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包蕾贺宜卷)(精)
内容
试读章节

三人参见已毕,告辞出殿。八戒气呼呼地把麻袋掷在阶下,嘴里唠叨起来:“爱吃桃的种桃,爱吃鱼_的养鱼,跟我都不相干。千不该,万不该,把老猪攀上也来耙地。”沙僧道:“我等种桃、养鱼也不为自己,怎是攀了你也?”八戒道:“早知天堂也要干活,倒不如留在高家庄种田,还图个自在,好歹自个家受用。”行者听了,冷笑道:“原说你只知有我,不知有人;天堂虽好,也养不得闲人。也罢,待老孙回去禀明佛爷,送你回高家庄去就是了。”八戒欢喜道:“师兄,这话当真?”行者道:“当真,当真。只是在临走之前,让老孙先打你三棒,也消消我这口鸟气。”八戒慌道:“使不得,使不得,你那鬼头捧重,老猪消受不起。”说得行者、沙僧都笑起来。

次日一早,行者醒来,叫起沙僧,见八戒还在打鼾,就上去拉鬃扯腿。八戒翻个身又睡,嘴里还叽咕着:“有福不享,坐等天亮,真是猴子傻相。”行者听了,一把拉起八戒耳朵,骂道:“这瘟猪可恶,睡着还骂人来!还不快快起来!”八戒被行者闹醒,捂着耳朵起床。行者叮嘱道:“我等初来,不要惹人笑话,快些干活去吧。”说着提起金箍棒就同沙僧出门。八戒无奈,也提起钉耙随来。

三人来到灵山下,净土边上。行者道:“我与沙僧去了,八戒在这里切莫偷懒。”八戒道:“不消说得,老猪理会。”行者、沙僧笑着走了。(戒撩起直裰,使起钉耙,一口气翻了四五垄地,不觉身热难熬,又埋怨起来:“种地种地,大家吃的,要我老猪花这大力气,待我自去休息休息。”说着丢下钉耙,找到个荫凉所在,身靠大杨树,两耳招风,双眼紧闭,呼呼大睡起来。这一睡不打紧,足足睡了三四个时辰。

且说行者看看日头当空,已近晌午,歇下手中活计,想找八戒、沙僧同去吃饭,转身来到净土,不见八戒。正在四面寻找,忽听得杨树下有呼噜之声,近前一看,见八戒犹自好睡,正想把他叫醒,转念一想:“这呆子,才翻了几垄地,倒睡了一大觉,待我来开他个玩笑。”想着摇身一变,变做个大马蜂,径飞到八戒厚嘴唇上,狠狠地叮了一口,痛得八戒大声叫起来。睁眼一看,见是个马蜂,骂道:“这个亡人,也不知我老猪到了西天还不曾吃过一口糖,你倒想吃起糖醋猪头来啦。”骂着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i摇摇摆摆走去。

行者听得好笑,复了原形,暗地跟随。只见八戒走到半路,又喃喃说道:“这回肚里却又饿了,如若有些山珍海味吃吃,这才是好。”珩者心想:“这呆子好生惫懒,他既想吃好的,我且让他开开胃吧。”随手撮起一把土,吹口气叫声“变”,向着八戒跟前掷去。

放戒正走着,忽见路旁端端正正放着个石凳石桌,桌上安排着四盆八碗,一砂锅,外加金樽美酒,还热气腾腾。呆子不知行者戏弄,馋得口涎直流,心想:“也不知哪家罗汉,何处头陀,瞒着师父在这里暗地受用,如今又不知到何处添饭加菜去了,待老猪先来叨光吃了,谅他回来也作声不得。”想着就在那石凳上坐了,也顾不得口味,辨不得好坏,开口一杯,伸舌一碗,就似风卷残云,一转眼工夫,吃得干干净净。他何尝知道吃的原是些泥土沙石。待吃完了”,觉得有点异样,咂咂嘴唇叫道:“酒菜怎的又苦又酸,又涩又咸,吃得喉头作痒,胃里难受?想是这主人不懂烹饪,做出这般菜来。”再想:“人家原不曾请客,是“自家不告而取,怨得谁来!”嘴里却叉唠叨着:“说什么灵山,道什么天堂,想来想去!不如回到高家庄去好。”越想越对,不禁拾起钉耙,驾起狂风,径自回家去了。P42-43

后记

贺宜(1914—1987)原名朱家振,号菉园。上海松江人。中学毕业后曾任生生美术公司编辑、上海幼稚师范学校教员。1949年后,历任上海团市委少年儿童部部长,《新少年报》社长、总编辑,《中国少年报》副总编辑,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

贺宜先生从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此后终身为少年儿童写作。著有儿童长篇小说《野小鬼》、《刘文学》、《咆哮的石油河》,中长篇童话《小公鸡历险记》、《鸡毛小不点儿》、《“神猫”奇传》,儿童诗集《重要的小事情》,评论集《散论儿童文学》、《小百花园丁杂说》等,并出版有《贺宜文集》五卷。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荣誉奖。

包蕾(1918—1989)原名倪庆秩。浙江镇海人。1941年复旦大学肄业。曾在中学任教,并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演剧队当演员。历任上海青年救国服务团宣传队副队长、上海国泰影片公司编辑。1949年后历任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部主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编剧。

包蕾先生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以创作戏剧和电影文学剧本为主,后来又创作儿童文学。建国后出版童话集多部,其中以《猪八戒薪传》、美术片剧本《三个和尚》最为人瞩目。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荣誉奖。美术片《金色的海螺》获亚洲电影节卢蒙巴奖。

贺宜先生和包蕾先生都是我国儿童文学的大家,为我国的儿童文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两位先生各自在五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大量作品,尤其在童话创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贺宜先生和包蕾先生的儿童文学创作有共同之处,比如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不凡的创造力,比如真诚的创作态度和“寓教于乐”的创作理念,比如对童年的深切之情和对孩子的仁爱之心,比如对儿童文学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等等。但两位先生的创作又风格迥异,各具风采。

贺宜先生的童话创作很讲究“童话的逻辑”,作品相当严谨。同时他又是一个勤于学习、敏于思考的人,有很强的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力。在读贺宜先生的《“神猫”奇传》和《像蜜蜂模样的苍蝇》的时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十年动乱时的一些人和事,不禁会哑然失笑。但这些作品不是简单的图解和拙劣的编造,而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精彩的故事,以高超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贺宜先生的代表作《鸡毛小不点儿》炉火纯青,在童话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贺宜先生在进行儿童文学创作的同时,还写过不少儿童文学理论,其中有很多真知灼见,闪光的火花随处可见。

包蕾先生才华横溢,是一位有多方面才能和艺术涉猎的作家。他的一生中,演过戏,写过剧本,在电影文学创作方面,也卓有成就。包蕾先生的儿童文学创作海阔天空,挥洒自如,在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巾颇为少见。脍炙人口的《猪八戒新传》妙趣横生,其实难度极大,而包蕾先生写来却如行云流水,不着痕迹;包蕾先生后期创作了一些国际题材的童话,是一种新的尝试,开拓了童话创作的边界。这些都充分显示了他的才情与创造精神。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这本专集只选了贺宜、包蕾的童话作品,而没有选小说、散文、剧本等,这并不是否认两位先生在其他文学样式巾的成就。之所以这样选,是因为我认为贺宜先生和包蕾先生的童话极为出色,他们的代表作影响极大,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的经典。另一方面,也受到篇幅的限制,不能选得太多。贺宜先生曾经说过,“第一,我偏爱童话这种形式;第二,我向来认为童话是儿童文学中最具有儿童特点的一种文艺样式,世界上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往往就是童话作家,所以,我在童话方面花的气力最多。”这段话真实地说出了童话在贺宜先生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我认为包蕾先生也是如此。)当然,我的选目不一定妥当,恳请专家不吝赐教。

本专集中,贺宜先生的作品选自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贺宜文集》,包蕾先生的作品选自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祉1989年出版的《包蕾作品选》和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包蕾国际童话选》。

周基亭

2009年2月

目录

凡例

前言

包蕾

 猪八戒新传

 三个和尚

 能说会道的狐狸

 火萤与金鱼

 石蟹

 “假如我是武松

 车马炮

 鲛人和夜明珠

 克雷博士和熊的传说汇编

 买星星

贺宜

 小公鸡历险记

 鸡毛小不点儿

 雪夜奇遇

 像蜜蜂模样的苍蝇

 “神猫”奇传

 野猫学长寿

编后记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总目

序言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加自觉地发挥和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软实力”,自然便成为国家和民族新的文化发展战略的着眼点。缘于此,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编纂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也自当要从建设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基础性文化工程着眼,充分发挥历史的文化积淀和展现深厚的学术渊源,广采博辑,探幽烛微,以期起到应有的咨询鉴赏和导向传承的作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上海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来梳理开掘上海近二百年以来的历史文脉和文学矿藏,温故知新,继往开来,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这是我们应该极为珍惜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早在上个世纪初,上海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文化都会,对全国文化人才逐步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势,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繁荣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所谓“海派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近百年来全国四面八方文学人才云集上海、共同参与的结果。正像鲁迅先生当年所说的那样,“所谓‘京派’与‘海派’,本不指作者的籍贯而言,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故‘京派’非皆北平人,‘海派’非皆上海人”(《鲁迅全集》第5卷,第352页)。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所以我们在编选这部《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时,主要不以作者的出生地域为界,而是视其是否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了上海文学事业的共建共荣,并获得重要的文学成就为取舍。

上海作为我国开埠早并兼有海洋性文化特征的世界大都会,在西方的各种学术思潮和理论流派的交流和渗透下,在文化、文学方面自然也得了风气之先,使得上海的传统文化和保守思潮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洗礼,而各种新锐的学术思想、文化新潮和创作流派,则纷至沓来,一发而不可收,从而奠定了上海文化和文学开放性、现代性的基础。时至今日,文化艺术的多元互补、兼收并蓄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方式和审美要求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不可逆转的世界文化的大整合、大跨越的历史潮流面前,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文化心态与创新精神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人类的美好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规模宏大,卷帙浩繁,在编选过程中除了直接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编委和有关人员的通力合作,还得到人选作者的家属和海内外文化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和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信息和资料,特此铭记,以表谢忱。

2010年3月

内容推荐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这是我们应该极为珍惜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本册为《包蕾 贺宜卷》。

编辑推荐

贺宜(1914—1987)原名朱家振,号菉园。贺宜先生从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此后终身为少年儿童写作。

包蕾(1918—1989)原名倪庆秩。包蕾先生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以创作戏剧和电影文学剧本为主,后来又创作儿童文学。

贺宜先生和包蕾先生都是我国儿童文学的大家,为我国的儿童文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两位先生各自在五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大量作品,尤其在童话创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专集中,贺宜先生的作品选自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贺宜文集》,包蕾先生的作品选自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祉1989年出版的《包蕾作品选》和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包蕾国际童话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包蕾贺宜卷)(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基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35486
开本 32开
页数 38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95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5.01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5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