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微观世界编年史】无中生有的世界(量子力学外传)
内容
内容推荐
吴京平著的《无中生有的世界(量子力学外传)》这是一部微观世界的编年史,从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到威滕的超编理论,讲述了量子力学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这是一本量子力学科学家的集体传记,记录了那些推动了微观世界认知的人。天才一个个横空出世,又一个个悄然逝去,人聚人散,带给我们无限感慨。
这是一段跨越百年的科学探索史,从一战到二战,从发现X射线到降服核能,量子力学的科学家们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影响了战争的进程,改变了类人的命运。
作者简介
吴京平,北京人,喜马拉雅FM、蜻蜓、网易云音乐等电台《科学史评话》主播。自诩为“会写程序的美工”,曾担任IT公司的美术总监。擅长用评书风格讲科普,受众无数,在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蜻蜓等电台均位居受欢迎主播之列。其主播专辑《行星传奇》《地球的刻度》《物种起源》《量子力学外传》《伟大的试验》《宇宙大爆炸》等广受好评,单辑收听量均百万以上。
目录
01.化学元素表的诞生
02.神秘的X射线
03.群英汇集的卡文迪许实验室
04.黑体辐射公式的成功推导
05.量子物理学草创时期的“三巨头”
06.索尔维会议:决战量子之巅
07.原子模型初现
08.上帝之鞭
09.新量子力学大门将启
10.矩阵力学与波动方程
11.测不准的量子
12.真空不空
13.薛定谔不懂薛定谔方程
14.科学家逃离德意志
15.核武大竞赛
16.曼哈顿工程
17.海森堡算错
18.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19.量子电动力学三杰
20.不平衡的宇宙
21.隐变量出局
22.夸克理论的成功
导语
《无中生有的世界(量子力学外传)》作者吴京平从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谈起,以轻松的笔调讲述了放射性元素、基本微粒的发现和相关研究、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光量子理论、原子光谱等量子力学不同发展阶段中的重要发现,最后以丁肇中的J粒子和阿尔法磁谱仪实验结尾。他从微处下笔,串联起一个个富含细节的标志性事件,讲述了量子力学一个多世纪来的发展。书稿介绍了量子物理学领域的重要科学家、理论、公式、实验及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讲述了爱因斯坦、薛定谔、杨振宁、费曼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趣闻轶事,其中既有科学家们的学术争论和深厚友情,也有他们在历史重要时刻的人生抉择和道德困境。这既是一部量子力学的发展史,也是一幅物理学家的集体像。
精彩页
01.化学元素表的诞生
1907年2月2日,圣彼得堡寒风凛冽,气温下降到了零下20多摄氏度。一群学生走在滴水成冰的街道上,为他们的老师举行葬礼。同观与随行的群众多达万人,阵容十分“豪华”。听过传统相声《白事会》的朋友可能知道,我国旧时有钱人出殡,阵仗也很豪华。队伍最前头走的往往是逝者的长子,抱着先人遗照;后边跟着的是亲朋好友;再后边是各种念经做法事的队伍,和尚、老道若干人等。吹鼓手也十分卖力气,唢呐的声音尤其富有个性,正所谓“喇叭声咽”,.持续制造悲伤的气氛。但是欧洲人可没这么热闹,气氛是肃穆庄严,大家只是安静地走向墓地。最前方学生们举着的大横幅上既不是逝者的名字,也不是逝者的遗照,而是一系列的符号,上面写着H、Fe、Zn……
究竟是什么人的故去能引起这么大的阵势呢?那些奇怪的符号又是什么呢?现在只要学过中学化学的人都知道,那些符号是化学元素符号,H是氢,Fe是铁、zn是锌……可出殡怎么还跟化学搭上边儿了呢?因为刚刚去世的就是俄罗斯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者(图1-1)!
门捷列夫1834年出生在寒冷的西伯利亚,他的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校长,可惜在门捷列夫13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门捷列夫的母亲很坚强,独自拉扯着一群孩子长大成人。门捷列夫的兄弟姐妹太多了,一共有17个,足够开篮球联赛了。门捷列夫在家排行第十四,我们不妨尊称一声“十四爷”。门捷列夫的学业严重偏科,拉丁语尤其让他头痛,经常考试不及格。考不过毕不了业该怎么办呢?幸亏学校老师是他亲戚,这才勉强及格毕了业。毕业后,门捷列夫如同出笼之鸟一般,拉着几个同样不喜欢拉丁语的同学爬上了附近的小山,一把火把拉丁语课本给烧成了灰。哪里有考试,哪里就有烧课本,历史总是一遍一遍以不同的方式重演。
门捷列夫的母亲很不简单,古有孟母三迁,门捷列夫的母亲也不遑多让。本来丈夫一死,家里收入锐减,生活过得就很艰难了,而他母亲经营的玻璃厂又因为失火而倒闭,真是雪上加霜。但是她知道,再穷不能耽误孩子受教育。1894年,她决定变卖家产去两千公里以外的莫斯科,毕竟大城市的教育资源比较丰富;后来又辗转到了柏林、巴黎;最后来到了俄国首都圣彼得堡。门捷列夫也真不含糊,考上了医学院,在当时,医生和律师都是有前途的职业。可惜啊,门捷列夫上尸体解剖课的时候,直接晕过去了,不得不退学,看来他与医生这个职业没缘分。他父亲的校友——圣彼得堡高等师范学校的校长听说这件事后,便决定要帮门捷列夫。师范院校不收学费,门捷列夫家经济困难,读师范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作为交换,学生毕业以后要到指定的学校去当老师,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1850年,门捷列夫就读师范院校的物理数学系,成绩出类拔萃。同年9月,门捷列夫的母亲病逝,门捷列夫决心更加发愤读书,获得了学校的金奖,1855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不幸的是,毕业之际他得了肺结核,在病床上躺了很长时间。在克里米亚养病期间,他读完了硕士课程。毕业以后,他去过好多地方的中学当老师,比如辛菲罗波尔、敖德萨,都在乌克兰那一片。他教的课程很杂,各种科目都教,自己还要搞科研写论文。门捷列夫家是造玻璃的,从小就跟硅酸盐打交道,所以他的论文也和硅酸盐有关系,比如《硅酸盐化合物的结构》。
1857年,门捷列夫被破格录用为圣彼得堡大学的化学讲师,可惜工资微薄,他不得不到处当家教补贴家用。不光是他,就连他的前辈齐宁教授当年初入职场时,也要兼职家教来补贴家用。有个瑞典来的工程师帮着沙皇研制水雷,工程师的孩子也跟着来到俄国,齐宁就给这孩子当家教。这孩子真是聪明绝顶,十几岁就对化学非常在行。他的名字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就是日后那个诺贝尔奖的设立者,著名的炸药大王。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父亲搞水雷研制,所以他在炸药行业的成就算是有家学渊源的了。理论上诺贝尔跟门捷列夫算是同门师兄弟关系,都是齐宁的学生。齐宁的学生里面还有个名人就是鲍罗丁,这位化学家在本职工作上的成就远不如在业余爱好上取得的成就出名,他是俄罗斯乐派“强力五人团”的成员,写了交响诗《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歌剧《伊戈尔王子》。齐宁教授也对他们大力举荐提携,毕竟人才难得。
1859年至1861年间,门捷列夫被选拔去德国和法国留学。到国外游历了一圈后,门捷列夫最大的感受就是俄国太落后了,好多先进的仪器俄国都没有,即便是试管、烧瓶之类的器具都需要他自己动手去做。好在他家是开玻璃厂出身,做个烧瓶、试管并不费力。所以他在西欧见到著名化学家本生的时候,俩人聊得特别投缘,因为本生也擅长自己动手制造实验仪器。那个时代正是化学工业从无到有大发展的时代,化学工业的进步速度非常快,化学家特别容易变成实业家,比如诺贝尔,他家就是做实业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著名的武器公司博福斯公司就是他家开的。发明制碱法的索尔维后来也发了大财。后文中还会提到这两个人。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微观世界编年史】无中生有的世界(量子力学外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京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24572
开本 16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8-07-01
首版时间 2018-07-01
印刷时间 201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物理
图书小类
重量 520
CIP核字 2018122163
中图分类号 O413.1-49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59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4: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