世界中的轨迹以及为什么中国经济正在腾飞等问题。同时,还研究中国未来会呈现出怎样的局面。我把中国的崛起放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历史背景下予以研究。结论是,当前中国正在经历一次重要的变革。世界如今被分成了少数几个人口稀少的富裕国家以及很多贫穷国家。中国的变革昭示了世界不应当是这个样子。

中国从哪里来?

在我看来,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中国是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军事方面有影响力的大国。中国在崛起中并未变得像西方国家一样,而是仍然保持中国特色。因此,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提升,它的影响力将不仅局限于经济方面,还将包括其他方面。

迄今为止,西方主流观点认为,随着国家逐渐现代化,任何国家都会变得像西方国家一样。总体来说,西方主流观点认为只有一种类型的现代化,那就是西式的现代化。这在我看来大错特错,我认为现代化不仅是技术、市场和竞争的产物,同样也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讲,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在我看来,任何人都不能指望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和西方截然不同的历史的国家会变得像西方一样。如果我们想了解中国,我们就得尊重、承认以及了解中国的历史是如何影响和塑造中国的。当然,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影响因素众多。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一直都受到西方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变得西方化了。

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使然,中国当前所走的道路也是政治的选择。辛亥革命使清王朝被推翻,但问题在于这场革命没有开启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它使旧政权垮台,但并不是新政权的真正开端。中国自19世纪中期以来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它难以对欧洲的现代化、工业化和军事力量作出有效的回应。中国应对现代化的过程是渐进式的、局限性的、零星的。

这和日本不同。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就认识到,如果不推进现代化,如果不向西方学习,它将变得殖民地化。因此,日本选择的是一种明确的应对方式,而中国的应对则较含糊。甚至辛亥革命之后,由于国民党的软弱和现代化的理念不强,没有一种政治力量能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指引一个清晰方向。

近代的中国陷于军阀混战,情况变得日趋严重。中国变得四分五裂,受到日本的侵略,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直到1949年,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国才重新得以统一,获得了民族独立并重建了社会和政治秩序。到1978年,邓小平的改革之举使中国的发展潜力得到了开发。但是,1978年的改革是建立在1949年变革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驱走外国侵略者,没有中国的统一,没有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这一切改革发展成果都是不可能的。中华文明的核心元素之一在于统一。统一是中国绵延数千年历史的重要基石,以统一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就像中华民族的一块块基石。毛泽东修复了这些基石,他为中国的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执政党?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国民党四分五裂、腐败严重,而且扮演的角色总是暧昧不清,而毛泽东则发动广大农民成功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在外族入侵的危机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一种新力量出现了,中国人民团结在它的周围。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崭新的前途,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根本原因。

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尽管在发展中存在种种缺点和错误,但仍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了5.5%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在很多方面,这都是一段很好的时期,比如妇女实现了解放,现代化的工业被引入中国等。

在西方历史学界,中国的变革往往被认为始于1978年,我认为它应该始于1949年。但毫无疑问,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设计是天才之举。邓小平放眼全球,看到了东亚各国的状况,看到日本的努力,看到韩国的发展成果,还有新加坡的发展情况,它们在那一时期的增长率都高于中国内地。回过头来看,邓小平决定:中国共产党应该一心一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都得服从这个中心,这个决定和改革开放的道路结合在一起,为中国开启了一个真正的黄金时代。

中国向何处去?

当前的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时代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目标。为什么?邓小平时代的中国很成功,中国在邓小平时代开启时还比较贫弱,1978年之后,中国经济从原先相当于美国经济的二十分之一变成了如今以某些标准来衡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经济的体量。这是一种非凡的历史性转变。

如今的中国处在与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时截然不同的位置。中国不再弱小,而是变得强大了。中国现在需要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中国现在可以有梦想了,憧憬一种截然不同的未来。这是一种重要的历史分界。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需要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审视自我。中国想要建立一种怎样的社会?这种社会有哪些特征?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以及未来是怎样的?

对中国来说,思考这些问题是150多年来的第一次。因为在1949年之前,中国就像一个足球,在世界上被踢来踢去。著名的美国汉学家白鲁恂(Lucian Pye)曾说过,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国家,在19世纪末由于自身的软弱性,被迫适应以及采用国际体系中的欧洲准则,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现在的中国强大起来了,中国已经不再处于屈辱的历史处境之中,那么中国想要成为什么样子?中国想要实现一种怎样的抱负?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解决了这一问题。

不同的历史时代会造就不同的大国。谁会想到一个位于欧洲西北海岸的小小岛国建起一个占世界五分之一版图的帝国?无法想象如今还有哪个国家能像英国那样做到这一点。在那个时期,英国开展的工业革命开启了历史的各种可能性,如今类似的岛国早已不具备这种可能性。长久以来,像中国这样的国家,被西方视为无法实现现代化,无法与西方国家竞争。

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这意味着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可以从贫穷和落后走向经济现代化和充满生机活力,也意味着世界不一定为西方所主宰。突然之间,曾处于弱势的中国,其庞大的人口数量成为一种优势。中国的时代来了。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要,因为它推动了中国的变革。让我们把1949年后的中国放在历史大背景下观察,这是世界现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次变革,我们在这之前从未见过这种情况。美国从18世纪60年代内战结束到1914年这段时间里实现了转变,年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约为4%。美国比中国小,但是还花了比中国更长的时间。那么这一切应该归功于谁?当然,首先应归功于中国人民,是他们创造了这一切。但是,在政治方面,中国共产党是推动者。由于这次成功的变革,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崇高的威望。

成功的政治领导者需要具备不断变革、不断增长、不断思考的能力。不论在世界哪个国家,政治领导者往往会出于各种原因变得思想僵化,原本非常成功的王朝到了某个阶段会变得保守僵化。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在于与时俱进,迎接挑战。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是有迹可循的。毛泽东逝世后,中国陷于困难,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在执政理念上作出了重大转变。放眼全球,很少见到政治组织或是政治党派作出此类转变,因为它们被自己的偏见和价值观困住了,很难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邓小平时代的中国转变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的根基非常深厚,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不同,苏联共产党没能扎根于群众,但中国共产党做到了。

中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成功进行了变革,并不代表现在和未来的中国依然能够成功做到。对习近平主席而言,挑战在于是否有能力带来变革,是否有勇气、有力量、有根基,是否能得到群众支持。在我看来,习近平主席在应对这些挑战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从以下几点中可以看出习近平主席是如何成功应对挑战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懂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解读中国工作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143293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