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胡万春卷)(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建国初期,上海涌现出一批产业工人出生的“工人作家”,胡万春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胡万春的小说创作,大多以其熟识的钢铁厂生活为主,写出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变革的新气象,展示出工人阶级崭新的精神面貌。丰富的生活描写、真实的人物刻画、平实的叙述语言,使他的小说展示出建国初期上海工厂变革的生活,具有其独有的意义和价值。但是,从总体观之,胡万春的小说往往过于注重对于事件来龙去脉的叙写,而较少注重对于人物独特性格的刻画;对于事件的描写又大多以通讯报道式的笔触写来,常常缺少小说细致深入的独特魅力。过于靠拢其自身身边的生活,使他的对于工厂生活描写的作品,大多缺少生动曲折的情节的设置,而往往是一事一记的叙写,使作品常常缺乏小说虚构的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他的那些与其生活保持一定距离的小说。

内容推荐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这是我们应该极为珍惜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本册为《胡万春卷》。

目录

凡例

前言

青春

骨肉

爱情的开始

父子

世界意义

特殊性格的人

一点红在高空中

我们正在走向未来

过年

心声

家庭问题

棋迷

陨石

麂皮手套

社会责任

编后记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总目

试读章节

李小刚一把握住了老张的手,看了看老张头上的白发,温和地说:“老张,你已经五十岁了,天气太冷,让我下去吧?”老张颤动着嘴唇,没有说出话来。

这时,阿英背了一捆绳子,弯着背喘着气走进来,头发被风刮得像一团乱麻,只有两只乌亮的眼珠子,灵活地转动着,她用力一挺,把绳子重甸甸地抛在地上,吁了口气。

地下水池的盖子打开了,从上面往下看,水池里黑洞洞地足有三丈深,一股冷气从下面涌上来。李小刚脱下了棉衣,赤着膊,只穿了条单裤,用绳子拦腰绕了几圈,在胸前打了个结,声音有些颤抖地说着:“你们紧紧拉住绳子,如果我在下面把绳子拉两下,你们就马上把我拉上来,记住。”

他说完,就下了水池,沿着铁梯子,快步往下爬,越到下面,光线也越暗。

阿英紧紧咬着嘴唇,手拉着绳子,身上的热流在奔腾着,面孔鲜红,她想起了团总支书记说过的一句话:“能为祖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忘我劳动的人,这种人的品质最高贵了。”李小刚,不正是这样的人吗!

这时,李小刚的脚已着水面,冰冷的寒流,从脚心直冲向全身。他用劲把脚朝池壁一推,身体马上吊在半空,扑通一声,就沉人到水下面。他直觉得全身的皮肤像裂开似地阵阵作痛。他不敢迟慢,连忙伸开两臂,摸到了水管子,发觉水管口的网盖头已经裂开,管子口全部塞上了垃圾,并且有一块布似的东西贴在上面。他拉出了一些垃圾,可是,这时再也熬不住气了,眼前金星乱闪。他连忙用力拉了拉绳子,身子就升了上来。他换了口气,又喊:

“放下。”

阿英和老张把绳子松了一下,然后,脚撑在池边的铁板上,用着平生的力气拉着。阿英非常激动,脸颊通红,两只大眼睛不住地转动着。

忽然,阿英发觉绳子微微地动着,就高声喊:“拉!”绳子在池边磨擦着,李小刚的头冒出了水面。他的手马上拉住了铁梯子,声音低低地说:

“拉我上来吧!”

李小刚爬上了水池,带上来一包垃圾,朝地上一抛。他的衬裤全部粘在身上,身子不住地颤抖着。老张将他扶住,阿英忙把自己身上的棉大衣脱下来,朝李小刚身上一披。李小刚的牙齿格格地响着,他喘着气说:

“抓紧时间,把……水泵装好。”

老张很快地装好了水泵,把三角皮带套上,推上闸刀开关,马达就转动起来了,老张眉毛跳动着,唇角问露出了愉快的微笑,看了看墙上的电钟说:

“一小时半还缺五分,我们修复了水泵啦!”

风小了一点,雪花也下得不怎样紧了,轧钢车间的机器声,在夜空中震荡着。阿英搀扶着李小刚,一步步走着,李小刚的一只胳臂放在阿英的肩头上。忽然,阿英侧转头来,看着李小刚的脸说:

“你还冷吧!”她停顿了一下,又说:“看你的样子,好像心里很高兴?”她等待着他的答话。李小刚笑了笑,说:

“嗯!不怎样冷,我心里很高兴。正像建筑丁人一样,他们在风中雨中吃尽了千辛万苦,把一块一块的砖头砌起来,造好了漂亮的住宅,当人们把家具搬进去住的时候,他们就高兴极了。……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们为人们做了—件自己应做的事。”

阿英咀嚼着李小刚刚才说的话,一声不响。两个人默默地走着。P10-11

序言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加自觉地发挥和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软实力”,自然便成为国家和民族新的文化发展战略的着眼点。缘于此,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编纂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也自当要从建设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基础性文化工程着眼,充分发挥历史的文化积淀和展现深厚的学术渊源,广采博辑,探幽烛微,以期起到应有的咨询鉴赏和导向传承的作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上海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来梳理开掘上海近二百年以来的历史文脉和文学矿藏,温故知新,继往开来,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这是我们应该极为珍惜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早在上个世纪初,上海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文化都会,对全国文化人才逐步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势,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繁荣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所谓“海派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近百年来全国四面八方文学人才云集上海、共同参与的结果。正像鲁迅先生当年所说的那样,“所谓‘京派’与‘海派’,本不指作者的籍贯而言,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故‘京派’非皆北平人,‘海派’非皆上海人”(《鲁迅全集》第5卷,第352页)。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所以我们在编选这部《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时,主要不以作者的出生地域为界,而是视其是否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了上海文学事业的共建共荣,并获得重要的文学成就为取舍。

上海作为我国开埠早并兼有海洋性文化特征的世界大都会,在西方的各种学术思潮和理论流派的交流和渗透下,在文化、文学方面自然也得了风气之先,使得上海的传统文化和保守思潮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洗礼,而各种新锐的学术思想、文化新潮和创作流派,则纷至沓来,一发而不可收,从而奠定了上海文化和文学开放性、现代性的基础。时至今日,文化艺术的多元互补、兼收并蓄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方式和审美要求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不可逆转的世界文化的大整合、大跨越的历史潮流面前,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文化心态与创新精神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人类的美好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规模宏大,卷帙浩繁,在编选过程中除了直接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编委和有关人员的通力合作,还得到人选作者的家属和海内外文化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和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信息和资料,特此铭记,以表谢忱。

2010年3月

后记

建国初期,上海涌现出一批产业工人出生的“工人作家”,胡万春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胡万春(1929—1998),祖籍浙江鄞县,1929年1月出生于上海一个工人家庭,11岁入贫民小学读了两年书,13岁辍学当学徒,1947年进钢铁厂当工人,1953年开始新闻通讯写作,1954年任上海钢铁二厂工会副主席。他受到高尔基作品的影响开始文学创作,1952年在《文汇报》发表短篇小说《修好轧钢机》,先后到上海工人创作组、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走上文学创作道路。1956年任《劳动报》编辑、记者,1957年任《萌芽》编委,1958年起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4年开始经商,1998年5月9日因病逝世。出版有短篇小说集《青春》、《爱情的开始》、《谁是奇迹的创造者》、《红光普照大地》、《特殊性格的人》、《家庭问题》等,发表中篇小说《内部问题》、《阿粹斯号》、《铁拳》等。“文革”后,发表短篇小说《位置》、《序幕》等,长篇小说《蛙女》、《情魔》等。短篇小说《骨肉》曾获1957年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文艺竞赛文学奖。

胡万春的有些小说对于旧社会工人阶级苦难的生活作了真切的描写,控诉剥削制度与剥削阶级的罪恶。《骨肉》以9岁男孩的视角,描写因为父亲借了高老板的印子钱,失业后无力偿还,将女儿送去抵债,受尽折磨的女孩不幸被开水烫死。《路》描写春根的爸爸上外洋轮做事杳无音讯,走投无路的妈妈将弟弟送了人,自己被荐头店荐去张太太家当奶妈,不料奶的竟然是送掉的亲儿子,她始终保守着这个秘密。《过年》描写了烟厂女工小妮子因为包烟出错被责罚后得病而逝的不幸遭遇。《“阿粹斯”号》描写的是从宁波到上海打工的胡庆华不幸被骗,后遇同乡一起受雇于外轮受尽折磨,努力与英国船老板展开斗争的故事。

胡万春的小说创作大都以其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展示出建国初期厂矿企业变革的欣欣向荣景象,也突出了工人阶级的崭新的精神面貌。《父子》中的父亲程德才将儿子阿康扶上了岗位,他自己情愿做儿子的副手。《心声》中的马阿土不为名利,为厂演出队做后台工作,为厂足球队当拉拉队,尽力为大家做些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我们正在走向未来》描写老工人阿德是轧钢车间的好钳手,在技术革新中以机械化设备的研制,抛掉了手工的铁钳,原先无心于学文化的阿德师傅决心参加扫盲。在胡万春的小说中,常常展现出新社会互帮互助新的人际关系。《红光普照大地》中的李之明解放前在技术上对别人守口如瓶,解放后他成了市先进生产者,去别的厂学习却主动传经送宝。《目标》中程兆三与方大毛两个混凝土小组是建筑工地止的竞争对手,却传授经验互相帮助。《步高师傅所想到的》中的步高师傅,虽然受到了徒弟工段长杨小牛的挑战,但仍然关心着徒弟的工作,避免了一场事故。

胡万春的小说刻画了-许多朴实勤俭爱厂如家的老工人形象:忠厚倔强的杜师傅,坚持让分配在技术科的技校毕业的儿子下车问锻炼(《家庭问题》)。正直粗鲁豪爽的厂供销科长王刚,工作有条不紊雷厉风行,虽然表面上粗鲁却十分内秀爱好绘画,是一个有特殊性格的人(《特殊性格的人》)。性情爽直热情真诚的姜大奎,对浪费焊条、尖板不满,他进高温的炉膛里焊爆裂的炉筋管子,使生产不被耽误自己却晕倒了(《姜师傅》)。胡万春的笔下还刻画了=一些热情活泼有文化的新一代工人的形象:《一点红在高空中》的娇女儿阿珍,在党的培养下成了一个能够在高空作业的电焊工、一共青团突击队队长。《爱情的开始》中的女徒弟陈秀娟好学上进,努力钻研技术超额完成任务,被提升为四级工,派去开新机床。《年代》中的工人梁海生在大学里学习了五年,又到鞍钢、武钢实习后回到工厂,成了个能文能武的工人知识分子。

“文革”后,胡万春一度焕发出创作的激情,创作了一些反映“文革”生活及改革开放后生活的作品。《陨石》以地质学专家琼生与大学讲师美琴迟到的爱情,刻画出一心从事地质科研工作的科学家的形象。《麂皮手套》以出国打工的乔选良在异国他乡饱受磨难后决定回归家乡的经历,揭示出西方金钱社会的冷漠无情。《社会责任》以采购员徐阿广在厂里有求必应,被誉为“路路通”,却常常排队为别人购车票、赔钱为厂长买土产。《序幕》中有丰富经验的老工人石海山,在“文革”中被批判为“经验主义”。《企望》中的钢厂总工程师诸守和,“文革”期间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而丧失了工作的权利,到公园里做甩手运动,他却仍然暗暗执著于坦克装甲钢的研究。《寂寞中的安慰》中的工程师沈卫民“文革”期间也不放弃科学研究,在粉碎“四人帮”后就研制出高速四十五度线材轧机,使我国高速线材轧制技术达到了现代化水平。出版于1983年10月的长篇小说《蛙女》以黄浦江上船工哈良父女为主角,以打捞沉在江底的一只银箱为主要事件,揭露了旧上海黑社会的罪恶和反动统治的腐败,讴歌了劳动者正直高尚的品格。

胡万春的小说创作,大多以其熟识的钢铁厂生活为主,写出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变革的新气象,展示出工人阶级崭新的精神面貌。丰富的生活描写、真实的人物刻画、平实的叙述语言,使他的小说展示出建国初期上海工厂变革的生活,具有其独有的意义和价值。但是,从总体观之,胡万春的小说往往过于注重对于事件来龙去脉的叙写,而较少注重对于人物独特性格的刻画;对于事件的描写又大多以通讯报道式的笔触写来,常常缺少小说细致深入的独特魅力。过于靠拢其自身身边的生活,使他的对于工厂生活描写的作品,大多缺少生动曲折的情节的设置,而往往是一事一记的叙写,使作品常常缺乏小说虚构的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他的那些与其生活保持一定距离的小说,如《骨肉》、《路》却写得生动感人,具有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本小说选集从胡万春的诸多小说中遴选,以相对艺术性较一好的人选,并以发表的时间先后排列。

杨剑龙

2009年元月20日

于瞻雨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胡万春卷)(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剑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38128
开本 32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1
丛书名
印张 8.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4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