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汉字与生活/汉字中国
内容
作者简介

 田舍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少年传统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舍之国学”创始人。近年来,他致力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与实践,创建了以汉字文化为切入点,以国学经典为主线,以生活养成为目标的“舍之国学”教学体系。出版有《汉字可以这样写》《汉字可以这样画》《汉字可以这样解》《汉字智慧》《书法智慧》《国学与养成》等图书。

后记

 一直觉得,国学只是生活。传统文化,甚或是所有的
教育,若是脱离了生活的土壤,不可能生根,没办法传承
。我理解的国学,包括汉字,需要低到尘埃里,然后才能
开出花来。
   写汉字与生活的系列文章,源于人教社《少儿国学》
杂志的专栏约稿。杂志每期一个关键字,比如目月星辰、
风雨雷电,比如花鸟鱼虫、士农工商……我写的专栏是“
那些字”,从汉字的角度阐述这些主题。我倒是喜欢这样
的命题作文,一是不用费心琢磨写什么,二是在一个点上
的深入和拓展,可以锻炼思维、丰富见闻。当然,更重要
的是可以逼着自己写些东西。
   

其实这些主题大部分是在平时的汉字课上讲过的,梳
理成文字,也算是一种记录。写这些文章,是想通过汉字
,带孩子们感知天地、体悟万物、了解人文。我不善于知
识性的讲授,看待人与物,我总没办法置身事外,会不自
觉地融人其中,会动情。这样的感性,不都是好事,常常
会导致认知的局限与不客观,甚至会落人好为人师的俗套

   

不过我觉得孩子们或许能从这些文字中感觉到一种温
度,在习惯了理性地分析与评判之后,试着用柔软的心去
触摸日月山川、花草树木,以至古往今来、思想精神,可
能会剔除冷漠与功利,会养出一份情怀,生出一份智慧。
而生活,恰恰最需要这样的情怀与智慧。
   写这些文章,没想着教化,只希望能传递一丝生活的
态度与情趣。
   田舍之
   戊戌夏至于潮白河随寓

精彩页

长成一棵开花的树
   小时候,养过花儿,种过树。
   花儿是在一个陶盆里养的。春天,挖些湿润且带着清香的土铺在盆子底下,撒几粒种子,埋好,按实,浇些水,放在阳光能照到的地方,等。那时心急,每次放学回来都要去看,盼着它能快点儿发芽儿、长大……
   种树是在我们家院子里。严格说也算不上“种”,忘了啥时候吃的桃子,核儿被随手扔到院子里,那个春天,竟然长出一棵小树。很喜欢这株新的生命,常常会去看它,觉得它渴了,会浇水。那个春天很快乐,眼看着它长大,长得比我还高。后来,它慢慢长成一棵大树,会开出粉红的花儿,会结出甜甜的桃子……
   怀念那些日子,很简单、很干净。那些花草树木是我的朋友,陪着我成长。后来的好多年,忙着学习,再没心思关注他们,直到接触那些古老的汉字,才又想起曾经的童真与纯粹。很多好玩儿的字都和花草树木有关,我们的祖先也把它们视作朋友,赋予和我们一样的感情与生命,比如生命的“生”,就是草木在地面上生机勃勃的形态。
   (生)
   一年有四季,最能体现四季变换的就是草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年复一年的生发凋零,是世间花草树木的故事。在这样的故事里,或许我们可以看见自己:春天的时候,我们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跳脱出来,遇见阳光,触摸空气,开始感知这个世界;夏天的时候,我们已经长大了,有了坚挺的枝干,生出繁茂的叶,甚至还开出艳丽的花儿;秋天的时候,我们成熟了,枝叶慢慢老去,但根扎得越来越深,身形越来越坚实,最重要的,我们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冬天的时候,我们散尽了繁华,将所有的神采收归于土地,休养生息,静待春来,静待再一次的萌发绽放……
   最喜欢春天,喜欢小草慢悠悠生起来的欣然,喜欢柳芽舒展出的嫩绿,喜欢天地间鼓荡着的希望。四季的名称里,最美好的也是“春”字,很像一幅画:上下是“屮”,小草的形状,中间的“日”是朝阳,右边是“屯”,表示草木刚刚钻出地面。“屯”字很有意思,横线表示土地,土地上面弯曲抱合的部分,应该是刚刚生发的胚芽。这时候的生命是脆弱的,如同我们三五岁的样子,刚刚离开母亲的怀抱,在学着自己走路,学着自己认知这个世界,所以这个字最初有艰难的含义。“春”字的读音应该和这个字有关,或者可以说“屯”最能代表春天。春光明媚的早晨,太阳从草丛里冉冉升起,有一株植物,刚刚冒出土地,虽然艰难,却是满含着生命的力量与期望,这就是古人心目中的春天。和“屯”很相近的是“才”,《说文解字》说“才”的含义是“草木之初”,也就是花草树木最初的样子,后来慢慢衍生出“刚刚”“刚才”的意思。春风拂过大地,草木缓缓探出头来,汲取着泥土中的养分,沐浴着苏暖的阳光,然后伸展开枝叶,成长为最鲜活的生命——这很像是篆书的“之”字。《说文解字》对“之”的解读是:“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意思是草木过了发芽的阶段,枝茎日益茁壮,像是去往成熟的样子。如此,再看这个“之”字,能感受到美好的向往,能回忆起我们青少年时憧憬未来的模样。所以古人后来在“之”字下面加了“心”,表示“心之所向”,也就是内心追求的目标与方向。草木都是朝着太阳生长的,人的志向也应该是阳光、积极、健康、高远的,用草木的成长来比喻我们的理想真是再形象不过了。P2-7

导语

“汉字中国”是一套专门写给孩子看的文化随笔,包括《汉字里的传统节气》《汉字里的中国神话》《汉字里的生活智慧》《汉字里的(论语)智慧》《汉字里的(庄子)智慧》等五种,它从孩子们最熟悉的一些汉字入手,由此连通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古老的智慧,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故事形式,书写属于中国的故事,带领孩子们认识汉字之美,理解经典,感知传统文化深邃和精妙的内涵。
   这本田舍之著的《汉字与生活》是其中一册,收录《庄子和鱼的故事》、《在父母的泥土里开出花来》等故事。

序言

我看汉字,是一个个活泼泼的精灵。好多年了,这些
古老的精灵常常在时空的缝隙里探出头来,俏皮地眨眨眼
,像是与你捉迷藏的孩子。我找寻它们,于是慢慢走近古
人,走进五千年文明,时时能捡拾到散落在历史长河边的
五彩斑斓的智慧之贝。
   

初识这些精灵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不过那时只是猎奇
,只是用它们来装点生活,如同路边采撷一枝不常见的野
花,簪在发梢,添一分美艳。一件事物,被视作工具时,
即便了解得再深刻、掌握得再熟练,都不过是一种技艺,
没办法感知温度、触及灵魂,没办法润泽生命、滋养内心
的安宁与欢悦。
   

将我唤回正途的是孩子们。十年前,教几个孩子写字
,闲暇时,画些甲骨文让他们猜,没想到他们满眼的惊喜
,没想到他们可以精准地说出那些符号的本义,甚至可以
描述出一个个的故事。那一刻,忽然觉得讲授知识和技艺
没那么重要了,那时起,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去亲近汉字,
带他们探知汉字背后的故事和秘密。
   

我们先开了画字课:列一个主题,试着用最简单的符
号表述,看谁画出的“字”最生动、准确。能把复杂的事
物刻画得简单、准确,不容易。比如“人”,我们能画出
正面直立的“大”的形状,没办法简约成侧身弯腰劳动的
形象;比如“天”,我们会画一朵朵的云,会画日月星空
,想不出在人的头顶标注出天的意象;比如“问”,我们
可以想到一个人询问另一个人的场景,不会简化成一扇门
、一张口……
   

比起画字,孩子们更喜欢看“字”讲故事。“月”,
他们会说月牙中的点是玉兔、金蟾、嫦娥或吴刚;“安”
,他们说是妈妈等他们回家吃饭;  “习”,他们说是春
天的清晨小鸟偷偷溜出温暖的窝迎着朝阳练习飞翔,甚至
说是被后羿射落的三足金乌飞回来陪昔日的兄弟朝升夕落
……
   我从不点评,只告诉他们没有对错,没有标准答案,
只有思维是否精炼合理,思想放飞得是否足够遥远。我喜
欢看他们认真观察、努力思考的样子,喜欢他们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的畅想。我总觉得他们需要这样的抽象与想象
,需要感悟那些汉字精灵的睿智,需要在这样漫无边际的
遐想中与远古的智慧碰撞、汇通,继而开创自己美好的未
采。
   

有一次,我给他们讲“学”:“子”是学生,“一”
是房子,“爻”是知识,上面那双大手是老师。有孩子问
:“为什么老师的手在教室外面呢?”没想过这个问题,一
下子语塞。后来有孩子说那是天神的双手,说神话故事里
人都是和神仙学本事的,包括孙悟空,师父是菩提老祖,
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上天人地、神通广大。这个说法倒是有
趣,是否有神仙姑且不说,伏羲画卦、仓颉造字,确是仰
观天文、俯察地理而来,而且“神”字的金文,中间是表
示贯通天地的竖,两侧就是和“学”字一模一样的倒垂的
大手。
   孩子们的眼睛里,是干净得没有渣滓的世界,这种纯
净,能清洗心霾。好多汉字,是他们启发了我的思考,甚
至有些字,是他们教会我该如何认知。
   

汉字是一扇门,门外是知识,门里是智慧。汉字是一
眼泉,汩汩而出的是清澈,濯净澄明的是心田。这十年,
感恩那些陪我一起长大的孩子们,感恩那些精灵般的汉字
,他们让我不泥陷于知识的海洋,让我窥见传统文化背后
的精微与深邃,他们让我在红尘侵染中找回自己,让我在
心底种下一抹柔软与清明。
   

这些年,我于汉字,如入山寻宝,每有所获,且生命
越经历,所得越丰厚。那些汉字精灵,常常在我认知的一
步之遥等着我,可当我迈进,伸手去触摸时,又倏地闪到
更远处。我曲曲折折地追着它们走,穿越经典,穿越亘古
,隐约遇见了光。有时我会想,或者它们不是与我捉迷藏
,只是想带我去往它们生出的地方。那里,一定很美好。
   写这套书,写这些文章,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若是孩
子们能随我同去,该有多好。
   田舍之
   戊戌夏至于潮白河随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汉字与生活/汉字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田舍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8905001
开本 32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8
出版时间 2018-12-01
首版时间 2018-12-01
印刷时间 201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识字说话
图书小类
重量 194
CIP核字 2018262991
中图分类号 H12-49
丛书名
印张 5.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85
132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