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消逝古国(寻觅古国废墟的中华文明)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沉睡了千年的楼兰美女、因“汗血宝马”而闻名天下的大宛、狂妄自大的夜郎、天籁之音龟兹、因金庸武侠小说而被人们熟知的大理段氏和西夏……探求这些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国文明,追踪考古遗址、遍考史书古籍,真实再现消逝的古国。让错综复杂的历史变得清晰,让斑驳迷离的真相逐渐明朗,让亦真亦幻的谜案水落石出……
作者简介
胡岳潭,男,1981年出生,讲师,山东莱阳人,山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秦汉史,曾发表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篇 西域古国
楼兰古国:沉睡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
古城楼兰的历史
楼兰古城为何神秘消失
楼兰遗迹的发现
楼兰美女再现人间
西夏古国:一个不能被历史小觑的王朝
西夏帝国的传奇历史
黑水城的神秘传说
人类贪婪的本性打开“死亡之城”
月氏古国:祁连山原始印欧人种游牧部族
月氏国的渊源
张骞与大月氏的不解之缘
贵霜帝国与月氏的关系
大宛古国:大宛和“汗血宝马”失踪之谜
大宛和大宛人消失到哪里去了
李白为“汗血宝马”赋诗
车师古国:厚重与空灵衔接之地
车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神秘民族
交城为何没有城墙
车师人是白种塞种人的后裔吗
汉匈相争的牺牲品
高昌古国:火焰山南麓的古老王国
辉煌的历史
玄奘真的是个“偷渡犯”吗
“高昌吉利”的神秘密码
龟兹古国:艺术家眼中的“第二个敦煌莫高窟”
龟兹古国神秘历史
龟兹与佛教有哪些历史渊源
龟兹古国为何神秘消失了
精绝古国: “死亡之海”沙漠腹地下的神秘国度
尼雅和精绝古国的关系
精绝国有怎样的历史
精绝国是如何消失的
吐谷浑古国:曾与唐王朝并足鼎立的高原王国
吐谷浑为何长途跋涉远赴青海
吐谷浑国的建立和发展
一场战争怎样灭亡吐谷浑
乌孙古国:汉代连接东西方草原交通的重要民族之一
乌孙不为人知的历史
汉朝历史上第一位和亲的公主
乌孙为何会从史籍中消失
哈萨克族是鸟孙的后裔吗
于阗古国:驰名天下的“瑶玉之所在”
于阗为何被称为.“美玉之邦”
于阗和“伊甸园”之间的秘密
第二篇 西南古国
古蜀国:青铜面具下演绎不朽传奇
古蜀神秘的历史
光辉灿烂的文明
神秘的三星堆是怎样消失的
滇国:云南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奴隶制帝国
滇国的历史
青铜文化因何成了滇国的名片
南诏国:百族聚居的边陲古国
“金瓶”中藏着的秘密
考古发现震惊世界
南诏国是如何建立的
大理古国:在正史与武侠世界中
广为流传的国度
金庸小说中的“大理段氏”是真是假
大理皇帝为何偏爱出家
夜郎古国:因“夜郎自大”而人尽皆知的古国
“夜郎自大”的国度
夜郎的都城到底在何方
神秘的“套头葬”
西陵国:华夏文明的另一条根
西陵国的三大谜团
华夏大地的第一夫人
庸国:开启中国古史宝藏的钥匙
盛极一时的古庸国
庸国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吗
庸人到底去了哪里
庸国为何流行“悬棺”这种丧葬文化
第三篇 漠北古国
匈奴:称霸大漠南北的雄鹰
匈奴是如何崛起的
对于冒顿单于的挑衅,吕后为何忍气吞声
乌桓古国:威震四方的“天下名骑”
乌桓的历史为何神秘
乌桓铁骑威震中原
曹操是如何解决北方政权忧患的
第四篇 夷越古国
徐国:西晋、春秋时代的诸侯国之一
后羿是英雄还是野心家
徐偃王因何丢掉了江山
良渚古国:无限风光背后的历史记忆
良渚人属于哪个部族
良渚人用什么工具来加工玉料
良渚文化神秘失踪
闽越古国:烟瘴深处隐藏的悬疑
闽越人传承几千年的奇特习俗
闽越一共有多少王
无诸筑台与建都之谜
南越古国:岭南地区汉朝境内的割据政权
与中原王朝抗衡
南越王墓到底有多豪华
导语
本书图文结合介绍中国曾经消逝的古国,包括考古、悬案、战争等专门史内容,资料详实、考据严谨。本书图片丰富精美,四色印刷,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宫廷历史专家向斯、百家讲坛主讲人纪连海隆重推荐!
精彩页
楼兰古国:沉睡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
历史总是轻易地抛弃她曾经的宠儿。楼兰,这个昔日绿草遍地、人流如织的繁荣古城,在4世纪以后,却突然神秘消失了,留下的只是“城郭巍然,人物断绝”的不毛之地和待后人破解的千古之谜。直到10HD0多年之后,楼兰才终于回到了人们的视线里!而这一次,它是以一种突然闯入的方式再次登场,让世人为之惊诧不已。
它是被一个打着考古旗号行盗窃之实的瑞典考察队伍不经意发现的。20世纪初的一年阳春三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发现了消失了千余年的古城楼兰。100多年来,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不断地破解楼兰之谜,但至今仍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建起了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后来又不知因何变成废墟。
种种的猜测,无穷尽的假设,在显示了科学家探求未知的孜孜不倦的态度之余,却又勾起了人们探秘虚幻的猎奇心理。关于楼兰的谜团有许多,这些都是一个世纪以来悬而未解的疑点。楼兰古城,可谓一个活在历史与传说中的神秘国度。
古城楼兰的历史
在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泊洼地的西北边缘,有一个风沙肆虐的沙漠地带。著名的楼兰城的遗址就静静地躺在这个几乎完全被沙丘所湮没的、死寂的世界中。千年的烽燧、古怪的雅丹地貌、漫天的绝域风沙,还有时隐时现的罗布泊,交织构成了一个神秘莫测、充满异域风情的西部传奇。
楼兰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是中国古代西部的一个小国。在《汉书·西域传》的记载中,楼兰也被称为鄯善,书中说:“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它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
根据史料记载,楼兰是在前3世纪时建立的国家,人口和土地稀少,楼兰在西汉时有居民14000多人,士兵将近3000人,所以军事实力不是十分强大,只好依附于实力较强的月氏,是月氏的一个属国。前177年至前176年,匈奴打败了月氏,楼兰又被匈奴所管辖。
汉代伟大的探险者张骞出使西域时,将西域诸国的信息带回到中原以后,楼兰才被人们逐渐了解。张骞将他在西域的所闻所见报告给了汉武帝,尤其是在讲到楼兰有着良种的大宛马时,汉武帝异常欣喜,于是迫不及待地多次派使节前往大宛、康居一带求购。楼兰处于运送这些马匹的必经之路,在汉武帝的威迫下,他们担负起了向这些汉使提供食宿以及粮草的繁重任务。楼兰王国是个小国,而且当时西域处于匈奴人的势力范围之中。因此,楼兰既不敢得罪汉人,又不敢得罪匈奴人,他们往往把一个儿子送到长安做质子,一个送到匈奴,冒着儿子被杀掉的危险,在大汉和匈奴两大势力之间,千方百计地维持着其政权的存在。说来,这也是一种小国政治上的悲哀了。
开通西域之后,汉朝的使者、官僚、商人就源源不断地从中原涌向西域这块神秘的土地上来。尤其是汉朝派遣使者来西域,楼兰境内的白龙堆沙漠就成了这些人的必经之处,为了讨好汉朝这个天邦上国,楼兰王国也担负起了向汉使提供向导和饮用水的任务。可是,好景不长,因为一些汉朝官员自认为是大国的官员,对这些楼兰人十分看不起,而且还渐渐地有了欺辱楼兰人、虐待楼兰向导的事情。楼兰人得知此事后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于是就不再向汉使提供向导和饮用水。就这样,汉朝和楼兰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恶化,终于,在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楼兰王安归在匈奴的唆使下,曾几次攻杀汉使,掠夺财物,使得西汉皇帝非常恼火。于是,汉朝大将军霍光就派属下傅介子去杀楼兰王,到了楼兰后,傅介子拿出许多金银锦帛,假意要送给安归。楼兰王安归大喜,应邀与傅介子一起饮酒。傅介子有意灌醉安归,将其扶到屏风后,命两名刺客杀了安归。傅介子对各位王公大臣说:“安归负汉,是大汉天子派我来杀他的,应该立他的弟弟尉屠耆为王,谁如不从,汉朝的大军马上就到!”各位王公大臣见安归已死,而且汉朝大兵压境,反抗只是徒丢性命,迫于压力,只好服从了汉朝的意旨。
安归死后,汉昭帝即诏立曾在汉朝做质子的尉屠耆为新王,并改楼兰国名为鄯善,授予国印,赐宫女为妻及大批车马和辎重。楼兰古城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在楼兰古城内“使者相望于道”,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贩夫走卒穿梭其间,俨然一派世外桃源的生活。
与此同时,繁荣的商业为楼兰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使楼兰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中原的商品和文化也借着丝绸之路传人楼兰,给楼兰带来了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楼兰此时已经成了西域的乐土,是无数人所向往的一片净土……
但是,似乎上天就是不允许人类或者是一个国家、部族如此无忧无虑地生息繁衍。由于西汉王朝在中原群雄混战中自顾不暇,所以就更没有实力和精力来顾及远在万里之外的楼兰的事情了。因此,楼兰也渐渐与中原失去联系而逐渐衰落了下来。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时,据说此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的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消逝古国(寻觅古国废墟的中华文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岳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826300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3
出版时间 2020-08-01
首版时间 2020-08-01
印刷时间 202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571
CIP核字 2020095867
中图分类号 K220.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7:04:24