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
鼻子
山药粥
黄粱梦
英雄之器
戏作三昧
袈裟与盛远
蜘蛛之丝
基督徒之死
枯野抄
毛利先生
圣·克利斯朵夫传
疑惑
魔术师
舞会
南京的基督
杜子春
秋山图
山鹬
竹林中
报恩记
六宫公主
阿富的贞操
小白
丝女纪事
大川之水
图书 | 罗生门(全新修订名家全译无删减)/世界文学经典名译文库 |
内容 | 目录 罗生门 鼻子 山药粥 黄粱梦 英雄之器 戏作三昧 袈裟与盛远 蜘蛛之丝 基督徒之死 枯野抄 毛利先生 圣·克利斯朵夫传 疑惑 魔术师 舞会 南京的基督 杜子春 秋山图 山鹬 竹林中 报恩记 六宫公主 阿富的贞操 小白 丝女纪事 大川之水 精彩页 罗生门 某日傍晚,一名家丁在罗生门下面避雨。 宽大的门下,除他以外别无他人,唯有一只蟋蟀趴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子下。罗生门正对着朱雀大街,避雨的本不该就他一人,似还应有三两戴女笠或软纱帽的行人,可现在确实只他一人。 此话从何说起?其实这几年来,京城不是地震、台风,就是火灾、饥荒的,灾连祸接,此起彼伏。洛中一带之凄凉,约略可见一斑。据以往记载,时有人打碎佛像、供品,将涂有朱漆、金箔的木头,堆在路旁,当柴火卖。洛中尚且如此,像修缮罗生门等事,更是无人过问了。可这片荒芜,却也另有一番光景,方便了狐狸、小偷在此栖息,就此安居。末了,连无主尸体也纷纷扔到这里,丢在一旁,习以为常。于是,日落时分,这一带便有点令人毛骨悚然,再没人敢在附近转悠了。 反过来,倒是乌鸦成群结队,总是集结于此。白天,一群一群地在高高翘起的门楼顶上啼叫盘旋。尤其当夕阳染红门楼上空的时候,黑黢黢的乌鸦更是如同散落的芝麻,历历可见。不用说,鸦群来门楼上面,是想啄拿死人肉来美餐一顿的。——然而今天,不知是否因天色已晚,却一只也看不到。只在石缝里已长出长长杂草的坍塌的石阶上,尚可看见白色的乌鸦屎,斑斑点点,牢牢扒在上面。家丁用洗褪了色的藏青夹衣后襟垫着,坐在七级台阶的最高一级上,一边抠着右脸上刚刚冒出的疖子,一边茫然望着外面飘落的雨丝。 此处说到的家丁,是来此避雨的。可雨停之后,他并无可去之处。若在平时,自然是回主人家了。然而,就在四五天前,他被东家辞退了。正如前文所说,当时京城内外一片萧条,连这样一个服侍主人有年的家丁都遭辞退,不能不说是大萧条下小小的余波。那么,与其说是家丁在避雨,不如更确切地说成“家丁被雨浇得浑身湿淋淋的,徘徊街头,走投无路”。而且今天的天气,更加重了这个平安朝家丁的sentimentalism(忧郁的心情)。申时下起的雨,到现在还没点要停的意思。家丁反复寻思明天的日子怎么过——其实怎么说也都是没法子。该做点什么呢?思来想去,总是围着这问题绕圈子。他就这么似听非听地听着朱雀大街上的雨声。 雨丝包围着罗生门,由远及近,尽是哗哗的雨声。黄昏到来,天空更压低了。抬头望去,门柱顶端斜出的飞檐上,挑着一片浓重的乌云。 本就没辙的事,非要想个办法,也就顾不得什么手段了。要是再挑三拣四,那只有饿倒在路边,像野狗一样,给扔在罗生门下。可倘若不择手段呢——家丁左思右想,不觉走到这一步。不管怎么想,结果终归还是绕来绕去跳不出这个框框。虽说决意不择手段,加上这么一个“倘若”,结果自然就是“除当强盗,别无生路”。可勇气,又从哪儿来? 家丁大大地打了个喷嚏,有气无力地站了起来。京都夜凉,该围着火钵烤烤火才好。冷风穿行在门柱间,毫不客气地同暗夜一起侵潜进来。朱漆柱边的蟋蟀,已经不知去向。 家丁身穿藏青袄,内衬杏黄衫,缩脖耸肩,门里门外,四处张望。要是能找到一处,既能避风躲雨,又能遮人耳目,可以舒舒坦坦睡上一觉,那就挨到次日清晨也不妨。恰巧目光落在了通往门楼的那宽大的朱漆楼梯上。楼上就算有人,也不过是些死人。于是乎,家丁一面留意着别让腰间挂着的刀出鞘,一面抬起穿着草鞋的脚,踏上了第一级台阶。 过了一会儿,罗生门的门楼上,在宽楼梯的半中间,有一个男人猫着腰,屏息静气地窥探着上面的动静。楼上透出的火光,隐约照见男人的右颊,短短的胡子茬里,可巧看见那个红肿的疖子。起初,家丁估摸着楼上也就是些死人,可上了两三级台阶,发觉上面不知谁点着火,而且火光还在到处游移。浑浊的火光,摇曳在布满蜘蛛网的顶棚上。如此雨夜,能在罗生门上把火点着,定是不凡之辈。 P1-3 导语 一部文学经典,它不向你保证财富。 不承诺功利,不执著于教导。 但却能为你打开一扇精神世界的大门。 陪你体悟更广阔的世界与人生。 决定我们行为的既非善亦非恶 而仅仅是我们的好恶,或曰我们的快与不快! 《罗生门》是日本文坛鬼才、短篇小说巨擘芥川龙之介所著的短篇代表作精选集,洗练流畅的笔法,剃刀般锋利的思维,一语道破人生的无奈与矛盾,人性的自私与尊严。 本书收录的这些作品对认识芥川作品及其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译者于文章中加入了完整的注解,无论是专业学习或业余欣赏,皆提供了国内读者更深入、也容易了解这位伟大作家作品的途径。 序言 1916年2月,芥川龙之介在大学毕业前夕,创作伊始, 于《新思潮》复刊号上发表《鼻子》这一短篇,文坛大家 夏目漱石(1867-1916)读后,即亲笔致函,称赞不已:“ 小说十分有趣。首尾相顾,无戏谑之笔,却有滑稽之妙, 不失上品。一见之下,材料非常新颖,结构相当完整,令 人敬服。像这样的小说,若能写出二三十篇,在文坛上必 将成为无与伦比的作家。”芥川果不负所望,佳作迭出, 终成日本短篇一大家。悠悠岁月,大浪淘沙,一位现代作 家,能经得起时间的筛选,在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席, 足以代表一国的文学,并为世界同行所认可,当自有其卓 绝之处。 20世纪初,日本文学经过自然主义的狂飙,从观念、 内容到形式,完成了向现代的转变。但是,由于这种文学 十分强调客观,追求真实,排斥虚构,有重内容轻形式之 嫌,忽视了小说的技巧和艺术,进而发展成专写作家身边 事的“私小说”。这类作品,虽不乏细节的真实,却缺少 新鲜灵动的艺术魅力。为此,一代一代的作家,殚精竭虑 ,致力于艺术形式与技巧的探索。是芥川打破了那种单一 、刻板的创作模式,拨正了自然主义的“跛脚发展”。与 芥川龙之介同素有“短篇小说之神”美称的白桦派作家志 贺直哉(1883-1971),将明治初年由国木田独步所奠定的 日本短篇小说这一样式发展到极致。志贺直哉从日本民族 特有的审美心理着笔,出于日本人的偏爱,被誉为写心境 小说的能手。而芥川龙之介,着意于吸纳西方现代小说的 机制,将虚构的方式重新引入文学的创作之中,开创了一 种崭新的文风。芥川不拘守日本独有的书写方式,而是善 用世界都能理解的手法构筑他的作品。 芥川龙之介,以其三十五年短暂的生命,写出不少精 彩的短篇,为日本和世界留下多篇不朽的华章。 出身的烦恼 芥川龙之介,1892年生于东京,生当辰年辰月辰时( 辰,伸也,恰好时日;辰星,苍龙之体也),故取名龙之 介。父名新原敏三,经营牛奶业并拥有牧场。母亲芥川富 久,于龙之介出生后八个月,精神失常。母兄芥川道章无 子,龙之介遂由舅父收养。1902年,生母去世。过了两年 ,十二岁时,生父废去其长子继承权,一个月后,销去他 在“新原”家的户籍,由此,龙之介易姓,正式成为芥川 家的养子。养父在东京府任土木科长,家道是没落的旧世 家,虽小有财产,却也要撙节度日。按照芥川的自述,养 父家属于“中产阶级的下层,为维持体面,不得不格外苦 熬”(《大导寺信辅的半生·贫困》)。这样的家庭,家 教之严格,礼法之繁缛,作为养子的龙之介,少不得事事 都要学会隐忍。养父一家颇好文艺,具有江户文人趣味, 故芥川自幼便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很早即接触日本和中国 古典文学。尽管大姨母富纪,一生未嫁,犹如生母一般养 育、呵护龙之介,但是,因爱生恨,彼此伤害的事,自是 难免。芥川曾对作家佐藤春夫说过:“造成我一生不幸的 ,就是某某。说来她还是我唯一的恩人呢。”生母发狂, 为人养子,个性压抑,终生背着精神负累,这是芥川龙之 介与生俱来的不幸,是他的命运。他弃世前给至友小穴隆 一的遗书中写道: 我是个养子。在养父家里,从未说过任性的话、做过 任性的事。(与其说是没说过、没做过,倒不如说是没法 说、没法做更合适。)……目下,自尽在即。也许这是我 此生唯一的一次任性吧。我也与所有的青年一样,有过种 种梦想。可如今看来,我毕竟是疯子所生的儿子。 看得出,芥川终其一生,为生母发狂,为养子身份, 而苦恼不已。 …… 余响 我有时会想,二十年后、五十年后,甚或一百年后的 事。那时节,已不会知道曾经有过我这样一个人。我的作 品集,想必积满灰尘,摆在神田一带旧书店的角落里,徒 然等着读者的光顾吧?不,说不定某个图书馆,只剩下孤 本一册,封面已给虫蛀得残缺不全,字迹也模糊不清。可 是…… 我转念又想。 我的集子,难道就不会有人偶然发现,读上某个短篇 ,或某几行文字吗?说起来,心里甚至还存个奢望:那一 篇作品或那几行文字,难道不能为我所不认识的未来读者 ,约略展现一个美丽的梦境吗? 我并不指望,百年之后仍有知音。我承认,自己的想 法和信念之间,有多么矛盾。 可是,我依然要想。寂寞百年身,哪怕只有一位读者 ,能手捧我的书,在他心扉前,尽管依稀微茫,呈现出一 片海市蜃楼…… 上面一段文字,引自芥川的随笔《澄江堂杂记》“后 世”一节。文中,芥川龙之介想象“寂寞”身后事,感慨 良多。天才的芥川,何需那样悲观!有生死妙笔,更无需 “奢望”!现实已非像他当年所臆想的。他去世后七年, 即设立以他名字命名的“芥川龙之介文学奖”,七十年来 ,已成为奖掖优秀青年作家的最高奖。“百年之后”的今 天,他在本国虽不像夏目漱石那样被看作“国民作家”, 但是,直到近几年,从日本读书调查看,芥川的小说一直 排在前四五位,超过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更遥遥领先 于当红作家村上春树。即便在全世界,也有许多“知音” 。 尤其在他的邻国,他曾经游历过,表示“除了东京, 最愿寓居在北京”的中国,岂止“有一位读者”,又岂止 读他的“某个短篇”或“某几行文字”!近三十年来,从 《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芥川龙之介小说选》《罗生 门》《地狱变》等,直到近三百万言的《芥川全集》——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位日本作家,能在中国享此殊荣。芥 川的小说不断翻译出版,不仅一般读者喜欢,他的中国同 行作家也颇为称道。芥川的生命固然短暂,但作为作家的 艺术生命却长存于天地间。其最佳作品,凝结着他的博学 与才情,显示出一种东方的特色、东方的智慧,早已超越 国界,成为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的财富。即便与屈指可数 的世界短篇名家相较,也毫不逊色! 芥川倘地下有知,定会深感欣慰吧。 高慧勤 2010年7月8日 内容推荐 作品讲述了藤暮时分,罗生门下,一个家奴正在等候着雨停,当他茫然不知所措,仿若于生死未决时,偶遇以拔死人头发为生的一老妪,走投无路的家奴邪恶大发,决心弃苦从恶,剥下老妪的衣服逃离了罗生门。该作情节简单,人物稀少,短短的篇幅,小小的场面。时间、地点、人物、结局全都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作品虽以旧题材创作的历史小说,却被赋予了一定的寓意,描写了社会最底层顽强挣扎着继续生存的民众,而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历史小说。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罗生门(全新修订名家全译无删减)/世界文学经典名译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芥川龙之介 |
译者 | 译者:高慧勤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509623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3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36 |
CIP核字 | 2019099457 |
中图分类号 | I313.45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07 |
宽 | 144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